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利用电极刺激关节、神经的电子治疗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通过向患部通电流来进行治疗的电子治疗器。这样的电子治疗器 通过对由于肌肉的血液循环不充分产生肩膀疼痛、肌肉酸痛等的疾患部位通电流促进疾 患部位的血液循环来进行治疗。作为该种电子治疗器,提出有一种通过粘贴在人体上的电极对人体通入高电压 脉冲来对患部实施按摩等从而消除患部的疼痛的电子治疗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一种通过将电极固定在膝盖的肌肉上、借助该电极对肌肉通电而使 肌肉反复收缩松弛来促进血液循环并且抑制疼痛的传递的电子治疗器(例如参照非专利 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014800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 profit主页、[2009年6月25日检索]互联网<URL http://www. profit.co.jp/supple/hkrk/>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电子治疗器中,在通过粘贴在人体上的电极通入高电压脉 冲的情况下,由于使用者将表面具有粘接性的电极粘贴在任意的部位,因此,存在由于 电极剥离或错位等导致粘贴不完全、难以将电极固定于患部这样的问题。另外,在将电极固定于膝盖的肌肉上来进行电极通电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 题。即,在对电极进行通电来刺激肌肉达到一定时间后,肌肉会适应这种刺激而在没有 获得治疗效果的状态下结束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能通过利用电极刺激关节、神经来进行有效的治疗的电子治疗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技术方案1的特征在于,电子治疗器包括能对人 体的关节部位通电的一对电极;用于控制上述一对电极对上述关节部位通电的通电量的 控制器;用于将上述一对电极固定在上述关节部位的两侧的固定部件。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件包括用于支承上述一对电极的电极支 承带部;固定在上述关节部位的一侧的一侧固定带部;固定在上述关节部位的另一侧的 另一侧固定带;上述一侧固定带部和另一侧固定带部在上述电极支承带部的两侧与该电 极支承带部形成为一体。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上述人体的关节部位是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膝关 节,上述一侧固定带部缠绕固定在上述大腿骨上,上述另一侧固定带部缠绕固定在上述 小腿骨上,上述电极支承带部以使上述一对电极分别位于上述膝关节的两侧的方式缠绕 在上述膝关节的周围。[0013]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能自由装卸地固定在上述一侧固定带部 上。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侧固定带部的外表面侧,一对电极子暴露 出,该一对电极子分别与配置在上述电极支承带部和一侧固定带部内部的配线的一端相 连接,该配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一对电极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在与上述一对电极上相 连接的状态下固定在上述一侧固定带部上。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上述一对电极对关节部位施加低频治疗波使该低频治 疗波对传递疼痛的神经起作用来缓和疼痛。采用技术方案1,利用能对人体的关节部位通电的一对电极对人体的关节部位通 电。通过利用一对电极对关节部位通电,能使与传递疼痛的神经的中断处(间接部位) 相通的抑制疼痛的神经起作用,使疼痛信号在中途停止。由此,能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进 行治疗的电子治疗器。另外,通过利用固定部件将一对电极固定在关节部位的两侧,能从关节部位的 两侧通电。另外,利用固定部件能容易地将电子治疗器固定于人体的关节部位。采用技术方案2,利用支承一对电极的电极支承带部、在电极支承带部的两侧与 电极支承带部形成为一体的固定在关节部位的一侧的一侧固定带部和固定在关节部位的 另一侧的另一侧固定带部将一对电极固定在关节部位的两侧。由此,能将电极固定在膝 关节、肘关节、踝关节、手关节等关节部位。并且,通过利用一对电极10通电,能使与 传递疼痛的间接部位相通的抑制疼痛的神经起作用,使疼痛在中途位置停止,从而有效 地进行治疗。采用技术方案3,一侧固定带部缠绕固定在大腿骨上,另一侧固定带部缠绕固定 在小腿骨上,电极支承带部以使一对电极分别位于膝关节两侧的方式缠绕在膝关节的周 围。由此,电极对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膝关节通电,能使与传递疼痛的神经的间接部 位相通的抑制疼痛的神经起作用,从而能有效地进行治疗。采用技术方案4,由于将控制器固定在一侧固定带部,因此,在将一侧固定带部 安装在大腿骨上后便能使控制器被固定在容易看见的位置。另外,由于将控制器固定在 人体的平坦的部分,因此,即使人体进行活动,控制器也不易脱离。并且,由于将控制 器能自由装卸地固定在一侧固定带部上,因此,能将控制器卸下拿在手里地设定对关节 部位通电的大小等。采用技术方案5,在一侧固定带部的外表面侧,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暴露出, 该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分别与配置在电极支承带部和一侧固定带部内部的配线的一端 相连接,该配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对能对人体的关节部位通电的电极相连接,控制器在 与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相连接的状态下固定在一侧固定带部上。由此,电极对关节部 位通电,使与传递疼痛的神经的间接部位相通的抑制疼痛的神经起作用,使疼痛信号在 中途停止,从而能有效地进行治疗。采用技术方案6,一对电极对关节部位施加低频治疗波使该低频治疗波对传递疼 痛的神经起作用来缓和疼痛,因此,能有效地进行治疗。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的正面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的背面的图。图3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上安装了控制器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的控制器的图。图5是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安装在人体的膝盖上的图。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安装在人体的膝盖上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 的电子治疗器的正面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的背面的图。 图3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上安装了控制器的图。图4是表示安装在本 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上的控制器的图。图5及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 的电子治疗器安装在人体的膝盖上的情况下的图。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 将电子治疗器1缠绕固定在人体50的大腿骨51和小腿骨52之间的膝关节53周围,利用电 极10对膝关节53施加低频治疗波使低频治疗波对传递疼痛的神经起作用从而缓和疼痛。如图i 图3所示,电子治疗器1包括能对人体50的膝关节53通电的一对电 极10;用于将一对电极10固定在膝关节53的两侧的固定带20 ;用于控制一对电极10向 膝关节53通电的通电量的控制器30。如图1所示,一对电极10包括安装在人体50的膝关节53的一侧上的一个电 极11;安装在人体50的膝关节53的另一侧上的另一个电极12 ;从一对电极10暴露出而 用于施加低频治疗波的电极子13、14。在此,虽然人体50的膝关节53的周径因体格、年龄、性别等不同,但人体50 的膝盖骨的大小是大致相同的,与体格、年龄、性别等无关。因此,期望将电极子13、 14配置为在将电子治疗器1平面展开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电极子13与电极子14之 间的间隔A保持为16cm左右。另外,如图1所示,一个电极11和另一个电极12的直径B期望为不刺激人体50 的大腿及小腿的肌肉的3cm左右。由此,电极子不会直接与肌肉接触,因此,不会因从 电极子13、14的通电而刺激肌肉。肌肉在通电时会引起收缩、松弛而感到强烈的刺激。 因此,采用不直接与肌肉接触的通电,肌肉不会适应通电的刺激而感到在使用初期设定 的通电量较弱,从而不会感到随着提高通电量而产生的强烈的刺激。如图1 图3所示,固定带20包括电极支承带部21,其用于支承一对电极 10; —侧固定带部22,其固定在人体50的膝关节53的一侧;另一侧固定带部23,其固 定于膝关节53的另一侧。上述一侧固定带部22和另一侧固定带部23在电极支承带部21 的两侧与电极支承带部21形成为一体。电极支承带部21具有用于保持一对电极10的电极保持部24,电极子13、14从 一个电极11和另一个电极12暴露出。并且,通过将在电极支承带部21的两侧与电极支 承带部21形成为一体的一侧固定带部22固定在人体50的膝关节53的一侧,而从电极子13、14向膝关节53输出施加低频治疗波。一侧固定带部22利用控制器支承部25支承如图4所示的控制器30。控制器30 利用设于控制器30侧的未图示的嵌合部件和设于控制器支承部25侧的嵌合部件35能嵌 入到控制器支承部25中。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控制器30能自由装卸地固定在一 侧固定带部22上。如图2所示,在一侧固定带部22的外表面侧,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36、37暴 露出,该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36、37分别与配置在电极支承带部21和一侧固定带部 22的内部的配线(hamessMO的一端相连接,该配线40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对电极10相连 接。于是,控制器30在与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36、37相连接的状态下固定在一侧带 部22上。并且,如图5及图6所示,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电子治疗器1的一侧固定带部22 被缠绕固定于人体50的大腿骨51上,另一侧固定带部23被缠绕固定于小腿骨52上,电 极支承带部21被以使一对电极10分别位于膝关节53的两侧的方式缠绕在膝关节53的周围。这样,通过利用支承一对电极10的电极支承带部21支承一对电极10,从电极子 13、14向处于人体50的大腿骨51和小腿骨52的分界处的膝关节53施加低频治疗波。 并且,虽然人体50的膝关节53的周径因体格、年龄、性别等而不同,但是通过将一侧固 定带部22固定于大腿骨51上,将另一侧固定带部固定于小腿骨52上,用一个固定带20 就能将电子治疗器1固定于所有的人体50的膝关节53上。另外,由于固定带20包括支承一对电极10的电极支承带部21;在电极支承 带部21的两侧与电极支承带部21形成为一体的、固定在人体50的膝关节53的一侧的一 侧固定带部22以及固定在膝关节53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固定带部23,因此,与体格、性 别、年龄无关,都能简单地安装固定带20。此外,通过安装固定带20,能简单地使一对 电极10与膝关节53接触,因此,能够对膝关节53施加低频治疗波使低频治疗波对传递 疼痛的神经起作用而缓和疼痛。如图3及图4所示,控制器30包括用于开始或结束一对电极10的通电的电 源开关31;降低通电量的弱开关32;提高通电量的强开关33;输出规定声音的扬声器 34。并且,在安装了固定带20之后,在控制器30的电源开关31接通时,控制器30 控制向膝关节53通电的通电量而利用从分别与配线40的上述另一端相连接的一个电极11 和另一个电极12暴露出的电极子13、14对膝关节53输出施加低频治疗波。另外,控制器30在使用初期将通电量设定为任意的大小,在每隔预先确定的时 间间隔或与低频治疗波的周期相应的刺激感较少的时刻,利用扬声器34输出适于使用者 的声音,从而提醒使用者操作强开关32,在当前设定的通电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通电 量。另外,也可以通过在控制器30上设置显示器等而显示适于使用者的图像,从而 提醒使用者操作强开关32,在当前设定的通电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通电量。由此,每隔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或根据低频治疗波的周期,如果适应了对膝关 节通电一定时间低频治疗波的治疗的刺激就提高通电量,并且,如果再适应了提高通电
6量后的刺激就进一步提高通电量,从而能到最终不带痛苦地增加低频治疗波的电流。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1利用能对人体50的关节部位(例如 膝关节53)通电的一对电极10对人体50的关节部位通电。通过利用一对电极10对关节 部位通电,能使与传递疼痛的神经的间接部位相通的抑制疼痛的神经起作用,使疼痛信 号在中途停止。由此,能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进行治疗的电子治疗器1。另外,利用固定带20将一对电极10固定在关节部位的两侧,能从关节部位的两 侧通电。另外,利用固定带20能容易地将一对电极10固定在人体50的关节部位。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1,利用支承一对电极10的电极支承 带部21、在电极支承带部21的两侧与电极支承带部21形成为一体的固定在关节部位(例 如膝关节53)的一侧的一侧固定带部22和固定在关节部位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固定带部23 将一对电极10固定在关节部位的两侧。由此,不仅能将电极固定在膝关节53上,也能 将电极固定在肘关节、踝关节、手关节等关节部位。并且,通过利用一对电极10通电, 能使与传递疼痛的神经的间接部位相通的抑制疼痛的神经起作用,使疼痛信号在中途停 止,从而能有效地进行治疗。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1的一侧固定带部22缠绕固定在大腿 骨51上,另一侧固定带部23缠绕固定在小腿骨52上,电极支承带部21以使一对电极10 分别位于膝关节53两侧的方式缠绕在膝关节53的周围。由此,电极对大腿骨51和小腿 骨52之间的膝关节53通电,能使与传递疼痛的神经的间接部位相通的抑制疼痛的神经起 作用,使疼痛信号在中途停止,从而能有效地进行治疗。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1将控制器固定在一侧固定带部22 上,因此,在将一侧固定带22安装在大腿骨上后便能使控制器30被固定于容易看见的位 置。另外,由于将控制器30固定在人体的平坦的部分,因此,即使人体进行活动,控制 器30也不易脱离。另外,由于将控制器30能自由装卸地固定在一侧固定带部22上,因 此,能够将控制器卸下拿在手里来设定对关节部位通电的大小等。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1,在一侧固定带部22的外表面侧, 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36、37暴露出,该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36、37分别与配置在电 极支承带部21和一侧固定带部22的内部的配线40的一端相连接,该配线40的另一端分 别与一对电极10相连接,由此,控制器30在与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36、37连接的状 态下固定在一侧固定带部22上。由此,通过电极对关节部位通电,使与传递疼痛的神经 的间接部位相通的抑制疼痛的神经起作用,使疼痛信号在中途停止,从而能有效地进行 治疗。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治疗器1,由于一对电极10对关节部位施加 低频治疗波而使低频治疗波对传递疼痛的神经起作用来缓和疼痛,因此,能有效地进行 治疗。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治疗器,但本实用新型不 限定于此,各部的结构能换成具有同样功能的任意结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子治疗器1缠绕固定在人体50的大腿骨51和小 腿骨52之间的膝关节53的周围,利用电极10对膝关节53施加低频治疗波而使低频治疗 波对传递疼痛的神经起作用来缓和疼痛,但通过改变固定带20的结构,不仅能将一对电极10固定在膝关节上,也能将一对电极10固定在肘关节、踝关节、手关节等关节部位。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利用电极保持部24保持一对电极10的情况, 但通过将一对电极10和固定带20构成为能彼此分离的结构,能仅洗涤固定带20。另外,通过将一对电极10和固定带20构成为能彼此分离的结构,在将电子治疗 器1安装在腰、肩等上时,能够改变一对电极10的位置地施加低频治疗波。工业实用件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对人体的关节部位施加低频治疗波使低频治疗波对传递疼痛 的神经起作用来缓和疼痛方面是极其有用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治疗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治疗器包括 一对电极,其能对人体的关节部位通电;控制器,其用于控制上述一对电极对上述关节部位通电的通电量; 固定部件,其用于将上述一对电极固定在上述关节部位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件包括电极支承带部,其用于支承上述一对电极; 一侧固定带部,固定在上述关节部位的一侧; 另一侧固定带部,其固定在上述关节部位的另一侧;上述一侧固定带部和另一侧固定带部在上述电极支承带部的两侧与该电极支承带部 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人体的关节部位是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膝关节, 上述一侧固定带部缠绕固定在上述大腿骨上, 上述另一侧固定带部缠绕固定在上述小腿骨上,上述电极支承带部以使上述一对电极分别位于上述膝关节两侧的方式缠绕在上述膝 关节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器能自由装卸地固定在上述一侧固定带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侧固定带部的外表面侧,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暴露出,该一对控制器连 接用电极分别与配置在上述电极支承带部及一侧固定带部的内部的配线的一端相连接, 该配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一对能对人体的关节部位通电的电极相连接,上述控制器在 与上述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相连接的状态下固定在上述一侧固定带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侧固定带部的外表面侧,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暴露出,该一对控制器连 接用电极分别与配置在上述电极支承带部及一侧固定带部的内部的配线的一端相连接, 该配线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一对能对人体的关节部位通电的电极相连接,上述控制器在 与上述一对控制器连接用电极相连接的状态下固定在上述一侧固定带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利用电极刺激关节、神经能有效地进行治疗的电子治疗器。该电子治疗器包括能对人体(50)的关节部位(例如膝关节53)通电的一对电极(10)、用于控制该一对电极(10)对上述关节部位通电的通电量的控制器(30)、用于将上述一对电极(10)固定在上述关节部位的两侧的固定部件(20)。
文档编号A61N1/36GK201799008SQ20102027966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0日
发明者中根敏贵, 丰岛克利 申请人:丸高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