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体以及具备其的温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6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发热体以及具备其的温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发热体(10)层叠含有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以及水的发热层(11)、和由吸水薄片(102)形成的保水层(12)而成,吸水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为0.3~20质量份,在发热层(11)中水的含量相对于吸水剂的含量的质量比(水/吸水剂)为0.8~13,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为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
【专利说明】发热体以及具备其的温热器具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发热体以及具备其的温热器具。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包含铁粉等易氧化性金属、碳成分以及水来构成并通过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来进行发热的发热组合物,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物质。
[0003]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墨水状或乳脂状的发热组合物。通过该发热组合物,能够防止发热体制造时粉尘的产生,另外,能够抑制发热组合物的发热反应,并且还能够防止由于制造时的发热反应引起的损耗、发热组合物的品质下降或凝固。
[0004]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将发热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的粒径和剩余的水在适当的范围,从而具有成形性、形状维持性,而且具有在成形之后立即与空气相接触能够开始发热反应的发热特性的发热组合物以及使用该 发热组合物的发热体。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7538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089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发热体以及具备该发热体的温热器具,所述发热体层叠含有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以及水的发热层、和由吸水薄片形成的保水层而成,所述吸水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为0.3~20质量份,在所述发热层中水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剂的含量的质量比(水/吸水剂)为0.8~13,所述保水层中所含的水的含量为所述保水层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上述的目的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所述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以及附于该实施方式的以下的附图来进一步明确。
[0011]图1是模式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热体的截面图。
[0012]图2是模式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热体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0013]图3是说明制造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热体的方法的图。
[0014]图4是模式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热器具的截面图。
[0015]图5是表示实施例的评价结果的图。
[0016]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评价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制造发热体的时候,在由于某些理由发热组合物被大量充填于I个个体中或大量偏在于特定的地方的情况下,在该个体或该地方发热会异常地加速,有发生异常发热的麻烦。
[0018]本
【发明者】发现能够提供以下的发热体,在制造发热体的时候,即使在出于某些理由发热组合物被大量充填于I个个体中或大量偏在于特定的地方的情况下,在保水层和发热层的层叠结构中通过在保水层中含有特定量的水,也可以使热容量变高,防止异常发热,从而能够稳定得到良好的发热特性。
[0019]另外,一直以来,关于起因于制造时的制造条件或原料成分的偏差等而有可能产生会发生异常发热的产品的技术问题,没有任何研究。
[0020]本实施方式的发热体层叠含有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以及水的发热层、和由吸水薄片形成的保水层而成,
[0021]所述吸水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为0.3~20质量份,
[0022]在所述发热层中水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剂的含量的质量比(水/吸水剂)为0.8 ~13,
[0023]所述保水层中所含的水的含量为所述保水层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
[0024]根据这样的发热体,即使在制造发热体的时候出于某些理由发热组合物被大量充填于I个个体中或大量偏在于特定的地方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保水层和发热层的层叠结构中通过在保水层中含有特定量的水,从而热容量变高并且能够稳定得到良好的发热特性。
[0025]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还有,在所有附图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适当说明。
[0026]图1是模式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热体10的截面图。发热体10层叠发热层11和保水层12而成。发热层11含有易氧化性金属(图1中的(A))、吸水剂(图1中的(B))、以及水。保水层12由吸水薄片102形成。
[0027]发热体10是通过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来进行发热从而给予充分的温热效果的物质,在按照JIS标准S4100的测定中,能够具有发热温度38~70°C的性能。发热体10可以是伴有水蒸气发生的蒸汽发热器,也可以是实质上不伴有水蒸气的发生而进行发热的所谓的一次性的取暖袋。
[0028]易氧化性金属是发出氧化反应热的金属,例如可以列举选自铁、铝、锌、锰、镁以及钙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的粉末或纤维。其中,从操作性、安全性、制造成本、保存性以及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铁粉。作为铁粉,例如可以列举选自还原铁粉以及雾化铁粉(atomized iron powder)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
[0029]在易氧化性金属为粉末的情况下,从有效地进行氧化反应的观点出发,其平均粒径优选为10~200 μ m,平均粒径更加优选为20~150 μ m。另外,易氧化性金属的粒径是指粉体的形态中的最大长度,能够通过用筛子的分级、动态光散射法、激光衍射法等来进行测定。
[0030]从同样的观点出发,易氧化性金属的平均粒径优选为ΙΟμπι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 μ m以上。另外,平 均粒径优选为200 μ m以下,尤其优选为150 μ m以下。
[0031]易氧化性金属的含量以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来表示,优选为100~3000g/m2,进一步优选为200~1500g/m2。由此,能够使发热体10的发热温度上升至所希望的温度。在此,发热体10中的铁粉的含量能够通过按照JIS P8128的灰分试验或用热重分析仪来求得。除此之外,还能够利用若施加外部磁场会发生磁化的性质,通过振动样品型磁化测定试验等来进行定量。
[0032]从同样的观点出发,易氧化性金属的含量以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来表示,优选为100g/m2以上,更加优选为200g/m2以上。另外,优选为3,000g/m2以下,尤其优选为1500g/m2以下。
[0033]吸水剂具有保水能力,例如可以列举选自碳成分、纤维材料、吸水性聚合物以及吸水性的粉体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
[0034]作为碳成分,是具有保水能力、氧供给能力以及催化能力的物质,例如可以使用选自活性碳、乙炔黑以及石墨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从在湿润时容易吸附氧、将发热层的水分保持在一定的观点,和从容易地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活性碳。更加优选使用选自椰子壳碳、木粉碳以及泥碳炭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的细微粉末状物或者小粒状物。其中,因为通过用木粉碳将发热层11的水分保持在一定从而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维持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 ,所以优选木粉碳。
[0035]碳成分,不仅从与易氧化性金属均匀地混合的观点,而且从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维持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平均粒径为10~200 μ m的碳成分,更加优选使用平均粒径为12~100 μ m的碳成分。另外,碳成分的平均粒径是指粉体的形态中的最大长度,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激光衍射法等来进行测定。碳成分优选使用粉体状的形态的碳成分,但是也可以使用粉体状以外的形态的碳成分,例如也可以使用纤维状的形态的碳成分。
[0036]从同样的观点出发,碳成分优选平均粒径为ΙΟμπι以上,尤其优选为12 μ m以上。另外,碳成分优选平均粒径为200 μ 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 μ m以下。
[0037]作为纤维材料,优选使用亲水性纤维,其中更优选使用纤维素纤维。作为纤维素纤维,可以使用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0038]作为吸水性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能够吸收和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的液体的具有交联结构的亲水性聚合物。
[0039]作为吸水性的粉体,可以列举选自蛭石、锯屑、硅胶以及纸浆粉末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
[0040]吸水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优选为0.3~2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I~15质量份,更加优选为3~13质量份。通过这样,可以积蓄为了在得到的发热体10中持续氧化反应所需要的必要的水分。另外,充分得到对发热体10的氧供给,从而可以得到发热效率高的发热体。另外,因为能够将发热体10相对于所得到的发热量的热容量抑制得较小,所以发热温度上升增加,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温度上升。另外,吸水剂的含量以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来表不,优选为4~290g/m2,更加优选为7~160g/m2。
[0041]另外,吸水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优选为I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另外,吸水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尤其优选为13质量份以下。
[0042]另外,吸水剂的含量以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来表示,优选为4g/m2以上,更加优选为7g/m2以上,另外,优选为29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0g/m2以下。[0043]在吸水剂中,碳成分的含量相对于吸水剂的总质量,从控制发热层11中的水分的观点出发,优选为9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98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吸水剂仅为碳成分。
[0044]进一步,在吸水剂中,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吸水剂总量为10质量%以下,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2质量%以下,从由于能够将相对于所得到的发热量的发热体的热容量抑制得小,因此发热温度上升增加,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温度上升的观点出发,更加优选在发热层11中不包含吸水性聚合物。
[0045]在发热层11中,水的含量相对于吸水剂的含量的质量比(水/吸水剂)为0.8~13,优选为I~12,更加优选为1.5~10。通过这样,可以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维持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从而更优选。进一步,因为充分地确保了发热体10的通气性,所以能够充分得到氧供给并得到发热效率高的发热体。另外,因为能够将相对于所得到的发热量的发热体的热容量抑制得小,所以发热温度上升增加,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温度上升。 [0046]另外,水的含量相对于吸水剂的含量的质量比(水/吸水剂)优选为I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另外,水的含量相对于吸水剂的含量的质量比(水/吸水剂)优选为1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
[0047]本发明的发热体10层叠发热层11和保水层12而成,保水层12由吸水薄片102形成。
[0048]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为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优选为12~40质量%,从即使在制造发热体的时候出于某些理由发热组合物被大量充填于I个发热体或大量偏在于特定的地方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异常发热,并稳定得到良好的发热特性的观点出发,更加优选为13~30质量%。另外,最大吸水量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来进行测定。
[0049]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优选为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2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13质量%以上。
[0050]另外,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下,更加优选为30质量%以下。
[0051]保水层12只要是能够吸收保持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水的吸水性的话即可,虽然不论有无通气性,但是优选具有通气性。
[0052]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水的状态下的保水层12的通气度优选为500秒/100mL以下,更加优选为I~300秒/100ml。因为通过为这样的通气度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发热体10的通气性,所以能够充分得到氧供给并得到发热效率高的发热体,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变得良好,从而能够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在此,本说明书中的通气度为根据JIS P8117测定的值,用在一定的压力下100mL的空气通过6.45cm2的面积的时间来定义。通气度可以用王研式通气度计或者以其为标准的测定仪来进行测定。尤其进一步优选为300秒/100mL以下。另外,从防止温度过度上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I秒/100mL以上。
[0053]保水层12可以由包含成分(a)纤维材料的薄片,例如一层的纤维薄片构成,也可以层叠二层以上。作为纤维薄片,具体来说,可以列举由后述的纤维材料制造的纸、无纺布、或者纸和无纺布的层叠物等。作为包含成分(a)纤维材料的薄片,具体来说,可以是将纤维材料层叠或层压于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薄片、聚丙烯薄片等没有吸水性的原材料而成的纸、无纺布等薄片材料,也可以是进一步将其它纤维材料层叠或者混合于纸浆纤维或人造纤维等纤维材料得到的纸、无纺布等薄片材料。通过使用在保水层12中包含成分
(a)纤维材料的薄片,能够容易地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 ,从而优选。
[0054]保水层12也可以进一步包含成分(b)吸水性聚合物。在图1中表示了将包含成分(a)纤维材料以及成分(b)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物作为保水层12的例子。在保水层12中包含成分(b)的情况下,保水层12的形态可以列举(i)在均匀混合了成分(a)以及成分(b)的状态下制成I张薄片的形态;(ii)在包含成分(a)的相同或者不同的薄片之间配置成分(b)的形态;(iii)散布成分(b)并制成薄片状的形态。其中,由于能够容易地进行发热层11的含水量的控制,所以能够容易地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从而优选的是(ii)的形态。另外,(ii)的形态的保水层12例如能够通过均匀地将成分(b)吸水性聚合物散布于包含成分(a)的薄片上,从其上面喷雾200g/m2的量的水之后,进一步在其上层叠包含成分(a)的相同或者不同的薄片,在100±0.5°C下以5kg/cm2的压力进行挤压干燥并干燥至含水率成为5质量%以下来进行制造。
[0055]作为成分(a)纤维材料,可以使用亲水性纤维以及疏水性纤维中的任一种,优选使用亲水性纤维,尤其是使用了纤维素纤维能够促进水分向保水层12移动并且能够容易地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因而更加优选。作为纤维素纤维,可以使用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0056]作为纤维素纤维 中的化学纤维,例如能够使用人造丝或醋酸纤维素。另一方面,作为纤维素纤维中的天然纤维,例如可以使用选自各种的植物纤维、木浆纤维、非木浆纤维、棉纤维、麻纤维、麦杆纤维、麻纤维、黄麻纤维、木棉纤维、椰子纤维、灯芯草纤维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这些纤维素纤维中,使用木浆纤维能够容易地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因而优选。
[0057]各种纤维材料其纤维长度优选为0.5~6mm,更加优选为0.8~4mm。尤其是纤维材料其纤维长度优选为0.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mm以上。另外,纤维材料其纤维长度优选为6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mm以下。
[0058]在保水层12中除了亲水性纤维之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配合疏水性纤维,尤其是热粘合性纤维。热粘合性纤维的配合量相对于保水层12中的纤维的总量优选为0.1~10质量%,更加优选为0.5~5质量%。
[0059]从同样的观点出发,热粘合性纤维的配合量相对于保水层12中的纤维的总量优选为0.1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0.5质量%以上。另外,热粘合性纤维的配合量相对于保水层12中的纤维的总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
[0060]作为成分(b)吸水性聚合物,通过使用与上述纤维材料相同的并具有能够吸收和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的液体的交联结构的亲水性聚合物,从而能够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维持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从而优选。作为成分(b)的形状,可以列举选自球状、块状、葡萄串状、纤维状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成分(b)的粒径优选为I~1000 μ m,进一步优选为10~500 μ m。另外,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可以通过
动态光散射法、激光衍射法等来进行测定。
[0061]成分(b)的粒径优选为Iy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ΙΟμπι以上。另外,成分(b)的粒径优选为1000y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 μ m以下。
[0062]作为成分(b)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列举选自淀粉、交联羧甲基化纤维素、丙烯酸或者丙烯酸碱金属盐的聚合物或者共聚物等、聚丙烯酸及其盐以及聚丙烯酸盐接枝聚合物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其中,使用丙烯酸或者丙烯酸碱金属盐的聚合物或者共聚物等、聚丙烯酸及其盐以及聚丙烯酸盐接枝聚合物能够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良好地维持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从而优选。
[0063]保水层12中成分(b)所占的比例在干燥状态下优选为10~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65质量%,可以促进水分迅速向保水层12移动并且良好地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维持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从而优选。
[0064]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保水层12中成分(b)所占的比例在干燥状态下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上,优选为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5质量%以下。
[0065]保水层12,从能够容易地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调节到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观点出发,在干燥状态下其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20~200g/m2,进一步优选为35~150g/m2,更加优选为50~140g/m2。保水层12中所含的成分(b)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从能够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维持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观点出发,在干燥状态下优选为5~150g/m2,进一步优选为10~100g/m2,更加优选为30~90g/m2。
[0066]保水层12在干燥状态下其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2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g/m2以上,尤其优选为50g/m2以上。另外,保水层12在干燥状态下其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2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g/m2以下,尤其优选为140g/m2以下。
[0067]保水层12中所含的成分(b)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在干燥状态下其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5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g/m2以上,尤其优选为30g/m2以上。另外,保水层12在干燥状态下其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1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下,尤其优选为90g/m2以下。
[0068]保水层12可以如图1所示在保水层12的一个面上形成发热层11,也可以将发热层11形成于保水层12的两面。另外,如图2所示,保水层12也可以由第一吸水薄片102a和第二吸水薄片102b形成。在该情况下,发热体10能够取得发热层11被夹在第一吸水薄片102a和第二吸水薄片102b之间的结构、所谓的夹层结构。第一吸水薄片102a和第二吸水薄片102b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如果将第一吸水薄片102a作为层叠有二层以上的纤维薄片得到的薄片或包含了成分(a)纤维材料以及成分
(b)吸水性聚合物的薄片,由一层的纤维薄片来形成第二吸水薄片102b,则由于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变得更加容易,并且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变得良好,所以优选。在该情况下,第二吸水薄片102b可以覆盖发热层11的至少一部分,优选覆盖发热层11的整个面。
[0069]另外,在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成为10~45质量%的状态下,第一吸水薄片102a以及第二吸水薄片102b的任一个的通气度优选为500秒/100mL以下。还有,下限值例如为I秒/100ml。
[0070]发热体10能够进一步含有反应促进剂。反应促进剂是为了使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持续而使用的。另外,通过使用反应促进剂,破坏了伴随氧化反应而形成于易氧化性金属上的氧化被膜,从而能够促进氧化反应。对于反应促进剂,例如可以列举选自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硫酸盐以及氯化物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其中,从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生产成本方面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选自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铁等各种氯化物、以及硫酸钠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
[0071]发热体10中的反应促进剂的含量,从长时间持续充分的发热量的观点出发,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优选为2~15质量份,更加优选为3~13质量份。
[0072]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发热体10中的反应促进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更加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另外,发热体10中的反应促进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更加优选为13质量份以下。
[0073]发热体10能够进一步含有增稠剂。作为增稠剂主要可以使用吸收水分增加稠度或者赋予触变性的物质,可以使用选自海藻酸钠等海藻酸盐、阿拉伯胶、黄蓍胶、刺槐豆胶、瓜尔胶、阿拉伯胶、卡拉胶、琼脂、黄原胶等多糖类增稠剂;糊精、α化淀粉、加工用淀粉等淀粉系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乙酸乙酯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或者羟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系增稠剂;硬脂酸盐等金属皂系增稠剂;膨润土等矿物系增稠剂等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的 混合物。其中,从良好的涂布性能和能够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维持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多糖类增稠剂,进一步优选为分子量为100万以上且5000万以下的多糖类增稠剂,特别更优选为分子量为200万以上且4000万以下的多糖类增稠剂,除此之外从具有良好的涂布性能和耐盐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黄原胶。
[0074]发热体10中的增稠剂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优选为0.05~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4质量份。通过控制在该范围内,能够稳定地使易氧化性金属和吸水剂等固体成分分散。另外,能够赋予触变性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涂布性能。进一步,能够容易地将保水层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维持在保水层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从而优选。
[0075]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增稠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上,尤其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另外,增稠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尤其优选为4质量份以下。
[0076]在发热体10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药剂、凝聚剂、着色剂、纸张增强剂(paper strengthening agent)、pH 控制剂、膨胀剂等。
[0077]接着,就发热体1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发热体10例如能够将含有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以及水的发热粉体水分散物涂布于吸水薄片102 (形成图2的发热体10的情况下为吸水薄片102a)来进行制作。发热粉体水分散物也可以通过一次性地混合全部上述的成分来进行调制,也可以将反应促进剂溶解于预先在水中溶解有增稠剂的溶液中,准备水溶液,接着,将易氧化性金属和吸水剂预混合的混合物与水溶液混合。[0078]反应促进剂也可以同时与发热粉体水分散物中的其他成分混合,也可以在涂布发热粉体水分散物之后通过浸透、喷雾或者滴加等来添加另外溶解于水等中的反应促进剂,也可以散布反应促进剂的粉末。
[0079]如果在吸水薄片102 (在形成图2的发热体10的情况下为吸水薄片102a)的至少一个面上涂布上述的发热粉体水分散物,则发热粉体水分散物中的至少一部分水被吸水薄片102吸收,在吸水薄片102 (在形成图2的发热体10的情况下为吸水薄片102a)上形成发热层11。即,发热层11由没有被保水薄片102(在形成图2的发热体10的情况下为吸水薄片102a、102b)吸收的剩余成分构成。发热层11可以存在于保水层12上,也可以如图1所示将发热层11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埋没于保水层102中。另外,发热层11可以设置于保水层12的一个面,也可以设置于两面。在图1中表示了在保水层12的一个面上设置发热层11的例子。
[0080]图3是更加具体地说明该制造方法的图。首先,在涂布槽301中准备含有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以及水的发热粉体水分散物302。发热粉体水分散物302可以通过搅拌器303来进行搅拌,从而更加均匀地使易氧化性金属以及吸水剂等不溶于水的成分分散。发热粉体水分散物302可以通过一次性混合所有上述的成分来进行调制,也可以将反应促进剂溶解于预先在水中溶解有增稠剂的溶液中来准备水溶液,接着将预混合有易氧化性金属和吸水剂的混合物与水溶液混合。
[0081]接着,通过泵304将发热粉体水分散物302送至机头305。送至的发热粉体水分散物302使用机头305,一边加压挤出一边涂布至保水薄片102上。此时,发热粉体水分散物302的涂布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160~4,800g/m2,进一步优选为320~2,200g/m2。
[0082]另外,图3中例示了通过狭缝涂布(die coating)进行涂布,涂布方法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棍涂布、丝网印刷、凹版棍(gravure roll)、刮刀涂布、幕帘式涂布机等。
[0083]在涂布了发热粉体水分散物302之后,可以从没有形成发热体10的发热层11的面进行抽吸。通过这样,能够使保水层12和发热层11的一体性增强,因而更加优选。此时,进行抽吸的情况下的吸引力优选为100~10,OOOPa,进一步优选为500~5,OOOPa0吸引力能够通过将微差压计(ManostarGauge)安装于抽吸输送机内的箱子上来进行测定。
[0084]因为通过以上的操作可以得到具备发热层11和保水层12的连续长条物,因此,通过将其剪裁成任意的大小,可以形成发热体10。
[0085]另外,在上述的方法中,为了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保持在非氧化性气氛的手段。
[0086]图4是表示具备了图2所示的发热体10的温热器具的一个例子的模式截面图。如图所示,该温热器具100具备:发热体10,具有发热层11被夹在第I吸水薄片102a和第2吸水薄片102b之间的夹层结构;袋体20,至少一部分具有通气性并且容纳发热体10。
[0087]更加具体地说,该温热器具100取得将具有发热层11和保水层12的发热体10放入至少一部分具有通气性的袋体20中,接合袋体20的四周并封闭的结构。在温热器具100中,因为发热层11被夹在保水层12之间,所以能够防止发热层11附着于袋体20上。
[0088]袋体20优选由第I袋体薄片20a和第2袋体薄片20b构成。 [0089]第I袋体薄片20a和第2袋体薄片20b优选分别具有从发热体10的周缘向外方扩展的扩展区域,并在各个扩展区域接合。该接合优选为在周缘上连续的气密的接合。通过第I袋体薄片20a和第2袋体薄片20b接合形成的袋体20具有用于将发热体10容纳于其内部的空间。发热体10被容纳于该空间内。发热体10可以是相对于袋体20被固定的状态,也可以是不被固定的状态。
[0090]第I袋体薄片20a其一部分或者全部具有通气性。第I袋体薄片20a的通气度(JIS P8117)优选为 I, 000 ~50,000 秒 /100ml,进一步优选为 2,000 ~35,000 秒 /100ml,更加优选为5,000~20,000秒/100ml。
[0091]作为具有这样的通气度的第I袋体薄片20a,例如优选使用具有透湿性但没有透水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多孔性薄片。具体来说,能够使用在聚乙烯中含有碳酸钙等并拉伸而成的薄膜。在使用所涉及的多孔性薄片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多孔性薄片的外面层压以选自针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air-through nonwoven)、以及纺粘无纺布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的无纺布为首的各种纤维薄片,来提高第I袋体薄片20a的手感。第I袋体薄片20a可以是其部分或者全部具有通气性的通气性薄片,也可以是不具有通气性的非通气性薄片,优选为比第2袋体薄片20b通气性高的薄片(即通气度低的薄片)。
[0092]另外,第I袋体薄片20a的通气度(JISP8117)优选为50,000秒/100m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000秒/100mL以下,尤其优选为20,000秒/100mL以下。另外,第I袋体薄片20a的通气度(JIS P8117)优选为I, 000秒/100m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秒/100mL以上,尤其优选为5,000秒/100mL以上。
[0093]第2袋体薄片20b可以是其部分或者全部具有通气性的通气性薄片,也可以是不具有通气性的非通气性薄片,但是优选为通气性比第I袋体薄片20a低的薄片(即通气度闻的薄片)。 [0094]在使第2袋体薄片20b为非通气性薄片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一层或者多层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或该一层或者多层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的外面层压以选自针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以及纺粘无纺布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的无纺布为首的各种纤维薄片,从而提高第I袋体薄片20b的手感。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由聚乙烯薄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构成的2层薄膜、由聚乙烯薄膜和无纺布构成的层压薄膜、由聚乙烯薄膜和纸浆薄片构成的层压薄膜等,但特别更优选为由聚乙烯薄膜和纸浆薄片构成的层压薄膜。
[0095]在第2袋体薄片20b为通气性薄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与第I袋体薄片20a相同的薄片,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薄片。在使用不同的薄片的情况下,将第2袋体薄片20b的通气性比第I袋体薄片20a的通气性低作为条件,第2袋体薄片20b的通气度优选为5,000~150,000 秒 /100ml,进一步优选为 8,000 ~100,000 秒 /100ml。
[0096]第2袋体薄片20b的通气度(JIS P8117)优选为150,000秒/100m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00秒/100mL以下。另外,第2袋体薄片20b的通气度(JIS P8117)优选为5,000秒/100m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00秒/100mL以上。
[0097]其中,特别优选使第I袋体薄片20a的通气度为5,000~20,000秒/100ml,并使第2袋体薄片20b的通气度为15,000~80,000秒/100ml。通过成为这样的通气度,从而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变得良好,能够从第I袋体薄片20a侧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0098]如果以第一吸水薄片102a成为第I袋体薄片20a侧、第二吸水薄片102b成为第2袋体薄片20b侧的方式分别放入并密封周缘部,则因为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变得良好,而且能够从第I袋体薄片20a侧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所以优选。[0099]另外,在保水层12只形成于发热层11的一个面的情况下,例如在仅使用第一吸水薄片102a而不使用第二吸水薄片102b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热层直接接触于第2袋体薄片20b,所以为了回避第2袋体薄片20b的通气性由于发热层的附着而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而优选第2袋体薄片20b为非通气性薄片。
[0100]被容纳于袋体20中的发热体10可以以I片,也可以以将多片层叠而成的多层状
态容纳。
[0101]袋体20,如上所述,为了提高其手感,可以层压各种纤维薄片,但是也可以通过进一步被容纳于具有通气性的外装体(没有图示)来提高其手感和使用性。外装体优选由第I外装薄片和第2外装薄片构成,优选通过由第I外装薄片来覆盖袋体20的一个面,由第2外装薄片来覆盖袋体20的另一个面,在从袋体20的周缘向外方扩展的扩展区域中第I外装薄片与第2外装薄片接合、优选为密闭接合来形成。由此,在外装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袋体20的空间,并且能够将被袋体20包围的发热体10容纳于该空间内。袋体20可以是相对于外装体被固定的状态,也可以是非固定状态。
[0102]外装体薄片,即第I外装薄片以及第 2外装薄片的通气性将比第I袋体薄片20a的通气性高为条件,优选为3000秒/100m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I~100秒/100ml。通过成为这样的通气度,从而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变得良好,而且能够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0103]构成外装体的第1、第2外装体薄片如果具有通气性,则例如以无纺布为首的各种纤维薄片等种类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选自针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以及纺粘无纺布中的I种或者2种以上。
[0104]温热器具100通过袋体20具有通气性并且外装体也具有通气性,从而可以制成随着易氧化性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水蒸气能够产生的蒸汽温热器具。
[0105]温热器具100也可以具有在外装体的外面,例如在构成外装体的第I外装薄片或者第2外装薄片的表面上涂布粘结剂而形成的粘结层(没有图示)。粘结层是为了将温热器具100附着于人体肌肤或衣服等上而使用的。作为构成粘结层的粘结剂,能够使用与在以热熔粘结剂为首的该【技术领域】中一直以来使用的粘结剂相同的物质。
[0106]温热器具100优选直至即将使用之前被密封容纳于具有氧阻隔性的包装袋(没有图示)内。
[0107]温热器具100直接使用于人体或者被粘贴于衣服上来适宜地用于人体的加温。作为人体上的适用部位,例如可以列举肩、头颈、眼睛、眼睛的周围、腰、肘、膝、大腿、小腿、腹、小腹部、手、脚掌等。另外,除了人体之外,还可以适用于各种物品也适用于其加温或保温等。另外,在温热器具100为产生水蒸气的类型的温热器具的情况下,能够伴随加温而使用水蒸气。
[0108]还有,上述的发热体10也能够用于图4所示的以外的其他结构的温热器具或其他用途。
[0109]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陈述,但这些是本发明的例示,也可以采用除此之外的各种的构成。
[0110]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以下的组合物、制造方法或者用途。
[0111]〈I〉一种发热体,其中,层叠含有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以及水的发热层、和由吸水薄片形成的保水层而成,所述吸水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为0.3~20质量份,在所述发热层中水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剂的含量的质量比(水/吸水剂)为0.8~13,所述保水层中所含的水的含量为所述保水层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
[0112]〈2〉如上述〈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吸水剂包含碳成分,所述碳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剂的质量为90质量%以上。
[0113]〈3〉如上述〈1〉或者〈2〉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吸水剂含有碳成分,所述碳成分的平均粒径为10~200 μ m。
[0114]〈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发热层进一步包含增稠剂。
[0115]〈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保水层的通气度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水的状态下为500秒/100mL以下。
[0116]〈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保水层由第一吸水薄片和第二吸水薄片形成,所述发热层被夹在所述第一吸水薄片和所述第二吸水薄片之间。
[0117]〈7〉一种温热器具,其中,具备〈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和至少部分具有通气性并且容纳所述发热体的袋体。
[0118]〈8〉如上述〈7〉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伴随易氧化性金属发生氧化而产生水蒸气。
[0119]〈9〉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发热层包含增稠剂,增稠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为0.05~5质量份。
[0120](10)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9〉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发热层包含增稠剂,所述增稠剂包含分子量为100万以上且5000万以下的多糖类增稠剂。
[0121]〈11〉如上述⑴~〈6〉中任一项或者〈9〉或者〈10〉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易氧化性金属的平均粒径为10~200 μ m。
[0122]〈12〉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易氧化性金属的含量为100~3000g/m2。
[0123]〈13〉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吸水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为3~13质量份。
[0124]〈14〉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碳成分的平均粒径为12~100 μ m。
[0125]〈15〉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吸水剂的含量为4~290g/m2。
[0126]〈16〉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碳成分的含量相对于吸水剂的质量为98质量%以上。
[0127]〈1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在吸水剂中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下。
[0128]〈18〉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在发热层中质量比(水/吸水剂)为1.5~10。
[0129]〈19〉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保水层中所含的水的含量为保水层的最大吸水量的13~30质量%。
[0130](20)如上述〈1〉~〈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保水层的通气度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水的状态下为1~300秒/100ml。
[0131]〈21〉如上述〈I〉~〈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2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保水层含有纤维材料,其纤维长度为0.5~6mm。
[0132]〈22〉如上述〈I〉~〈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2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保水层配合有热粘合性纤维,热粘合性纤维的配合量相对于保水层中的纤维总量为
0.1~10质量%。
[0133]〈23〉如上述〈I〉~〈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2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保水层含有吸水性聚合物,吸水性聚合物的粒径为I~1000 μ m。
[0134]〈24〉如上述〈I〉~〈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2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在保水层中吸水性聚合物所占的比例在干燥状态下为10~70质量%。
[0135]〈25〉如上述〈I〉~〈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保水层在干燥状态下其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0~200g/m2。
[0136]〈26〉如上述〈I〉~〈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2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发热体进一步包含反应促进剂,该反应促进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为2~15质量份。
[0137]〈27〉一种温热器具,其中,具备上述〈I〉~〈6〉中任一项或者上述〈9〉~〈2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和容纳该发热体的袋体,袋体由第I袋体薄片和第2袋体薄片构成,第I袋体薄片的通气度为1 000~50000秒/100ml,第2袋体薄片的通气度与第I袋体薄片的通气度相同或者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将低于第I袋体薄片的通气性为条件为5000~150000 秒 /100mL0
[0138]〈28〉如上述〈27〉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袋体被进一步容纳于具有通气性的外装体。
[0139]〈29〉如上述〈28〉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外装体由第I外装薄片和第2外装薄片构成,将其通气性比第I袋体薄片的通气性高为条件,其通气度为3000秒/100mL以下。
[0140]〈30〉如上述〈28〉或者〈29〉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在外装体的外面具有粘结层。
[0141]实施例
[0142]实施例1~3、比较例3
[0143]如以下所述制作图4所示的构造的温热器具。
[0144][发热粉体水分散物的调制]
[0145]以表1所示的组成比准备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水、反应促进剂以及增稠剂,并按以下的顺序进行调制。将增稠剂溶解于水,接着溶解反应促进剂,准备水溶液。另一方面,准备预先混合了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的粉体,将预混合粉体加入水溶液中,用圆盘涡轮型搅拌翼以150rpm搅拌10分钟,得到浆状的发热粉体水分散物。
[0146]另外,被氧化性金属、吸水剂、水、反应促进剂、以及增粘剂的种类、产品名称以及制造商如下所示。
[0147]易氧化性金属:铁粉(铁粉RKH,DOffA IP CREATION C0.制造)平均粒径45 μ m
[0148]吸水剂:活性碳(Carboraffin,Japan Enviro Chemicals C0., Ltd.制造)平均粒径40 μ m
[0149]水:自来水[0150]反应促进剂:氯化钠(药典氯化钠,大塚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0151]增粘剂:黄原胶(Echogum BT, DSP GOKYO FOOD&CHEMICAL C0.,Ltd.制造)分子量为 2,000,000
[0152][发热体的调制]
[0153]作为第一吸水薄片,使用层叠木材纸浆制的纸(每单位面积的质量20g/m2,伊野纸株式会社制造)、吸水性聚合物(球状,平均粒径为300 μ m,Aquarick CA,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制造,每单位面积的质量30g/m2)以及木材纸浆制的纸(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30g/m2,伊野纸株式会社制造)进行了一体化的聚合物薄片(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水的状态下的通气度为2秒/100ml),作为第二吸水薄片使用木材纸浆制的纸(每单位面积的质量50g/m2,伊野纸株式会社制造)。准备作为第一吸水薄片使用的聚合物薄片,以大致3mm的厚度将如上所述调制的发热粉体水分散物分别涂布到25cm2 (5cmX 5cm)的第一吸水薄片的表面,用第二吸水薄片25cm2(5cmX5cm)来覆盖涂布面,如表1所示分别制作发热组合物的含量不同的发热体I以及发热体II。
[0154][温热器具的调制]
[0155]以第一吸水薄片成为第I袋体薄片侧、第二吸水薄片成为第2袋体薄片侧的方式将实施例1~3、比较例3的发热体分别放入到具有通气性的袋体(6.5cmX6.5cm:第I袋体薄片的通气度为5,000秒/100ml,第2袋体薄片的通气度为20,000秒/100ml),密封周缘部。进一步在以透气无纺布(通气度为I秒/100ml, 30g/m2)制作的外装袋(7.5cmX7.5cm)中,以宽IcmX长4cm、 100g/m2将粘结剂涂布于一个面的周边部,准备覆盖了防粘纸的物质,将以袋体容纳发热体的整体放入到该外装袋中,将密封了周缘部的产品作为温热器具。
[0156]温热器具直至实施后述的评价为止都放在氧阻隔袋中。另外,在表1中将由发热体I得到的温热器具作为温热器具I来表示,将由发热体II得到的温热器具作为温热器具II来表示。另外,一系列的操作都在氮气流下进行。
[0157]比较例1、2
[0158]作为发热体,除了使用如以下所示的调制的发热粉体以外,与实施例1~3相同地制作温热器具。
[0159][发热粉体的调制]
[0160]以表1所示的组成比混合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水以及反应促进剂,调制发热组合物。具体来说,在预混合了铁粉和活性碳的混合物中添加食盐水,搅拌10分钟,从而调制发热组合物。另外,一系列的操作都在氮气流下进行。
[0161]比较例4
[0162]作为发热体,除了使用如以下所示的调制的抄纸发热体之外,与实施例1~3相同地制作温热器具。
[0163][抄纸发热体的调制]
[0164]易氧化性金属:铁粉(同和铁粉矿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RKH”),83质量%
[0165]木质纸衆:纸楽.纤维(NBKP,制造商:FletcherChallenge Canada Ltd.,商品名“Mackenzi”,CSF200ml],8 质量%
[0166]吸水剂:活性碳(平均粒径为40 μ m, Carboraffin, Japan EnviroChemicals, Ltd.制造),9质量%[0167]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原料组合物,凝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第一工业药品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ELLOGEN WS-C”)0.2重量份以及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日本PMC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WS552”)0.3质量份
[0168]水:工业用水,添加到固体成分浓度成为0.3质量%
[0169]〈抄纸条件〉
[0170]使用上述原料组合物,通过倾斜型短网抄纸机进行抄纸,制作湿润状态的成型薄片。
[0171]〈干燥条件〉
[0172]用毛毡夹持进行加压脱水,这样通过120°C的加热辊之间,干燥直至含水率成为5质量%以下。然后,得到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450g/m2、厚度为0.25mm的抄造薄片(发热中间薄片)。 [0173]〈电解液添加条件〉
[0174]通过将下述电解液涂布于干燥后的抄造薄片(发热中间薄片)上,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发热中间薄片添加42质量份的该电解液,得到抄纸发热体。
[0175]〈电解液〉
[0176]电解质:精制盐(NaCl)
[0177]水:工业用水
[0178]电解液浓度:5质量%
[0179][评价]
[0180]如下对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I~4的发热体以及具备该发热体的温热器具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示于表1中。
[0181]1.水分量测定
[0182]关于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3的发热体的发热层的水分率以及水分量、保水层的水分量、保水层的最大吸水量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
[0183]〈I〉发热层的水分率(Rh2q)以及水分量(W11)
[0184]取2g形成于保水层上的发热层,使用水分测量仪(Kett水分测量仪,FD-240,KETTELECTRIC LABORATORY C0.,LTD.制造),在120°C下加热干燥15分钟的时候测定所放出的水分量,并测定发热层的水分率R.。发热层的水分量用下述式(2)算出。
[0185].发热层的水分率(R.)=所放出的水分量/检测体量(2g)(式I)
[0186].发热层的水分量(W11)=发热组合物的含量X发热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率(除了水的组成比的合计值/组成比的合计值)X测定的水分率RH2()/(1-测定的水分率Rh2q)(式2)
[0187]〈2〉保水层的水分量(W12)
[0188]保水层的水分量用下述式(3)算出。
[0189]?保水层的水分量(W12)=发热组合物的含量X发热组合物的水分率(水的组成比/组成比的合计值)_(〈I〉发热层的水分量)(式3)
[0190]〈3〉保水层的最大吸水量(Wniax)
[0191]保水层的最大吸水量(Wmax)如下所述用JIS L1906所记载的测定方法来进行测定。
[0192]在测定了将在涂布发热粉体水分散物之前的第一吸水薄片(木材纸浆制的纸(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20g/m2,伊野纸株式会社制)/吸水性聚合物(Aqualic CA,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制造,每单位面积的质量30g/m2)/木材纸浆制的纸(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30g/m2,伊野纸株式会社制造,厚度为0.5_)、以及第二吸水薄片(木材纸浆制的纸(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50g/m2))切割成25cm2的大小的质量(Wtl)之后,在5质量%的氯化钠水溶液中浸溃5分钟。用镊子取出,吊在空气中放置I分钟滴落没有吸附的水分之后,测定质量(W1),通过下述式子算出最大吸水量(Wmax)。
_3] Wfflax = W1-W0
[0194]其结果,实施例中的保水层(第一吸水薄片+第二吸水薄片)的最大吸水量(Wmax)为 2.62g/25cm2。
[0195]2.发热测定
[0196]使用基于JIS S4100的测定仪,将温热器具的第I袋体薄片侧粘贴在测定面上,进 行发热测定。具体来说,对最高温度(V )来进行评价。
[0197]
【权利要求】
1.一种发热体,其中, 层叠发热层和保水层而成,所述发热层含有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以及水,所述保水层由吸水薄片形成, 所述吸水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为0.3~20质量份, 在所述发热层中,作为水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剂的含量的质量比,水/吸水剂为0.8 ~13, 所述保水层中所含的水的含量为所述保水层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 所述吸水剂包含碳成分,所述碳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剂的质量为90质量%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体,其中, 所述吸水剂含有碳成分,所述碳成分的平均粒径为10~200 μ 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 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 所述发热层进一步包含增稠剂。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 所述保水层的通气度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质量%的水的状态下为500秒/100mL 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 所述保水层由第一吸水薄片和第二吸水薄片形成, 所述发热层被夹在所述第一吸水薄片和所述第二吸水薄片之间。
7.一种温热器具,其中, 具备: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 袋体,至少一部分具有通气性并且容纳所述发热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与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一起产生水蒸气。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 所述发热层包含增稠剂, 增稠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属为0.05~5质量份。
10.如权利要求1~6、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其中, 所述发热层包含增稠剂, 所述增稠剂包含分子量为100万以上且5000万以下的多糖类增稠剂。
【文档编号】A61F7/03GK104010600SQ201280063939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冈毅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