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益肾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71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酒领域,具体涉及由中药原料与酒配伍制成的养生中药酒。本产品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用于肝肾精亏、面色无华疗效确切。



背景技术:

肝肾精亏,肝藏血,肾藏精。一般说肝肾两虚,其实就是肾虚,因为肝肾同源,精血还可以互相转化,肝肾两虚就是精亏血少,所以一般虚损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用于肝肾精亏、面色无华疗效确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缓解症状的功效,本发明选择:杏仁、茯苓各20克、枸杞子、熟地黄各90克、覆盆子30克、白酒1500克;

进行组合的,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用于肝肾精亏、面色无华。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别名:主治功能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肝、大肠经。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枸杞子:【性味】甘,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肝肾阴虚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等。熟地为滋补肝肾的重要药物,不仅能够养血滋阴,而且能够生精填髓。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

覆盆子:可入药,有明目、补肾作用。归肾,膀胱经。功效:补肝益肾,固精缩尿,明目。主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宫冷不孕,带下清稀,尿频遗溺,目昏暗,须发早白。

白酒:减痛:不慎将脚扭伤后,将温白酒涂于伤处轻轻,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去腥:手上沾有鱼虾腥味时,用少许清洗,即可去掉腥气味。除腻:在烹调脂肪较多的肉类、鱼类时,加少许白酒,可使菜肴味道鲜美而不油腻。消苦:剖鱼时若弄破苦胆,立即在鱼肚内抹一点白酒,然后用冷水冲洗,可消除苦味。减酸:烹调菜肴时,如果加醋过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减轻酸味。去泡:因长途行走或因劳动摩擦手脚起泡时,临睡前把白酒涂于起泡处,次日晨可去泡。增香:往醋中加几滴白酒和少许食盐,搅拌均匀,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所述补肝益肾中药酒,其原料药材分别是:杏仁、茯苓各20克、枸杞子、熟地黄各90克、覆盆子30克、白酒1500克;

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杏仁、茯苓各20克、枸杞子、熟地黄各90克、覆盆子30克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备用;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原料药材研成末,装入布袋,将袋口扎紧,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

步骤三)、把步骤二)将装入药酒的容器置于水中,水淹没容器至容器口露出水面为准,加热煮沸14小时;

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得药酒继续浸泡,每日摇晃3-6次,待21日后,过滤去渣即可饮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