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42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失眠症,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其致病原因有身体疾病、生理、心理、精神因素,也有因为服用药物和其他物质引起的失眠。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据数据统计,成年人失眠发生率已达38.2%,女性发病人数是男性发病人数的1.5倍,其中四分之三是40-59岁之间的中老年人。长期失眠会引发一系列躯体不适或神经精神症状,如疲劳、头痛、头晕、多梦、心慌气短、情绪急躁、焦虑多疑、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等一些慢性疾病。失眠虽不是危重疾病,但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日间活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失眠,目前较多的是服用西药安眠药,而安眠药只能起到控制维持的作用,并不治病,且服用安眠药后的睡眠属于被动睡眠,不同于正常的生理睡眠,且失眠患者长期服用会伤害脑神经,副作用很大,易产生依赖性。而现有的其他药物和疗法也存在见效慢、疗程长和治疗彻底的缺陷。技术实现要素:古籍中有记载:因劳倦思虑太过,伤及心脾,伤于心则血气暗耗,血不养心,神不守舍,多致不寐之症;伤于脾则食少纳呆,化源不足,营血亏损,不能上奉滋养于心,心失所养,以致心神不安而不成寐。另外,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失眠与心之关系较其他脏腑更为密切;而在人体五行中,心、脾相连,不仅脾病可引起失眠,失眠日久,暗耗心血,也会引起脾虚,加重血虚,两者相互影响。故失眠的病机核心为心脾两虚,治疗则宜以健脾养心、安神定志为原则。鉴于目前失眠发病率日益升高,而现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大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失眠的致病机理,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配方科学合理,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等功效,其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配合,按照常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加工制成所需常规剂型,用于治疗失眠效果显著,疗程短,治疗彻底,治愈后不易复发;且药性温和,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羊洪膻10-15份、椰子瓤20-30份、娃娃拳15-25份、野料豆15-25份、胡桃仁16-22份、牛鼻栓23-27份、小蓟根12-16份、双肾草15-20份、萱草根10-15份、翼核果11-17份、麦门冬15-20份、山樱桃20-25份、高山露珠草6-15份、高粱根16-24份、白千层树皮15-25份。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羊洪膻12-14份、椰子瓤23-27份、娃娃拳17-22份、野料豆17-22份、胡桃仁18-20份、牛鼻栓24-26份、小蓟根13-15份、双肾草17-19份、萱草根12-14份、翼核果13-15份、麦门冬17-19份、山樱桃22-24份、高山露珠草9-12份、高粱根18-22份、白千层树皮17-23份。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羊洪膻13份、椰子瓤25份、娃娃拳19份、野料豆19份、胡桃仁20份、牛鼻栓25份、小蓟根14份、双肾草18份、萱草根13份、翼核果14份、麦门冬18份、山樱桃23份、高山露珠草11份、高粱根20份、白千层树皮2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重量份拣取所述原料,洗净沥干后,去除杂质;2)将羊洪膻、椰子瓤、娃娃拳、牛鼻栓、小蓟根、双肾草、萱草根、翼核果、高山露珠草、高粱根、白千层树皮分别断碎至长度小于2cm;将胡桃仁去皮膜后捣碎;将麦门冬去心;而后将以上处理过的原料与山樱桃一起放入煎煮容器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前先加水浸泡30-40min,加水量为没过煎煮容器中原料药面1.5-2cm,而后武火煮沸再转文火保持沸腾煎煮25-30min,过滤取药液,所剩药渣保留;然后进行第二次煎煮,向第一次煎煮所剩药渣中加水没过药渣面1-1.5cm,武火煮沸后保持沸腾文火煎煮20-25min,过滤取滤液,所剩药渣保留;继续进行第三次煎煮,向第二次煎煮所剩药渣中加水没过药渣面0.5-1cm,武火煮沸后保持沸腾文火煎煮15-20min,过滤取滤液;合并三次煎煮所得滤液,进而浓缩、干燥成粉末,得水提取物;3)将野料豆文火炒焦,而后研磨成粉末,过100-120目筛网,得野料豆药粉;4)将步骤2)所得的水提取物和步骤3)所得的野料豆药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得成品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可进一步应用于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即采用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按照常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制成常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散剂、颗粒剂、片剂、丸剂或胶囊剂,方便携带、服用。使用方法:内服,每次服用有效药量1-2g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制得药物,每日3次,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2周为一个疗程,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避免情志刺激,生活要有规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根据失眠症的致病机理,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精选原料药物及其配比,选取羊洪膻、椰子瓤、娃娃拳、野料豆、胡桃仁、牛鼻栓、小蓟根、双肾草、萱草根、翼核果、麦门冬、山樱桃、高山露珠草、高粱根和白千层树皮为原料,其中,羊洪膻、椰子瓤、娃娃拳、野料豆、胡桃仁、牛鼻栓具有健脾益气、补肝益肾、祛风除湿、温胃润肠、润燥化痰等功效;小蓟根、双肾草、萱草根、翼核果可滋阴益肾、益气养血;麦门冬、山樱桃、高山露珠草、高粱根和白千层树皮可补心清肺、解郁安神、清热润燥。以上各原料本身多成分再加以合理组合,其中的有效成分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协同增效,共奏健脾益气、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功效,形成整体协调统一的独特有机体,可从根本上对机体进行调理,用于治疗失眠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疗彻底,治愈后不易复发。另外,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采用纯天然中药原料制备而成,作用药力温和,不会对肠胃造成刺激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安全可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羊洪膻10份、椰子瓤20份、娃娃拳15份、野料豆15份、胡桃仁16份、牛鼻栓23份、小蓟根12份、双肾草15份、萱草根10份、翼核果11份、麦门冬15份、山樱桃20份、高山露珠草6份、高粱根16份、白千层树皮15份;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重量份拣取所述原料,洗净沥干后,去除杂质;2)将羊洪膻、椰子瓤、娃娃拳、牛鼻栓、小蓟根、双肾草、萱草根、翼核果、高山露珠草、高粱根、白千层树皮分别断碎至长度小于2cm;将胡桃仁去皮膜后捣碎;将麦门冬去心;而后将以上处理过的原料与山樱桃一起放入煎煮容器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前先加水浸泡30-40min,加水量为没过煎煮容器中原料药面1.5-2cm,而后武火煮沸再转文火保持沸腾煎煮25-30min,过滤取药液,所剩药渣保留;然后进行第二次煎煮,向第一次煎煮所剩药渣中加水没过药渣面1-1.5cm,武火煮沸后保持沸腾文火煎煮20-25min,过滤取滤液,所剩药渣保留;继续进行第三次煎煮,向第二次煎煮所剩药渣中加水没过药渣面0.5-1cm,武火煮沸后保持沸腾文火煎煮15-20min,过滤取滤液;合并三次煎煮所得滤液,进而浓缩、干燥成粉末,得水提取物;3)将野料豆文火炒焦,而后研磨成粉末,过100-120目筛网,得野料豆药粉;4)将步骤2)所得的水提取物和步骤3)所得的野料豆药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得成品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羊洪膻12份、椰子瓤23份、娃娃拳17份、野料豆17份、胡桃仁18份、牛鼻栓24份、小蓟根13份、双肾草17份、萱草根12份、翼核果13份、麦门冬17份、山樱桃22份、高山露珠草9份、高粱根18份、白千层树皮17份;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羊洪膻13份、椰子瓤25份、娃娃拳19份、野料豆19份、胡桃仁20份、牛鼻栓25份、小蓟根14份、双肾草18份、萱草根13份、翼核果14份、麦门冬18份、山樱桃23份、高山露珠草11份、高粱根20份、白千层树皮20份;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羊洪膻14份、椰子瓤27份、娃娃拳22份、野料豆22份、胡桃仁20份、牛鼻栓26份、小蓟根15份、双肾草19份、萱草根14份、翼核果15份、麦门冬19份、山樱桃24份、高山露珠草12份、高粱根22份、白千层树皮23份;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羊洪膻15份、椰子瓤30份、娃娃拳25份、野料豆25份、胡桃仁22份、牛鼻栓27份、小蓟根16份、双肾草20份、萱草根15份、翼核果17份、麦门冬20份、山樱桃25份、高山露珠草15份、高粱根24份、白千层树皮25份;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另外,可将上述实施例1-5所制得的中药组合物进一步应用到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具体为向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如乳糖、淀粉、糊精等),而后按照常规中药制剂的制法,制成所需的常规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丸剂和胶囊剂等。临床观察统计:1、观察对象:选择确诊的失眠患者20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3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5年;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4岁,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5年。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参照《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制定如下诊断标准:①睡眠潜伏期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大于2次;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总睡眠时间缩短:小于5小时;⑤日间残留效应大:次晨感觉头晕、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排出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65岁以上者;②严重躯体残患及重性精神疾病者;③并用其他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者;④有严重的自杀企图及行为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不配合治疗者。3、用药和观察方法:治疗组:内服,每次服用有效药量1-2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得的药物,每日3次,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2周为一个疗程,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避免情志刺激,生活要有规律。观察时间为六个疗程;观察过程中患者病愈则停止用药,其他未愈患者则继续服药治疗观察。对照组:服用市售治疗失眠的内服药物(如舒乐安定片),按照服用说明进行服用,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避免情志刺激,生活要有规律。与治疗组采用相同的方式同时观察统计。4、治疗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临床拟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眠主症进行计分。计分标准:①重度:入眠难,多醒,多梦,晨醒早,并呈持续出现,日间残留效应明显,记3分;②中度:以上病症间断出现,日间残留效应轻微,记2分;③轻度:病症轻,或偶尔出现,记1分;④无相关病症,记0分。治疗标准:治愈:失眠症消失;显效:失眠主症积分减少>2/3;有效:失眠主症积分减少1/3-2/3;无效:失眠主症积分减少<1/3。5、观察结果与分析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所得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临床观察结果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9例29例24例8例92%对照组34例25例18例23例77%由上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的100例失眠患者,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得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治愈39例,占总人数39%;显效29例,占总人数29%;有效24例,占总人数24%;无效8例,占总人数8%;总有效率达92%。而对照组100例失眠患者,采用市售治疗失眠的药物(如舒乐安定片)进行治疗,治愈34例,占总人数34%;显效25例,占总人数25%;有效18例,占总人数18%;无效23例,占总人数23%;总有效率为77%。两组对比可知,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得的药物治疗失眠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治愈率高,疗程短。典型病例病例1:郑某某,男,35岁,患失眠症1年。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后无法再入睡,情绪急躁,易怒,精力较难集中。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之后经朋友介绍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得的药物进行治疗,服用一个疗程后,失眠症状缓解,睡眠质量提升,继续服用三个疗程,以上症状消失,失眠症获得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病例2:严某某,女,43岁,患失眠症2年。症状表现为难以入睡,辗转反侧,入睡后也不能熟睡,噩梦纷纭,时常觉醒,心悸怔仲,焦虑多疑,常伴有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曾先后服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随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得药物进行治疗,服用一个疗程后,睡眠治疗明显提高,继续服用四个疗程,上述病症全部消失,失眠症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