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33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足浴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
背景技术
足浴疗法属足疗诸法中的一种,也同属中医外治法。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 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古人曾经有过许多对足浴的经典记载和描述,苏东坡曰“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又在诗中写道“它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清朝外治法祖师在《理论骈文》道“临卧濯足,三阴皆起于足,指寒又从足心入,濯之所以温阴,而却寒也”。虽然中华文明史已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但这一中华传统保健术之精华并未因此而被人们遗弃,相反它不但被继承下来,而且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今天它仍然是一种深得人心的保健养生方法。随着药物副作用的增多和药源性疾病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崇尚自然保健法。足浴保健疗法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足浴保健疗法又分为普通热水足浴疗法和足药浴疗法。普通热水足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足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进行足浴, 可预防和治疗水疱型脚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由下述中药组分组成关黄柏、胡芦巴、 白鲜皮、吴茱萸、五加皮、儿茶、锦灯笼、地肤子、徐长卿、大腹皮、防己、松花粉和蛇床子。优选的,一种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由下述中药组分按重量份组成关黄柏 5-15份、胡芦巴5-15份、白鲜皮5-15份、吴茱萸5_15份、五加皮5_15份、儿茶5_15份、锦灯笼5-15份、地肤子5-15份、徐长卿5-15份、大腹皮5_15份、防己5_15份、松花粉40-60份和蛇床子40-60份。将上述中药组分干燥,按配比称量后,混合均勻,即可制得本发明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将本发明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加水后,其中加水量为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重量的150-300倍,在100°C高温煎煮30-60分钟,过滤去渣取药汁, 将煎好的药汁倒入足浴盆中,进行足浴,控制足浴盆中的药汁水温为38-42 °C,足浴20-30 分钟,每日3次,1日1齐IJ。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念珠菌、 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脚气。糜烂型脚气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痒,易继发感染。水疱型脚气好发于足缘、足底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鳞屑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足缘部。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皮肤干燥、角质粗厚、脱屑,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数患者由糜烂型、水疱型转化而成。本发明基于中医对水疱型脚气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科研成果,按中医理论组方,从中草药中进行筛选、精心配伍,使药物更直接、快速、完全地作用于病灶,专病专药,辩证施治,安全可靠。中药足浴是采用中药煎汁泡脚,从足部给药,通过皮肤黏膜吸收和药液的温热熏洗使药物离子迅速进入到血液中,并随血液循环快速输布到全身,不经过胃肠的破坏,直接作用于患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有效成份,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中药足浴中药物的摄取和内服药物相比具有疗效快、舒适、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药物的有效成分未经胃肠破坏,同时也不会增加肝肾的负担。浴足,既避免了药物对肠胃的刺激及肝、肾的损害, 又防止了胃液及肝脏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无副作用,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比普通的温水足浴有更强的针对性,治疗和保健效果都十分显著。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进行足浴,可预防和治疗水疱型脚气。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的制备将各中药组分干燥,称取关黄柏5克、胡芦巴15克、白鲜皮5克、吴茱萸15克、五加皮5克、儿茶15克、锦灯笼5克、地肤子15克、徐长卿5克、大腹皮15克、防己5克、松花粉60克和蛇床子40克。混合均勻,即可制得本发明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刘某,男二8岁,农民工,患水疱型脚气,足底部壁有饱满的小水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奇痒无比。将20克本发明实施例1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加3000克左右水后,在100°c高温煎煮30-60分钟,过滤去渣取药汁,将煎好的药汁倒入足浴盆中, 进行足浴,控制足浴盆中的药汁水温为38-42°C,足浴20-30分钟,每日3次,1日1剂。连续足浴使用5天后,诸症状明显减轻,继续足浴20天,治愈,经后期回访无复发。实施例2 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的制备将各中药组分干燥,称取关黄柏15克、胡芦巴5克、白鲜皮15克、吴茱萸5克、五加皮15克、儿茶5克、锦灯笼15克、地肤子5克、徐长卿15克、大腹皮5克、防己15克、松花粉40克和蛇床子60克。混合均勻,即可制得本发明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测试例本发明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共经过100例观察了解治疗水疱型脚气的效果;试用者为男女各50人,年龄15-60岁,中医辩证为水疱型脚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人,对照组50人。使用方法将12. 5克本发明实施例2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加2500克左右水后,在100°c高温煎煮30-60分钟,过滤去渣取药汁,将煎好的药汁倒入足浴盆中,进行足浴,控制足浴盆中的药汁水温为38-42°C,足浴20-30分钟,每日3次,1日1剂。连续使用15 天,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停止使用其他足浴保健品及其它治疗脚臭及水疱型脚气类的药物。对照组爽脚一喷净,外用,每日涂抹患处3次,连续用药15日。疗效标准治愈脚臭及水疱型脚气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脚臭及水疱型脚气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脚臭及水疱型脚气症状改善不明显。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由下述中药组分组成关黄柏、胡芦巴、白鲜皮、吴茱萸、五加皮、儿茶、锦灯笼、地肤子、徐长卿、大腹皮、防己、松花粉和蛇床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由下述中药组分按重量份组成关黄柏5-15份、胡芦巴5-15份、白鲜皮5-15份、吴茱萸5_15份、五加皮5_15份、儿茶5-15份、锦灯笼5-15份、地肤子5-15份、徐长卿5_15份、大腹皮5_15份、防己5_15份、松花粉40-60份和蛇床子40-6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由下述中药组分按重量份组成关黄柏5-15份、胡芦巴5-15份、白鲜皮5-15份、吴茱萸5-15份、五加皮5-15份、儿茶5-15份、锦灯笼5-15份、地肤子5-15份、徐长卿5-15份、大腹皮5-15份、防己5-15份、松花粉40-60份和蛇床子40-60份。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足浴组合物进行足浴,可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水疱型脚气。
文档编号A61K36/889GK102552609SQ2012100290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9日
发明者宋国新, 黄毅 申请人:上海韬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