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9538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保护眼睛健康很重要。眼病是眼部发生的疾病,主要为眼睛附属组织如眼眶、眼睑和眼肌等的疾病,病因源于眼球组织及其功能的异常、萎缩和损坏。眼病为各类型人群都可发病的疾病,常见眼病有结膜炎、角膜炎、周期性眼炎、白内障等,并引发恶性青光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淋菌性结膜炎等并发症。

现有技术中,眼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向眼中滴入针对各种眼病的眼药、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眼药主要为西药,即有机化学药品,虽然见效较快,但会对人体造成很多不良反应,存在使用风险,易复发。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痛苦大、医疗费用高。

中药具有安全、副作用少,对胃肠道无损伤,对肝肾刺激小等优点。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容易复发,且治疗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何提供一种见效快、疗程短、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不易反复、成本低的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炉甘石5-10重量份、海螵蛸2-5重量份、石决明2-6重量份、煅白矾2-4重量份、鹅管石1-5重量份、玄明粉2-4重量份、珍珠0.05-0.15重量份、紫硇砂0.01-0.03重量份、龙脑冰片0.08-0.12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炉甘石6重量份、海螵蛸3重量份、石决明4重量份、煅白矾3重量份、鹅管石3重量份、玄明粉3重量份、珍珠0.1重量份、紫硇砂0.02重量份、龙脑冰片0.1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为散剂。

优选的,所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的细度为200目以上;更优选的,细度为200-500目。

上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研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得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毒副作用小、不易反复、成本低的优点,对晶体混浊、眼底出血、蟹晴、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飞蝇症和胬肉攀晴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经临床验证,有效率能够达到80%以上。

本发明的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没有特殊工艺,便于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专利要求的限制。

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炉甘石5-10重量份、海螵蛸2-5重量份、石决明2-6重量份、煅白矾2-4重量份、鹅管石1-5重量份、玄明粉2-4重量份、珍珠0.05-0.15重量份、紫硇砂0.01-0.03重量份、龙脑冰片0.08-0.12重量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9味中药皆为中药领域常用药材,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方式获得:

炉甘石,别名卢甘石,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菱锌矿的矿石。功能主治:去翳退赤,收温敛疮。治目赤翳障,烂弦风眼,溃疡不敛,皮肤湿疮。

海螵蛸,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收集从乌鲗鱼中剥下之内壳;或于4-8月间,捞取漂浮在海边的乌鲗内壳,漂净,晒干。功能主治: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

石决明,来源:石决明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碾碎。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劳热,青盲内障

煅白矾,又名枯矾,来源:取拣净的白矾,置砂锅内加热溶化并煅至枯干,取出,剁块。功能主治: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

鹅管石,来源:为腔肠动物树珊瑚科栎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或矿物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滴乳石)。栎珊瑚全年可采,除去杂石,洗净,晒干。钟乳石全年可采,选择细如管状的滴乳石。功能主治:温肺,壮阳,通乳。治肺痨咳喘,胸闷,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通。

玄明粉,来源:为芒消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无水硫酸钠。功能主治: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大便不通,目赤肿痛,咽肿口疮,痈疽肿毒。

珍珠,来源: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贝类动物珍珠囊中形成的无核珍珠。功能主治: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

龙脑冰片,来源: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紫硇砂,来源:紫硇砂为紫色食盐,全年可采,去杂质。性状为块状结晶体,多数呈立方形,大小不等,有棱角或凹凸不平,有明显不规则小孔。表面暗紫色或紫红色,稍有光泽,附有少量黄白色硫磺粉末。质重,以手摸之有凉感。坚而脆,断面平滑光亮。臭气浓,味咸,可溶于水。功能主治:软件,消积,散瘀消肿。用于经闭,癌肿;外用治目翳胬肉,痈肿疮毒。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优选配比为:炉甘石6重量份、海螵蛸3重量份、石决明4重量份、煅白矾3重量份、鹅管石3重量份、玄明粉3重量份、珍珠0.1重量份、紫硇砂0.02重量份、龙脑冰片0.1重量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制剂,其中,散剂使用最为方便,更常用。

本发明的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是,每日2次,分别为早晚使用,每次用量少许,通常0.1g即够。直接外用,点在眼角即可。

本发明的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研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得到中药组合物;

其中,研磨成细粉和过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制药工艺,没有特殊限制,具体细度根据需要选择即可,一般细度为200目以上,优选的,细度为200-500目。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由炉甘石5重量份、海螵蛸2重量份、石决明2重量份、煅白矾4重量份、鹅管石5重量份、玄明粉4重量份、珍珠0.05重量份、紫硇砂0.01重量份和龙脑冰片0.08重量份组成。

上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研碎成细粉,过200目筛,混匀,得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

对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进行检测:随机抽取的400例患有眼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其中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240例,年龄为45-60岁,病程3个月到5年,病种为晶体混浊、眼底出血、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飞蝇症或者胬肉攀晴。用药方法:每日2次,每次0.1克,点眼角,30天为一疗程。观察一疗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

实施例2

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由炉甘石10重量份、海螵蛸5重量份、石决明6重量份、煅白矾2重量份、鹅管石1重量份、玄明粉2重量份、珍珠0.15重量份、紫硇砂0.03重量份和龙脑冰片0.12重量份组成。

上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研碎成细粉,过300目筛,混匀,得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

对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进行检测:随机抽取的400例患有眼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其中男性患者200例,女性患者200例,年龄为45-60岁,病程3个月到5年,病种涵盖晶体混浊、眼底出血、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飞蝇症和胬肉攀晴。用药方法:每日2次,每次0.1克,点眼角,30天为一疗程。观察一疗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

实施例3

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由炉甘石6重量份、海螵蛸3重量份、石决明4重量份、煅白矾3重量份、鹅管石3重量份、玄明粉3重量份、珍珠0.1重量份、紫硇砂0.02重量份和龙脑冰片0.1重量份组成。

上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研碎成细粉,过300目筛,混匀,得到治疗眼病的中药组合物.

对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进行检测:随机抽取的500例患有眼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其中男性患者210例,女性患者290例,年龄为40-68岁,病程3个月到5年,病种涵盖晶体混浊、眼底出血、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飞蝇症和胬肉攀晴。用药方法:每日2次,每次0.1克,点眼角,30天为一疗程。观察一疗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

上述实施例1-3采用的疗效标准为:

痊愈: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眼异物感消失、烧灼感消失、眼分泌物消失,患者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的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得到恢复。

好转:主要症状减轻;

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痊愈率是痊愈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总有效率是痊愈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与好转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停药30天反复率是停药30天后,病情反复的患者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经实施例1-3检测,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无毒副作用出现,持续观察30天痊愈患者,病情不易反复,见效快,连续使用一个月即有效果,对晶体混浊、眼底出血、蟹晴、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飞蝇症和胬肉攀晴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能够达到80%以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