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用螺钉紧固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62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科手术用螺钉紧固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确切讲是一种用于紧固螺钉的螺丝刀之类的器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医用螺钉紧固器械类似,同样也由螺刀手柄和螺刀杆构成。
背景技术
由于外科手术的特殊性,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使螺钉保持在紧固器械上,以避免掉落,特别是要避免螺钉掉进体内。如果在类似颅脑手术中发生螺钉掉落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带有磁性的螺丝刀头,在使用中利用螺丝刀头的磁性将螺钉吸在其上。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公开了一种自行固定螺丝刀,它是在现有螺丝刀的基础上,将螺丝刀臂改成前端粗、后端细的形状,并于螺丝刀前臂外装上固定套管,在螺丝刀后臂外装有弹簧顶住固定套管,以便于固定套管随螺钉的旋进而不断后缩,从而调节固定套管与螺丝刀口的相对长度。在螺丝刀后臂的翼板后套装有圆筒磁铁,使螺丝刀具有磁性,能吸住螺钉。螺钉装在海绵块10中心,海绵块10 可保持螺钉重直于夹板平面。这样在手术中就不用手去扶螺钉了。但现有技术不适用于非磁性材料的螺钉,如钛钉或其它非铁磁性材料制成的螺钉。而前述专利所公开的螺丝刀除了不能吸付非铁磁性的螺钉外,还因其套筒不能从螺刀臂上卸除,因此还存在着不便于制造和在使用中影响消毒效果的不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能将螺钉牢固把持于器械上的,完全可以避免螺钉,特别是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的螺钉从器械上掉落,同时又可以通过器械施力, 使螺钉紧固于手术部位的外科手术用螺钉紧固器械。本实用新型的螺钉紧固器械,是用现有的由螺刀手柄和带有螺刀头的螺刀杆构成的螺丝刀改造而成,其具体的结构是在螺刀杆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凸台,在凸台处套有一个压缩弹簧,在螺刀杆位于弹簧的前端套有一个套筒,在套筒的内壁用固定装置固定有二组弹簧片,其中第一组弹簧片由弯曲的弹簧片构成,弹簧片的凸起指向螺刀杆的表面,并通过曲面弹簧片的凸起与螺刀杆表面的作用使套筒滑动固定于螺刀杆外;第二组弹簧片由分开设置的三片各为折角状的弹簧片构成,其中每个弹簧片的端部与螺刀杆轴线夹角为40度, 且由第二组弹簧片的三个折角形成的内接圆直径小于螺钉平头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外科手术用螺钉紧固器械,其优选结构为第一组弹簧片为三片,每两片弹簧片间在套筒内以120度弧度相隔均勻设置;第二组弹簧片中每两片弹簧片间在套筒内也以120度弧度相隔均勻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螺钉紧固器械在使用中是通过第一组弹簧片与螺刀间的相互作用, 使套筒与螺刀杆间以摩擦力联接,同时不影响套筒沿螺刀杆的轴向滑动和绕螺刀杆的转动;同时利用第二组带有折角的弹簧片的折角部位将螺钉的平头部分固定,使螺钉被稳定地卡于螺刀端部,而不致于使螺钉从螺刀端部滑脱掉落;这时手术操作人员转动螺刀手柄,即可通过螺刀的端部作用于螺钉端部的一字形槽内或十字形槽内并施以扭矩,使螺钉被旋入应固定的固定板或骨内,在这一过程中将手柄向螺钉的前端施加压力,可使压缩弹簧被压缩,使套筒沿螺刀杆轴向向后运动(即向螺钉的尾部运动),使螺钉可更多地伸出套筒, 便于其向前旋入工作位置。当螺钉被固定后,向后(即向螺钉的后部)拉动本实用新型的器械,这时螺钉端部作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第二组弹簧片使其产生沿周向的弹性形变, 解除对螺钉端部的约束,这就可取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而将已经固定好的螺钉留在相应的部位。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将螺钉,特别是各种非铁磁性的螺钉可靠固定于螺刀端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因套筒及压力弹簧均可完全从螺刀杆上取出,因此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器械进行周密可靠的消毒作业。另外卸除套筒和压缩弹簧后,本实用新型即为一个普通医用的螺丝刀,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还有可减少手术器械种类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形示意图。图2为图1局部放大及剖视视图。图3为图 2的右视图。图中1为螺刀杆,2为螺刀杆上的定位凸台,3为压缩弹簧,4为套筒的后定位端, 5为弹簧片固定装置,6为套筒,7为第一组弹簧片中的一个弹簧片,8为第二组弹簧片中的一个弹簧片,9为螺钉,10为螺刀手柄,11为弹簧片8的前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其细节部分参见附图2,由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是由螺刀手柄10、螺刀杆1、压缩弹簧3和套筒6构成。其中套筒6及可以从螺刀杆的前端拔出卸下。由图可见,当压缩弹簧3和套筒6从螺刀杆1上卸下时,由螺刀杆手柄和螺刀杆构成的部分与现有的普通螺丝刀极为相似,其不同仅在于螺刀杆上有一定位的凸台2。由附图2可见,压缩弹簧3套于螺刀杆1上的定位凸台的右边,在弹簧3的右边放置有套筒6,并使套筒6的后定位端4与压缩弹簧3的右端相接触。套筒6内分别用固定装置5固定有二组弹簧片。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5可以是铆接点,即采用铆合的方式固定弹簧片的一端,也可是小螺钉,即用小螺钉固定弹簧片,甚至可以是焊接点,即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弹簧片。本实用新型中其中第一组弹簧片由三根弯曲的弹簧片7组成,弯曲弹簧片7的一端固定于套筒内内壁,而弹簧片的凸起部分指向螺刀杆。在具体的使用中弹簧片 7的凸起部分作用于螺刀杆1的表面,使套筒6保持于螺刀杆上,并使套筒6既可以沿螺刀杆1的表面前后滑动,又可以绕螺刀杆1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组弹簧片由三片分别带有折角的弹簧片8构成,其中弹簧片8的一端用固定装置5固定于套筒6的内壁上,另一端的前端折有一个折角,由第二组弹簧片8的三个折角形成的内接圆直径小于螺钉平头的直径。经相关的试验表明,弹簧片8的前端11与螺刀杆1的轴线(也就是螺钉的轴线)间的夹角为40度、弹簧片8的前端11与弹簧片8位于折角后的部分(也就是图2中弹簧片8位于折角左边的部分)夹角为95度时其使用效果最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压缩弹簧3套在螺刀杆1上,再将套筒6套在压缩弹簧3 前端,用手将螺钉9的平头部分从套筒头部,即图1或2所示的右边按下,在螺钉9平头端面的作用下,第二组弹簧片8的前端11沿周向扩张,使螺钉平头的边缘进入图示折角的左边,使螺钉头部进入折角内并被卡入固定。手术操作人员转动螺刀手柄10,即可将旋转力经螺刀前端部作用于螺钉端部的一字形槽内或十字形槽内,并施以扭矩,使螺钉9被旋入被固定的固定板或骨内,在进行这一操作的同时将螺刀手柄10向螺钉9的前端施加压力,可使压缩弹簧3被压缩,使套筒6沿螺刀杆轴向向后运动(即向螺钉的尾部运动),便于螺钉 9向前伸出,方便其旋入工作位置。当螺钉9被固定后,向后(即向螺钉的后部)拉动本实用新型的器械,这时螺钉平头端部作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第二组弹簧片上,使其产生沿周向的弹性形变,解除对螺钉端部的约束,这就可取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而将已经固定好的螺钉留在相应的部位。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第二组弹簧前端11的折角保持固定螺钉,利用第二组弹簧片的弹力实现对螺钉的约束和解除,而非现有技术采用磁性的吸力保护固定螺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既可用于磁性材料的螺钉,也可用于各类非磁性材料制成的螺钉。
权利要求1.一种外科手术用螺钉紧固器械,由螺刀手柄(10)和带有螺刀头的螺刀杆(1)构成,其特征是器械的螺刀杆(1)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凸台O),凸台( 处套有一个压缩弹簧 (3),在螺刀杆(1)位于弹簧(3)的前端套有一个套筒(6),在套筒(6)的内壁用固定装置(5)固定有二组弹簧片,其中第一组弹簧片由弯曲的弹簧片(7)构成,弹簧片(7)的凸起部分指向螺刀杆(1)的表面,并通过曲面弹簧片(7)的凸起与螺刀杆(1)表面的作用使套筒(6)滑动固定于螺刀杆外;第二组弹簧片由分开设置的三片各为折角状的弹簧片(8)构成, 其中每个弹簧片(8)的端部(11)与螺刀杆(1)轴线夹角为40度,且由第二组弹簧片(8) 的三个折角形成的内接圆直径小于螺钉平头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术用螺钉紧固器械,其特征是第一组弹簧片(7)共为三片,每两片弹簧片(7)间在套筒内以120度弧度相隔均勻设置,第二组弹簧中每两片弹簧片(8)间在套筒内以120度弧度相隔均勻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科手术用螺钉紧固器械。本实用新型的器械,是用现有的由螺刀手柄和带有螺刀头的螺刀杆构成的螺丝刀改造而成,其具体的结构是在螺刀杆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凸台,在凸台处套有一个压缩弹簧,在螺刀杆位于弹簧的前端套有一个套筒,在套筒的内壁用固定装置固定有二组弹簧片,其中第一组弹簧片由弯曲的弹簧片构成,弹簧片的凸起指向螺刀杆的表面,并通过曲面弹簧片的凸起与螺刀杆表面的作用使套筒滑动固定于螺刀杆外;第二组弹簧片由分开设置的三片各为折角状的弹簧片构成,其中每个弹簧片的端部与螺刀杆轴线夹角为40度。
文档编号A61B17/92GK202086570SQ2011200765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9日
发明者占世坤, 孙伯民, 张小小, 李殿友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