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豆激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0048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纳豆激酶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豆激酶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功能,有助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纳豆激酶具有双重溶栓机制,溶栓活性强,半衰期长,效果持久,且无副作用。

纳豆激酶耐酸能力较差,当pH<5时,纳豆激酶活性逐渐丧失,处于胃酸(pH 1.2-3)的环境下1h几乎完全失活。采用胶囊化可以提高纳豆激酶的抗酸能力。但通过对收集到的8种纳豆激酶胶囊进行检测,发现均不具备耐酸性,在模拟胃酸环境下放置2h,胶囊迅速崩解,酶活完全丧失。目前,纳豆激酶胶囊技术还不够完善,壁材在包被纳豆激酶时其包埋率存在普遍偏低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期望联合运用聚谷氨酸钠和海藻酸钠对纳豆激酶进行包被,制作成纳豆激酶胶囊,以提高其抗酸能力。希望解决纳豆激酶胃酸失活的问题,并实现其在肠道环境中缓慢释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酸能力强的纳豆激酶胶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纳豆激酶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纳豆激酶胶囊,其中,所述胶囊是以聚谷氨酸钠、海藻酸钠在Ca2+的影响下耦合而成,胶囊内纳豆激酶活性为0.2-10 FU/g。

本发明的纳豆激酶胶囊,在不同pH的酸性环境下保持1h,均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在模拟胃酸环境中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在模拟肠道的环境中能缓慢释放,80min后达到完全释放。

本发明的纳豆激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谷氨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和纳豆激酶溶液以1:1:(0.5-1)质量比相混合,将混合物置于磁力搅拌下100-300 r/min混合,其中聚谷氨酸钠溶液浓度为1%-10%,纳豆激酶溶液浓度为4-40 FU/mL,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1%-10%,混匀后用注射器吸取0.5-1mL滴入到1%-10%的CaCl2溶液中反应10-20 min得到纳豆激酶胶囊。

本发明所提供的纳豆激酶胶囊及其制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优点如下:

1)将聚谷氨酸和海藻酸钠这两种无毒无害的物质进行有机的结合用于包被纳豆激酶制得胶囊,该胶囊在不同pH的酸性环境下保持1h,还能保持有较高的纳豆激酶生物活性。

2)体外释放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胶囊经过模拟胃酸环境后,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在模拟肠道的环境中能缓慢释放,80min后达到完全释放。部分解决了纳豆激酶胃酸失活问题,并实现其在肠道环境中缓慢释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纳豆激酶发酵液及纳豆激酶胶囊的抗酸性能,其中对照组为纳豆激酶发酵液(游离纳豆激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有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纳豆激酶酶活测定

依次向试管中加入 1.4 mL Tris–HCl (50 mmol/L, pH 7. 8),0. 4 mL 纤维蛋白原溶液(0. 72%, w/v, g/mL),37°C 温浴 5 min,再加入 0. 1 mL 凝血酶溶液(20 U/mL),37°C 温浴 10 min 形成人工血栓,加入 0. 1 mL 的待测样品,37°C 温浴 60 分钟,然后加入 2 mL 三氯乙酸(0. 2 mol/L)静止 20 min 终止反应,10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于 275 nm 处测定吸光度,每分钟 275 nm 处吸光度增加0.01所需要的酶被定义为1个单位的纤维蛋白降解酶活(FU)。

实施例2纳豆激酶胶囊的制备

将纳豆激酶干粉配置成6FU/mL的纳豆激酶溶液,将其与4%的聚谷氨酸钠和2%的海藻酸钠按照1:1:1的比例混合。磁力搅拌20 min后滴入到含8%CaCl2的乙醇溶液(乙醇浓度为80%)中,制成的纳豆激酶胶囊其包埋率为45%,纳豆激酶酶活为0.8 FU/g。

实施例3纳豆激酶胶囊的制备

将纳豆激酶干粉配置成20 FU/mL的纳豆激酶溶液,将其与4%的聚谷氨酸和3%的海藻酸钠按照0.5:1:1的比例混合。磁力搅拌10min后滴入到2%的CaCl2的乙醇溶液(乙醇浓度为80%)中制成的纳豆激酶胶囊其包埋率为50%,纳豆激酶酶活为1.8 FU/g。

实施例4纳豆激酶胶囊的制备

将纳豆激酶干粉配置成40 FU/mL的纳豆激酶溶液,将其与4%的聚谷氨酸和3%的海藻酸钠按照1:1:1的比例混合。磁力搅拌15 min后滴入到8%的CaCl2的乙醇溶液(乙醇浓度为40%)中制成的纳豆激酶胶囊其包埋率为60%,纳豆激酶酶活为7.5 FU/g。

实施例5纳豆激酶胶囊特性试验

1)抗酸试验

以纳豆激酶溶液为对照,将对照样及纳豆激酶胶囊分别暴露在不同的pH环境下:pH 2.5(0. 1mol/L HCl_),pH 3.5(0. 1mol/L HCl),pH 4. 5 (磷酸缓冲盐体系) ,pH 5.5(磷酸缓冲盐体系),pH6.5(磷酸缓冲盐体系),pH 7.5(磷酸缓冲盐体系),分别处理1h后,然后将pH调至7.4,通过超声处理30min破碎胶囊并混合均匀后检测酶活。结果如附图1所示,纳豆激酶胶囊在不同pH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活性,胶囊化提高了纳豆激酶的抗酸性能。

2)体外释放试验

将纳豆激酶胶囊暴露在模拟胃酸条件下(pH 2.5,0. 1mol/L HCl),37℃,100r/min,处理1h,然后将其转移到模拟肠道环境中(pH7. 4,磷酸缓冲体系),37℃继续处理,80 min后,纳豆激酶完全释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