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机械弹性车轮的铰链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56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配机械弹性车轮的铰链组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机械弹性车轮的铰链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机械弹性车轮的铰链组结构的各铰链之间所用的是螺栓连接,但是,这种螺栓连接连接方式存在以下三个主要技术问题:

1、寿命低。在车轮滚动过程中铰链与螺栓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剪切力等作用,使得螺栓及铰链之间产生的发热量大,容易造成磨损与热疲劳,减少其使用寿命;

2、噪声大。铰链与螺栓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因此在车轮滚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击与振动,产生较大的噪声;

3、舒适性差。铰链与螺栓之间存在微小间隙且铰链与螺栓之间滑动摩擦力过大,使得车轮滚动过程中,铰链组不能柔顺的转动和弯曲,而是在冲击状态下转动和弯曲,造成匹配螺栓连接机械弹性车轮铰链组结构的振动过大、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目前机械弹性车轮的铰链组结构的各铰链之间螺栓连接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寿命、低噪声的机械弹性车轮新型铰链组连接结构。利用轴承的自由转动特点,使得机械弹性车轮在滚动过程中铰链组可以柔顺的弯曲和转动,从而减小铰链间的摩擦所产生的发热量,避免铰链间的冲击所产生的振动与噪声。

技术方案:

一种适配机械弹性车轮的新型铰链组结构,包括套筒、圆锥滚子轴承以及若干铰链;在每个所述铰链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各个连接孔内;所述套筒为横向放置的圆柱体,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安装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内径中;在所述套筒内部放置螺栓将若干铰链连接形成铰链组;所述铰链组两端的铰链的连接孔分别通过螺栓与机械弹性车轮的卡环(7)及轮毂(8)连接。

所述铰链的数量为2~4个,根据具体的机械弹性车轮需求确定。

所述圆锥滚子轴承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所述圆锥滚子轴承(2)的数量为在各连接孔的两侧各安装一个。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2. 铰链组可以柔性的转动和弯曲,提高车轮滚动过程中车内人员的舒适性,同时降低车轮噪声;

3. 能够提高机械弹性车轮的整体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以三节铰链为例)。

图2是机械弹性车轮结构示意图(以12个铰链组为例)。

图中,1-套筒,2-圆锥滚子轴承,3-第一铰链,4-第二铰链,5-第三铰链,6-铰链组,7-卡环,8-轮毂,9-弹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装有轴承的机械弹性车轮铰链组柔性结构包含套筒1、圆锥滚子轴承2、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4以及第三铰链5。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4以及第三铰链5两端均设有连接孔;圆锥滚子轴承2安装在各个连接孔内;套筒1为横向放置的圆柱体,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安装在圆锥滚子轴承2内径中,内部用于放置螺栓,在车轮滚动过程中使螺栓受力均匀。在本发明中,铰链的数量为三个,但本发明并不止于此,本发明的铰链数量可以为2-4个,从而实现不同的弹性车轮要求。

图2是机械弹性车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铰链3、第二铰链4、第三铰链5构成机械弹性车轮铰链组,其中第一铰链3与机械弹性车轮卡环7相连接,第二铰链4用于连接第一铰链3与第三铰链5,第三铰链5与机械弹性安全车轮轮毂8相连接,各铰链之间以及机械弹性车轮的铰链组6与机械弹性车轮的卡环7和机械弹性车轮的轮毂8之间的连接均是由螺栓相连接,通过铰链组6的连接使机械弹性车轮成为一个整体。

在本发明中,圆锥滚子轴承2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2安装位置位于第一铰链3与机械弹性车轮卡环7的连接孔处、第二铰链4两端连接孔处、第三铰链5与机械弹性车轮轮毂8连接孔处,其数量为在以上所述的连接孔两侧各安装一个。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组装时若干个沿弹性环9周向均布铰链组6将机械弹性车轮的弹性环9、卡环7与轮毂8连接,从而使机械弹性车轮成为一个整体,具体过程是:第一铰链3通过螺栓与第二铰链4连接,然后第二铰链4通过螺栓与第三铰链5连接从而组成完整的铰链组,最后若干个铰链组6分别由第一铰链3通过螺栓与卡环7连接,第三铰链5通过螺栓与轮毂8连接,形成完整的机械弹性车轮。在本发明中铰链组6的数量为6-18个,具体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在车轮滚动过程中,圆锥滚子轴承2用来承载车轮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利用轴承可以自由转动的特点,使机械弹性车轮在滚动过程中机械弹性车轮铰链组可以柔顺的弯曲和转动,从而减小铰链间的摩擦所产生的发热量,避免铰链间的冲击所产生的振动与噪声,提高车内人员乘坐舒适性。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