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56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



背景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因肾循环衰竭或肾小管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种突发性肾功能乎完全丧失,因此肾脏无法排除身体的代谢废物。当肾脏无法行使正常功能时,会导致毒素,废物和水份堆积在体内,而引起急性肾衰竭。患儿出现氮质血症、水及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可分为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类。1、肾前性肾衰竭,系指任何原因引起有效血循环量急剧降低,致使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GFR)显著降低所导致的急性肾衰竭。肾前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包括:呕吐、腹泻和胃肠减压等胃肠内液体的大量丢失,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或创伤、大出血等引起的绝对血容量不足;感染性休克、严重低蛋白血症、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相对血容量不足。2、肾实质性肾衰竭,议称为肾性肾衰竭,系指各种肾实质病变所多之的肾衰竭,或由于肾前性肾衰竭未能及时去除病因,病情进一步发展所致,常见的原因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肾血管病变(血管炎、血管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栓塞)、以及慢性肾脏疾患在某些诱因刺激下肾功能急剧衰退。3、肾后性肾衰竭,各种原因所致的泌尿道梗阻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称为肾后性肾衰竭。

目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方法主要以饮食调节和透析为主,但是不仅治疗不治本,而且透析治疗不仅费用高昂,而且对人体伤害很大,会造成患者的抵触情绪;而目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中治疗效果皆不佳,其组方中动则十几味二十几味的中药,看似有很好的疗效,这种大组方的药物一方面加重的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大组方药物的使用加重了组方中药物之间的毒副作用,不仅起不到什么应有的疗效,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20-30重量份数的肉苁蓉,25-35重量份数的鹿角,25-35重量份数的降香,20-30重量份数的川穹,2-8重量份数的马钱子,30-40重量份数的橘核,5-10重量份数的甘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5重量份数的肉苁蓉,30重量份数的鹿角,30重量份数的降香,25重量份数的川穹,5重量份数的马钱子,35重量份数的橘核,7重量份数的甘草。

本发明将各原料混合,粉碎成细粉,直接服用,每日三次,每次2-3克,温水送服。

疗程:10天为一疗程,需服用3-6疗程。

具体的各个药物成分的药理为如下:

肉苁蓉:甘、咸,温;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鹿角:咸,温;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

降香:辛,温;行气活血,止痛,止血。

川穹:辛,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马钱子:苦、温,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橘核:苦,平;理气,散结,止痛。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的功能及主治:本发明中肉苁蓉、鹿角益精补肾;降香、川穹活血行气;马钱子、橘核散结止痛;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益精补肾、活血行气、散结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纯中药配制而成,配方科学合理,配置简单,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区别于以往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治疗原则,具有益精补肾、活血行气、散结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0克的肉苁蓉,25克的鹿角,25克的降香,20克的川穹,2克的马钱子,30克的橘核,5克的甘草。

实施例2:一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30克的肉苁蓉,35克的鹿角,35克的降香,30克的川穹,8克的马钱子,40克的橘核,10克的甘草。

实施例3:一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5克的肉苁蓉,30克的鹿角,30克的降香,25克的川穹,5克的马钱子,35克的橘核,7克的甘草。

实施例4:一种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7克的肉苁蓉,34克的鹿角,31克的降香,26克的川穹,3克的马钱子,34克的橘核,6克的甘草。

实施例1-4中的中药在制备时将各原料混合,粉碎成细粉,直接服用,每日三次,每次2-3克,用温水送服。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临床观察的结果如下:

本发明的中药的有效治愈率统计,疗效标准如下:

治愈:肾脏的自身的排毒和排水的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肾脏的自身的排毒和排水的功能有所恢复;

无效:肾脏的自身的排毒和排水的功能无任何改善。

本发明治疗参与统计的患者共61例,其中:痊愈4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到93%。

典型病例:

曹某,男,28岁,持续少尿,厌食、恶心、岖吐,后经我处药物治疗,半个月后痊愈。

牛某,女,33岁,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后经我处药物治疗,一个月后痊愈。

赵某,男,41岁,心律紊乱,有便血现象,住院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我处治疗,两个月后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