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失眠血虚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351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失眠血虚的中药。



背景技术:

血虚是中医上的一种名词,而且血虚多出现在女性身上。更值得注意的是血虚还容易引发失眠。失眠导致血虚的人休息不够,这样只会加重失眠跟血虚的病情。血虚,在中医指的是,体内阴血亏损的一种病理现象。产生血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失血过多,也或者是脾胃功能失常以及久病阴血虚耗等所致。血虚的主要症状表现是失眠、心悸、眩晕等。因此,血虚往往会导致失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失眠血虚的中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失眠血虚的中药,是由中草药中药组份为当归,知母,麦门冬,天门冬,地骨皮,丹皮,枣仁,柴胡,天花粉,人参组成。

单剂药量为当归15g,知母10g,麦门冬10g,天门冬10g,地骨皮10g,丹皮10g,枣仁5g,柴胡5g,天花粉5g,人参5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知母药性:苦、甘、寒,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麦门冬:味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天门冬:臭微,味甘微苦,主要有抗菌、镇咳祛痰的作用;地骨皮:性寒、味甘,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柴胡:性微寒、味苦、辛,主治肝郁气滞,胸肋胀痛;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有解毒、消肿、排毒之效,可用于痈肿疮疡,偏于热毒炽盛者;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抗疲劳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升高血脂和促进蛋白质、RNA合成有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当归15g,知母10g,麦门冬10g,天门冬10g,地骨皮10g,丹皮10g,枣仁5g,柴胡5g,天花粉5g,人参5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