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氏针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779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克氏针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部件的折弯及其截断的截断器,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克氏针的折弯及折弯刮断器。



背景技术:

在骨科手术中常用克氏针作为断骨对接固定的克氏针,一般克氏针在二十公分左右,直径在0.5 ~ 4 毫米之间有不同的几种规格。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常被用在骨科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在手术中可根据对接骨骼的大小,对克氏针进行剪裁,而后将克氏针插入钻空的骨骼中进行固定,并将折弯克氏针露出骨骼外,以防止留在骨表面的针尾刺出皮肤或没入骨面而无法在日后取出。目前常应用持针器或钳头来完成折弯工作,往往比较费时费力,公开号为CN87212315U专利中的手柄必须旋转180度才能够将克氏针折弯,在折弯过程中,压针块的侧平面始终与克氏针接触,使得整个折弯器长度太长,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所以,目前没有能够将克氏针一次折为所需角度的折弯器,更不敢想使用折弯器继续进行对克氏针截断。本公司申请的上一个专利,由于是固定槽对克氏针进行限位,在折弯刮断过程中,克氏针容易脱出;当固定槽作为旋转轴时,固定槽两侧体积很小,很难继续在固定槽上设置附加夹持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克氏针折弯或刮断过程中,对克氏针持续施加夹持力的技术问题。

一种克氏针折弯装置,包括尖嘴钳,所述尖嘴钳头部两个夹持片形成夹持克氏针的钳口,钳口两个夹持片之一为成形芯块,所述钳口侧方设有向钳口固定的克氏针施加折弯力的触头,尖嘴钳作为旋转轴,套设在旋转轴的外套设置向克氏针施加折弯力的触头围绕旋转轴转动,触头向成形芯块方向旋转将两个夹持片夹持的克氏针绕成形芯块折弯。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装置,所述钳口两个夹持片之一为成形芯块,钳口另一个夹持片上设钳口限位槽,钳口限位槽与成形芯块配合夹持克氏针时防止折弯过程中克氏针脱出。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装置,所述触头触压克氏针的部位设触头限位槽,防止折弯过程中克氏针从触头脱出。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装置,所述触头上用于刮切克氏针的刮切刃与成形芯块形成刮切口。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装置,所述尖嘴钳的头部作为旋转轴,外套向克氏针施加折弯力的触头围绕旋转轴转动,为尖嘴钳的头部即旋转轴制成回转面,回转面外套设套管,套管固定触头。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装置,所述回转面形成锥形轮廓,锥形轮廓外,套接与其配合的套管,使得尖嘴钳的头部的钳口能够张开容纳克氏针,套管固定触头;所述套管内壁设锥形槽,锥形槽的形状能够容纳张开的两个夹持片之一侧的夹持片,所述张开的两个夹持片,为两个夹持片的张开状态能够容纳克氏针。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装置,所述回转面形成锥形轮廓,锥形轮廓外,套接与其配合的套管,使得尖嘴钳的头部的钳口能够张开容纳克氏针,指钳口两个夹持片之一为回转面形成锥形轮廓,形成锥形轮廓的夹持片设槽孔,该槽孔容纳另一夹持片,使得尖嘴钳的头部的钳口能够张开容纳克氏针。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装置,所述触头中心到旋转轴的轴线的连线与锥形槽中心到旋转轴的轴线的连线形成夹角α;所述触头抵靠克氏针的位置,触头中心到旋转轴的轴线的连线与包含成形芯块的夹持片张开方向形成夹角β;α>β。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装置,所述套管设置扳动手柄,扳动手柄为触头及其刮切刃提供折弯力和刮断力。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刮断装置,所述尖嘴钳的侧方设置与扳动手柄配合的固定手柄,扳动手柄与固定手柄配合为一对手握的手柄,其中扳动手柄为铰接的两段,前段和后段,前段和后段之间由限位铰链铰接。

现有技术中采用钳头,往往是先钳住钢针,然后在钳住状态下再用力将其折弯,费时费力;本发明不但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将骨科钢针折弯刮断的装置,其适用于需要将钢针刮断的案例;还提供了一种将仅可以将钢针折弯的装置,由于使钢针折弯的力远小于刮断力,因此其对材料要求不高,制作成本低,可适用于骨科钢针只需折弯的案例中。现有技术中采用钳头,往往是先钳住克氏针,然后在钳住状态下再用另一个钳子将其折弯,费时费力,本发明首先采用钳头将克氏针夹紧,符合通常夹持习惯,然后采用折弯刮切机构由绕转轴转动的拨块拨动克氏针绕成型芯块弯曲形成所需的钩状弯头,如果克氏针折弯之后长度合适,那么就取下折弯装置,如果克氏针折弯之后长度长,继续旋转将克氏针刮断,刮切过程中,始终将克氏针夹紧;夹持件单侧设置限位槽,方便折弯刮断后脱出;设置棘轮扳手,折弯刮断过程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夹持件张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夹持件闭合、刮切刃与成形芯块侧方形成一种刮切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夹持件夹持克氏针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锥形套管套锥形转轴及锥形套管固定限位档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尖嘴钳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套管或者锥形套管固定扳动手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克氏针折弯过程中示意图;图8是尖嘴钳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仅可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仅可折弯装置液压缸提供折弯力结构示意图;图11是仅可折弯装置凸轮提供折弯力结构示意图;图12是仅可折弯装置钳口提供折弯力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折弯和刮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折弯和刮断装置液压缸提供折弯力结构示意图;图15是折弯和刮断装置凸轮提供折弯力结构示意图;图16是折弯和刮断装置钳口提供折弯力结构示意图;图17是定位槽侧方伸出螺杆夹紧钢针结构示意图;图18是触头限位槽的形状为与克氏针配合的圆弧状结构示意图;图19是触头限位槽的形状为刮切刃由外侧到内侧形成倾斜结构示意图;图20是套管内壁设锥形槽结构示意图;图21是触头中心到旋转轴的轴线的连线与锥形槽中心到旋转轴的轴线的连线形成夹角α示意图;图22是触头抵靠克氏针的位置,触头中心到旋转轴的轴线的连线与包含成形芯块的夹持片张开方向形成夹角β示意图;图23是尖嘴钳的侧方设置与扳动手柄配合的固定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克氏针折弯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包括尖嘴钳,所述尖嘴钳头部两个夹持片形成夹持克氏针的钳口,钳口两个夹持片之一为成形芯块6,所述钳口侧方设有向钳口固定的克氏针施加折弯力的触头,尖嘴钳作为旋转轴,该旋转轴可以为圆柱体,也可以为圆锥体,能够使得设有向克氏针施加折弯力的触头3围绕夹持件1转动就行,也就是触头3围绕旋转轴转动,套设在旋转轴的外套设置向克氏针施加折弯力的触头3围绕旋转轴转动,触头3向成形芯块6方向旋转将两个夹持片夹持的克氏针绕成形芯块6折弯,触头3压迫克氏针绕成形芯块6折弯。若是平嘴钳,可以将合紧钳口的平嘴钳头部外轮廓设置为圆柱体作为圆柱旋转轴,套设在圆柱旋转轴的外套可以是管状,也可以是环状;若是尖嘴钳,可以将合紧钳口的尖嘴钳头部外轮廓设置为椎体作为椎状旋转轴,套设在椎状旋转轴的外套可以是椎管,也可以是内壁为锥形的环;但是尖嘴钳的转轴可以不是锥形,例如图4在尖嘴钳铰接轴部位设置以尖嘴钳中心线为轴线的旋转导轨副,环形凹槽3029与环形凸环3028构成相对旋转导轨副。

所述钳口两个夹持片之一为成形芯块6,钳口另一个夹持片上设钳口限位槽5,钳口限位槽5与成形芯块6配合夹持克氏针时防止折弯过程中克氏针脱出。仅仅在一侧夹持片设限位槽5的原因,是因为折弯后的克氏针80,抵靠成形芯块6的两个面或者三个面,克氏针80抵靠成形芯块6三个面时,将折弯的克氏针80刮断后,需要从成形芯块6脱出,如果成形芯块6夹持克氏针的面设槽,不利于克氏针从成形芯块6脱出,当然,可以在成形芯块6侧方设计脱模斜度,便于成形芯块6与折弯刮断的克氏针80脱离;克氏针80抵靠成形芯块6两个面时,可以在成形芯块6夹持克氏针的面设槽,例如仅仅折弯九十度,仍然能够将克氏针从成型芯块中脱出。

所述触头3触压克氏针的部位设触头限位槽31,防止折弯过程中克氏针从触头3脱出。当仅仅需要折弯时,如图18,触头限位槽31的形状为与克氏针配合的圆弧状即可;当需要刮断时,如图19触头限位槽31的形状为刮切刃4由外侧到内侧形成与触头3移动方向反向的倾斜,这样,刮切刃4刮切克氏针的同时,限制克氏针脱出。

所述触头3上用于刮切克氏针的刮切刃4与成形芯块6形成刮切口如图2,触头3将克氏针折弯后,刮切刃4沿刮切口继续旋转将夹持的克氏针刮切断。这种情况成形芯块6需要承受巨大的剪切力或者压力,当克氏针需要折弯90度并刮切时,成形芯块6有点悬臂的结构,成形芯块6需要承受巨大的剪切力;当克氏针需要折U型弯并刮切时,成形芯块6被U型克氏针的同时,成形芯块6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试验时,将材料为4Cr13的成形芯块6热处理为硬度61,折弯4mm直径克氏针时,将4Cr13的成形芯块6压碎;所以使用4Cr13材料时,硬度为51至55即可。触头3上用于刮切克氏针的刮切刃4与夹持件1一侧端部的成形芯块6侧方61形成刮切口如图2,刮切刃4沿刮切口继续旋转,旋转的过程中刮切克氏针,直至刮切刃4与成形芯块6侧方61接触(也可以距离很短,使得克氏针断开就行),将夹持的克氏针刮切断。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刮断装置,所述两个夹持片的端部,另一个夹持片上设成形芯块6,触头3向克氏针施加折弯力使克氏针围绕成形芯块6折弯后,成形芯块6为柱体,触头3上用于刮切克氏针的刮切刃4与成形芯块6侧方形成刮切口,与刮切刃4形成刮切口的成形芯块6的侧方,可以是成形芯块6两个侧面的交线61,也可以是与刮切刃4旋转路径同心的圆弧面,例如图中成形芯块6的侧圆弧面,刮切刃4沿刮切口继续旋转将折弯的克氏针刮切断。成形芯块6的形状与克氏针弯曲的内曲面或者内曲线对应,所述内曲面或者内曲线,相当于弯钩的内轮廓形状。

所述尖嘴钳的头部作为旋转轴,外套向克氏针施加折弯力的触头3围绕旋转轴转动,为尖嘴钳的头部即旋转轴制成回转面,回转面外套设套管302,套管302固定触头3。尖嘴钳头部的夹持片在套管302内开合夹持装卸克氏针。此时,如图1,夹持件1的两个开合部件张开,克氏针80至于开口内,然后,夹持件1的两个开合部件闭合,如图3克氏针80被限位槽5和成形芯块6对应侧面夹持,触头3抵靠在克氏针上,旋转触头3,触头3压迫克氏针80弯曲,克氏针80弯曲至所需折弯形状,触头3的刮切刃4与成形芯块6两个侧面的交线61形成刮切口,继续旋转触头3,触头3的刮切刃4将克氏针80刮切断,然后,两个开合部件张开,成形芯块6与折弯刮断的克氏针80脱离。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刮断装置,所述两个夹持片的外侧形成锥形轮廓,端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锥形轮廓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使得端部的直径尽可能小;锥形轮廓外套接套管302,套管302连接固定触头3。所述套管302的内轮廓与两个夹持片的外侧形成锥形轮廓匹配,当然,如果两个夹持片的外侧形成圆柱体,那么套管302的内轮廓是匹配的圆管,套管302的外轮廓可以是锥形轮廓,也可以是柱状轮廓。

所述回转面形成锥形轮廓,锥形轮廓外,套接与其配合的套管302,使得尖嘴钳的头部的钳口能够张开容纳克氏针,套管302固定触头3;所述套管302内壁设锥形槽3025如图20,锥形槽3025的形状能够容纳张开的两个夹持片之一侧的夹持片,所述张开的两个夹持片,为两个夹持片的张开状态能够容纳克氏针。

如图5图8所述回转面形成锥形轮廓,锥形轮廓外,套接与其配合的套管302,使得尖嘴钳的头部的钳口能够张开容纳克氏针,指钳口两个夹持片之一为回转面形成锥形轮廓,形成锥形轮廓的夹持片设槽孔62,该槽孔62容纳另一夹持片63,使得尖嘴钳的头部的钳口能够张开容纳克氏针。这样回转面基本完整,仅仅缺失槽孔62部分,使旋转更稳固。

所述形成锥形轮廓夹持片的槽孔62在转轴部位是两个轴孔64,另一夹持片在转轴部位是一个轴孔65,转轴66穿过两个轴孔64和一个轴孔65。

如图4所述的克氏针折弯刮断装置,所述套管302设置限位档环3021,在刮切时,限位档环3021与锥形面共同防止套管302从锥形轮廓夹持件1上脱出。当然夹持件1外部可以设环状凸台或者环状凹槽,套管302内表面匹配环状凹槽或者环状凸台,防止套管302从夹持件1上脱出。

所述套管302沿圆周方向设置通槽3029,所述形成锥形轮廓夹持片与通槽3029对应部位固定限位柱3028,限位柱3028防止套管302从锥形轮廓夹持件1上脱出。

所述套管302沿圆周方向设置通槽3029,所述形成锥形轮廓夹持片与通槽3029对应部位固定限位滑块3027,限滑块3027防止套管302从锥形轮廓夹持件1上脱出。

如图4图5所述的克氏针折弯刮断装置,所述夹持克氏针的夹持件1是尖嘴钳,图4显示尖嘴钳剖视的形状,但是该尖嘴钳是相互铰接的两个部件的一个,沿普通尖嘴钳铰轴两端,设置与该部件嘴部外轮廓的回转体,留出供另一个铰接部件活动的沟槽,使得尖嘴钳头部的钳口两个夹持片即为夹持件1夹持克氏针的两个夹持片,钳口两个夹持片端部的限位槽5与成形芯块6夹持克氏针,尖嘴钳的夹持手柄10提供夹持力。

所述触头3中心到旋转轴的轴线的连线与锥形槽3025中心到旋转轴的轴线的连线形成夹角α如图21;2、所述触头3抵靠克氏针的位置,触头3中心到旋转轴的轴线的连线与包含成形芯块6的夹持片张开方向形成夹角β如图22;α>β。如图21,所述触头3中心A点到旋转轴的轴线O点的连线与锥形槽3025中心点到旋转轴的轴线O点的连线形成夹角AOB即α,如图22,触头3的刮切刃4抵靠克氏针的位置,触头3中心点A到旋转轴的轴线O点的连线与包含成形芯块6的夹持片张开方向OC形成夹角AOC即β;当OB与OC重合时,锥形槽3025正对包含成形芯块6的夹持片,当钳口张开时,包含成形芯块6的夹持片置入锥形槽3025,由于α>β,所以触头3离开克氏针,将克氏针置入钳口后两个夹持片夹紧克氏针,两个夹持片外轮廓能够使套管302旋转,就限制了钳口张开,例如两个夹持片外轮廓形成锥形轮廓,触头3转动抵靠克氏针,锥形槽3025就与包含成形芯块6的夹持片错位,对应的夹持片被错位的套管302锁死,就限制了钳口张开,同时使尖嘴钳的手柄省力。

如图6所述的克氏针折弯刮断装置,所述套管302设置扳动手柄3022,扳动手柄3022为触头3及其刮切刃4提供折弯力和刮断力。这样,尖嘴钳的夹持手柄10提供夹持力并固定尖嘴钳,扳动手柄3022提供折弯刮断力,此时,一般适合直径2mm及以下的克氏针。

如图7所述的克氏针折弯刮断装置,所述尖嘴钳10的侧方设置与扳动手柄3022配合的固定手柄3023,扳动手柄3022与固定手柄3023配合为一对手握的手柄。由于扳动手柄3022与固定手柄3023配合为一对手握的手柄,尖嘴钳的夹持手柄10基本不受扳动手柄3022提供折弯刮断力的影响,此时,一般适合直径2mm-4mm的克氏针。

如图23所述尖嘴钳10的侧方设置与扳动手柄3022配合的固定手柄3023,扳动手柄3022与固定手柄3023配合为一对手握的手柄,其中扳动手柄3022为铰接的两段,前段30221和后段30222,前段30221和后段30222之间由限位铰链30223铰接。由于挂切需要转动的角度达到50°,300多毫米长的手柄端部较宽,一只手不能握住,所以设置为如图23结构,限位铰链30223限制图23中后段30222相对前段30221,握紧后段30222和固定手柄3023,为触头3及其刮切刃4提供刮断力,后段30222和固定手柄3023距离较近, 当手握费力时,握紧前段30221和固定手柄3023,为触头3及其刮切刃4继续提供刮断力。

所述的克氏针折弯刮断装置,所述扳动手柄3022是棘轮扳手,所述套管302与棘轮扳手配合的部位的外形为与棘轮扳手配合的螺母外形。由于扳动手柄3022是棘轮扳手,使用更方便。

本发明对克氏针折弯刮切方法的解释,可以参考所述克氏针折弯刮断装置的实施方式。

一种钢针折弯装置,如图9、图10所示,包括定位钢针的定位槽101,定位槽1上方设有向钢针施加折弯力的触头103,该触头103上设用于折弯钢针的刮切刃104;定位槽101的一侧设置钢针折弯到需要角度的折弯垫板105,折弯垫板105右侧高度低于运动至钢针上方的触头103上的刮切刃104至少一个钢针直径的距离,折弯垫板105上表面与运动至上方的刮切刃104至少保持一个钢针直径的距离。触头103与定位槽1口的相应侧之间形成折弯力,即触头103与折弯垫板105右侧形成折弯力,将钢针折弯。随着支撑钢针点的变化和折弯垫板角度的变化,可以将钢针折为不同角度的弯曲。

触头103与定位槽101之间设导轨付1010,这样使触头的移动更直,定位槽1设在机架10502上,机架10502上固定液压缸108,液压缸108的活塞头10801固定触头103。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将钢针定位,将钢针定位指将钢针夹紧在与钢针直径配合的定位槽中或如图17所示的活动槽中,使钢针能够抵抗折弯力,露出需折弯的一端,施加折弯力的触头103沿着与定位槽101的中心轴向形成夹角的直线方向对钢针施加折弯力,由于折弯垫板105右侧较触头上的刮切刃低,因此当刮切刃移动至突出的钢针时,将钢针折弯,钢针折弯后垫于限位垫板上,由于限位垫板左侧高度与运动至上方的刮切刃104至少保持一个钢针直径的距离,因此刮切刃只能将钢针继续折弯而不能将其刮断。由于使钢针折弯的力远小于刮断力,因此此装置对材料要求不高,制作成本低,可适用于骨科钢针只需折弯的案例中。

如图11所示,所述触头103由凸轮109推动进行折弯。

如图12所示,所述定位槽101设在钳口1010中的一个钳头10101端头端面,折弯触头103设置在另一个钳头10102端头侧方,两个钳头合拢将钢针折弯,折弯力为两个钳头合拢时对钢针施加的圆弧线方向的力。

一种可以将钢针折弯刮断的装置,如图13~16所示,与上述仅可以将钢针折弯的装置不同的是,所述折弯垫板105右侧高度低于运动至钢针上方的触头103上的刮切刃104至少一个钢针直径的距离,折弯垫板105左侧连接限位垫板102,限位垫板102上表面与运动至上方的刮切刃接触,形成刮切口,将折弯的钢针刮切断,随着支撑钢针点的变化和折弯垫板与限位垫板角度的变化,可以将钢针折为不同角度的弯曲并刮切断。使用本发明将钢针折弯刮切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⑴将钢针定位,钢针露出需折弯刮切的一端;

⑵在需折弯刮切的一端施加折弯力,将钢针折弯;

⑶折弯到需要角度后的钢针被限制继续折弯;

⑷由刮切刃继续施加刮切力将钢针刮切断。

具体为:首先将钢针定位(将钢针定位指将钢针夹紧在与钢针直径配合的定位槽中或如图17所示的活动槽中,使钢针能够抵抗折弯力和刮切力),露出需折弯的一端,由触头103向钢针施加定位槽侧面方向的侧向力将钢针折弯,折弯后的钢针垫于限位垫板105上,触头103上的刮切刃104继续施加刮切力将钢针刮切断。

如图13、14及15所示,施加折弯力的触头沿着与定位槽的中心轴向形成夹角的直线方向对钢针施加折弯力,刮切力为直线方向的折弯力的延续。

如图16所示,将钢针定位在两个钳头中的一个钳头端头10101,步骤2中的折弯力为另一个钳头10102端头侧方,在合拢时对钢针施加的圆弧线方向的力,步骤4中继续施加的刮切力的方向是步骤2中圆弧线方向的力的延续。

所述定位槽101为夹紧钢针的活动槽,即槽的一个侧壁移动夹紧,图17中槽的一个侧壁伸出旋拧螺栓杆的端面10111夹紧钢针,防止钢针折弯刮切时移动或脱出限位槽。

在所述两个钳头合拢折弯钢针的实施例中,夹紧钢针的活动槽还可为另一个钳口,即活动槽的两个侧壁设在一个钳头上,另一个钳头上设折弯触头,两个钳头形成一个钳口,可以合拢将钢针折弯或刮断;另设一个钳口可以夹持活动槽的两个侧壁,使两侧壁加紧钢针,以便折弯和刮断。

或者为与钢针直径配合的限位槽,当钢针被施加折弯力和刮切力时,限位槽限制钢针脱出限位槽,说明书附图中除图17之外,其余都是与钢针直径配合的限位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