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4703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方法之一,主要解决骨盆后环的稳定,传统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在X线透视导引下进行,由于盆腔解剖和透视评估不充分,有时导致螺钉置入骶孔或穿破骶骨体,使得螺钉置入安全性和准确性下降。文献报道,在X线引导下螺钉置入位置不佳发生率为2.8~13.2%。解剖上骶神经和静脉丛在骶孔和骶骨前前方,不正确的置钉会导致这些结构的损伤,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大出血等。

随着放射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有学者采用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引导下进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但常规透视引导下螺钉固定术仍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手段,由于骶骨本身解剖结构的变异和骨折的类型不同,使得经骶髂关节固定第2骶椎(S2椎体)成为必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及系统,通过三维数字化分析确定钉道,实现方式简单,减少辐射伤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至少包含骶髂关节的骨盆CT扫描数据;

S2:根据所述骨盆CT扫描数据进行骨盆的三维重建,得到三维骨盆;

S3:透明化显示三维骨盆,形成透明三维骨盆;

S4:以三维骨盆处于人体站立时的姿态为准,将三维骨盆绕竖直方向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进行投影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投影,旋转至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最大程度地重合,确定重合部分的位置,从而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4中,根据初始面中两侧骶髂关节的原长度LO和旋转面时的两侧骶髂关节的斜透视长度L,确定从初始面到旋转面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面为旋转至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最大程度地重合的面,所述旋转角度α的计算公式如下:

α=arcsin(L/LO)×(180/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输出初始面、围绕旋转的轴线及旋转角度,并输入到透视系统的控制器中,用以控制透视系统的透视部分的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S5:以一定间距对三维骨盆进行矢状位多层剖分,获得三维骨盆从一侧至另一侧的多层剖分面;

S6: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根据全部几何边界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6包括:

S61: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提取各几何边界上的相关点的图像坐标;

S62:根据各几何边界的图像坐标拟合出相应几何边界的最大内切圆,计算获得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坐标;

S63: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据全部圆心坐标拟合出一条距离各圆心点最近的空间直线段,将所述空间直线段作为螺钉固定通道中轴线,用于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63之后还包括S64,根据所述空间直线段确定螺钉固定通道的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后,在透明三维骨盆中,对至少最外两侧的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进行标记;

以透明三维骨盆的正面为初始面,将三维骨盆绕竖直方向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进行相对显示界面的正投影,旋转至各几何边界的投影面最大程度地重合,确定重合部分的位置,从而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确定重合部分的位置后,在重合部分的投影面上作出长短轴,获得长短轴连接交点,作为螺钉固定通道的螺钉置入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确定的螺钉固定通道,在三维盆骨上模拟置入螺钉,按照螺钉固定通道将螺钉置入到三维盆骨中,输出模拟结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系统,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以接收至少包含骶髂关节的骨盆CT扫描数据;

三维重建模块,用以根据所述骨盆CT扫描数据进行骨盆的三维重建,得到三维骨盆;

透明化处理模块,用以透明化显示三维骨盆,形成透明三维骨盆;

重合调整模块,用以:以三维骨盆处于人体站立时的姿态为准,将三维骨盆绕竖直方向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进行投影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投影,旋转至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最大程度地重合,确定重合部分的位置,从而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数据输出模块,用以输出初始面、围绕旋转的轴线及旋转角度,并输入到透视系统的控制器中,用以控制透视系统的透视部分的旋转;

其中,所述重合调整模块还用以根据初始面中两侧骶髂关节的原长度LO和旋转面时的两侧骶髂关节的斜透视长度L,确定从初始面到旋转面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面为旋转至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最大程度地重合的面,所述旋转角度α的计算公式如下:

α=arcsin(L/LO)×(180/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矢状位剖分模块,用以:以一定间距对三维骨盆进行矢状位多层剖分,获得三维骨盆从一侧至另一侧的多层剖分面;

通道优化模块,用以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根据全部几何边界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道优化模块包括:

几何边界确定模块,用以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提取各几何边界上的相关点的图像坐标;

圆心坐标确定模块,用以根据各几何边界的图像坐标拟合出相应几何边界的最大内切圆,计算获得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坐标;

拟合模块,用以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据全部圆心坐标拟合出一条距离各圆心点最近的空间直线段,将所述空间直线段作为螺钉固定通道中轴线,用于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数字化分析方法,首先接收到骨盆CT扫描数据,该数据能够用来还原扫描对象的骨盆,并且骨盆中包含了骶髂关节,接着将骨盆CT扫描数据用三维重建方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一个三维骨盆,该三维骨盆可以以图像或数据的形式存在,接着将三维骨盆进行透明化处理,呈现为图像,将透明三维骨盆摆正后旋转寻找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重影区,作为螺钉固定通道,实现定位。本发明可以快速定位螺钉固定通道,操作方式简单,精度高,减少辐射危害。当确定螺钉固定通道的数据用于医疗器械中指导动作时,可以实现自动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使得手术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步骤S6进一步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道定位后应用于术中螺钉固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发明中,用于获得骨盆CT扫描数据的扫描对象可以是骨骼发育健全,且无肿瘤、无严重骨性畸形的人体骨盆,至少在骶髂关节内还具有置入螺钉的S2椎体安全区。S2椎体安全区是指骶髂关节的S2椎体中能够用来容置螺钉且不会造成伤害的区域。

参看图1,本实施例的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至少包含骶髂关节的骨盆CT扫描数据;

S2:根据所述骨盆CT扫描数据进行骨盆的三维重建,得到三维骨盆;

S3:透明化显示三维骨盆,形成透明三维骨盆;

S4:以三维骨盆处于人体站立时的姿态为准,将三维骨盆绕竖直方向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进行投影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投影,旋转至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最大程度地重合,确定重合部分的位置,从而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下面对结合图1对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进行具体的描述,但不作为限制。

在步骤S1中,接收骨盆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扫描数据,该骨盆至少包含骶髂关节。每一份骨盆CT扫描数据为关于一骨盆扫描对象所获得的扫描数据,能够用来三维重现骨盆,后期针对该份骨盆CT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人体腹部部位连续螺旋CT扫描,扫描设备的电压为120kV。将扫描获得的原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Simpleware 6.0软件,作为骨盆CT扫描数据接收,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骨盆CT扫描数据。

在步骤S2中,根据接收的骨盆CT扫描数据进行骨盆的三维重建,得到三维骨盆。三维重建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三维重建方式实现。例如在步骤S1中,数据导入到Simpleware 6.0软件中后,通过Simpleware 6.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骨盆,三维骨盆以.stl文件格式存储。

在步骤S3中,透明化显示三维骨盆,形成透明三维骨盆。可以采用现有的医学图象三维透明可视化处理技术实现透明化显示三维骨盆。透明性是三维可视化的最高要求,该技术最先进的算法是三维体素渲染(3DVR)算法,其主要技术为:体素的数据管理、参数渲染、和图像显示。

在步骤S4中,三维骨盆呈现为图像,以三维骨盆处于人体站立时的姿态为准,设置三维骨盆的姿态,也就是说,人体站立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三维骨盆在该竖直方向上以相同于位于人体内时的姿态呈现。选择一个面作为初始面,例如可以选择三维骨盆的正面作为初始面,将三维骨盆绕竖直方向旋转,具体的旋转轴线不作为限制,当然可以选取三维骨盆中的一个点所处于的竖直方向线为旋转轴线。在旋转过程中进行投影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投影,例如当三维骨盆正放于显示界面时投影为正投影。投影是在旋转过程中进行的,由于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与其他部位的投影面深浅不一,因而在旋转过程中,可以显示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慢慢变化。当旋转至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最大程度地重合,说明两者重叠的S2椎体安全区面积最大,能够保障螺钉最安全地置入,确定该重合部分的位置,从而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还包括旋转角度的确定步骤,三维骨盘从初始面旋转到旋转面之后,根据初始面中两侧骶髂关节的原长度LO和旋转面时的两侧骶髂关节的斜透视长度L,确定从初始面到旋转面的旋转角度,旋转面为旋转至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最大程度地重合的面。具体的,原长度LO可以为初始面中两侧骶髂关节最外端的连线长度,斜透度L可以为旋转面中两侧骶髂关节最外端的连线长度。旋转角度α的计算公式如下:

α=arcsin(L/LO)×(180/π)。

确定关联初始面、旋转轴线、旋转角度这些数据之后,可以用来控制自动化医疗器械的动作,从而可以针对该骨盆CT扫描数据来源的人体进行螺钉固定通道的自动化定位,简化手术。人体在盆骨扫描到最后螺钉固定通道的自动化定位的过程中,相对姿态不发生变化。

可选的,输出初始面、围绕旋转的轴线及旋转角度,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透视系统的控制器中,这些数据用来控制透视系统的透视部分的旋转。从而实现了透视系统的自动化旋转及定位螺钉固定通道,当然这些数据的使用不限于透视部分的旋转,例如还可以用于控制持钉部分的旋转进钉。

较佳的,参看图2,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还可以包括:

S5:以一定间距对三维骨盆进行矢状位多层剖分,获得三维骨盆从一侧至另一侧的多层剖分面;

S6: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根据全部几何边界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具体来说,步骤S4完成定位的螺钉固定通道包含了一个相对较大的S2椎体安全区域,因而可以对此进行优化。

在步骤S5中,参看图4,以一定间距对三维骨盆进行矢状位多层剖分,获得三维骨盆从一侧至另一侧的多层剖分面,更具体可以是仅对骶骨进行矢状位多层剖分,图中的a为重建的骶骨,图中的b即为矢状位多层剖分后的骶骨。矢状面是将人体平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的平面、及与该平面平行的平面,关于矢状位多层剖分,是指对三维骨盆沿多个矢状面进行剖分。可选的,将以.stl文件格式存储的三维骨盆导入Imageware 12.0软件,以1.0mm为间距对骶骨进行矢状位多层剖分。

在步骤S6中,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参看图4的c,即为几何边界的投影(骶髂关节该角度的投影可以根据前述的步骤S1至S4获得,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对前述步骤的优化,因而可以无需投影,而通过剖分获得几何边界),在获得了几何边界之后便可确定螺钉置入时具体的限制范围,根据全部几何边界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进一步的,参看图3,步骤S6包括:

S61: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提取各几何边界上的相关点的图像坐标;

S62:根据各几何边界的图像坐标拟合出相应几何边界的最大内切圆,计算获得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坐标;

S63: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据全部圆心坐标拟合出一条距离各圆心点最近的空间直线段,将所述空间直线段作为螺钉固定通道中轴线,用于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具体来说,在步骤S61中,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提取各几何边界上的相关点的图像坐标。三维骨盆处于三维坐标系中,几何边界根据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而得相关点的图像坐标,由于几何边界上具有无限个点,因而可以选取多个能够还原该几何边界的相关点即可。

在步骤S62中,参看图4的d,根据各几何边界的图像坐标拟合出相应几何边界的最大内切圆,获得各几何边界的最大内切圆后,计算获得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坐标。确定的圆心坐标,用来拟合生成最优的螺钉固定通道。

在S63中,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据全部圆心坐标拟合出一条距离各圆心点最近的空间直线段,将空间直线段作为螺钉固定通道中轴线,将该中轴线用于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可选的,在步骤S63之后还包括S64,在确定空间直线段后便可确定钉道的深度,因而根据空间直线段确定螺钉固定通道的深度。深度数据同样可以输出到相应自动化医疗器械中进行螺钉置入的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后,在透明三维骨盆中,对至少最外两侧的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进行标记;以透明三维骨盆的正面为初始面,将三维骨盆绕竖直方向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进行相对显示界面的正投影,旋转至各几何边界的投影最大程度地重合,确定重合部分的位置,从而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确定重合部分的位置后,在重合部分的投影面上作出长短轴,获得长短轴连接交点,作为螺钉固定通道的螺钉置入点位置。在优化的实施例中,参看图4的e,在确定的最大内切圆上进行长短轴的连接(当然长短轴相等),最后获得的长短轴连接交点即可作为螺钉固定通道的螺钉置入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确定的螺钉固定通道,在三维盆骨上模拟置入螺钉,按照螺钉固定通道将螺钉置入到三维盆骨中,输出模拟结果。通过虚拟置入螺钉至三维骨盆的骶髂关节中以固定S2椎体,可以校验该螺钉固定通道的定位是否正确,以防在自动化操作过程中出现差错。

参看图4的f-h,图中显示三维骨盆的S2椎体中虚拟置入直径7.3mm、长度100mm的拉力螺钉,图f中将三维骨盆摆放为入口位显示螺钉位置,图g中将三维骨盆摆放为前后位显示螺钉位置,图h中将三维骨盆摆放为出口位显示螺钉位置。

参看图5,图中的a为术前骨盆CT三维重建图像,图中的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确定置入通道后术后入口位的螺钉位置,图中的c为术后前后位螺钉位置,图中的d为术后出口位螺钉位置,图中的e、f、g为CT断层显示螺钉位置,图中的g为术后X线片显示螺钉位置,验证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精准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系统,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以接收至少包含骶髂关节的骨盆CT扫描数据;

三维重建模块,用以根据所述骨盆CT扫描数据进行骨盆的三维重建,得到三维骨盆;

透明化处理模块,用以透明化显示三维骨盆,形成透明三维骨盆;

重合调整模块,用以:以三维骨盆处于人体站立时的姿态为准,将三维骨盆绕竖直方向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进行投影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投影,旋转至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最大程度地重合,确定重合部分的位置,从而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数据输出模块,用以输出初始面、围绕旋转的轴线及旋转角度,并输入到透视系统的控制器中,用以控制透视系统的透视部分的旋转;

其中,所述重合调整模块还用以根据初始面中两侧骶髂关节的原长度LO和旋转面时的两侧骶髂关节的斜透视长度L,确定从初始面到旋转面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面为旋转至两侧骶髂关节的S2椎体安全区的投影面最大程度地重合的面,所述旋转角度α的计算公式如下:

α=arcsin(L/LO)×(180/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矢状位剖分模块,用以:以一定间距对三维骨盆进行矢状位多层剖分,获得三维骨盆从一侧至另一侧的多层剖分面;

通道优化模块,用以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根据全部几何边界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道优化模块包括:

几何边界确定模块,用以确定每一层剖分面上的骶髂关节S2椎体安全区的几何边界,提取各几何边界上的相关点的图像坐标;

圆心坐标确定模块,用以根据各几何边界的图像坐标拟合出相应几何边界的最大内切圆,计算获得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坐标;

拟合模块,用以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据全部圆心坐标拟合出一条距离各圆心点最近的空间直线段,将所述空间直线段作为螺钉固定通道中轴线,用于优化定位螺钉固定通道。

本发明关于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系统的具体内容可以参看前述的骶髂关节置入螺钉固定S2椎体的通道定位方法的详细描述,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