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08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麻醉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麻醉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时,给病人背部消毒后,将穿刺针按照穿刺部位规定的相应角度目测刺入,然后取出针芯,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流出,并用手背部接脑脊液滴,连接注射器推注部分麻醉液,再将硬膜外导管引入,拔出穿刺针体,固定硬膜外导管,并自硬膜外导管继续推注麻醉药液进一步麻醉,这样目测角度、手接脑脊液滴的操作很不规范易,还影响穿刺操作使穿刺效果不佳,且穿刺针体拔出过程中易将硬膜外导管牵出,使用起来极为不便,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给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穿刺准确规范,且能够固定硬膜外导管,使穿刺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的麻醉辅助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针体、针柄和硬膜外导管,其特征是在针体表面设有标志线,针体外设有胶套,胶套下端设有定位板,定位板根部设有折页,折页上设有支杆,支杆前段设有直角臂,支杆中段设有角度尺,针柄上设有弹性引流条,弹性引流条末端设有接液槽,接液槽内设有吸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在给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穿刺准确规范,且能够固定硬膜外导管,使穿刺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体,2、针柄,3、硬膜外导管,4、标志线,5、胶套,6、定位板,7、折页,8、支杆,9、直角臂,10、角度尺,11、弹性引流条,12、接液槽,13、吸棉。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针体1、针柄2和硬膜外导管3,其特征是在针体I表面设有标志线4,针体I外设有胶套5,胶套5下端设有定位板6,定位板6根部设有折页7,折页7上设有支杆8,支杆8前段设有直角臂9,支杆8中段设有角度尺10,针柄2上设有弹性引流条11,弹性引流条11末端设有接液槽12,接液槽12内设有吸棉13。在给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针体I前端接触皮肤,针体I与皮肤垂直状态时,使支杆8与针体I平行,针体I歪斜同时直角臂9在体表滑动观察标志线4在角度尺10的位置读取角度数据穿刺进针,待脑脊液流出,沿弹性引流条11进入接液槽12时说明已穿刺成功,再插入硬膜外导管3,折叠折页7收起支杆8,向外稍抽拉针体1,手捏胶套5固定前端的硬膜外导管3后取针体I即可。
权利要求
1.麻醉辅助装置,包括针体(I)、针柄(2)和硬膜外导管(3),其特征是:在针体(I)表面设有标志线(4),针体⑴外设有胶套(5),胶套(5)下端设有定位板(6),定位板(6)根部设有折页(7),折页(7)上设有支杆(8),支杆(8)前段设有直角臂(9),支杆(8)中段设有角度尺(10),针柄(2)上设有弹性引流条(11),弹性引流条(11)末端设有接液槽(12),接液槽(1 2)内设有吸棉(13)。
全文摘要
麻醉辅助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针体、针柄和硬膜外导管,其特征是在针体表面设有标志线,针体外设有胶套,胶套下端设有定位板,定位板根部设有折页,折页上设有支杆,支杆前段设有直角臂,支杆中段设有角度尺,针柄上设有弹性引流条,弹性引流条末端设有接液槽,接液槽内设有吸棉。本发明结构简单,在给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穿刺准确规范,且能够固定硬膜外导管,使穿刺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文档编号A61B17/34GK103239275SQ20131017596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张伟 申请人:张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