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67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导管技术,具体地说,涉及各类肿瘤等引起的胸、腹水以及肿 瘤手术切除以后,用于预防和治疗术后腹膜种植转移和肿瘤的复发,并且运用非常广泛的 一种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疾病之一,但如何彻底遏制这一顽症却是医学界的一个重 要课题。目前,胸、腹水及积液是中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的产生及发展直接 影响着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严重可危及生命。面对胸、腹水带给患者的痛苦,医 生往往束手无策,常规手段如采取抽、放水等措施,虽可一时缓解,但往往使胸、腹水产生得 更快、更多,并使患者机体丢失大量蛋白等营养物质,导致病情恶化,脏器进一步衰竭。因 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技术的更新换代,肿瘤等引起的胸、腹水以及肿瘤手术切除以后 的相关治疗仪,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革新才能适应患者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使治疗 液或癌性积液保持恒定的温度,稳定流量、流速,循环灌注,扩大药物在体腔内的作用面积, 促进药物的吸收,减少营养物质丢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构造一种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 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存储液袋及其呈管道连接的过滤器、热交换器以及测温接口, 还包括若干导管及其连接组件。体腔热灌注治疗一般包括抽取和注入液体两个过程,通过 插在体腔内的两根管道,将化疗药物和体腔内的积液吸引到治疗机内加热后再注入体腔, 循环反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增强化疗药物对肿 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同时循环灌注的方法有利于药物均勻分布,最大面 积地作用于体腔内,发挥最广泛杀伤效应,能有效杀灭体腔内游离恶性肿瘤细胞和残存的 微小肿瘤转移病灶,预防肿瘤复发,提高术后生存率,结构简单,疗效好,操作简便易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至少包括存储液袋4及其呈管道连 接的过滤器66、热交换器68以及测温接口 88,还包括若干导管及其连接组件。在具体实施 时,插瓶针1将所需的治疗液,包括生理盐水和其他化疗药物,输入到存储液袋中;调节阀 2调节输液速度,根据患者体腔大小控制输入到存储液袋的治疗液容量,当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治疗液不够时,可以打开调节阀及时补充;过滤网3对输入的治疗液进行过滤;存储液袋 4存储治疗时所使用的药液,存储液袋的容量优选为3. 5L ;悬挂孔5使用时,通过带钩的绳 子悬挂在系统的管道放置悬臂中的挂钩上;排气口 6与大气相连,当液袋中的空气过多时, 可以旋开密封帽进行排气;液袋刻度7最大刻度为3L,每500ml标注一个刻度;测温细管8 为一段薄壁细长的软管,其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测温接口 10连接,作为放置测温探头使 用;放置流出口温度探头9进行流出后温度测量;流出口测温接口 10测量治疗管道中治疗 药液的温度,旋开密封冒,插进流出口温度探头,并且旋紧温度探头上的旋冒,使温度探头 固定;流出口管夹11当预热存储液袋治疗液时关闭,当进行热灌注治疗时,请打开;流出口 12当进行热灌注治疗时,拔掉保护帽,通过锥形接头与放置在患者体腔中的硅橡胶引流管 相连;短接口管夹13以及短接口 14在预热存储液袋治疗液时使用,使用时,短接口可以短 接在一起,同时请打开白色管夹;进入口 16的导管上设置有进入口管夹15,进入口管夹15 当预热存储液袋治疗液时请关闭,当进行热灌注治疗时,请打开;测温接口 88的进入口 17 进入前温度测量;过滤器66及测温接口 88分别与热交换器68连接,过滤器66将药液进行 过滤后流进热交换器68中;热交换器68用来进行内外循环的热交换,通过调节外循环水的 温度,达到间接调节内循环温度的效果,使用时,热交换器安放在管道放置悬臂的U型卡口 上,并且外循环的两个接口分别与系统中进水口、出水口的软管连接;泵管20的作用是产 生循环动力;微孔过滤器21的作用是过滤从人体体腔流出的微小肿瘤细胞组织,避免通过 循环再次进入人体体腔。参考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在使用时,将化疗药物稀释液或癌性积 液吸引到治疗机的无菌容器内加热后,通过植入体腔的两根导管注入体腔,使化疗药物稀 释液或癌性积液在人体体腔与无菌容器间形成循环,并通过计算机全程动态监测和反馈调 节,可以有效地解决恶水越抽越涨的“回潮”问题,临床见效快,无反复,远期疗效较好,且无 明显副作用及禁忌;治疗以后患者普遍反映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进一步 坚定了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念,积液素有“死亡森林”之称,本实用新型的体腔热灌注治疗导 管装置无疑是遏制这一顽症的“法宝”,它使无数肿瘤患者摆脱死亡阴影,重新走向生的希 望。
权利要求一种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存储液袋及其呈管道连接的过滤器、热交换器以及测温接口,还包括若干导管及其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插 瓶针与存储液袋连接,并在所述导管上设置有调节阀及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测 温细管为一段薄壁细长的软管,其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测温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流 出口管夹设置于流出口的导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组件的 短接口的导管上设置有短接口夹,并且,所述短接口可以短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组件的 进入口的导管上设置有进入口管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过 滤器及测温接口分别与热交换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导管技术,具体涉及各类肿瘤等引起的胸、腹水以及肿瘤手术切除以后,用于预防和治疗术后腹膜种植转移和肿瘤的复发,并且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存储液袋及其呈管道连接的过滤器、热交换器以及测温接口,还包括若干导管及其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同时循环灌注的方法有利于药物均匀分布,最大面积地作用于体腔内,发挥最广泛杀伤效应,能有效杀灭体腔内游离恶性肿瘤细胞和残存的微小肿瘤转移病灶,提高术后生存率,结构简单,疗效好,操作简便易行。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1664460SQ20102010621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
发明者崔书中, 黄狄文 申请人: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