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888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心脏病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病的临床症侯表现,西医之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力衰竭、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等,中医辩证认为主要是由于阳气不足,阴虚亏损,心失所养而致。在治疗上常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为治疗心脏病的原则。目前,现有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安神补心片,其主要成份为生地黄、丹参、合欢皮、石菖蒲、菟丝子、五味子等,具有养血安神,滋补肝肾之功能。主治心悸、头昏耳鸣、失眠健忘等。又如琥珀安神丸,其主要成份为生地、当归、柏子仁、炒枣仁、天冬、麦冬、五味子、玄参、桔梗、合欢皮、琥珀、龙骨等,其作用育阴养血、补心安神。主治心血不足、心悸失眠、怔忡健忘等。上述药物不足之处治病单一,药力太弱,治疗效果不理想。对老年病程长的患者难以治愈,另外服药次数多,不方便患者治疗。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治疗药物存在的治病单一、药力太弱、治疗效果不理想、对老年病程长的患者难以治愈、另外服药次数多、不方便患者治疗的问题。临床上各种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炎、心绞痛均系心气不足,心血瘀阻而致。症见胸闷气短,心悸不安,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遵循中医的传统理论,方中酸枣仁、缬草、首乌藤,养心安神,补益心气共为君药;丹参、红花活血散瘀止痛,共为臣药;福寿草强心镇静,治心力衰竭,为佐药;甘草清血解毒,调合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心,补心安神,行气活血,通痹止痛,标本兼顾之功效。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酸枣仁15-20份、缬草10-15份、首乌藤10-15份、丹参15-20份、福寿草10-15份、红花5-10份、甘草3-5份。优选为酸枣仁17.5份、缬草12.5份、首乌藤12.5份、丹参17.5份、福寿草12.5份、红花7.5份、甘草4份。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优选地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a.粉碎,将甘草研细、过100目筛,混匀;b.将酸枣仁、缬草、首乌藤、丹参、福寿草、红花,碎断,煎煮2~3次,每次35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25'C时测密度1.18-1.28的稠膏;c.将上述甘草药粉与浓縮稠膏混合均匀。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颗粒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混合均匀后,按常规方法制成浓縮水丸,放阴凉通风处干燥。本品为圆珠形,黑色,味酸甘微苦。本发明功能主治养心安神,补益心气,活血止痛。主治心慌,气短,胸闷及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本发明药物属纯中药制剂,具有选药独特,组方巧妙,药少力专的特点。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为患者解除病痛。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丸,每丸重0.3克,每丸含生药量1.68克,4-6日服l次,温开水送服。用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通常治疗1~3个疗程。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片剂制备酸枣仁150克、缬草100克、首乌藤100克、丹参150克、福寿草100克、红花50克、甘草30克。制备方法如下a.粉碎,将甘草研细粉过IOO目筛,混匀;b.将酸枣仁、缬草、首乌藤、丹参、福寿草、红花,碎断,煎煮2次,每次3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25'C时测密度1.18的稠膏;c.将上述甘草药粉与浓縮稠膏混合均匀;d.加入制备片剂的常规辅料,制成片剂。实施例2本发明丸剂的制备酸枣仁175克、缬草125克、首乌藤125克、丹参175克、福寿草125克、红花75克、甘草40克。制备方法如下a.粉碎,将甘草研细粉过IOO目筛,混匀;b.将酸枣仁、缬草、首乌藤、丹参、福寿草、红花,碎断,煎煮3次,每次4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25'C时测密度1.23的稠膏;c.将上述甘草药粉与浓縮稠膏混合均匀;d.按常规方法制成浓縮水丸500丸,放阴凉通风处干燥,每丸重0.3克,每丸含生药量1.68克,本品为圆珠形,黑色,味酸甘微苦。实施例3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酸枣仁200克、缬草150克、首乌藤150克、丹参200克、福寿草150克、红花100克、甘草50克。制备方法如下-a.粉碎,将甘草研细粉过IOO目筛,混匀;b.将酸枣仁、缬草、首乌藤、丹参、福寿草、红花,碎断,煎煮3次,每次5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25t时测密度1.28的稠膏;c.将上述甘草药粉与浓縮稠膏混合均匀;d.将上述药物干燥,研细,装胶囊。实验例本发明临床使用的观察报告。一、自然情况,病种心脏病性别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35-40岁10例,41-50岁15例,51-55岁20例,56-60岁25例,61-65岁30例。病史3-5年20例,6-15年45例,16-20年以上35例。患者症状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喘促、体倦乏力、头晕目眩,或因情志不遂心前区闷痛、痛引肩背,口咽干燥,或大便干结,舌质红或紫黯、苔少、脉沉细无力等表现。二、疗程及用药方法服药1个月为一疗程,第4-6天服药1次,每次服2粒,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三、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服药一个疗程后心电图改善,诸症缓解,有效率达100%;患者服药三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药后诸症未作,治愈率达85%以上。100例心脏病患者治疗结果统计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酸枣仁15-20份、缬草10-15份、首乌藤10-15份、丹参15-20份、福寿草10-15份、红花5-10份、甘草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酸枣仁17.5份、缬草12.5份、首乌藤12.5份、丹参17.5份、福寿草12.5份、红花7.5份、甘草4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粉碎,将甘草研细、过100目筛,混匀;b.将酸枣仁、缬草、首乌藤、丹参、福寿草、红花,碎断,煎煮2~3次,每次3~5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为、25t:时测密度1.18-1.28的稠膏;c.将上述甘草药粉与浓縮稠膏混合均匀。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属于一种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酸枣仁15-20份、缬草10-15份、首乌藤10-15份、丹参15-20份、福寿草10-15份、红花5-10份、甘草3-5份。本发明功能主治养心安神,补益心气,活血止痛。主治心慌,气短,胸闷及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本发明药物属纯中药制剂,具有选药独特,组方巧妙,药少力专的特点。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为患者解除病痛。文档编号A61K36/84GK101574450SQ200910067110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申请日期2009年6月15日优先权日2009年6月15日发明者李大章,李成国申请人:李成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