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771阅读:75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香砂六君丸。
背景技术
:香砂六君方最早来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改变演化而来,以其独有的健脾益气而闻名。由传统中药人参、木香、陈皮、白术、茯苳、甘草、砂仁、半夏等中药精制而成,人参、获苳、白术、炙甘草都是健脾和胃的良药,加上陈皮、半夏化湿保胃止呕止吐,配以木香、砂仁疏气消滞,本方主要用于补气,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在治疗消化不良,打嗝,偏食,腹胀腹痛,大便塘泄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原为汤剂,后将党参替代人参制成水丸收载于《中国药典》年版一部中。随着对香砂六君方研宄的深入,剂型也由最初的汤剂发展到片剂、丸剂及颗粒剂等多种剂型,适用于不同人群的需要。但现有技术制备的香砂六君丸稳定性较差,药材生物利用度不高,且不易长时间存放。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砂六君丸。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香砂六君丸,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木香68-72份、砂仁78-82份、党参98-102份、白术195-205份、茯苓195-205份、甘草68-72份、陈皮78-82份、半夏98-102份、生姜8-12份、大枣18-22份、矫味剂0.1-1份、抗氧剂1-3份。优选地,所述的矫味剂为环己六醇、乳糖醇、D-木蜜醇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矫味剂由环己六醇、乳糖醇、D-木蜜醇混合而成,所述环己六醇、乳糖醇、D-木蜜醇的质量比为(1-3):(1-3):(1-3)。优选地,所述的抗氧剂为绿原酸、鞣花酸、山楂酸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抗氧剂由绿原酸、鞣花酸、山楂酸混合而成,所述绿原酸、鞣花酸、山楂酸的质量比为(1-3):(1-3):(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香砂六君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10味中药粉碎,过筛,混合均匀,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萃取时间100-150分钟,萃取温度30-50℃,萃取压力20-40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20kg/h,采用300目滤布过滤,滤渣备用,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5-1.25(50℃)的萃取清膏;(2)步骤(1)中所得药渣中加入药渣量8-12倍的水,煎煮1.5个小时,趁热采用300目滤布过滤,收集滤液;药渣中再加入药渣重量6-10倍的水煎煮1个小时,采用300目滤布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50℃)的水提清膏;(3)将萃取清膏、水提清膏、矫味剂、抗氧剂混合均匀,制丸,干燥,即得。具体的,在本发明中:木香,拉丁学名:AucklandialappaDecne。是菊科植物云木香Saussureacostus的干燥根。砂仁,拉丁学名:FructusAmomi,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特有的一种植物,它的果实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党参,拉丁学名: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nnf.。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白术,拉丁学名:Atractylodesmacrocephala,是菊科苍术属的一种植物,单叶、狭长,花紫色,头状花序,以根茎入药,别名术、冬术、浙术、种术、祁术等。茯苓,拉丁学名:Wolfiporiacocos,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甘草,拉丁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的干燥成熟果皮。半夏,拉丁学名:Pinellia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生姜,拉丁学名:ZingiberofficinaleRoscoe,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oe)的新鲜根茎。大枣,拉丁学名:Ziziphuszizyphus,又名红枣、干枣、枣子。环己六醇,CAS号:6917-35-7。乳糖醇,CAS号:585-86-4。D-木蜜醇,CAS号:69-65-8。绿原酸,CAS号:327-97-9。鞣花酸,CAS号:476-66-4。山楂酸,CAS号:4373-41-5。本发明香砂六君丸,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配方中添加抗氧剂,保证了药物的质量稳定,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香砂六君丸原料:木香70份、砂仁80份、党参100份、白术200份、茯苓200份、甘草70份、陈皮80份、半夏100份、生姜10份、大枣20份、矫味剂0.3份、抗氧剂1.2份。所述的矫味剂由环己六醇、乳糖醇、D-木蜜醇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抗氧剂由绿原酸、鞣花酸、山楂酸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上述香砂六君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10味中药粉碎粉碎为80目,过筛,混合均匀,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萃取时间140分钟,萃取温度42℃,萃取压力32MPa,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5kg/h,采用300目滤布过滤,滤渣备用,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50℃)的萃取清膏;(2)步骤(1)中所得药渣中加入药渣量10倍的水,煎煮1.5个小时,趁热采用300目滤布过滤,收集滤液;药渣中再加入药渣重量8倍量的水煎煮1个小时,采用300目滤布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的水提清膏;(3)将萃取清膏、水提清膏、矫味剂、抗氧剂混合均匀,制丸,干燥,得到实施例1的香砂六君丸。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矫味剂由乳糖醇、D-木蜜醇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2的香砂六君丸。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矫味剂由环己六醇、D-木蜜醇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3的香砂六君丸。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矫味剂由环己六醇、乳糖醇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4的香砂六君丸。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抗氧剂由鞣花酸、山楂酸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5的香砂六君丸。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抗氧剂由绿原酸、山楂酸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6的香砂六君丸。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抗氧剂由绿原酸、鞣花酸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7的香砂六君丸。测试例1将实施例1-7制备的香砂六君丸,置于25℃,相对湿度85%环境下保藏半年,然后进行大肠杆菌(ATYCC25922)菌落总数测试,参照GBT4789.2-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表1:菌落总数测试表cfu/g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环己六醇、乳糖醇、D-木蜜醇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4(环己六醇、乳糖醇、D-木蜜醇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绿原酸、鞣花酸、山楂酸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绿原酸、鞣花酸、山楂酸中任意二者复配)。测试例2对实施例1-7制备的香砂六君丸进行稳定性测试。本发明香砂六君丸中包含的白术内酯Ⅱ是白术的指标性成分。将实施例1-7制备的香砂六君丸分别用铝塑复合膜袋密封包装,将它们置于38℃温度下放置3个月,测定各试样中3月时的白术内酯Ⅱ相对于该试样0月时的残余含量。测试方法参照于玲玲的硕士论文《白术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中第四节:白术片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的方法测定。具体结果见表2。表2:稳定性测试结果表单位:%白术内酯Ⅱ残余含量实施例199.6实施例295.2实施例395.6实施例494.9实施例595.0实施例695.1实施例795.3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环己六醇、乳糖醇、D-木蜜醇复配)稳定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4(环己六醇、乳糖醇、D-木蜜醇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绿原酸、鞣花酸、山楂酸复配)稳定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绿原酸、鞣花酸、山楂酸中任意二者复配)。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4年03月05日 16:10
    老一代中医人员都是口口相传,你们现在都是赚钱赚钱赚钱,没有医德  你们是绝后的一代伪医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