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及其制剂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668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败酱草及其制剂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败酱草及其制剂的新用途,特别涉及一种败酱草及其制剂在改善 认知功能障碍预防及治疗老年痴呆方面的新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 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 类生活质量的影响乃至生存的威胁也日趋明显。AD自Alois Alzheimer 1907年首次报告以来,对其的发病机理和寻求有效治疗 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Αβ被认为是AD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以后,针对Αβ的药物研究 也日益增多。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研究成果却十分有限。中医药在延缓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 医药治疗AD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于AD这类多因素疾病,单一靶点治疗难以取得 满意效果,在对AD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知之甚少、近期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虽然 对AD病因等问题存在争议,但就其治疗已达成共识应及早干预病情发展,如果在疾病后 期才进行干预,虽可能延缓认知能力衰退的进程,但是已经发生的损害则不可逆转。认知功 能障碍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可能在临床前数十年即已开始。当前治疗老年认知障碍的 方法主要是通过暂时改善和减慢认知功能的衰退速度而减轻病人的症状,所以对于老年认 知障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为重要。因此,在认知障碍阶段及对病人进行积极 干预是预防痴呆发生的最好策略。但遗憾的是,人们对老年的认知障碍的认识往往存在误 区,认为老年人好忘事属于正常,因此,90%以上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在早期未能被发现, 而错过了最佳治疗和干预时机。败酱草,又称鹿肠、泽败、苦菜等,为败酱科植物败酱的干燥全草;性微寒,味辛、 苦;入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效。近年来,对败酱草的研究 十分广泛,败酱草主要含有香豆素、环烯醚萜、皂甙、留醇及其甙等多种成分,具有很高的药 用价值且应用广泛,主要表现在抗炎方面,如治疗慢性盆腔炎、结肠炎、前列腺炎等,其中对 慢性盆腔炎的应用最为广泛且疗效显著。但是对败酱草起效成分的分子水平作用机制作深 入和系统探索的较少,而且粗浅。本发明首次证实败酱草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有效防治 老年痴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败酱草及其制剂的新的用途。本发明提供败酱草在制备治疗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败酱草在制备具有提高乙酰胆碱及中枢神经递质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败酱草在制备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败酱草制剂在制备治疗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败酱草制剂在制备具有提高乙酰胆碱及中枢神经递质作用药物中的 应用。本发明提供败酱草制剂在制备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败酱草制剂是以败酱草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 工艺,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液体制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丸剂各种剂型。所述的败酱草可以直接通过市售购买;本发明所述的败酱草制剂是以败酱草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制 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备方法水提取法精确称取败酱粉(败酱草粉碎细粉)2_3g,共加水15-25倍,分三次煮 沸,提取时间分别为l-:3h、l-2h、0. 5-1.证,合并提取液抽滤后定容至200-300ml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精确称取败酱粉2_3g,共加70%乙醇15-25倍,分三次回流提 取,提取时间分别为l-:3h,l-2h,0. 5-1. 5h,合并提取液抽滤后用蒸馏水定容至200-300ml索式提取法精确称取败酱粉2_3g,共加70 %乙醇15-25倍,在索式提取器中提取 3-证,提取液抽滤加蒸馏水定容至200-300ml备用;超声波提取法精确称取败酱粉2_3g,共加70 %乙醇15-25倍,进行超声波提取三 次,提取时间为35-55min,合并提取液抽滤后定容至200-300ml备用;本发明所述的败酱草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为水提取法精确称取败酱粉2. 5g,共加水20倍,分三次煮沸,提取时间分别为2h、 1. ^i、lh,合并提取液抽滤后定容至250ml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精确称取败酱粉2. 5g,共加70%乙醇20倍,分三次回流提取,提 取时间分别为2h,1. 5h,lh,合并提取液抽滤后用蒸馏水定容至250ml备用;索式提取法精确称取败酱粉2. 5g,共加70 %乙醇20倍,在索式提取器中提取 4h,提取液抽滤加蒸馏水定容至250ml备用;超声波提取法精确称取败酱粉2. 5g,共加70%乙醇20倍,进行超声波提取三次, 提取时间均为45min,合并提取液抽滤后定容至250ml备用。本发明所述的败酱草制备方法还可以为分别精确称取败酱草不同部位根、茎、 叶、全草粉末各2-3g,按上述提取方法提取总黄酮合并滤液抽滤后定容至200-300ml备用。 优选为分别精确称取白花败酱不同部位根、茎、叶、全草粉末各2. 5g,按上述提取方法提 取总黄酮合并滤液抽滤后定容至250ml备用。本发明通过败酱草及其制剂对快速脑老化鼠认知功能障碍实验、对Αβ 1-42海马 注射致AD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元突触的影响实验、对快速老化鼠脑内乙酰胆碱(Ach)含量 的影响实验、对快速老化鼠脑内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实验等一系列实验研究,证明 了败酱草及其制剂能够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A β所导致的突触可塑性改变,提高学习 记忆能力,减少Αβ沉积,调节NGF信号存活机制、调节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有助于改善AD 患者及老年人的学习记忆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及预防和治疗痴呆的目的。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进一步证明但不限于本发明。实验例1 败酱草制剂改善快速脑老化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1. 1研究对象 健康的SAMRl老化鼠15只,作为对照组,SAMP88月龄老化鼠45只,雌雄各半,随 机分为安理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购买)治疗组,败酱草制剂(由实施例1方 法制备)治疗组。1. 2行为学测试1. 2. IMorris 1 (Morris water maze)白勺水迷宫由圆形水池、平台和记录系统三部分组成。水池直径90cm,高50cm,随意将 水池分为四个象限(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象限)。每天实验开始,水池注水30cm深,并加 入1斤奶粉,使水成不透明乳白色,水温保持在士 1°C左右。水池四周存在丰富的空间 参照物(门、灯、桌椅、摄像头及实验者等),且位置保持不变,以供小鼠定位平台。圆柱形平 台直径9cm,高^cm,置于任一象限中央,平面没于水面下2cm。一摄像头置于水池中央的上 方约an处,自动采集动物游泳图像,所收集信号直接输入计算机,由图像自动采集和分析 系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自动分析和处理,包括动物的逃避潜伏期、游泳路 径、不同象限的停留时间、初始角度及游泳路线的长度、搜索策略及中、外环游泳距离百分 比等参数。1.2. 2实验内容(1)隐蔽平台试验(Hidden Platform Trial)试验前ld,让动物在不含平台的水池中自由游泳90s,上午、下午各一次,使其熟 悉迷宫环境。试验时平台位置固定不变,置于东北象限中央,平台中点离池壁22. 5cm。在 平台对侧选两个与之距离相等的点作为入水点,训练时将动物面朝池壁轻轻放入水中, 记录小鼠从入水至找到平台的游泳路线的长度及找到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然后让小鼠在平台上停留10s。如果90s内找不到平台,潜伏期记为90s,并将小 鼠置于平台上休息10s。每天在2个入水点各训练1次,以两次潜伏期的算术均值作为这一 天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实验小鼠均进行隐蔽平台试验5d,反向试验3d及可视平台试 验ld,以评价不同治疗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2)反向试验(Reversal Trial)操作基本同隐蔽平台试验,只是将平台位置移至对面象限(西南象限的中央,平 台中点离池壁22. 5cm)。(3)可视平台试验(Visible Platform Trial)为排除感觉、视觉或运动功能障碍对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最后Id进行可视平台 试验。让平台位置露出水面2cm,并帖上黄色胶带,其余操作同隐蔽平台试验。(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 ±s)表示,并用SPSS10. 0统计软件处理。隐蔽平台试 验及反向试验中所获得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 with repeated measures),以组别作为组间因素,不同的训练天数作为组内因素。在探索试验及 可视平台试验中样本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0VE)。检验水准定为P < 0. 05 为差异有显著性。Morris水迷宫中4种常见的搜索策略见附

图1,实验结果见表1。表I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权利要求
1.败酱草在制备治疗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
2.败酱草在制备具有提高乙酰胆碱及中枢神经递质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3.败酱草在制备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4.败酱草制剂在制备治疗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
5.败酱草制剂在制备具有提高乙酰胆碱及中枢神经递质作用药物中的应用。
6.败酱草制剂在制备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败酱草制剂是以败酱草提取物为活性 成分,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液体制剂、片剂、胶囊剂、注 射剂、丸剂各种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败酱草制剂在制备治疗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也包括败酱草制剂在制备提高乙酰胆碱及中枢神经递质、治疗突触可塑性改变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25/28GK102091105SQ20101062476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彭丹涛 申请人:卫生部北京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