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痛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572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痛的外用药物,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背景技术:

脾胃虚寒,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胃脘部位发生疼痛的一类病证。胃胺痛常见的疼痛性质有冷痛、胀痛、隐痛、刺痛、热痛、剧痛或痛连胁背等。根据引起胃脘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可辨为气滞、血瘀、寒凝、火郁、食伤、停饮、中虚、津伤以及虫积等不同。各种胃脘痛中最常见的证型之一便是虚寒型胃脘痛,从临床观察前所做的流行病调查中可以看出虚寒型胃脘痛的发病正趋向年青化。

现有发明专利多未指明其所针对的胃脘痛类型,在治疗过程中应做到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对于现有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专利寥寥无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论述一种针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外用止痛药物,使用时,将其贴膏剂外贴于神阙穴即肚脐处,该药物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质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原料制成的外用药物:

公丁香11~15份延胡索10~15份

石榴皮8~12份胡椒5~10份

吴茱萸5~10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优选中药材原料质量份配比:

公丁香13~15份延胡索12~15份

石榴皮9~11份胡椒5~8份

吴茱萸6~8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最佳中药材原料质量份配比:

公丁香14份延胡索12份

石榴皮11份胡椒7份

吴茱萸6份。

将上述组分按下述方法制成药粉,与羊毛脂、凡士林等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贴膏剂。以上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可有效缓解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胃脘痛,长期使用无副作用,对脾胃虚寒患者体质具有调理改善作用。

制备方法:

1、按处方筛选各味药材,各称取配方量的2/5,进行粉碎过筛得生粉用药材;

2、按处方筛选各味药材,各称取配方量的3/5,作为提取用药材;将称量好的提取用药材放入提取罐中,加入3~15倍量的纯化水蒸馏提取,收集挥发油,煮沸提取2~10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入2~12倍量的纯化水煮沸提取1~6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60~70℃减压浓缩至滤液相对密度1.05~1.10(50℃)。

3、将浓缩好的药膏和粉碎好的生粉搅拌混合,干燥,再进行二次粉碎,得到混合药粉,以备用。

申请人将本发明实施例所制成的药粉委托权威试验单位进行了镇痛作用动物试验研究,包括小鼠热板法试验、小鼠光电甩尾法试验以及小鼠醋酸扭体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90min,中剂量60min、90min,大剂量30min、60min、90min均有显著提高痛阈的作用;三组剂量与对照组相比,对小鼠甩尾镇痛潜伏期及扭体镇痛扭体次数影响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以生产本药物贴膏剂1000贴为例,所用的中药材原料合辅料配比如下,但不限于实施例所给出的质量及配比:

公丁香840g延胡索720g

石榴皮660g胡椒420g

吴茱萸360g。

羊毛脂、凡士林各占混合药粉质量的15%,甘油占混合药粉质量的1%。每贴重2g,每贴含中药原料3g。

制备方法如下:

1.筛选:

1.1公丁香的筛选:剔除杂质、虫蛀、霉变的丁香。

1.2延胡索的筛选:剔除杂质、虫蛀、霉变的延胡索。

1.3石榴皮的筛选:剔除杂质、虫蛀、霉变的石榴皮。

1.4胡椒的筛选:剔除杂质、虫蛀、霉变的胡椒。

1.5吴茱萸的筛选:剔除杂质、虫蛀、霉变的吴茱萸。

2.称量:

2.1提取用药材称量:公丁香、延胡索、石榴皮、胡椒、吴茱萸按配方量的3/5称取。

2.2生粉用药材称量:公丁香、延胡索、石榴皮、胡椒、吴茱萸按配方量的2/5称取。

3.提取:将称量好的提取用药材放入提取罐中,加入8倍量的纯化水蒸馏提取,收集挥发油,煮沸提取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入6倍量的纯化水煮沸提取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60~70℃减压浓缩至滤液相对密度1.05~1.10(50℃)

4.一次粉碎:将称量好的生粉用药材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60目筛。

5.混合:将浓缩好的药膏和粉碎好的生粉放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10分钟。

6.干燥:将混合好的药膏放入烘干机中,60℃烘干。

7.二次粉碎:将烘干的混合药膏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100目过筛。

8.调配:称取占混合药粉70%的羊毛脂、凡士林,55~65℃熔化,保温下,加入混合药粉和占混合药粉1%的甘油,最后加入收集的挥发油搅拌均匀成糊状。

9.成型:上步骤中的均匀糊状体按规定剂量于药用复合膜上压制成型,冷却。

10.加衬:将成型药膏药用复合膜面粘附于医用胶带上,药膏面上覆防粘隔离纸。

11.包装,检验,入库。

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的止痛效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配比制备的药粉(胃肠舒贴药粉)委托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镇痛作用动物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送检单位:陕西博森生物制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

实验材料:

1、动物icr品系小鼠18-22g,240只雌雄各半由陕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陕)2012-003;

2、胃肠舒贴药粉陕西博森生物制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50413,棕色药粉;

3、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spa生产,国药准字j20080078,每片100mg阿司匹林。

检验项目:小鼠热板法试验、光电甩尾法试验、醋酸扭体法试验。

试验方法及结果:

1.小鼠热板法

雌性小鼠100只,用热板镇痛仪以55±0.5℃热板上筛选痛阈在5-30s之间小鼠60只按痛阈值分五组每组12只:①水对照组20ml/kg灌胃②胃肠舒贴0.8g/kg灌胃③胃肠舒贴1.6g/kg灌胃④胃肠舒贴3.2g/kg灌胃⑤阿司匹林200mg/kg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5天,于最后一次灌胃后30min,60min,90min测痛阈值,超过60s者以60s计。结果胃肠舒贴小剂量90min,中剂量60min、90min,大剂量30min、60min、90min分钟均有显著提高痛阈的作用,阿司匹林30min、60min、90min也均有显著提高痛阈的作用。详见表1

注:组间进行t检验,与对照组比*p<0.05**p<0.01

2.小鼠光电甩尾法

雄性小鼠60只,同上分为5组,每组12只,剂量给药如上,每天灌胃一次连续6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测每只小鼠光电甩尾潜伏期。结果:对照组为7.04±4.30s,胃肠舒贴0.8、1.6、3.2g/kg分别为12.61±3.76s、14.39±7.24s、13.87±2.73s,比对照组分别延长了79.12%、104.40%、97.02%。阿司匹林组为15.31±1.29s,与对照组相比延长了117.47%。详见表2

注:组间进行t检验,与对照组比*p<0.05**p<0.01

3.小鼠醋酸扭体法

雄性小鼠60只按体重分为5组,每组12只,分组及给药同上,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30分钟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0.1ml/10g体重,观察20分种内小鼠扭体次数。结果,胃肠舒贴三个剂量均有显著减少扭体次数的作用。详见表3

注:组间进行t检验,与对照组比*p<0.05**p<0.01

结论:

实施例1胃肠舒贴药粉以0.8g/kg,1.6g/kg,3.2g/kg三个剂量灌胃给药对小鼠热板法、光电甩尾法、醋酸扭体法均显示有镇痛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