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941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祖国医学脱疽的范畴,古人认为多由患者脾气不健、肝肾不足、寒湿侵袭、凝滞脉络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一种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疾病,并伴有继发性神经改变,其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导致肢端溃疡或坏死。由于罹患本病,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寻找最佳治疗药物,但疗效还是不尽人意,所以有必要寻找一种新药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治愈此病,减轻患者的痛苦,本发明提供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其拟制法为:清热解毒、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凉血消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组成及重量比份为:黄芩10、柴胡5、栀子10、郁金10、薏米仁30、茯苓15、白术20、山药30、厚朴15、黄芪40、党参15、刺五加15、制首乌15、生地20、知母30、秦艽10、川牛膝15、川芎15、水蛭6、土鳖虫6、生山楂30、乳香6、没药6、蜈蚣5、全蝎5、元胡20、赤芍15、三七10、半枝莲15、败酱草15、银花15、连翘15、蒲公英15、紫花地丁10、皂角刺15、白芷15、生甘草6。

将上述药物按重量比混合粉碎成80-100目的粉末,装入0.5克的空心胶囊制成口服药物即可。

组合物中:黄芩、栀子俱有清上焦之热的作用,柴胡、郁金俱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薏米仁清热利湿,茯苓、白术、山药、黄芪、党参俱有健脾补气的作用,其中黄芪有脱毒生肌的功效,刺五加有健脾补肾、活血通络的作用,生地、知母俱有清热滋阴的功效,制首乌滋补肝肾,秦艽祛风湿、舒筋络,川牛膝活血祛瘀,川芎活血行气,水蛭、土鳖虫破血逐瘀,生山楂开胃消食、活血散瘀,乳香、没药俱有活血消肿的作用,蜈蚣、全蝎、元胡俱有通络止痛的功效,赤芍、三七俱有祛瘀、消肿、定痛的作用,半枝莲、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生甘草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败酱草,皂角刺、白芷俱有排脓消痈的作用。

服用方法:一次10粒,一日三次口服,一个月为一疗程,服用两个疗程,一般能收到较好的疗效。本发明适用于患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轻度、中度和重度等各种类型的患者,但也适用于患有糖尿病足病变的患者。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祖国传统医学的中草药进行合理配伍,治疗成本较低,副作用较小,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临床观察的60例患者来说明上述药物的有效性。60例患者完全参照全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标准,排除累及脑和肾、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肺结核、冠心病以及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因素,其中男50例,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为55岁;女10例,年龄最小为30岁,最大为50岁,疗程最短者为半年,最长者为2年,患者将上述药物一次10粒,一日三次口服,服用两个疗程,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0例,经长期随访未再复发,显效1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药物按重量比:黄芩10、柴胡5、栀子10、郁金10、薏米仁30、茯苓15、白术20、山药30、厚朴15、黄芪40、党参15、刺五加15、制首乌15、生地20、知母30、秦艽10、川牛膝15、川芎15、水蛭6、土鳖虫6、生山楂30、乳香6、没药6、蜈蚣5、全蝎5、元胡20、赤芍15、三七10、半枝莲15、败酱草15、银花15、连翘15、蒲公英15、紫花地丁10、皂角刺15、白芷15、生甘草6,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祖国传统医学的中草药进行合理配伍,治疗成本较低,副作用较小,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志升
技术研发日:2016.06.05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