具有可由安全护套解除作用的容器保持装置的自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90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由安全护套解除作用的容器保持装置的自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药产品的自动注射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申请中,元件或装置的远侧端部应被理解成是指离使用者的手最远的端部, 而近侧端部应被理解成是指离使用者的手最近的端部。同样,在本申请中,“远侧方向”应被 理解成是指远离使用者手的方向,而“近侧方向”应被理解成是朝向使用者的手的方向。某些疾病需要药品或产品的定期注射,比如在每天的基础上。这些注射可以由患 者进行,并因而称作自注射。为了能够进行这样的治疗,已经开发了自注射装置,以便允许 患者独立地进行注射。当然,由于患者通常既不是护士,也不是在医疗器械方面受过教育的人员,所以这 样的自注射器必须证明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并且也非常安全。具体地说,必须在正确深度处 进行针的插入,必须注射正确剂量的产品,就是说,必须进行完全注射,并且注射器在使用 之后在它被处置之前,必须被解除作用。优选地,针在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都不应该暴露, 以便防止任何意外针刺损伤。这些自注射装置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它们在患者准备进行注射之前,并且特别是 在装置被正确地应用到准确注射部位处之前,一定不能被无意地致动。已经描述了设有安全系统的注射装置,只要装置没有正确地定位在患者的皮肤 上,这些安全系统就防止对针插入的触发。例如,EP 1349 590 A1公开了一种自动自注射 装置,在该自动自注射装置中,装置的触发器或致动装置在使用之前被锁定,并且如果使用 者在将自注射装置应用到患者皮肤上之前推动触发器,则装置的触发器或致动装置不能被 解锁。可是在一些情况下,因为自注射产品的操作对于使用者可能是有压力的,并且也 因为它要求将较大力施加在注射部位处的皮肤上,所以使用者在已经触发针的插入之后但 在注射已经开始之前,可能无意地或有意地将自注射装置从皮肤移开。如果注射装置设有 在注射装置的移动或除去时覆盖针的安全系统,则注射装置不再是可用的,并且医药产品 被损失掉了。因此对于特别是用于自动注射的注射装置存在着需求,该注射装置将减小注射装 置要施加到皮肤上的力,并且将使与由在医疗器械方面未受教育的人员对注射装置的不当 使用相关的危险最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用来将医药产品自动注射到注射部位中的装置来满足这种 需求,所述装置包括安全系统,该安全系统允许安全和有效的注射,即使使用者在他已经触 发针的插入之后从皮肤移动和/或除去装置,也是如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将产品自动注射到注射部位中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纵向轴
5线A,并且包括-外壳,能够接纳容器,所述容器在一个远侧端部处设有针,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 外壳在初始位置到插入位置之间运动,在初始位置处,所述针的远侧端部不延伸超越所述 外壳的远侧端部,并且在初始位置处,容器处于被动状态和主动状态中的一种状态,该插入 位置相对于所述初始位置向远侧间隔开,在插入位置处,所述针的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超越 所述外壳的所述远侧端部,容器从其初始位置的向外运动当容器处于其被动状态时被防 止,而当容器处于其主动状态时被允许,以及-安全护套,联接到所述外壳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 之间运动,该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向近侧间隔开,所述安全护套具有自由端部,当 所述安全护套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时,该自由端部超越针的远侧端部向远侧间隔开,所述安 全护套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将容器置于其主动状态,_第一保持装置,用来将容器保持在其被动状态,所述注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作用解除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从第一位置 转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将容器保持在其被动状态,在第二位置 处,所述第一保持装置被解除作用,并且允许容器转换成处于其主动状态,所述第一作用解 除装置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由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 侧压力下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引起。本发明的装置使用非常简单。另外,如由下面的描述将更加显而易见的那样,即 使使用者不当使用装置以及在装置的使用期间出错,本发明的装置也允许完全和安全的注 射。具体地说,在使用者不当使用本发明的装置的情况下,产品没有损失,并且最终可以正 确和安全地完成注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一偏压装置,联接到所述外壳上,用来朝所述插入位置偏压容器,所述第一偏压 装置处于压缩状态和延伸状态中的一种状态,在压缩状态,容器在其初始位置处,在延伸状 态,容器在其插入位置处,以及第二保持装置,用来将所述第一偏压装置保持在其压缩状态,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通过将力施加在所述触发装置上是可致动的,以释放所 述第二保持装置,所述触发装置处于被动状态和主动状态中的一种状态,在被动状态,所述 力在所述触发装置上的施加不能引起所述第二保持装置的释放,在主动状态,所述力在所 述触发装置上的施加引起所述第二保持装置的释放,其中,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一位置到 其第二位置的运动引起所述触发装置从其被动状态到其主动状态的转换。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三保持装置,用来将所述触发装置保持在其被动状态,第二作用解除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保持装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从阻止位置 转动到自由位置,在阻止位置处,所述第三保持装置将所述触发装置保持在其被动状态,在 自由位置处,所述第三保持装置允许所述触发装置转换成处于其主动状态,所述第二作用 解除装置从其阻止位置到其自由位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由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一 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引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作用解除装置的一部分形成在至少一 个中间套管上,该至少一个中间套管被容纳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中间套管能够响应所述安 全护套至少从其第一位置向外的运动而围绕所述纵向轴线A从第一位置转动运动到第二 位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环,该至少一个环被 容纳在所述安全护套内,并且联接到所述容器上,所述环包括至少一个外部径向止挡部,所述第一作用解除装置包括窗口,该窗口布置在所述中间套管中,所述窗口包括 抵接表面,所述径向止挡部在所述中间套管的第一位置处接合在所述抵接表面上,并且在所 述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之后与所述抵接表面脱开。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远侧支腿,该至少一 个远侧支腿关于所述中间套管的近侧端部而位于所述触发装置上,所述第二作用解除装置包括近侧凹口,该近侧凹口布置在所述中间套管的近侧端 部处,所述远侧支腿与在所述中间套管的第一位置处的所述中间套管的近侧端部呈间 隔开的关系,并且在所述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之后与所述凹口相关联,由此 通过在所述触发装置上施加的力的作用,允许所述触发装置向远侧运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设计成,当远侧压力 施加在所述外壳上时,引起所述中间套管相对于所述安全护套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栓钉,位于所述中间套管 上或所述安全护套上;和第一靠模,相应地位于所述安全护套上或所述中间套管上,并且在 第一靠模中,所述栓钉接合成能够在所述第一靠模内滑动地和可逆地运动,所述第一靠模 相对于所述装置的纵向轴线A倾斜,当远侧压力施加在所述外壳上时,所述栓钉在所述第 一靠模内的运动引起所述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包括第一返回装置,该第一返回装置设计成,当在 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前释放施加在所述外壳上的向远侧压力时,将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二 位置偏压到其第一位置,所述导向装置使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回其第一位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返回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弹簧,当所述安全护 套在其第二位置处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返回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间套管上的挠性 接片,所述挠性接片当所述中间套管在其第一位置处时处于静止位置,而当所述中间套管 在其第二位置处时处于切向挠曲位置,所述中间套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绕所述纵向轴线 A转动运动,所述挠性接片具有接合在窗口中的径向隆起,该窗口位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挠 性接片的目的在于当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时返回其静止位置,由此使所述 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回其第一位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设计成,当在所述触 发装置致动之后但在容器到达其插入位置之前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时,防 止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回其第一位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所述凹口的侧壁,所 述远侧支腿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后至少与所述侧壁相抵接,由此防止所述中间套管相对
7于所述触发装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侧支腿包括至少一个齿,并且所述侧壁包括至 少一个凹槽,如果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后且在容器到达其插入位置之前释放在所述外壳 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则使所述至少一个齿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从而防止所述触发装
置的进一步致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护套能够相对于容器运动到第三位置和第四 位置,在第三位置处,针的尖端延伸超越所述安全护套的远侧端部,在第四位置处,针的尖 端不延伸超越所述安全护套的远侧端部,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第二偏压装置,联接到所述安全护套上,当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 时,用来将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三位置偏压到其第四位置,第一捕获装置,该第一捕获装置设计成,如果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后且在容器 到达其插入位置之前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则将所述安全护套基本保持在 其第三位置处,第三作用解除装置,该第三作用解除装置设计成,当容器在其插入位置处时,对所 述第一捕获装置解除作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捕获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靠模中形成的抵接 表面,当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后且在容器到达其插入位置之前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 向远侧压力时,所述栓钉在所述抵接表面上抵接,并且由此防止所述安全护套相对于所述 中间套管的进一步运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联接到容器上,所述第三作用解除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窗口中的倾斜的斜面,所述环的所述径向止 挡部与所述斜面相配合,从而当容器从其初始位置运动到其插入位置时,引起所述中间套 管相对于所述安全护套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进一步转动,由此使所述栓钉与所述抵接表面 脱开,并且接合在所述中间套管上或在所述安全护套上形成的第二靠模的近侧端部,所述 第二靠模在远侧方向上纵向地延伸。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第二捕获装置,用来防止所述安 全护套从其第四位置到其第三位置的运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捕获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靠模的远侧区域 中的挠性接片,所述挠性接片在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三位置到其第四位置的运动期间能够 由所述栓钉克服,当所述安全护套在其第四位置处时,所述挠性接片相对于所述栓钉的近 侧运动形成止挡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作用解除装置能够绕所述纵向轴线A从其第 二位置转动到其第一位置,所述转动由在触发装置致动之前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二位置到 其第一位置的运动而引起。


参考如下描述和附图,本发明和其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分解的立体8
图2是在准备好使用的位置处图1的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在图2的装置转动90°之后取得的剖视图;图4和5是在外壳除去的情况下图2和3的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在针护套除去之后图1的装置的剖视图;图7和8是在外壳除去的情况下在第一保持装置解除作用之后图1的装置的立体 图;图9是在处于主动状态的第一保持装置和触发装置解除作用之后与图2的装置相 对应的剖视图;图10是在图9的装置转动90°之后取得的剖视图;图11和12是在外壳除去的情况下图9和10的装置的立体图;图13是在安全护套已经到达其行程端部之后与图2的装置相对应的剖视图;图14是在图13的装置转动90°之后取得的剖视图;图15和16是在外壳除去的情况下在注射期间图1的装置的立体图;图17是在注射结束时与图2的装置相对应的剖视图;图18是在图17的装置转动90°之后取得的剖视图;图19是一旦安全护套已经致动后与图2的装置相对应的剖视图;图20是在图19的装置转动90°之后取得的剖视图;图21和22是一旦在外壳除去的情况下安全护套已经致动后图1的装置的立体 图;图23是本发明装置的变型的安全护套和中间套管的部分立体图;图24是图23的装置的中间套管和触发装置的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附图,在图1上表示的是用于产品的自动注射的装置1。装置1具有纵向 轴线A。装置1包括容器20,该容器20具有敞开近侧端部20a和基本封闭的远侧端部,该 远侧端部在图1上由针帽21覆盖,用于防护设在所述远侧端部处的针3 (未表示在图1上, 而是表示在图2和3上)。装置1还包括外壳30,该外壳30包括顶部本体30a和底部本体30b,所述顶部本 体和底部本体在如图2所示装置的组装之后,例如由卡合装置联接在一起。如将在下文显 现的那样,外壳30用于接纳容器20,所述容器20能够相对于外壳30在初始位置(表示在 图2和9上)到插入位置(表示在图15-18上)之间运动,在初始位置处,针3的远侧尖端 不延伸超越外壳30的远侧端部,在插入位置处,针3的远侧端部延伸超越外壳30的远侧端 部。如由图2和3更清楚显现的那样,顶部本体30a包括内部圆筒32,该内部圆筒32 设有径向边沿31并且设有挠性支腿33。装置1还包括安全护套40 安全护套40被容纳在外壳30内,并且能够相对于所 述外壳30运动,如下文将显现的那样。安全护套40设有栓钉41,该栓钉41位于安全护套 的外壁上在所述护套的近侧端部处。该栓钉41的功能将在下文中解释。
装置1还包括中间套管50,该中间套管50被容纳在外壳30与安全护套40之间。 中间套管50例如由未示出的卡合装置联接到外壳30上。如在图1上显现的那样,中间套 管50设有在其壁内切成的窗口 51 如可更清楚地在图4和5上看到的那样,窗口 51包括近 侧区域5la、远侧区域5lb、及连接所述近侧区域51a和远侧区域51b的中间区域51c,所述 近侧区域51a和远侧区域51b沿切向彼此间隔开。窗口 51的近侧区域51a包括抵接表面 52和转动止挡部53。窗口 51的中间区域51c由两个倾斜的斜面54限定。中间区域51c 还包括抵接表面55。中间套管50还包括在其壁中切成的靠模(cam) 56,所述靠模56与窗口 51沿切向 间隔开。靠模56在图4上看得较清楚。它包括形成为倾斜的近侧部分56a的第一部分、远 侧部分56b以及将所述近侧部分56a和远侧部分56b桥接在一起的中间部分56c。在近侧 部分56a与中间部分56c之间的连接部形成限定抵接表面的肘弯56d。中间部分56c在其 远侧区域中设有挠性接片59,该挠性接片59减小所述中间部分56c在这点处的宽度。中间套管50在其近侧端部处设有两个沿直径相对的凹口 57,并且设有与所述凹 口 57相邻的两个沿直径相对的近侧突起58。装置1还包括被接纳于安全护套40与中间套管50之间的环60。环60联接到容 器50上对于所示出的例子,它卡合在容器50的近侧凸缘上。环60包括向外延伸的两个 径向止挡部61。环60也设有向远侧延伸的两个支腿62。装置1包括柱塞杆70和按钮80。如图2和3所示,柱塞杆70在其远侧端部处设 有外边沿71,并且在其近侧端部处设有抵接边沿72。按钮80设有两个远侧支腿81。按钮 80也设有在图3上可见的两个内部支腿82。如在以下描述中将显现的那样,按钮80起到 装置1的触发装置的作用。在其远侧端部处,装置1还设有去护套器90,该去护套器90用于在使用之前覆盖 针护套21,并且联接到该针护套21上。装置1还设有两根螺旋弹簧。第一螺旋弹簧100被容纳在柱塞杆70与按钮80之 间。第二螺旋弹簧110被容纳在容器50与安全护套40之间。现在将参照图2至2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操作。装置按在图2-5上表示的使用前位置提供给使用者。去护套器90未表示在图4 和5上。参照图2至5,容器20在其初始位置处容器20的远侧端部设有针3。针3的尖 端不延伸超越外壳30的底部本体30b的远侧端部。在这些图上,容器20处于其被动状态 所述容器20从其初始位置向外的运动借助于环60的径向止挡部61而被防止,该径向止挡 部61抵接到中间套管50的抵接表面52上,如图4和5所示。环60的径向止挡部61与抵 接表面52 —起起到第一保持装置的作用,用来将容器20保持在其被动状态。在图2和3上,第一弹簧100的近侧端部压在径向边沿31上,该径向边沿31位于 顶部本体30a的内部圆筒32上。第一弹簧100的远侧端部压在外边沿71上,该外边沿71 设在柱塞杆70的远侧端部处。在这些图上和在装置1的这种准备好使用的位置处,第一弹 簧处于压缩状态。径向边沿31和外边沿71起到第二保持装置的作用,用来将第一弹簧100 保持在其压缩状态。在这些图上, 二弹簧110的远侧端部压在径向边沿42的近侧正面上,该径向边沿42设在安全护套40的内壁上,并且第二弹簧110的近侧端部压在内部抵接表面63 (见 图9)上,该内部抵接表面63位于环60上。在装置1的使用前的位置处,弹簧110处于部 分压缩状态。在图2和3上,顶部本体30a的内部圆筒32的挠性支腿33接合在柱塞杆70的抵 接边沿72中。如可在图4和5上看到的那样,在装置1的准备好使用的位置处,按钮80的远侧 支腿81面对中间套管50的近侧突起58,该中间套管50在该图上处于第一位置处。因此, 如果使用者希望通过在按钮80上推动而触发该装置,则按钮80的远侧运动通过抵靠近侧 突起58相抵接的支腿81而被限制。按钮80因此处于被动状态,在被动状态,在按钮80上 施加远侧力不引起第二保持装置(31、71)的释放。一旦使用者准备好使用本发明的装置1,他就除去去护套器90,如图6所示。通过 除去去护套器90,他也除去针护套21,并且装置1准备好被使用。如从图6显现的那样,在 去护套器90除去之后,安全护套40的远侧端部突出到外壳的底部本体30b之外。为了进行注射,使用者通过外壳30抓住装置1,并且他将装置1的远侧端部,即安 全护套40的远侧端部,应用在注射部位上(未示出)。然后他将远侧力施加在外壳30上, 这由于安全护套40能够相对于外壳30而运动的事实,使安全护套40相对于外壳30在近 侧方向上运动,该安全护套40经第二弹簧110联接到外壳30上。中间套管50联接到外壳 30上,安全护套40的近侧运动具有使栓钉41在中间套管50的靠模56的近侧部分56a中 运动的结果,如图7所示。栓钉41在靠模56的倾斜的近侧部分56a中的运动,使中间套管 50相对于安全护套40、相对于按钮80并且相对于环60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如图8所 示,中间套管50相对于环60从其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这种转动,使环 60的径向止挡部61与抵接表面52脱开。中间套管50起到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一作用解除 装置的作用。由于本发明的有利设计,当使用者抵靠他的或她的皮肤应用装置1时只需要使用 很小的力。为了使安全护套40在近侧方向上运动并且将容器20置于主动状态,使用者抵 靠他的或她的皮肤应用装置1,并且用较小力,使安全护套40在近侧方向上运动。容器20 因而被置于主动状态,并且装置1已准备好使用。 因此,容器20现在处于其主动状态。在这个位置处,如图7所示,按钮80的远侧支 腿81已经相对于中间套管50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但它仍然面对中间套管50的近侧突 起58。按钮80的远侧运动因此仍然由远侧支腿81限制,该远侧支腿81抵靠中间套管50 的近侧突起58而抵接,而按钮80 (换句话说,触发装置)因此仍然处于其被动状态。远侧 支腿81和近侧突起58起到第三保持装置的作用,用来将触发装置保持在其被动状态。中 间套管50相对于远侧支腿81在阻塞位置处。 然后使用者继续将较小的远侧力施加在外壳30上,并且按以上所描述的相同方 式,这使栓钉41在中间套管50的靠模56的近侧部分56a内进一步运动,如图11所示。栓 钉41在靠模56的近侧部分56a内的这种进一步运动,引起中间套管50相对于按钮80绕 所述纵向轴线A的进一步转动。如图11所示,按钮80的远侧支腿81现在面对凹口 57,该 凹口 57位于中间套管50的近侧端部处。因此,现在允许按钮80的远侧运动,并且按钮80 现在处于其主动状态。中间套管50现在已经相对于远侧支腿81到达自由位置。中间套管
1150和凹口 57起到第三作用解除装置的第二作用解除装置的作用。然而,即使使用者在将 装置1放置在注射部位处之前将压力施加到按钮80上,也有可能使装置1被致动并实现注 射。按钮80既没有锁定到位,也不防止由使用者在使用装置1时遵循的步骤序列而致动。在以上描述的步骤中,靠模56的近侧部分56a起到用于中间套管50相对于安全 护套40的转动的导向装置的作用。在这些步骤期间,第二弹簧110相对于其初始位置已经 被轻微地压缩。在图9-12表示的注射装置1中,容器20和按钮80都处于它们各自的主动状态。如以上描述的那样,为了将装置1应用在注射部位上和为了使安全护套40相对于 外壳30运动而需要由使用者施加的力非常小,特别是因为通过中间套管50相对于安全护 套40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而得到保持装置的各种解除作用。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装 置1的使用非常简单。无论如何,如果使用者在此刻通过将装置1从注射部位撤离而不当使用装置1,则 在通过将力施加在按钮80上而触发注射之前,中间套管50在倾向于回到其初始状态的第 二弹簧110的作用下,简单地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返回,并且将装置1返回其初始位置 处,如图4-6所示。由此,第一作用解除装置,即在表示例子中的中间套管50,能够绕所述纵 向轴线A从其第二位置转动回其第一位置,所述转动在触发装置的致动之前由所述安全护 套从其第二位置到其第一位置的运动引起。参照图13和14,这样的注射步骤现在可以通过在按钮80上向远侧推动而被触发。参照图13和14,通过在按钮80上向远侧推动,按钮80的内部支腿82使顶部本体 30a的挠性支腿33挠曲,并因此释放弹簧100,该弹簧100由于要返回到未压缩状态而在远 侧方向上延伸。通过延伸,弹簧100用它拉动容器20,该容器20因为它处于其主动状态,所 以允许向远侧运动,由此使针3刺入注射部位中。如图15和16所示,针3现在延伸超越外 壳30的和安全护套40的远侧端部,并且可以进行产品2的适当注射。由使用者导致的另一种不当使用情形是如下一种在为了将容器20和按钮80都 置于如图11-14所示的它们的相应主动状态而如以上描述的那样已经进行必要步骤之后, 使用者可能开始在按钮80上向远侧推动,并且几乎同时他从注射部位撤离装置1,例如大 约1mm的距离。通常,使用者甚至不会注意到他已经将装置从注射部位撤离,并且他将继续 将力施加到按钮上。在现有技术的装置中,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允许按钮向远侧运动,弹簧 如以上描述的那样被释放,并且完成注射,尽管不在正确的插入深度处。在如以上描述的一 些包括环的现有技术的装置中,这样的环则可能防止容器向远侧运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不允许针刺到注射部位,而弹簧被释放,并且产品被排出到注射部位外,例如排出到使用者 的皮肤上。在图1-22上表示的本发明的装置1化解了这个问题。当本发明的装置1的容器 20和按钮80处于它们各自的主动状态时,如图11和12所示,如果使用者开始在按钮80上 向远侧推动,并且然后将装置1从注射部位撤离约1mm,那么因为按钮80的远侧支腿81抵 靠近侧突起58的侧壁58a相抵接,所以不允许安全护套40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返回,并 由此形成用于安全护套40相对于中间套管50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的转动抑制。因此,安 全护套40将仅能够在第二弹簧110 (该第二弹簧110倾向于返回其初始状态)的作用下相 对于中间套管50向远侧运动返回,但仅在有限距离上,该有限距离与在图11上栓钉41的
12位置与靠模56的肘弯56d之间的距离相对应,该肘弯56d通过靠模56的近侧部分56a和 中间部分56c的连接部形成。肘弯56d起到第一捕获装置的作用,用来将安全护套40保持 在这样一个第三位置处,其中栓钉41抵接在肘弯56d上。在这样一种构造中,如可由图11 和12容易理解的那样,环60保持与中间套管50的窗口 51的抵接表面52脱开。因此,由 于环60保持与抵接表面52脱开,所以当使用者继续将远侧力施加在按钮80上时,允许容 器20向远侧运动可以通过针3对注射部位进行刺入,并且可以按正确方式完成注射,尽管 使用者早先曾经不当地使用装置1。参照图17和18,凭借弹簧100完成注射,该弹簧100起到对于柱塞杆70的第一偏 压装置的作用,并且引起柱塞杆70的向远侧运动,由此使产品经针3排出。在图17和18 上,弹簧100处于其伸展状态,柱塞4已经到达容器20的远侧端部,并且已经排出全部产
P
m o在以上所描述的插入和注射步骤期间,由于容器20的远侧运动,第二弹簧110已 经被压缩,如图17和18所示。在该运动期间,环60,与容器50 —起,相对于中间套管50已 经向远侧运动,并且其径向止挡部61在由窗口 51的倾斜的斜面54导向的窗口 51的中间区 域51c内已经运动,如图16所示。如以上解释的那样,无论使用者早先是正确地还是错误 地使用了装置,环60都可以在窗口 51的中间区域内进行这种向远侧的和转动的运动。因 此,如图15所示,栓钉41相对于中间套管50绕所述纵向轴线A已经转动,并且它现在处于 靠模56的中间部分56c的近侧端部处。如从图15清楚地看到的那样,靠模56的中间部分 56c是纵向的。因此,在注射结束时,因为栓钉41现在与靠模56的纵向中间部分56c有关,所以 装置1从注射部位的撤离引起由第二弹簧110拉动的安全护套40的向远侧运动,该第二弹 簧110倾向于回到伸展状态,并由此起到第二偏压装置的作用,用来将安全护套40从其第 三位置偏压到第四位置(如图19所示)。如图19-22所示,安全护套40现在覆盖针3,并 且注射装置1可被安全地交付。如在图21上看到的那样,在安全护套40的向远侧运动期 间,栓钉41已经在中间套管50的靠模56的中间部分56c内向远侧运动。靠模56因此起 到用于安全护套40的向远侧运动的导向装置的作用。如图21所示,安全护套现在借助于栓钉41被锁定在其延伸位置处,该栓钉41被 卡止在中间套管50的靠模56的远侧部分56b中。实际上,在栓钉41在靠模56的纵向中 间部分56c内的向远侧运动期间,栓钉已经能够克服挠性接片59。一旦栓钉41已经到达中 间部分56c的最远侧端部,挠性接片59现在就起到止挡部的作用,并且防止栓钉41在所述 中间部分56c中的向近侧运动。因此防止安全护套40运动返回缩回位置,并且装置1完全 是安全的且可被弃置。图23和24表示本发明的装置1的变型,在该变型中,外壳30能够相对于中间套 管50绕装置的纵向轴线A转动。用于指代与在图1-22的装置中相同的元素的附图标记都 被保留。在图23上部分地表示外壳30、安全护套40及中间套管50。如可在这个图上看到 的那样,在本发明的装置的这种变型中,栓钉151设置在中间套管50的内壁上,而靠模141 设在安全护套40的壁中。栓钉151和靠模141按以上对于图1-22的装置1的栓钉41和靠 模56描述的相同方式相配合,以便当使用者已将装置的远侧端部应用在注射部位上之后、将远侧力施加在装置的外壳上时,相对于中间套管50绕纵向轴线A转动安全护套40。图23和24的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还包括挠性接片152,该挠性接片152设在于 中间套管50的壁中切成的窗口 153中,并且能够切向地挠曲。挠性接片152也设有外部径 向隆起154,该外部径向隆起154接合在窗口 130中,该窗口 130布置在外壳30的壁中(见 图23)。在装置的初始位置处,接片152在其静止或未挠曲位置处,如图24所示。一旦使用 者已经进行将按钮和容器置于它们的相应主动状态必需的步骤,如对于图1-22的装置1解 释的那样,中间套管50就已经相对于安全护套40并且也相对于外壳30绕所述纵向轴线A 转动。在外壳30的窗口 130中接合的外部径向隆起154,已经跟随窗口 130绕所述纵向轴 线A的转动以及外壳30相对于中间套管50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并因此已经使挠性 接片152挠曲。因此,在使用者已经将远侧力施加在装置的外壳30上以便将容器和按钮置于它 们的主动状态之后,如果使用者在这时决定,在向远侧推动按钮来触发注射之前,从注射部 位撒离装置,那么凭借倾向于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的第二弹簧(如对于图1-22的装置解 释的那样)和挠性接片152两者,装置被置于其初始位置在倾向于返回它们的初始状态的 第二弹簧和挠性接片152的组合作用下,中间套管50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返回其初始位 置。参照图24,按钮80的远侧支腿81设有多个齿181,并且近侧突起58的侧壁设有 多个凹槽158。这些齿181和凹槽158用于在使用者已经触发按钮80之后且在容器已经 到达其插入位置之前从注射部位撒离装置的情况下一起相配合。实际上,在这样一种情况 下,为了使容器和按钮两者置于它们的相应主动状态,使用者已经进行了以上所描述的必 要步骤按钮的远侧支腿81因而面对中间套管50的凹口 57。使用者开始向远侧推动按钮 80,并且在容器已经到达其插入状态之前,他释放他施加在外壳上的压力,并且将装置从注 射部位撒离例如1mm的距离通过倾向于返回它们的初始位置的第二弹簧和挠性接片152, 中间套管50相对于按钮80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返回,并且远侧支腿81的齿181接合中 间套管50的侧壁58的凹槽158,由此阻止按钮80的进一步远侧运动和防止不正确的注射 步骤。为了进行注射,使用者只需要将装置的远侧端部放回在注射部位上并且再次在外壳 上施加远侧力然后中间套管50再次按正确方式相对于安全护套40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 动,并且齿181与凹槽158脱开,由此允许使用者继续在按钮80上向远侧推动,以便完成安 全而又正确的注射步骤。本发明的装置在注射时只要求由使用者将很小的力施加到外壳上。例如,需要的 力可能在5牛顿以下。此外,本发明的装置降低了由于使用者的潜在的不当使用所导致的 危险。具体地说,在使用者不当地使用本发明的装置的情况下,不会损失产品,并且最终可 以正确而又安全地完成注射。
权利要求
一种用来将产品(2)自动注射到注射部位中的注射装置(1),所述装置具有纵向轴线A,并且包括-外壳(30、30a、30b),能够接纳容器,所述容器在一个远侧端部处设有针(3),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在初始位置到插入位置之间运动,在初始位置处,所述针的远侧端部不延伸超越所述外壳的远侧端部,并且在初始位置处,所述容器处于被动状态和主动状态中的一种状态,所述插入位置相对于所述初始位置向远侧间隔开,在该插入位置处,所述针的所述远侧端部延伸超越所述外壳的所述远侧端部,所述容器从其初始位置的向外运动当所述容器处于其被动状态时被防止,而当所述容器处于其主动状态时被允许,以及-安全护套(40),联接到所述外壳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向近侧间隔开,所述安全护套(40)具有自由端部,当所述安全护套(40)在所述第二位置上时,该自由端部超越所述针的远侧端部向远侧间隔开,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将所述容器置于其主动状态,-第一保持装置(61、52),用来将所述容器保持在其被动状态,所述注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作用解除装置(50、5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将所述容器保持在其被动状态,在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保持装置被解除作用,并且允许所述容器转换成处于其主动状态,所述第一作用解除装置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是由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下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所引起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它还包括-第一偏压装置(100),联接到所述外壳上,用来向所述插入位置偏压所述容器,所述 第一偏压装置处于压缩状态和延伸状态中的一种状态,在压缩状态,所述容器在其初始位 置处,在延伸状态,所述容器在其插入位置处,以及_第二保持装置(31、71),用来将所述第一偏压装置保持在其压缩状态,-触发装置(80),能够通过在所述触发装置上施加力而被致动,以释放所述第二保持 装置,所述触发装置处于被动状态和主动状态中的一种状态,在被动状态,所述力在所述触 发装置上的施加不能引起所述第二保持装置的释放,在主动状态,所述力在所述触发装置 上的施加引起所述第二保持装置的释放,其中,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 的运动引起所述触发装置从其被动状态到其主动状态的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它还包括-第三保持装置(58、81),用来将所述触发装置保持在其被动状态,-第二作用解除装置(50、57),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保持装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从阻止 位置转动到自由位置,在阻止位置处,所述第三保持装置将所述触发装置保持在其被动状 态,在自由位置处,所述第三保持装置允许所述触发装置转换成处于其主动状态,所述第二 作用解除装置从其阻止位置到其自由位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是由所述安全护套从 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所引起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作用解除装置和第二作用解除 装置的一部分形成在至少一个中间套管(50)上,该至少一个中间套管(50)被容纳在所述 外壳内,所述中间套管(50)能够响应所述安全护套至少从其第一位置向外的运动而围绕所述纵向轴线A从第一位置转动地运动到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环(60),该至少一个环(60)被容纳在所述安全护套 内,并且联接到所述容器上,所述环包括至少一个外部径向止挡部(61),所述第一作用解除装置包括窗口(51),该窗口(51)布置在所述中间套管(50)中,所述 窗口包括抵接表面(52),所述径向止挡部在所述中间套管的第一位置处接合在所述抵接表面上,并且在所述中 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之后与所述抵接表面脱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第三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远侧支腿(81),该至少一个远侧支腿(81)与所述中 间套管(50)的近侧端部(58)相关联地位于所述触发装置(80)上,所述第二作用解除装置包括近侧凹口(57),该近侧凹口(57)布置在所述中间套管 (50)的近侧端部处,所述远侧支腿与在所述中间套管的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中间套管的所述近侧端部 (58)呈间隔开的关系,并且在所述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之后与所述凹口(57) 相关联,由此通过在所述触发装置上施加的力的作用,允许所述触发装置的向远侧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它还包括导向装置(41、56、56a;141、 151),该导向装置(41、56、56a;141、151)设计成,当远侧压力施加在所述外壳上时,引起所 述中间套管相对于所述安全护套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栓钉(41; 151),位于所述中间套管上或所述安全护套上;和第一靠模(56a; 141),相应地位于所述安 全护套上或所述中间套管上,并且在该第一靠模(56a;141)中,所述栓钉接合成能够在所 述第一靠模内滑动地和可逆地运动,所述第一靠模相对于所述注射装置的所述纵向轴线A 倾斜,当远侧压力施加在所述外壳上时,所述栓钉在所述第一靠模内的运动引起所述中间 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它包括第一返回装置(110;152),该第 一返回装置设计成,当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前释放施加在所述外壳上的向远侧压力时, 将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二位置偏压到其第一位置,所述导向装置使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 线A转动返回其第一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返回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弹簧 (110),当所述安全护套在其第二位置处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返回装置还包括位于 所述中间套管上的挠性接片(152),所述挠性接片当所述中间套管在其第一位置时处在静 止位置,而当所述中间套管在其第二位置时处在切向挠曲位置,所述中间套管能够相对于 所述外壳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运动,所述挠性接片具有接合在窗口(130)中的径向隆起 (154),该窗口(130)位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挠性接片用于当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 侧压力时返回其静止位置,由此使所述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返回其第一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它还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设计 成,当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后但在所述容器到达其插入位置之前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时,防止所述中间套管绕所述纵向轴线A转动返回其第一位置,所述锁定装 置包括所述凹口的侧壁(58a),所述远侧支腿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后至少抵接在所述侧 壁上,由此防止所述中间套管相对于所述触发装置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远侧支腿包括至少一个齿(181), 并且所述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凹槽(158),如果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后且在所述容器到达 其插入位置之前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则使所述至少一个齿接合所述至少 一个凹槽,从而防止所述触发装置的进一步致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安全护套能够相对于所述容器运动到第三位置和到第四位置,在第三位置处,所 述针的所述尖端延伸超越所述安全护套的远侧端部,在第四位置处,所述针的所述尖端不 延伸超越所述安全护套的远侧端部,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第二偏压装置(110),联接到所述安全护套上,当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 力时,用来将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三位置偏压到其第四位置,-第一捕获装置(56d),该第一捕获装置设计成,如果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后且在所 述容器到达其插入位置之前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则将所述安全护套大体 保持在其第三位置处,-第三作用解除装置(54、60),该第三作用解除装置设计成,当所述容器在其插入位置 处时,对所述第一捕获装置解除作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捕获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靠 模(56a)中形成的抵接表面(56d),当在所述触发装置致动之后且在所述容器到达其插入 位置之前释放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时,所述栓钉(41)抵接在所述抵接表面上, 并且由此防止所述安全护套相对于所述中间套管的进一步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5和15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环联接到所述容器上,所述第三作用解除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窗口(51)中的倾斜的斜面(54),所述环的所述径向止挡部(61)与所述斜面相配合,从而当所述容器从其初始位置运动到其插入位置 时,引起所述中间套管相对于所述安全护套绕所述纵向轴线A的进一步转动,由此使所述 栓钉与所述抵接表面脱开,并且与在所述中间套管上或在所述安全护套上形成的第二靠模 (56c)的近侧端部相接合,所述第二靠模在远侧方向上纵向地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它还包括第二捕获装置(59),用来防 止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四位置到其第三位置的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第二捕获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二 靠模(56c)的所述远侧区域中的挠性接片(59),所述挠性接片在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三位 置到其第四位置的运动期间能够由所述栓钉克服,当所述安全护套在其第四位置处时,所 述挠性接片相对于所述栓钉的近侧运动形成止挡部。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作用解除装置(50)能够绕所 述轴线A从其第二位置转动到其第一位置,所述转动由在触发装置(80)致动之前所述安全 护套(40)从其第二位置到其第一位置的运动而引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注射器(1),它包括外壳(30、30a、30b),容器能够在所述外壳内在初始位置与插入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运动当容器处于其被动状态时被防止,而当容器处于其主动状态时被允许;和安全护套(40),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运动将容器置于其主动状态;第一保持装置(61、52),用来将所述容器保持在其被动状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作用解除装置(50、5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将所述容器保持在其被动状态,在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保持装置允许所述容器转换成处于其主动状态,所述转动由在所述外壳上施加的向远侧压力下所述安全护套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引起。
文档编号A61M5/20GK101868272SQ200880116729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5日
发明者F·佩罗, F·卡雷尔 申请人:贝克顿迪金森法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