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03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组装式扩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扩管,特别是关于一种组装式扩管。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具有伤口小、伤口美观、出血少、感染机率低、复原快等优点,因此成为目前外科手术的新趋势,例如:关节镜和腹腔镜手术。传统上在进行微创手术时,手术医师必须先在病患的皮肤表面穿刺一个开口,然后再使用一扩管来撑开此开口,以便维持皮肤内外的连通,并将内视镜或手术器械经由扩管伸入病患的皮肤内以进行手术。而在操作此种微创手术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完整的密封机制来确保身体内外的隔绝状况,因此手术医师会利用具有密封效果的扩管来达到内外隔绝以及手术安全的目的。

虽然微创手术具有上述许多优点,然而,已知的扩管仍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内视镜或手术器械的位置以及活动范围往往是受限的,而手术医师透过已知的扩管往往无法顺利地移动内视镜或手术器械到想要的位置,导致内视镜只能观看局部固定的视角影像,而手术器械只能小范围的局部操作,因此大幅地增加了手术的风险与困难度。另有已知的扩管虽可增加操作的范围,但其结构相当复杂,容易造成手术失败且降低了手术医师使用的便利性。因此,目前市场上缺乏可以快速地穿入体内、便利性高、操作简单、可跟内视镜与手术器械密切相容以及能配合较大手术操作空间的扩管,故相关业者正在寻求其解决之道。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式扩管,其可挠导管与接合结构的连接方式简单,不但组装方便,而且成本低廉。再者,可挠导管本身的可塑性材质可减少管径限制,增加内视镜或手术器械在人体内的操作空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组装式扩管,其包含可挠导管与接合结构。其中可挠导管包含管身与定位部,管身连接定位部。接合结构连接可挠导管,接合结构包含本体与导管固定件。本体包含侧壁、端壁、固定部以及穿管孔,固定部连接可挠导管的定位部,管身穿设于穿管孔。导管固定件与侧壁嵌合连接,以定位可挠导管的定位部于端壁与导管固定件之间。

借此,本发明的组装式扩管利用可挠导管本身的可塑性材质来减少管径限制,进而增加内视镜或器械在人体内的操作空间。此外,可挠导管与接合结构的连接方式简单,不但组装方便,而且成本低廉。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定位部可包含二凸耳部,此二凸耳部连接管身的一端,二凸耳部分别具有一定位孔。固定部包含一第一凸部与一第二凸部,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分别对应穿设于二定位孔。前述可挠导管可包含一倾斜部,此倾斜部环设于管身的另一端,且倾斜部的一外径朝向管身的另一端渐缩。另外,前述定位部可包含二凸耳部,此二凸耳部连接管身的一端,二凸耳部分别设有一凸部。固定部包含一第一定位孔与一第二定位孔,而二凸部则分别穿设于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之中。再者,前述接合结构可包含一入水孔与一注水管。其中入水孔开设于本体的侧壁,而注水管则穿设于入水孔,且注水管设于可挠导管中。前述组装式扩管可包含一硬质推拉件,其可卸地穿设于可挠导管与接合结构。此硬质推拉件包含杆身、顶部以及凹槽。杆身的一端呈锥状,顶部则一体连接于杆身的另一端。凹槽设于杆身上且从杆身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此凹槽的形状对应注水管的形状。前述注水管可呈中空圆管状或非圆形的异形管状。前述注水管的硬度大于可挠导管的硬度。

此外,前述接合结构可包含一出水孔,此出水孔开设于本体的侧壁。前述接合结构可包含一上嵌槽与一下嵌槽。其中上嵌槽设于本体的侧壁的内侧,且上嵌槽与端壁相隔一第一间距。而下嵌槽则设于本体的侧壁的内侧,下嵌槽与端壁相隔一第二间距。第二间距小于第一间距,且导管固定件嵌合下嵌槽。再者,前述导管固定件可包含一中间孔、一第一平面、一第二平面以及一排水孔。其中中间孔对应穿管孔。第一平面环设于中间孔的周围。第二平面连接第一平面。排水孔开设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一交接处。前述定位部可呈一环状且连接管身的一端,定位部具有多个定位孔。固定部包含多个凸部,这些凸部分别穿设于定位孔。另外,前述定位部可呈一环状且连接管身的一端,定位部具有多个凸部。固定部包含多个定位孔,这些凸部分别穿设于定位孔。

借此,本发明的组装式扩管在没有盖体情况下,利用锥形的硬质推拉件结合可挠导管能将可挠导管顺利地穿入皮肤或实现转动的操作。另外,接合结构的入水孔能够让外部干净的水导入以清洁手术部位,而且其出水孔能排出手术部位以及接合结构内部的液体,进而使手术的操作更加顺利并增加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组装式扩管,其包含一可挠导管、一接合结构以及一盖体。可挠导管包含一管身与一定位部,管身连接定位部。接合结构连接可挠导管,且接合结构包含一本体与一导管固定件。其中本体包含一侧壁、一端壁、一固定部、一穿管孔、一嵌合孔以及一上嵌槽。固定部连接可挠导管的定位部,管身穿设于穿管孔,穿管孔相对应嵌合孔。导管固定件与侧壁嵌合连接,以定位可挠导管的定位部于端壁与导管固定件之间。盖体包含一凸部与一盖部,凸部连接盖部,且凸部嵌合上嵌槽。

借此,本发明的组装式扩管透过盖体搭配接合结构,使盖体产生内外隔离之效。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盖体可包含至少一导孔,此导孔贯穿凸部与盖部,导孔对应穿管孔与导管固定件的一中间孔。前述盖体可包含一锁定座、一导孔、一锁定孔以及一锁定开关。锁定座设于盖部上且具有一内部相对位置。导孔贯穿锁定座,内部相对位置位于导孔的孔壁上。锁定孔设于锁定座且连通导孔。锁定开关具有一锁定部,锁定部与内部相对位置相隔一间距。锁定开关可转动地连接锁定孔,借以令间距改变。再者,前述盖体可包含一垫片固定件与一垫片。垫片固定件与凸部卡合,致使垫片紧密连接于凸部与垫片固定件之间。前述盖体可包含一第一导孔与一第二导孔,垫片固定件可包含一第一固定孔与一第二固定孔,而且垫片可包含一第一垫片孔与一第二垫片孔。其中第一垫片孔对应第一固定孔与第一导孔,而第二垫片孔对应第二固定孔与第二导孔。第一导孔小于第二导孔。另外,前述接合结构可包含一入水孔与一注水管,其中入水孔开设于本体的侧壁上。注水管则穿设于入水孔,注水管设于可挠导管中且连接可挠导管的内壁。前述注水管的硬度大于可挠导管的硬度。

借此,盖体上的特殊锁定结构可以方便使用者锁定内视镜以及限位手术器械。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1b绘示图1a的组装式扩管的一分解图;

图1c绘示图1a的组装式扩管的另一分解图;

图1d绘示图1a的剖线1d-1d的剖视图;

图2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的侧视图;

图3绘示图2的组装式扩管的剖视图;

图4绘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5绘示图4的组装式扩管的剖视图;

图6绘示图4的组装式扩管的分解图;

图7绘示图4的组装式扩管的盖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8a绘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的分解图;

图8b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的分解图;

图9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绘示图9的组装式扩管系统的剖视图;

图11绘示图9的可挠导管受内视镜弯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一并参阅图1a至图1d。图1a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100的立体示意图。图1b绘示图1a的组装式扩管100的一分解图。图1c绘示图1a的组装式扩管100的另一分解图。图1d绘示图1a的剖线1d-1d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组装式扩管100包含可挠导管300与接合结构400。

可挠导管300呈圆柱状,且可挠导管300包含管身310、定位部320以及倾斜部330。管身310连接定位部320。倾斜部330环设于管身310的另一端,且倾斜部330的外径朝向管身310的另一端渐缩,此结构透过倾斜部330可以让使用者顺畅地将管身310穿入体内。此外,定位部320包含二凸耳部320a、320b,此二凸耳部320a、320b连接管身310的一端,而且二凸耳部320a、320b分别具有定位孔340a、340b。二凸耳部320a、320b对称地设置在管身310上。再者,可挠导管300本身的可塑性材质可减少管身310的管径限制,因此能增加手术时的操作空间。

接合结构400连接可挠导管300,且接合结构400包含本体410、导管固定件420、入水孔430、注水管440、出水孔450、上嵌槽460、下嵌槽470以及握把480。其中本体410包含侧壁411、端壁412、固定部413、穿管孔414以及嵌合孔415。侧壁411连接端壁412,固定部413连接可挠导管300的定位部320。详细地说,固定部413包含一第一凸部413a与一第二凸部413b,第一凸部413a与第二凸部413b分别对应穿设于二定位孔340a、340b;换句话说,第一凸部413a穿过定位孔340a而连接导管固定件420,而第二凸部413b则穿过定位孔340b而连接导管固定件420。管身310穿设于穿管孔414,穿管孔414对应嵌合孔415,且穿管孔414小于嵌合孔415。导管固定件420与侧壁411嵌合连接,以定位可挠导管300的定位部320于端壁412与导管固定件420之间。再者,导管固定件420包含中间孔422、第一平面424、第二平面426、注水槽427、排水孔428以及四个抵靠部429。中间孔422对应穿管孔414。第一平面424环设于中间孔422的周围。第二平面426连接第一平面424。排水孔428开设于第一平面424与第二平面426的一交接处。注水槽427对应注水管440,且注水槽427用以定位注水管440。其中两个抵靠部429分别连接二个凸耳部320a、320b。当然,接合结构400与可挠导管300可以透过其他的方式接合,例如:热熔接或粘接。再者,入水孔430开设于本体410的侧壁411,而注水管440则穿设于入水孔430,且注水管440设于可挠导管300中,并用以将水注入。注水管440可呈中空圆管状或非圆形的异形管状。注水管440与管身310的内壁可透过热熔接或粘接来接合。出水孔450开设于本体410的侧壁411,而本发明透过出水孔450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将接合结构400内部以及手术部位的液体排出,进而使手术的操作更加顺利并增加效率。另一方面,接合结构400的入水孔430与注水管440能够让外部干净的水源从连接头442导入并顺利地流至注水管440的另一端以及倾斜部330的内壁,以清洁手术部位,如图1d所示。上嵌槽460与下嵌槽470均设于本体410的侧壁411的内侧,而导管固定件420嵌合下嵌槽470。至于握把480则连接侧壁411,以供使用者于手术时握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可挠导管300的二凸耳部320a、320b可分别设一凸部(未示于图中),而接合结构400的固定部413可包含一第一定位孔与一第二定位孔(未示于图中),二凸部可分别穿设于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之中,以稳定强化可挠导管300与接合结构400两者之间的连结。此外,可挠导管300与接合结构400的连接方式简单,不但组装方便,而且成本低廉。

请一并参阅图2与图3。图2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100a的侧视图。图3绘示图2的组装式扩管100a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此组装式扩管100a包含硬质推拉件200、可挠导管300以及接合结构400。

在第2、3图的实施例中,可挠导管300及接合结构400分别与图1b中的可挠导管300及接合结构400相同,不再赘述。特别的是,第2、3图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100a还包含硬质推拉件200,其可卸地穿设于可挠导管300与接合结构400。此硬质推拉件200包含杆身210、顶部220以及凹槽230。杆身210的一端呈锥状,顶部220则一体连接于杆身210的另一端。凹槽230设于杆身210上且从杆身21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顶部22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杆身210的横截面面积。杆身210呈圆柱形,顶部220的横截面呈圆形,而凹槽230则呈细长状。硬质推拉件200的形状对应可挠导管300的形状。详细地说,凹槽230的形状对应接合结构400的注水管440的形状。当硬质推拉件200连接可挠导管300时,注水管440是对应凹槽230,而注水管440则连接可挠导管300的倾斜部330的内壁。再者,注水管440位于倾斜部330的内侧而不会突出于倾斜部330,其可避免注水管440干扰倾斜部330前端的手术部位的操作空间。外部干净的水源可以经由连接头442注入至注水管440中,并透过注水管440流至杆身210的一端,亦即靠近倾斜部330的一端。由于硬质推拉件200的形状如同钉子,因此在穿刺的过程中,硬质推拉件200结合可挠导管300与接合结构400可以非常顺畅地将组装式扩管100a穿入体内或实现旋转的作动。

请一并参阅第4~7图。图4绘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100b的立体示意图。图5绘示图4的组装式扩管100b的剖视图。图6绘示图4的组装式扩管100b的分解图。图7绘示图4的组装式扩管100b的盖体500的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此组装式扩管100b包含可挠导管300、接合结构400以及盖体500。

在第4~7图的实施例中,可挠导管300及接合结构400分别与图1b中的可挠导管300及接合结构400相同,不再赘述。特别的是,第4~7图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100b还包含盖体500,此盖体500包含凸部510、盖部520、垫片固定件530、垫片540、第一导孔550、第二导孔560、锁定座570、锁定孔580以及锁定开关590。其中凸部510连接盖部520,且凸部510嵌合接合结构400的上嵌槽460,致使盖体500可拆卸地连接接合结构400。凸部510与盖部520均呈圆形,且凸部51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等于嵌合孔415的横截面面积,因此凸部510可以紧密地嵌合上嵌槽460。垫片固定件530与凸部510卡合,致使垫片540紧密连接于凸部510与垫片固定件530之间。垫片540为一透明膜且具有二开孔,此二开孔分别为第一垫片孔542与一第二垫片孔544,而且分别对应第一导孔550与第二导孔560。此外,第一导孔550贯穿凸部510与盖部520,而且第二导孔560亦贯穿凸部510与盖部520。第一导孔550与第二导孔560均对应穿管孔414与导管固定件420的一中间孔422。第一导孔550与第二导孔560彼此不导通,且第一导孔550小于第二导孔560。垫片固定件530包含第一固定孔532与第二固定孔534。其中第一垫片孔542对应第一固定孔532与第一导孔550,而第二垫片孔544则对应第二固定孔534与第二导孔560。锁定座570设于盖部520上且具有一内部相对位置572。第一导孔550贯穿锁定座570,内部相对位置572位于第一导孔550的孔壁上。锁定孔580设于锁定座570且连通第一导孔550。锁定开关590具有一锁定部592,锁定部592位于锁定孔580内,且锁定部592与锁定座570的内部相对位置572相隔一间距d3。锁定开关590可转动地连接锁定孔,借以令间距d3改变,进而能够稳定地定位医疗器具(如内视镜)。另外,上嵌槽460与端壁412相隔一第一间距d1,而下嵌槽470与端壁412相隔一第二间距d2。第二间距d2小于第一间距d1。

请一并参阅图8a与图8b。图8a绘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100c的分解图。图8b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100d的分解图。其中图8a的组装式扩管100c包含可挠导管300与接合结构400。可挠导管300包含管身310、定位部320、倾斜部330以及固定管350。倾斜部330位于管身310的另一端。定位部320可呈一环状且连接管身310的一端,且定位部320具有四个定位孔322。固定管350连接管身310的内壁,以定位注水管440。接合结构400包含本体410,此本体410包含端壁412以及设于端壁412上的固定部413。固定部413包含四个凸部,这四个凸部分别穿设于定位部320的四个定位孔322中。上述结构能够让可挠导管300定位于接合结构400上,而且能阻止可挠导管300相对于接合结构400旋转。另外,图8b的组装式扩管100d的定位部320具有多个凸部324,而固定部413包含多个定位孔,定位部320的凸部324分别穿设于固定部413的定位孔中。图8b与图8a的结构差异仅在于凸部及定位孔的位置相互调换,而这两种结构均能够让可挠导管300定位于接合结构400上,而且能防止可挠导管300相对于接合结构400旋转。

请一并参阅图9与图10。图9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组装式扩管系统800的立体示意图。图10绘示图9的组装式扩管系统800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此组装式扩管系统800包含组装式扩管100c、盖体500、内视镜600以及手术器械700。其中组装式扩管100c包含可挠导管300与接合结构400,如图8a所示。可挠导管300包含管身310以及与管身310连接的定位部320。接合结构400连接可挠导管300,而且包含本体410与导管固定件420。本体410包含侧壁411、端壁412、固定部413、穿管孔414以及嵌合孔415。固定部413连接可挠导管300的定位部320。管身310穿设于穿管孔414,且穿管孔414对应嵌合孔415。导管固定件420与侧壁411嵌合连接,以定位可挠导管300的定位部320于端壁412与导管固定件420之间。此外,盖体500包含凸部510、盖部520、第一导孔550以及第二导孔560,如图6所示。第一导孔550贯穿凸部510与盖部520,而且第二导孔560亦贯穿凸部510与盖部520。凸部510连接盖部520,且凸部510嵌合本体410的上嵌槽460。盖部520连接侧壁411的顶端。第一导孔550与第二导孔560均对应穿管孔414、嵌合孔415以及导管固定件420的中间孔422。盖体500可拆卸地连接接合结构400。再者,内视镜600会插入贯穿第一导孔550、第一垫片孔542、第一固定孔532、中间孔422、嵌合孔415以及穿管孔414。手术器械700会插入贯穿第二导孔560、第二垫片孔544、第二固定孔534、中间孔422、嵌合孔415以及穿管孔414。另外,垫片540的第一垫片孔542的孔径大于等于内视镜600的管径,其第二垫片孔544的孔径则大于等于手术器械700的管径。锁定开关590是用以定位内视镜600。当锁定开关590移动至一释放位置时,使用者可以自由地移动与操控内视镜600;反之,当锁定开关590移动至一锁定位置时,内视镜600被定位在盖体500上而无法自由位移。内视镜600可为软管内视镜或硬管内视镜。

图11绘示图9的可挠导管300受内视镜600弯曲的示意图。当注水管440的硬度大于可挠导管300的硬度,注水管440不容易被内视镜600或手术器械700压扁,借以让内视镜600或手术器械700抵靠弯曲注水管440及可挠导管300而不影响注水管440的水流状况。因此,水源仍可顺畅地由注水管440注入至手术部位,而且可增加内视镜600或手术器械700在人体内的操作空间。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其一,在没有盖体情况下,利用锥形的硬质推拉件结合可挠导管能将可挠导管顺利地穿入皮肤或实现转动的操作。其二,可挠导管本身的可塑性材质可减少管径限制,增加内视镜或器械在人体内的操作空间。其三,接合结构的入水孔与注水管能够让外部干净的水导入以清洁手术部位,而且其出水孔能排出手术部位以及接合结构内部的液体,进而使手术的操作更加顺利并增加效率。其四,硬质推拉件可从组装式扩管取出,然后盖上盖体,盖体可有效地隔离内外与限位手术器械,而且盖体上的特殊锁定结构可以方便使用者锁定内视镜。其五,透过注水管的硬度大于可挠导管的硬度,可以让注水管保持原有形状而不易被内视镜或手术器械压扁,进而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与安全性。其六,可挠导管与接合结构的连接方式相当简单,不但组装方便,而且成本低廉。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