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内循环灭菌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内循环灭菌器,它由柜门(1)、主体柜(4)、蒸汽循环管路(9)、水箱液位计(10)、PVC水箱(11)、加水泵(12)、加水管道(13)、水箱(14)、真空泵(15)、真空管道(16)组成,其中主体柜(4)包括密封圈(3)、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安全阀(7)、隔热保温层(8),并在柜门(1)上设有安全联锁装置(2);该设计实现了水资源和蒸汽热能量的循环利用,无需对外排放高温蒸汽,无需安装复杂的外接水管和排放管;采用抽真空方式彻底排除灭菌柜内的空气,保证灭菌介质水蒸汽的饱和度,确保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灭菌后,真空干燥保证敷料器械良好的干燥效果。
【专利说明】卧式内循环灭菌器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内循环灭菌器。
[0003]【背景技术】:
[0004]目前市场上的灭菌器能耗较大,需安装较为复杂的外接水管和排放管,水资源不能循环利用。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内循环灭菌器。
[0007]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卧式内循环灭菌器,它由柜门1、主体柜4、蒸汽循环管路9、水箱液位计10、PVC水箱11、加水泵12、加水管道13、水箱14、真空泵15、真空管道16组成,其中主体柜4包括密封圈3、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安全阀7、隔热保温层8,并在柜门1上设有安全联锁装置2 ;柜门1安装在主体柜4上;安全联锁装置2安装在柜门1内;密封圈3设在主体柜4内;主体内层5安装在主体外层6内;安全阀7安装在主体外层6上;隔热保温层8包在主体外层6上;水箱液位计10安装在加水管道13和水箱14上;加水泵12通过加水管道13把PVC水箱11与水箱14连接;水箱14通过蒸汽循环管路9与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连接;真空泵15通过真空管道16与主体内层5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不能打开柜门的功能,设有安全联锁装置2,安全联锁装置2包括棘轮17、汽缸支架18、联锁汽缸19 ;棘轮17安装在安全联锁装置2上;联锁汽缸19安装在汽缸支架18上。
[0009]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其发明目的,该设计实现了水资源和蒸汽热能量的循环利用;操作环境洁净方便,无需对外排放高温蒸汽,无需安装复杂的外接水管和排放管;采用抽真空方式彻底排除灭菌柜内的空气,保证灭菌介质水蒸汽的饱和度,确保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灭菌后,真空干燥保证敷料器械良好的干燥效果。
[0010]【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记2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标记17、18、19的解锁工作示意图。
[0014]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标记17、18、19的上锁工作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见说明书最后一页表格。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由附图可知,一种卧式内循环灭菌器,它由柜门1、主体柜4、蒸汽循环管路9、水箱液位计10、PVC水箱11、加水泵12、加水管道13、水箱14、真空泵15、真空管道16组成,其中主体柜4包括密封圈3、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安全阀7、隔热保温层8,并在柜门1上设有安全联锁装置2 ;柜门1安装在主体柜4上;安全联锁装置2安装在柜门1内;密封圈3设在主体柜4内;主体内层5安装在主体外层6内;安全阀7安装在主体外层6上;隔热保温层8包在主体外层6上;水箱液位计10安装在加水管道13和水箱14上;加水泵12通过加水管道13把PVC水箱11与水箱14连接;水箱14通过蒸汽循环管路9与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连接;真空泵15通过真空管道16与主体内层5连接。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柜门1是指:钢结构柜门;其上设有安全联锁装置2 ;安装在主体柜4上;是灭菌器的柜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所示。
[00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联锁装置2是指:一种保险装置;其包括棘轮17、汽缸支架18、联锁汽缸19 ;安装在柜门1上;其作用是在箱内高压的情况下锁住棘轮,防止人为打开柜门;其结构如图2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所示。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圈3是指:密封圈;安装在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之间;起密封的作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3所示。
[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体柜4是指:钢结构柜;其包括密封圈3、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安全阀7、隔热保温层8 ;是灭菌器的主体柜;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4所示。
[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体内层5是指:钢结构层;安装在主体外层6内,并与主体外层6之间形成夹层;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5所示。
[00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体外层6是指:钢结构层;安装在主体内层5外围,并与主体内层5之间形成夹层;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6所示。
[00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阀7是指:安全阀;安装在主体外层6上;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7所示。
[00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保温层8是指:保温层;包在主体外层6上;起隔热、保温的作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8所示。
[002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循环管路9是指:管道组;是水箱14与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连接的管路;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9所示。
[002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液位计10是指:液位计;水箱液位计10安装在加水管道13和水箱14上;其作用是监测水箱14内水位的高度;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0所示。
[003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VC水箱11是指:PVC水箱;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加水泵12、主体内层5连接;其作用是蓄水和接受蒸汽冷凝水及热能,;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1所示。
[00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水泵12是指:加水泵;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PVC水箱11、水箱14连接;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2所示。
[00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水管道13是指:管道;是连接水箱14与加水泵12的管道;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3所示。
[003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14是指:带有加热装置的水箱;通过蒸汽循环管路9与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连接;其作用是蓄水,产生蒸汽;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4所示。
[003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泵15是指:真空泵;通过真空管道16与主体内层5连接;其作用是在蒸汽进入主体内层5前抽掉内层内的冷空气,在主体内层5内的蒸汽排完后再进行抽气达到干燥的目的;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5所示。
[003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管道16是指:管道组;是真空泵15主体内层5的管道;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所示。[0036]PVC水箱11的预存水经过加水泵注入水箱14,水箱14加热产生蒸汽,水箱与主体内层5和主体外层6形成的夹层是相通的,水蒸气通过蒸汽循环管路9进入到该夹层。该夹层压力达到预定值,真空泵15抽掉内层内的冷空气,蒸汽循环管路9上的电磁阀打开,蒸汽进入内层,对柜内的物品灭菌。 灭菌完成后,内层蒸汽排汽时,排汽电磁阀打开,排到PVC水箱11变成冷凝水,下一个循环时PVC水箱11的水又循环利用,真空泵15抽真空进行干燥。
[0037]实施例2:
[0038]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不能打开柜门的功能,设有安全联锁装置2,安全联锁装置2包括棘轮17、汽缸支架18、联锁汽缸19 ;棘轮17安装在安全联锁装置2上;联锁汽缸19安装在汽缸支架18上。
[003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17是指:棘轮;设在安全联锁装置2上;其作用是配合汽缸19,达到保险的目的;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3、4中标记17所示。
[004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缸支架18是指:支架;是联锁汽缸19的固定支架;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3、4中标记18所示。
[00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锁汽缸19是指:汽缸;其一端固定在汽缸支架18上;其作用是在柜内有压力的情况下,锁住棘轮17,达到保险的目的;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3、4中标记19所示。
[0042]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内循环灭菌器,其特征是它由柜门(1)、主体柜(4)、蒸汽循环管路(9)、水箱液位计(10)、PVC水箱(11)、加水泵(12)、加水管道(13)、水箱(14)、真空泵(15)、真空管道(16)组成,其中主体柜(4)包括密封圈(3)、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安全阀(7)、隔热保温层(8),并在柜门(1)上设有安全联锁装置(2);柜门(1)安装在主体柜(4)上;安全联锁装置(2)安装在柜门(1)内;密封圈(3)设在主体柜(4)内;主体内层(5)安装在主体外层(6 )内;安全阀(7 )安装在主体外层(6 )上;隔热保温层(8 )包在主体外层(6 )上;水箱液位计(10)安装在加水管道(13)和水箱(14)上;加水泵(12)通过加水管道(13)把PVC水箱(11)与水箱(14)连接;水箱(14)通过蒸汽循环管路(9)与主体内层(5)、主体外层(6)连接;真空泵(15)通过真空管道(16)与主体内层(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内循环灭菌器,其特征是设有安全联锁装置(2),安全联锁装置(2 )包括棘轮(17 )、汽缸支架(18 )、联锁汽缸(19 );棘轮(17 )安装在安全联锁装置(2)上;联锁汽缸(19)安装在汽缸支架(18)上。
【文档编号】A61L2/07GK203469065SQ20132044479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陈兵, 高政文, 陈亮, 胡巍巍 申请人:湖南共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