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6719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特征在于: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管体中间段直径小于管体A端和B端的直径,管体B端直径大于管体A端直径,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A端和B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管体A端和B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口。优点是:管体两端符合体外循环术中与各器械连接口的吻合要求,可实现与各部件的直接连接,可省去两根连接管和两个接头或一根连接管一个接头,既可减轻患者血细胞的损伤,避免管体与各管连接处的泄漏,可大大减少输入异体血代之而来的诸多不良输血反应以及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实现节约用血,同时还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
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心外科体外循环直视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体外循环血管路通常采用单一直径管路,管路的尺寸根据安装器械的要求是一定的。而临床应用的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氧合器等具有多种规格,管径不同因此不能与管材直接连接,需要通过接头5来转换管径实现连接,请参阅图4。上述连接存在如下缺陷:其一,需要将各个管路部件通过连接管与管路牢固相连,导致操作时间过长,增加了生产人员的工作量,且工作效率低;其二,由于连接的零件较多,容易在连接安装时造成管路污染,影响手术效果,故难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其三,每根管路与其它部件的连接需要三根连接管和两个接头或一根连接管和一个接头,由于接头连接处出现不平滑部分,血液流经此处会产生湍流造成血球破坏,损伤血细胞,同时管体与接头连接处还容易发生泄漏现象。其四,等径管路预充量由于是固定的,因此无法减少预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可大幅度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效率的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中间段直径小于管体八端和8端的直径,所述管体8端直径大于管体八端直径,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4端和8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所述管体4端和8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口。
[0006]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所述管体8端的长度小于管体八端的长度。
[0008]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中间段直径小于管体八端和8端的直径,所述管体八端和8端的直径相等,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八端和8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所述管体八端和8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口。
[0009]所述管体八端的长度大于管体8端的长度。
[0010]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4端直径大于管体中间段和8端直径,所述管体中间段和8端直径相等,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4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所述管体4端和8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 0。
[0011]所述管体八端的长度小于管体中间段和8端之和的长度。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管路设计为平滑过渡变径的整体管体,其管体符合体外循环各相关器械的安装的要求,管体两端分别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氧合器等器械接口相吻合,可实现与各部件的直接连接,这样在临床使用时每根管路可省去两根连接管和两个接头或一根连接管一个接头,既可减轻患者血细胞的损伤,避免管体与各管连接处的泄漏,使手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又减轻生产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管路二次污染的机会,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由于保留了两侧原来的管径,细直径段内容积(预充量)减少,在目前血源紧张情况下,可大大减少输入异体血代之而来的诸多不良输血反应以及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实现节约用血,同时手术的安全性也得以保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公知技术中体外循环用管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八端;2、平滑过渡变径段;3、中间段;4、8端;5、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阅图1,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所述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中间段3的直径小于管体八端1和8端4的直径,所述管体8端直径大于管体八端直径,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4端和8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2,所述管体4端和8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口。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8端的长度小于管体八端的长度。
[0022]实施例2: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所述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中间段3直径小于管体八端1和8端4的直径,所述管体八端和8端的直径相等,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4端和8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2,所述管体4端和8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口。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八端的长度大于管体8端的长度。
[0024]实施例3:
[0025]请参阅图3,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所述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八端1的直径大于管体中间段3和8端4的直径,所述管体中间段和8端直径相等,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八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2,所述管体八端和8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口。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八端的长度小于管体中间段和8端之和的长度。
[0027]临床上,在心内直视手术时需建立体外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既要保证流量,又要尽量减少预充。使用时,可将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可替代的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等管路分别与体外循环机的相应器械连接,形成各个回路。变径管路符合体外循环系统的安装及使用流量的要求,管体两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氧合器等器械的接口相吻合的连接端口,可实现与各部件的直接连接。
[0028]本实用新型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中间段直径小于管体A端和B端的直径,所述管体B端直径大于管体A端直径,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A端和B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所述管体A端和B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B端的长度小于管体A端的长度。
3.—种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中间段直径小于管体A端和B端的直径,所述管体A端和B端的直径相等,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A端和B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所述管体A端和B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A端的长度大于管体B端D的长度。
5.一种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包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不等径管体结构,所述管体A端直径大于管体中间段和B端直径,所述管体中间段和B端直径相等,在管体中间段与管体A端之间设有平滑过渡变径段,所述管体A端和B端分别设有与动脉灌注管、静脉引流管、微栓滤器接口、左心吸引管、右心吸引管以及氧合器响应连接口相吻合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循环用变径节血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A端的长度小于管体中间段和B端之和的长度。
【文档编号】A61M39/08GK204158785SQ201420515105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张富强, 曹常在, 王铭, 赤英俊, 张东惠, 蒋位康, 牟瀚林 申请人: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