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活塞式心肺机血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17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置活塞式心肺机血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活塞式血泵装置,尤涉涉及一种外置活塞式心肺机血泵。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人工心肺机就是由氧合器和血泵及辅助设备组成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机械装置.人工心肺机用于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肺移植的辅助呼吸,急性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等。从静脉系统引出静脉血,并在体外氧合,再经血泵将氧合血输回动脉系统的全过程,又称心肺转流,主要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而心肺机的血液动力机构是血泵,现有的血泵在压血的同时也当负着防止在血压作用下血液倒流的功能,所以血泵在挤压时必须压的很紧,这样就容易由于及压力过大破坏血细胞,对血液质量造成影响,为此旧的方式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血液质量的外置活塞式心肺机血泵。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外置活塞式心肺机血泵,它包括底板,底板一端垂直设有背板,背板外侧设有驱动电机,背板内侧设有驱动电机控制的飞轮,飞轮下部设有压块,压块挤压下部的防倒流挤压袋,防倒流挤压袋放置在底板上,飞轮和压块之间设有连接杆,背板上设有直线导轨, 飞轮旋转带动压块沿直线导轨上下移动,防倒流挤压袋上具有血液流动管道,血液从入血管进入从出血管输出,所述心肺机血泵还设有控制电路板。上述的控制电路板设置在背板的外侧位于驱动电机下部。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1、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模拟人体心脏工作,挤压机构挤压防倒流挤压袋, 血液从防倒流挤压袋中向着特定的方向流动,由于有防倒流机构设置在防倒流挤压袋中, 挤压机构可以不压死防倒流挤压袋,回位后重复上次动作,避免过压破坏血细胞,提高血液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后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驱动电机、2-背板、3-飞轮、4-连杆、5-连杆耳、6-压块、7-出血管、8-防倒流挤压袋、9-底板板、10-血流方向、11-入血管、12-控制电路板、13-直线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2,一种外置活塞式心肺机血泵,它包括底板9,底板一端垂直设有背板 2,背板外侧设有驱动电机1,背板内侧设有驱动电机控制的飞轮3,飞轮下部设有压块6,压块挤压下部的防倒流挤压袋8,防倒流挤压袋放置在底板上,飞轮和压块之间设有连接杆 5,背板上设有直线导轨13,飞轮旋转带动压块沿直线导轨上下移动,防倒流挤压袋上具有血液流动管道,血液从入血管11进入从出血管7输出,所述心肺机血泵还设有控制电路板 12,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设置在背板的外侧位于驱动电机下部。本实用新型的防倒流机构和挤压机构完全分开,模拟人体心脏工作,挤压机构挤压防倒流挤压袋,血液从防倒流挤压袋中向着特定的方向流动,由于有防倒流机构设置在防倒流挤压袋中,挤压机构可以不压死防倒流挤压袋,回位后重复上次动作,避免过压破坏血细胞,提高血液质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外置活塞式心肺机血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9),底板一端垂直设有背板 (2),背板外侧设有驱动电机(1),背板内侧设有驱动电机控制的飞轮(3),飞轮下部设有压块(6),压块挤压下部的防倒流挤压袋(8),防倒流挤压袋放置在底板上,飞轮和压块之间设有连接杆(5),背板上设有直线导轨(13),飞轮旋转带动压块沿直线导轨上下移动,防倒流挤压袋上具有血液流动管道,血液从入血管(11)进入从出血管(7)输出,所述心肺机血泵还设有控制电路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活塞式心肺机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设置在背板的外侧位于驱动电机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活塞式心肺机血泵,它包括底板,底板一端垂直设有背板,背板外侧设有驱动电机,背板内侧设有驱动电机控制的飞轮,飞轮下部设有压块,压块挤压下部的防倒流挤压袋,防倒流挤压袋放置在底板上,飞轮和压块之间设有连接杆,背板上设有直线导轨,飞轮旋转带动压块沿直线导轨上下移动,防倒流挤压袋上具有血液流动管道,血液从入血管进入从出血管输出,所述心肺机血泵还设有控制电路板。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模拟人体心脏工作,挤压机构挤压防倒流挤压袋,血液从防倒流挤压袋中向着特定的方向流动,由于有防倒流机构设置在防倒流挤压袋中,挤压机构可以不压死防倒流挤压袋,避免过压破坏血细胞,提高血液质量。
文档编号A61M1/10GK202146463SQ20112025904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冯秀玲, 李杏, 罗瑞君, 蔡江, 陈亚婷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