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伤消炎镇痛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084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伤消炎镇痛膏及其制备方法,可适用于临床上治疗骨伤、骨折。



背景技术:

骨伤是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中医理论认为“伤筋动骨100天”,对于骨折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上夹板或打石膏固定,静养生息,口服活血化瘀药。然而现有的骨伤中药膏存在止痛速度较慢的缺点,需舒筋活血后,才能消肿止痛,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的,比如,申请号为201210410630.7,专利名称为“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的发明专利,其采用:申姜、红花、防风、白芷、南星、水蛙、乳香、没药、川牛膝、续断、自然铜、全当归、血竭和连壳等成分,使用该专利产品的轻度骨折伤者尚需用药2-3天消肿无痛感。可见,现有的骨伤中药膏对于慢性骨病患者比较适用,而对于骨病急症患者往往见效较慢,这样会使病患承担过多痛苦。而口服药的副作用较大,对于胃病患者或儿童多有不便。

此外,现有骨伤中药膏大部分需加热使用,比如申请号为200810180453.1,专利名称为“一种正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正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正骨膏药由接骨木、威灵仙、独角莲、防风、原蚕沙等三十五味中草药加热熬炼而成,制备过程需要高温加热,且使用时需要低温烘软后, 贴于患处;再如申请号为03143275.1,专利名称为“一种骨伤止痛药膏”的发明专利公开了的一种骨伤止痛药膏,其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粉末:牛角8-12,制乳香8-12,制没药8-12,粟米8-12,血余炭2-5,蜂蜜3-6,米醋50-60调和成软膏,临床应用时可直接用加热的米醋调和成膏药外敷于患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备步骤较为繁琐,且骨伤中药膏使用完毕后极难把敷药处的药物残留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渗透快、能迅速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无任何毒副作用的骨伤消炎镇痛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伤消炎镇痛膏,由下列中药制备而成:皂荚70-85克、当归45-55克、白芷45-55克、田七45-55克、姜黄45-55克、肉桂45-55克、桃仁22-28克、山柰27-33克、白及27-33克、光慈姑27-33克、穿山甲22-28克、牡丹皮45-55克、白芥子25-35克、冬青油80-120毫升、薄荷油8-12毫升、蔗糖280-330克、蒸馏水700-900毫升、滑石粉700-900克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90-110毫升。

优选地,本发明的骨伤消炎镇痛膏由下列中药制备而成:皂荚80克、当归50克、白芷50克、田七50克、姜黄50克、肉桂50克、桃仁25克、山柰30克、白及30克、光慈姑30克、穿山甲25克、牡丹皮50克、白芥子30克、冬青油100毫升、薄荷油10毫升、蔗糖300克、蒸馏水800毫升、滑石粉800克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90-110毫升。

优选地,本发明的骨伤消炎镇痛膏由下列中药制备而成:皂荚80克、当归50克、白芷50克、田七50克、姜黄50克、肉桂50克、桃仁25克、山柰30 克、白及30克、光慈姑30克、穿山甲25克、牡丹皮50克、白芥子30克、冬青油100毫升、薄荷油10毫升、蔗糖300克、蒸馏水800毫升、滑石粉800克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100毫升。

用于制备本发明骨伤消炎镇痛膏的各味原料药,它们的功效分别为:皂荚:祛肿镇痛。当归:补血活血、抑菌。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田七:止血、散血、定痛。姜黄:消炎、破血行气、通经止痛。肉桂:抑菌止痛。桃仁:祛瘀血、抗炎、抗过敏。山柰:消炎止痛。白及:止血补肺、生肌止痛。光慈姑:消炎、散结、化瘀。穿山甲:杀虫,行血,攻坚散瘀。牡丹皮:抗炎镇痛。白芥子:散结通络止痛。冬青油用作溶剂和中间体。薄荷油:消炎止疼。滑石粉:增加了产品形状的稳定和张力强度。负电位小分子水:消除人体内多余自由基、平衡体质排酸毒、抗氧化,含有丰富微量元素、有益健康。蔗糖和滑石粉用作添加剂,蒸馏水和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为溶剂。

在上述剂量下,皂荚、当归、白芷、田七、姜黄、肉桂、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白芥子以及薄荷油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消炎止痛效果高于每一种上述剂量的中药的药效总和。冬青油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溶剂和中间体。反复试验表明,本骨伤膏中加入上述剂量的负电位小分子水后,消炎止痛所用时间显著缩短,显著地减轻了病患承担的痛苦,其原因是负电位小分子的负电位具有抗氧化性、还原性以及小分子水的超强渗透性,使药力迅速渗透至病灶部位,达到了迅速镇痛的目的。

本发明的骨伤消炎镇痛膏,进行了多年的试验摸索,经各种配方反复复配及螯合,具有及时止痛、及时消炎的速效作用。本发明的骨伤中药膏在敷贴完毕后,可在30分钟内发挥药效,起到相应的镇痛效果,这样可有效减轻病患痛苦。又由于本发明为纯中药配方,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骨伤消炎镇痛膏的制备方法:该骨伤消炎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处方称取皂荚、当归、白芷、田七、姜黄、肉桂、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及白芥子,将皂荚、当归、白芷、田七、姜黄、肉桂、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及白芥子分别粉碎成细粉,每味中药单独一个研磨机,粉碎后过100目筛,备用;

按处方称取或量取冬青油、薄荷油、蔗糖、蒸馏水、滑石粉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备用;

步骤2:取二分之一的蔗糖、全部的负电位小分子水、二分之一的蒸馏水,放入搅拌器中搅拌,转速80-120r/min,搅拌时间15-20min;加入冬青油、薄荷油,继续搅拌,转速80-120r/min,搅拌时间20-30min;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上述备用的中药细粉,转速80-120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加入上述重量的滑石粉以及剩余的二分之一的蔗糖和剩余的二分之一的蒸馏水,转速130-150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将搅拌机转速调至80-120r/min,搅拌4小时,即得目标物。

本发明的骨伤消炎镇痛膏优选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步骤1:按处方称取皂荚、当归、白芷、田七、姜黄、肉桂、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及白芥子,将皂荚、当归、白芷、田七、姜黄、肉桂、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及白芥子分别粉碎成细粉,每味中药单独一个研磨机,粉碎后过100目筛,备用;

按处方称取或量取冬青油、薄荷油、蔗糖、蒸馏水、滑石粉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备用;

步骤2:取二分之一的蔗糖、全部的负电位小分子水、二分之一的蒸馏水, 放入搅拌器中搅拌,转速80-120r/min,搅拌时间15-20min;加入冬青油、薄荷油,继续搅拌,转速80-120r/min,搅拌时间20-30min;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上述备用的中药细粉,转速80-120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加入上述重量的滑石粉以及剩余的二分之一的蔗糖和剩余的二分之一的蒸馏水,转速130-150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将搅拌机转速调至80-120r/min,搅拌4小时;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白灰色软膏经高压灭菌20-30min,冷却至常温后使用。

本骨伤膏为纯中药搅拌制剂,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外用药膏对人体也无任何毒副作用。另外本骨伤膏全水溶,即使丢弃也不会对自然界产生任何污染。本骨伤膏的制备操作简单,经上述步骤制得的目标物不需低温烘软即可直接贴于患处,且使用完毕后,用温热水简单擦拭后即可清洗干净。

本产品为白灰色软膏;具有芳香味。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骨伤消炎镇痛膏在制备骨伤、骨折以及制备肌肉疼痛、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方面药物的用途。

用法与用量:外用,将药膏和匀涂抹在纱布上,敷在损伤处,用绷带固定,急症患者可根据疼痛时间及时换药,正常情况下,2到3天换药一次。

注意:皮肤破损者禁用,骨折患者应在复位满意后使用。

功能与主治: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主要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及软组织损伤所致的局部组织的各种疼痛。对神经痛、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痛、风湿性关节炎等均有一定疗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骨伤消炎镇痛膏渗透快,可在30分钟内发挥药效,并起到相应的镇痛效果;(2)本发明的骨伤 消炎镇痛膏易溶于水,使用后清理方便;(3)相比于口服药,本发明的骨伤消炎镇痛膏为外用,无任何毒副作用;(4)本发明的骨伤消炎镇痛膏制备方法简单,由于本骨伤膏全水溶,即使丢弃也不会对自然界产生任何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本发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各个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一种骨伤消炎镇痛膏由下列中药制备而成:皂荚70克、当归45克、白芷45克、田七45克、姜黄45克、肉桂45克、桃仁22克、山柰27克、白及27克、光慈姑27克、穿山甲22克、牡丹皮45克、白芥子25克、冬青油80毫升、薄荷油8毫升、蔗糖280克、蒸馏水700毫升、滑石粉700克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90毫升。

该骨伤消炎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70克皂荚、45克当归、45克白芷、45克田七、45克姜黄、45克肉桂、22克桃仁、27克山柰、27克白及、27克光慈姑、22克穿山甲、45克牡丹皮及25克白芥子,将皂荚、当归、白芷、田七、姜黄、肉桂、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及白芥子分别粉碎成细粉,每味中药单独一个研磨机,粉碎后过100目筛,备用;

量取80毫升冬青油、8毫升薄荷油、700毫升蒸馏水及90毫升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备用,称取280克蔗糖、700克滑石粉备用;

步骤2:取140克的蔗糖、90毫升的负电位小分子水、350毫升的蒸馏水,放入搅拌器中搅拌,转速80-120r/min,搅拌时间15-20min;加入80毫升冬青 油、8毫升薄荷油,继续搅拌,转速80-120r/min,搅拌时间20-30min;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上述备用的中药细粉,转速80-120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加入700克的滑石粉以及剩余的140克的蔗糖和剩余的350毫升的蒸馏水,转速130-150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将搅拌机转速调至80-120r/min,搅拌4小时,即得目标物。所得产品为白灰色软膏;具有芳香味。

实施例2

本发明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各个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本实施例中,骨伤消炎镇痛膏的中药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1。

骨伤消炎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同实施例1的步骤1;

步骤2:同实施例1的步骤2;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目标物经高压灭菌20-30min,冷却至常温后使用。所得产品为白灰色软膏;具有芳香味。

实施例3

本发明第三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各个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一种骨伤消炎镇痛膏由下列中药制备而成:皂荚80克、当归50克、白芷50克、田七50克、姜黄50克、肉桂50克、桃仁25克、山柰30克、白及30克、光慈姑30克、穿山甲25克、牡丹皮50克、白芥子30克、冬青油100毫升、薄荷油10毫升、蔗糖300克、蒸馏水800毫升、滑石粉800克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100毫升。

该骨伤消炎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处方称取皂荚、当归、白芷、田七、姜黄、肉桂、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及白芥子,将皂荚、当归、白芷、田七、 姜黄、肉桂4、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及白芥子分别粉碎成细粉,每味中药单独一个研磨机,粉碎后过100目筛,备用;

按处方称取或量取冬青油、薄荷油、蔗糖、蒸馏水、滑石粉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备用;

步骤2:取二分之一的蔗糖、全部的负电位小分子水、二分之一的蒸馏水,放入搅拌器中搅拌,转速80-120r/min,搅拌时间15-20min;加入冬青油、薄荷油,继续搅拌,转速80-120r/min,搅拌时间20-30min;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上述备用的中药细粉,转速80-120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加入上述重量的滑石粉以及剩余的二分之一的蔗糖和剩余的二分之一的蒸馏水,转速130-150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将搅拌机转速调至80-120r/min,搅拌4小时;所得产品为白灰色软膏;具有芳香味。

实施例4

本发明第四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各个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本实施例中,骨伤消炎镇痛膏的中药组分和含量同实施例3。

骨伤消炎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同实施例3的步骤1;

步骤2:同实施例3的步骤2;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白灰色软膏经高压灭菌20-30min,冷却至常温后使用。所得产品为白灰色软膏;具有芳香味。

实施例5

本发明第五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各个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本实施例中,一种骨伤消炎镇痛膏,由下列中药制备而成:皂荚85克、当归55克、白芷55克、田七55克、姜黄55克、肉桂55克、桃仁28克、山柰 33克、白及33克、光慈姑33克、穿山甲28克、牡丹皮55克、白芥子35克、冬青油120毫升、薄荷油12毫升、蔗糖330克、蒸馏水900毫升、滑石粉900克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110毫升。

该骨伤消炎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处方称取皂荚、当归、白芷、田七、姜黄、肉桂、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及白芥子,将皂荚、当归、白芷、田七、姜黄、肉桂4、桃仁、山柰、白及、光慈姑、穿山甲、牡丹皮及白芥子分别粉碎成细粉,每味中药单独一个研磨机,粉碎后过100目筛,备用;

按处方称取或量取冬青油、薄荷油、蔗糖、蒸馏水、滑石粉及负150位负电位小分子水备用;

步骤2:取二分之一的蔗糖、全部的负电位小分子水、二分之一的蒸馏水,放入搅拌器中搅拌,转速83r/min,搅拌时间20min;加入冬青油、薄荷油,继续搅拌,转速83r/min,搅拌时间30min;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上述备用的中药细粉,转速83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加入上述重量的滑石粉以及剩余的二分之一的蔗糖和剩余的二分之一的蒸馏水,转速136r/min,搅拌1小时混合均匀,再将搅拌机转速调至83r/min,搅拌4小时;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白灰色软膏经高压灭菌20-30min,冷却至常温后使用。所得产品为白灰色软膏;具有芳香味。

实施例6

临床应用:本发明经多年实验研究和临床使用,本发明在治疗骨伤、骨折以及制备肌肉疼痛、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用法与用量:外用,将药膏和匀涂抹在纱布上,敷在损伤处,用绷带固定,急症患者可根据疼痛时间及时换药,正常情况下,2到3天换药一次。

注意:皮肤破损者禁用,骨折患者应在复位满意后使用。

功能与主治: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主要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及软组织损伤所致的局部组织的各种疼痛。对神经痛、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痛、风湿性关节炎等均有一定疗效。

病例统计:治疗300例,患者中,男性162例、女性138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4岁,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达100%。本发明的骨伤中药膏在敷贴完毕后,最快5分钟即可发挥药效,通常情况下可在30分钟内发挥药效,并起到相应的镇痛效果,有效地减轻了病患痛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