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或改善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70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或改善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丙戊酸钠在制药中的新的用途,具体涉及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或改善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一类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凋亡及其轴突渐行性退变为特征的视神经病变,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2000年全球约有6680万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及约600万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约670万患者因青光眼致盲;预计到2020年,美国将有超过三百万人患青光眼,至少8万人会最终因此失明。在中国,940万青光眼患者中盲目患者达520万,致盲率几乎逼近白内障。因此,青光眼防治一直是中国和世界眼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研究表明,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损伤的病理基础是RGCs死亡;单纯降低眼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的发展却不能遏制继发性RGCs死亡及其轴突的溃变。已有研究证实青光眼RGCs死亡及其轴突变性的发病机制复杂,是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眼内微环境等多种致病环节综合作用的最终结局,主要包括高眼压造成的机械损伤、谷氨酸超负荷引起的谷氨酸兴奋性毒性、肿瘤坏死因子释放、氧化应激、代谢异常、神经营养因子剥夺、胶质细胞激活等。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手段,包括降眼压或神经保护剂,往往只能针对上述众多致病因素中的一种来试图延缓RGCs的死亡,极少有能够同时以两个或多个导致RGCs死亡的环节作为治疗靶点的药物或方法,因此临床疗效有限。临床实践需要寻找针对青光眼的复杂发病机制,可同时对多个靶点起作用的药物,使显著提升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是临床抗惊厥和抗癫痫的一线药物,已广泛应用近40年,主要用于癫痫、双向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疗效确定,安全性好。目前尚未见有关丙戊酸钠能通过多个治疗靶点干预导致青光眼RGCs死亡的多种发病机制、提高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的效果,尤其是改善或治疗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丙戊酸钠(VPA)在制药中的新的用途,具体涉及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或改善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用途;
更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或改善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特别是丙戊酸钠在制备保护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所述的青光眼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低压性青光目艮)。本发明所述的丙戊酸钠(可市购)属于I类HDAC抑制剂,是一种分子量很小的短链脂肪酸,其化学名称为2-丙基戊酸钠,分子式为C8H15NaO2,分子量为166. 20,具有式 (I )的分子结构
权利要求
1.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或改善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丙戊酸钠具有式(I)的结构,
2.丙戊酸钠在制备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延伸的药物中的用途。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抑制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过程中神经胶质细胞过渡激活的药物。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降低视网膜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药物。
5.一种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剂由安全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的丙戊酸钠为药物活性成分和药剂学上必要的辅料组成。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剂的剂型为普通片剂、肠溶片、缓释片、糖浆、喷淋胶囊、针剂、凝胶、软膏、溶液或混悬液。
7.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剂采用口服、静脉注射、局部滴眼或涂眼、前房内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或经植入物缓释给药途径给药。
8.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剂与一种或多种降眼压药物同时或依次给药。
9.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剂与一种或多种视神经保护剂同时或依次给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丙戊酸钠在制备治疗或改善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丙戊酸钠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和提高其轴突的延伸能力,慢性高眼压时,能降低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以及减轻RGCs的损伤,试验证实了所述的丙戊酸钠可同时针对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多个发病机制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一步,可作为活性成份制备治疗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药物,特别是制备保护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药物;本发明将对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产生重要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61P27/06GK102218051SQ20111007393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吴继红, 孙兴怀, 张圣海, 杨伯齐, 武娜, 王楷迪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