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式加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93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状式加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球状式加药器,尤指一种可供免针式注射器注射药液的加 药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上,对于需要进行多次注射或者抽血检验的病患,为免其受到多次针扎的 伤痛,通常所使用的方式便是在点滴瓶的管线或是直接在病患身上装设一加药器,让医护 人员可将营养品或药品经由该加药器注射进入病患体内,藉此达到减少针扎次数,从而减 经病患伤痛的目的。现有技术的加药器,如美国第5,782,816 号「BI-DIRECTIONAL VALVEAND METHOD OF USING SAME」发明专利案,以及美国第 7,520,489 号「FLUID HANDL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发明专利案所示,主要是于一加药管内设置一弹性阀体,该弹性 阀体在自然状态下会封闭该加药管两端的开口,且为了让该加药器在不使用时可具有良好 了密封效果,该弹性阀体上还设有可紧贴于该加药管管壁的挡环;藉此,当一免针式注射器 插入该加药管中时,会压抵并弯折该弹性阀体,使该弹性阀体与该加药管的开口与管壁间 形成空隙,令该注射器可对其内所设的药液施以正压,并经由该加药器将药液注入病患体 内;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加药器的缺点在于,当施打完毕抽出注射器时,病患的血液 及药液会因负压而逆流回该加药器中,又由于该加药管与弹性阀体间留有大量空隙,故该 血液及药液将会因此而残留在该加药器中;如此一来,当下次施打时,不但该血液及药液会 再次因正压而流回病患体内,造成感染的危险,加药管内的空气也会一并因正压而被施打 进入病患体内,造成血管不当扩张,使病患产生疼痛感。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加药器,如美国第6,228,069号「NEEDLELESSACCESS DEVICE」 发明专利案所示,其包含有相互套接的一套管与一套盖,该套管与套盖间设有一塞柱及一 抵顶该塞柱的弹簧,使该塞柱可选择性地封闭该套盖的开口,又该套管与套盖之间设有分 别可供药液流通的流道以及可供加药管内空气流通的流道,期达到避免将空气注入病患体 内的目的;惟此一现有技术的加药器仍有其缺点存在,即因该塞柱的弹性滑移效果是藉该弹 簧来达成,如此用以组装该加药器所需的零件就多达四个以上,不但有成本高、组装步骤繁 复的问题,而且该金属材质的弹簧还会影响核磁共振的结果,所以如果病患需要进行核磁 共振的检查时,就必须将该加药器取下,待检查完毕之后再装上,这样就失去了加药器用以 减少病患被针扎的次数的目的。如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的加药器仍有待进一步改良之处。 发明内容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状式加药器,希藉此设计解决现有技术的加药器具有零件多导致成本高、组装步骤繁复,设置金属材质的弹簧而有容 易生锈与影响核磁共振结果,以及将空气打入病患的血管中和难以冲洗造成药液残留的缺
点ο为了达到上述的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使一球状式加药器包 括一基座,其呈管状并于其上设有一环壁、一底板及一排气通道,该环壁环绕成型于 该基座上,从而于该环壁间形成有一容室,该环壁的外壁面设有一导流槽,该底板位于该容 室底部,该底板上横向贯穿设有一内药液流道,该内药液流道与该环壁的导流槽相连通,该 排气通道贯穿该基座,且与该容室以及基座外部相通,但不与该底板的内药液流道相通;一加药管,其呈管状且套设于该基座顶端,该加药管的管壁与该基座的管壁间为 紧配合,该加药管顶端轴向突伸成型有一注射管口,该注射管口与该基座的容室相通,该加 药管的内壁面上靠近顶端处环设有一止挡部;一弹性阀体,其是设于该基座的容室与该加药管之中,该弹性阀体为中空且具有 一定位环,该定位环的顶边之间成型有一弹性弯折部,该弹性弯折部的顶部又突伸成型有 一阀塞,而该定位环、弹性弯折部以及阀塞之间则形成有一气室,该定位环设于该基座的底 板上,使该气室与该基座的排气通道相连通,该定位环的顶边抵顶于加药管的止挡部,该阀 塞突伸于该加药管的注射管口中。上述基座的排气通道可纵向贯穿该基座的底板。上述基座的外壁面可进一步环绕成型有一挡环,上述加药管底端周缘抵靠于该基 座的挡环,上述基座的排气通道可横向贯穿该底板、环壁以及挡环。上述弹性阀体的阀塞上横向穿设有一贯孔。上述弹性阀体的阀塞上可成型有一深切该阀塞顶端而呈缺口状的切槽。上述弹性阀体的阀塞的内部可为中空而形成有一与该气室相通的凹槽。上述基座的底板对应该容室的一顶面可进一步设有一环槽,上述弹性阀体的定位 环的底边环设于该基座的底板的环槽中。上述基座底端可进一步突伸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与该底板的内药液流道相连
ο对应该连接管的基座内壁面上可进一步设有一内螺纹部,上述加药管的注射管口 的外壁面可进一步环设有一外螺纹部。本实用新型的球状式加药器的优点在于,由于其上未设有金属材质的弹簧,故构 件少,组装步骤简化,组装及材料成本也可有效降低,且对于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验的病患 来说,也无须将此加药器卸下;此外,藉该令药液与空气分流的设计,一方面可防止将空气 打入病患的血管中,避免病患产生疼痛感,另一方面在注入清洗液清洗时,也可以确实清理 该加药管与弹性阀体间的空隙,避免药液残留,预防二次感染的危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实施状态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于实施状态的侧视剖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以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于实施状态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设 计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参见图1及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球状式加药器的一端可与一免针式注射器41相 接,另一端则可与一输液管42相接,而该输液管42再进一步连接一常设于病患体内的针 管,藉此,医护人员可由该免针式注射器41经由此球状式加药器对患者施打药液,进一步 参见图2所示,该球状式加药器包括分别呈管状且相互套接的一基座10与一加药管20,以 及设于该基座10与加药管20中的一弹性阀体30,其中进一步参见图3所示,基座10上设有一环壁11、一底板12、一连接管13、一内螺 纹部14、一挡环15及一排气通道16,该环壁11环绕成型于该基座10上,从而于该环壁11 间形成有一容室111,另于该环壁11的外壁面设有一导流槽112,该底板12位于该容室111 底部,该底板12对应该容室111的一顶面设有一环槽121,另于该底板12上横向贯穿设有 一内药液流道122,该内药液流道122与该环壁11的导流槽112相连通,该连接管13由基 座10底端突伸,且与该底板12的内药液流道122相连通,该连接管13可进一步与前述输液 管42相接,该内螺纹部14设于对应该连接管13的基座10内壁面上,藉该内螺纹部14可 将该基座10与其它管线以螺合方式相接,该挡环15环绕成型于该基座10的外壁面,该排 气通道16贯穿该基座10,且与该容室111以及基座10外部相通,但不与该底板12的内药 液流道122相通,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排气信道16可纵向贯穿该底板12 ;此外,进一步参见图5所示,该排气通道16'亦可横向贯穿该底板12、环壁11以 及挡环15,以达到使该容室111可经由该排气通道16、16'与基座10外部相连通的目的;加药管20由该基座10顶端向下套设于该基座10外侧,使该加药管20底端周缘 抵靠于该基座10的挡环15,该加药管20的管壁与该基座10的管壁间为紧配合,该加药管 20顶端轴向突伸成型有一注射管口 21,该注射管口 21与该基座10的容室111相通,该注 射管口 21的外壁面环设有一外螺纹部22,藉该外螺纹部22可将该加药管20与前述免针式 注射器41以螺合方式相接,另于该加药管20的内壁面上靠近顶端处环设有一止挡部23 ;弹性阀体30的材质为硅胶,其是设于该基座10的容室111与该加药管20之中,该 弹性阀体30为中空且具有一定位环31,该定位环31的顶边之间成型有一弹性弯折部32, 该弹性弯折部32的顶部又突伸成型有一阀塞33,而该定位环31、弹性弯折部32以及阀塞 33之间则形成有一气室34,该定位环31的底边环设于该基座10的底板12的环槽121中, 并使该气室34与该基座10的排气通道16相连通,该定位环31的顶边抵顶于加药管20的 止挡部23,该阀塞33上横向穿设有一贯孔331,该贯孔331可提供该阀塞33 —个可弯折变形的空间,该阀塞33突伸于该加药管20的注射管口 21中,进而封闭该注射管口 21,又前述 弹性弯折部32的厚度小于定位环31的厚度,使得该弹性弯折部32在受到外力作用可较定 位环31易于弯折变形。参见图3所示,当该免针式注射器41尚未插入该加药管20的注射管口 21时,该 弹性阀体30的阀塞33穿设并封闭该注射管口 21 ;进一步参见图4所示,当将该免针式注射器41插入该加药管20的注射管口 21时, 会推顶该弹性阀体30的阀塞33,令该弹性阀体30的阀塞33与弹性弯折部32弯折变形,并 使该弹性阀体30的定位环31的顶边脱离该加药管20的止挡部23 ;此时,该免针式注射器41内的药液会注入并蓄积于该弹性阀体30与加药管20之 间,并经由该基座10的导流槽112与内药液流道122流入该连接管13,从而透过该输液管 42及针管注入病患体内;此外,当该弹性阀体30的弹性弯折部32受该免针式注射器41的推顶而弯折变形 的同时,该弹性阀体30的气室34内的空气可由该基座10的排气通道16、16'排至加药器 外部,使该弹性阀体30得以顺利被压缩,藉此让空气与药液从不同流道流动的设计,可有 效防止将空气打入病患的血管中,避免病患产生疼痛感。另参见图6所示,为本案的再一实施例,其中该弹性阀体30A的阀塞33A上成型有 一深切该阀塞33A顶端而呈缺口状的切槽332A,当该阀塞33A突伸于该加药管20的注射管 口 21中时,该阀塞33A受挤压而封闭其呈缺口状的切槽332A ;进一步参见图7所示,当免针式注射器41压抵该弹性阀体30A的阀塞33A时,该 阀塞33A会从其端部直接朝两侧开展,使该切槽332A形成一断面概呈三角形的空间,以供 药液流通,亦即可保证该阀塞33A在受到该免针式注射器41压抵时,其切槽332A —定会被 撑开,确保药液可顺利流过,又如此一来,之后在注入清洗液清洗时,也可以确实清理到该 切槽332A间的空隙,避免药液残留于该处。再参见图8及9所示,为本案的又一实施例,其中该弹性阀体30B的阀塞33B的内 部为中空而形成有一与该气室34相通的凹槽333B,较佳地,该凹槽333B呈扁平状;进一步参见图10所示,当免针式注射器41压抵该弹性阀体30B的阀塞33B时,该 凹槽333B可提供该阀塞33B —个可弯折变形的空间,而该扁平状的凹槽333B则可使该阀 塞33B具有特定的弯折方向,且由于该凹槽333B并未贯穿该阀塞33B的环壁,因此药液不 会流入该凹槽333B中,当然也不会有药液残留于该凹槽333B中的问题。
权利要求一种球状式加药器,其包括分别呈管状且相互套接的一基座与一加药管,以及设于该基座与加药管中的一弹性阀体,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有一环壁、一底板及一排气通道,该环壁环绕成型于该基座上,从而于该环壁间形成有一容室,该环壁的外壁面设有一导流槽,该底板位于该容室底部,该底板上横向贯穿设有一内药液流道,该内药液流道与该环壁的导流槽相连通,该排气通道贯穿该基座,且与该容室以及基座外部相通,但不与该底板的内药液流道相通;加药管套设于该基座顶端,该加药管的管壁与该基座的管壁间为紧配合,该加药管顶端轴向突伸成型有一注射管口,该注射管口与该基座的容室相通,该加药管的内壁面上靠近顶端处环设有一止挡部;弹性阀体设于该基座的容室与该加药管之中,该弹性阀体为中空且具有一定位环,该定位环的顶边之间成型有一弹性弯折部,该弹性弯折部的顶部又突伸成型有一阀塞,而该定位环、弹性弯折部以及阀塞之间则形成有一气室,该定位环设于该基座的底板上,使该气室与该基座的排气通道相连通,该定位环的顶边抵顶于加药管的止挡部,该阀塞突伸于该加药管的注射管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状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基座的排气通道纵向贯穿该基 座的底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状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基座的外壁面进一步环绕成型 有一挡环,前述加药管底端周缘抵靠于该基座的挡环,前述基座的排气通道横向贯穿该底 板、环壁以及挡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状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弹性阀体的阀塞 上横向穿设有一贯孔。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状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弹性阀体的阀塞 上成型有一深切该阀塞顶端而呈缺口状的切槽。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状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弹性阀体的阀塞 的内部为中空而形成有一与该气室相通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状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基座的底板对应 该容室的一顶面进一步设有一环槽,前述弹性阀体的定位环的底边环设于该基座的底板的 环槽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状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基座底端进一步突伸有一连接 管,该连接管与该底板的内药液流道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状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对应该连接管的基座内壁面上进一 步设有一内螺纹部,前述加药管的注射管口的外壁面进一步环设有一外螺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球状式加药器,其包括相互套接的一基座与一加药管,以及设于该基座与加药管之中的一弹性阀体,该基座上设有相连通的一导流槽与一内药液流道,令注入此加药器的药液可经由该内药液流道注入病患体内,基座上另设有一排气通道,使该加药器内的空气可由该排气通道排至加药器外部,藉此防止将空气打入病患的血管中,避免病患产生疼痛感,且在注入清洗液清洗时,也可以确实清理该加药管与弹性阀体间的空隙,避免药液残留,预防二次感染的危险,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球状式加药器更具有构件少、组装步骤简化、组装及材料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39/02GK201768265SQ20102025233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8日
发明者潘秀凤 申请人:潘秀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