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跨肘关节夹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跨肘关节夹板,包括前夹板,后夹板,内夹板和外夹板,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前夹板,后夹板,内夹板以及外夹板上均具有半圆弧凹槽,所述外夹板的一端还具有弧形折弯。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单方便安全的特点。
【专利说明】上肢跨射关节夹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急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创伤骨折急救固定用的上肢跨肘关节夹板。
【背景技术】
[0002]在某些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中,如交通事故,摔伤,重物倾倒挤压及地震等意外,大部分都是高能量损伤,往往造成全身多个部位的损伤,这其中尤其以四肢骨折最为多见。在搬动及转运病人过程中,如果骨折不加以固定,那么骨折断端的异常活动就可能造成或加重肢体神经、血管、肌肉的继发性损伤,甚至是不可逆的损伤导致终身残疾,因此骨折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肢体单一部位的骨折,可以采用针对该部位的夹板临时固定,但是对于同一肢体多个部位的骨折,目前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室均没有理想的固定方法,神经、血管及肌肉的损伤时有发生,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安全的上肢跨肘关节夹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肢跨肘关节夹板,包括前夹板,后夹板,内夹板和外夹板,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前夹板,后夹板,内夹板以及外夹板上均具有半圆弧凹槽,所述外夹板的一端还具有弧形折弯。
[0005]后夹板的长度大于前夹板的长度;外夹板的长度大于内夹板的长度,且外夹板的长度还大于后夹板的长度。
[0006]前夹板的长度为40cm ;后夹板的长度为45cm ;内夹板的长度为35cm ;外夹板的长度为50cm。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所述所述前夹板,后夹板,内夹板以及外夹板上均具有半圆弧凹槽,所述外夹板的一端还具有弧形折弯,可以根据人体上肢的形态使用该夹板,将肘关节至于半圆弧凹槽内,而外夹板一端的弧形折弯可以放置于肩部位置,能够对上肢两处及两处以上骨折能一次实施有效固定,避免骨折端异常活动导致其他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夹板的正视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夹板的左视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夹板的正视图;
[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夹板的左视图;
[0012]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夹板的正视图;
[0013]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夹板的左视图;
[0014]图7是本实用新型外夹板的正视图;
[0015]图8是本实用新型外夹板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17]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跨肘关节夹板,包括前夹板1,后夹板2,内夹板3和外夹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1,后夹板2,内夹板3以及外夹板4上均具有半圆弧凹槽5,所述外夹板4的一端还具有弧形折弯6。
[0018]如图1?8所示,后夹板2的长度大于前夹板I的长度;外夹板4的长度大于内夹板3的长度,且外夹板4的长度还大于后夹板2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骨折简单牵引复位,而后将前后内外4块夹板置于上肢相对应部位,最后进行绷带绑扎。
[0019]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前夹板1、后夹板2、内夹板3以及外夹板4之间通过绳子或者绑带连于一体,方便固定和携带。
[0020]如图1?8所示,前夹板I的长度为40cm ;后夹板2的长度为45cm ;内夹板3的长度为35cm ;外夹板4的长度为50cm。
[0021]本实用新型由于符合上肢的人体工程学,能将上肢固定于解剖状态,弧形形状贴合关节和骨性突起,避免过度压迫造成皮肤坏死,同时能将整个上肢一次固定,使用简单方便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上肢跨肘关节夹板,包括前夹板(1),后夹板(2),内夹板(3)和外夹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1),后夹板(2),内夹板(3)以及外夹板(4)上均具有半圆弧凹槽(5),所述外夹板(4)的一端还具有弧形折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跨肘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后夹板(2)的长度大于前夹板(I)的长度;外夹板(4)的长度大于内夹板(3)的长度,且外夹板(4)的长度还大于后夹板(2)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跨肘关节夹板,其特征在于:前夹板(I)的长度为40cm;后夹板(2)的长度为45cm;内夹板(3)的长度为35cm;外夹板(4)的长度为50cm。
【文档编号】A61F5/058GK203493792SQ20132044897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项炜 申请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