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胎盘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6499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羊胎盘制品,尤其涉及一种羊胎盘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羊胎盘是母羊孕育胎儿时候负责母体和胎儿血液和养分交换的组织,能够产生非常多活性物质。而羊胎盘是自然界中最为接近人类胎盘的组织,所以能够很好的被吸收。羊胎盘的营养组成与人类胎盘基本一致,营养结构最接近人的胎盘,其合理的自然结构特别丰富的营养成分含量成为动物胎盘的首选种类。羊胎盘在3至4月的叫羊胚胎,因为有很多奶泡没有被小羊吸收而具有更好的利用价值,要比产后的羊胎盘的营养来的要高。市面上所说羊胎盘主要以胶囊制剂,多以冻干粉配一些食品添加剂,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存在不易吸收,腥味大,口感不好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羊胎盘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羊胎盘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羊胎盘清洗干净,加入杏仁后在水中煮熟;

S20、将原料糯米煮熟得熟米;

S30、将步骤S10中煮熟后的羊胎盘及杏仁与步骤S20中的熟米冷却并混合后加入木香及米酒曲,搅拌均匀密封发酵36~80小时产生小于0.5%vol的酒度;

S40、将步骤S30中发酵后所得固体压榨后并灭菌后得所述发酵制品。

优选的,为了使制备的羊胎盘发酵制品发酵更好,使羊胎盘中的营养物质 更充分的溶解,所述羊胎盘、木香、杏仁及米酒曲加入量按重量计分别为原料米重量的:10%~80%、0.1%~0.5%、3%~8%、0.1%~0.5%。

优选的,步骤S20中,所述原料米为糯米。

优选的,为了更好的发酵,步骤S30中,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6~35℃。

优选的,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将所得发酵制品脱水后制得粉状物;

S50、将所述粉状物压制成片剂或胶囊。以便将羊胎盘发酵制品制成不同的制剂,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不同剂型的需求。

通过本发明的羊胎盘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能够将羊胎盘中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到发酵液中,制备出的发酵制品营养丰富,营养成分易于人体吸收,另外由于加入了杏仁和木香,杏仁本身具有润肺、降度胆固醇和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的等作用,木香本身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等作用,在制备羊胎盘发酵制品的过程中加入杏仁及木香,不仅使制备的发酵制品能够营养更丰富,而且通过杏仁和木香还起到去除羊胎盘腥味的作用,使制备的发酵制品腥味小,口感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原料配比为:

糯米100份、羊胎盘50份、木香0.5份、杏仁8份、米酒曲0.3份。

二、发酵制备羊胎盘发酵制品

将羊胎盘清洗干净,加入杏仁后在水中煮熟;将糯米煮熟得熟米;将煮熟后的羊胎盘与熟米冷却并混合后加入木香及米酒曲,搅拌均匀后在温度30℃条件下密封发酵36~80小时产生小于0.5%vol的酒度;将发酵后所得的固体部分进行压榨,灭菌制得发酵制品。

实施例2

一、原料配比为:

糯米100份、羊胎盘10份、木香0.1份、杏仁5份、米酒曲0.1份。

二、发酵制备羊胎盘发酵制品

将羊胎盘清洗干净,加入杏仁后在水中煮熟;将糯米煮熟得熟米;将煮熟后的羊胎盘与熟米冷却并混合后加入木香及粉碎后的米酒曲,搅拌均匀后在温度26℃条件下密封发酵36~80小时产生小于0.5%vol的酒度;将发酵后所得的固体部分进行压榨,灭菌制得发酵制品。

实施例3

一、原料配比为:

糯米100份、羊胎盘80份、木香0.3份、杏仁3份、米酒曲0.5份。

二、发酵制备羊胎盘发酵制品

将羊胎盘清洗干净,加入杏仁后在水中煮熟;将糯米煮熟得熟米;将煮熟后的羊胎盘与熟米冷却并混合后加入木香及米酒曲,搅拌均匀后在温度35℃条件下密封发酵36~80小时产生小于0.5%vol的酒度;将发酵后所得的固体部分进行压榨,灭菌制得发酵制品,将所得发酵制品脱水后制得粉状物,然后将所述粉状物制压制成片剂或胶囊。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制备的羊胎盘发酵制品使用电泳检测蛋白成分的方法使用液相和质谱的检测设备,经检测含有抑制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猪胰弹性蛋白酶和牛胰蛋白酶、肌动蛋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血清白蛋白、膜蛋白、绒毛膜生长激素、包被蛋白40s核糖体蛋白、精氨酸加压素受体、蛋白延长因子等营养物质,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短肽,可见,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羊胎盘中的营养物质很好的溶解于了羊胎盘发酵制品中,使制备而得的羊胎盘发酵制品营养丰富,并且由于部分羊蛋白在发酵过程断裂成短肽,更利于人体吸收。并且各实施例中制备的发酵制品腥味小,口感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