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10506阅读:79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中风故又名脑卒中,是因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的形成,压迫脑神经导致局部神经功能缺失而使大脑失去正常的指挥功能所致的一种疾病;其次还与肝脾脏不适、高血压、颈椎动脉硬化、血流缓慢有关,多以突发性为主,目前脑中风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现在世界各国为有效防治脑中风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尚未取得确实的好效果。主要难点是:该病的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方法单一,不彻底,易反复,患者存在胆怯、怕、焦急的精神状态,对治愈的欲望不坚定,没信心,故该病难治愈。

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307705.2公开了一种新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药组方,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铁皮石斛50份、杜蒺藜30-40份、薏仁30-38份、土茯苓20-30份、白芍12-18份、黄芩9-15份。本发明治疗新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药组方,可有效降低血小板的凝结功能,对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血栓症、心肌梗塞、脑中风、狭心症,效果显著。

本领域中对于具有改进效果的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存在着进一步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全瓜蒌5-60份、胆南星5-30份、制大黄5-30份、芒硝5-30份、石菖蒲1-20份、灸远志3-20份、郁金3-30份、天竺黄3-30份、制半夏1-20份、茯苓3-25份、泽泻3-30份、生决明5-60份、怀牛膝3-30份、三七1-25份、钩藤1-25份、夏枯草5-60份、蝉衣1-20份、黄芪5-60份、党参5-60份、白术3-25份、黄精5-60份、车前子5-30份、天麻5-100份、丹参5-100份、杜仲5-50份、淫羊藿3-50份、何首乌5-100份、肉苁蓉3-30份、巴戟天5-30份、熟地5-60份、当归5-30份、川芎1-20份、白芍3-30份、甘草1-20份、骨碎补5-30份、桂枝1-20份、红花3-25份、地龙3-50份、葛根3-30份、桃仁3-25份、大血藤3-30份、鸡血藤3-30份、益母草5-60份、枸杞3-30份、木瓜3-25份、威灵仙3-25份、蒺藜3-25份、白附子1-20份、桑枝5-30份、生龙骨5-30份、赤芍5-30份、羌活3-25份、防己3-20份、生牡蛎5-60份、大腹皮3-60份、枣仁5-30份、见血飞5-50份、铁皮石斛5-40份。

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全瓜蒌15-30份、胆南星10-15份、制大黄10-15份、芒硝10-15份、石菖蒲3-10份、灸远志6-10份、郁金5-15份、天竺黄6-15份、制半夏3-10份、茯苓6-12份、泽泻5-15份、生决明15-30份、怀牛膝6-15份、三七3-12份、钩藤3-12份、夏枯草10-30份、蝉衣3-10份、黄芪10-30份、党参10-30份、白术6-12份、黄精10-30份、车前子10-15份、天麻25-50份、丹参15-50份、杜仲9-20份、淫羊藿5-20份、何首乌12-40份、肉苁蓉6-15份、巴戟天10-15份、熟地10-30份、当归10-15份、川芎3-9份、白芍6-15份、甘草3-10份、骨碎补10-15份、桂枝3-10份、红花6-12份、地龙5-25份、葛根5-15份、桃仁6-12份、大血藤6-15份、鸡血藤5-15份、益母草10-30份、枸杞5-15份、木瓜6-12份、威灵仙6-12份、蒺藜6-12份、白附子3-9份、桑枝10-15份、生龙骨9-15份、赤芍10-15份、羌活5-12份、防己6-9份、生牡蛎10-30份、大腹皮6-30份、枣仁9-15份、见血飞15-25份、铁皮石斛10-20份。

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全瓜蒌20份、胆南星12份、制大黄12份、芒硝12份、石菖蒲5份、灸远志8份、郁金10份、天竺黄10份、制半夏5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生决明20份、怀牛膝10份、三七5份、钩藤5份、夏枯草20份、蝉衣5份、黄芪20份、党参20份、白术10份、黄精20份、车前子12份、天麻35-50份、丹参20-35份、杜仲15份、淫羊藿10份、何首乌25份、肉苁蓉10份、巴戟天12份、熟地20份、当归12份、川芎5份、白芍10份、甘草5份、骨碎补12份、桂枝5份、红花10份、地龙15份、葛根10份、桃仁10份、大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益母草20份、枸杞10份、木瓜10份、威灵仙10份、蒺藜10份、白附子5份、桑枝12份、生龙骨12份、赤芍12份、羌活8份、防己8份、生牡蛎20份、大腹皮20份、枣仁12份、见血飞18-20份、铁皮石斛12-15份。

优选地,制大黄是将生大黄切片后,再湿润(浸透但不积水)后置于陶制或金属容器中于炭火(优选,非明火)上烤制,烤干;然后再湿润和烤干重复3次而获得的。

优选地,见血飞为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的根或根皮或藤茎,优选使用藤茎。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以上重量份称取原料药,洗净干燥,破碎,混匀;

步骤二:用水浸泡,再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即得;

优选,步骤一中,胆南星、制大黄、制半夏、茯苓、黄芪、党参、白术、黄精、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葛根、大血藤、鸡血藤、木瓜、羌活、见血飞、铁皮石斛洗净干燥后,切片使用;

步骤一中,全瓜蒌、石菖蒲、灸远志、郁金、天竺黄、泽泻、生决明、怀牛膝、三七、钩藤、夏枯草、天麻、丹参、淫羊藿、何首乌、甘草、骨碎补、桂枝、红花、地龙、桃仁、益母草、枸杞、威灵仙、蒺藜、白附子、桑枝、生龙骨、赤芍、防己、大腹皮、枣仁洗净干燥后,粉碎成小块(粒度例如可以为0.5-10mm)使用;

步骤一中,生牡蛎洗净干燥后,粉碎(优选粉碎到50-100目)使用;

将芒硝直接干燥粉碎;

将车前子干燥后直接使用(不粉碎)。

优选,步骤二中,用水浸泡是先用冷水浸泡(冷水浸泡时间优选10-60min,更优选30-45min),再用温水浸泡(温水浸泡时间优选30-120min,更优选60-80min,温水浸泡温度优选40-70℃,更优选50-60℃)。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山泉水浸泡药材,也可以使用饮用水、纯化水等,如按照药典标准由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

本发明中,冷水是指常温下的水,通常是2-10℃的水。

优选,步骤二中,加水煎煮为加入3-10倍量的水煎煮,煎煮温度为80-150℃,优选100-130℃,煎煮时间为10-90min,优选30-60min。

优选,加水煎煮1-3次,优选2次(优选第一次加入3-10倍量的水煎煮,第二次加入2-8倍量的水煎煮),过滤(优选趁热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优选浓缩至原有体积的1/2-3/4时停止),即得。

优选,步骤二中,加水煎煮时,先用大火(温度为120-150℃,优选120-130℃)煎煮15-30min,之后改成小火(温度为80-120℃,优选100-110℃)煎煮15-30min。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不限于以上制备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任何常用的方法将其制成临产上适宜的制剂例如颗粒剂、浓缩丸剂、胶囊剂、片剂、丸剂(蜜丸、小水丸等)、糖浆、口服液等任意剂型。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上述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脑中风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制剂,其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上述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和一种或几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中,对于煎煮时间的把握,除了温度和煎煮时间,还要在煎煮过程中动态监控,根据药材和加水量的不同进行调节。

例如,取500g混匀后的原料药混合物,先用冷水浸泡30-45min,然后再用温水浸泡60-80min,之后再与三倍重量份的清水(1500ml)于锅中浸提煎熬,煎煮时先用大火(温度为120-130℃)煎煮15-30min,之后改成小火(温度为80-120℃,优选100-110℃)煎煮15-30min;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煮并趁热过滤,取滤液待用,药渣继续留于锅中并在此时另加入两倍重量份的清水(例如1000ml)进行二次浸提煎熬,温度为100-120℃,煎煮30-60min。同样,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煮并趁热过滤,将此滤液与之前所获滤液合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浓缩至药液残留至约3/4时为止(一般为1000ml),将浓缩后的药液平均分为两份装罐待用,此时待用药液即为成品药液。

浓缩后的药液不仅可以灌装制备成品药液,也可继续浓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药片、胶囊等,方便患者服用。

本发明组方中,各中药的的药理如下:

1)全瓜蒌: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润肺化痰,滑肠通便,散结消肿。

主治:用于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胸膈痞痛,肠燥便秘,肺痈,乳痈。

2)胆南星: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微辛;归肺、肝、脾经

功效: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主治:用于痰性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

3)大黄: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用于肠道积滞,大便秘结,血热吐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热毒疮疡,水火烫伤,血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热淋。

4)芒硝:

性味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软坚,清热泻火。

主治: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咽痛口疮,目赤肿痛。

5)石菖蒲: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胃经。

功效:祛痰开窍,化湿开胃,宁神益智。

主治:用于神志昏迷,惊悸,失眠,痴呆,健忘,胸腹胀痛,风寒湿痹,疥癣。

6)灸远志: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入心、肺、肾经。

功效: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痈肿。

主治:用于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癫痫,咳嗽痰多,痈疽肿毒。

7)郁金: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心、肝、胆经。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热凉血,清心开窍,利湿退黄。

主治:用于胸胁疼痛,月经不调,癥瘕痞块,吐血,衄血,妇女倒经,温病神昏,痰热癫痫,温热黄疸。

8)天竺黄:

性味归经:味淡;辛;平。肺经;肝经。

功效: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

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9)制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用于湿痰咳嗽,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10)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用于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痰饮,心悸,失眠。

11)泽泻: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12)生决明: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大肠经。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肝火目赤,肠燥便秘。

13)怀牛膝: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疏利下行,能补能泄。

功效: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主治: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胞衣不下,癥瘕,跌打损伤,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脚气肿胀,吐血,衄血,头痛,牙痛,咽喉肿痛,热淋,血淋,石淋,痈肿恶疮。

14)三七: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化瘀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内外出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15)钩藤: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熄风止痉,清热平肝。

主治:用于惊风抽搐,头痛眩晕。

16)夏枯草: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肚经。

功效:清肝火、散郁结,平肝阳。

主治: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瘰疬瘿瘤、眩晕头痛。

17)蝉衣: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汁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

18)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汁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

19)党参: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主治:用于中气不足,食少便溏,咳喘气短,津伤口渴,血虚萎黄,心悸头晕。

20)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痰饮水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

21)黄精:

性味归经:甘、微温。脾,肺、胃经。

功效:用于病后体弱,或慢性病消耗营养不良。肺、结核病。股癣、足癣。

主治:脾尾虚弱,肺虚咳嗽,消渴(糖尿病)等症。并有降低血压作用。

22)车前子: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利火能淋、利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暑湿泄泻,肝热目赤,清肺化痰。

23)天麻: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熄风止痉,平抑肝阳。

主治:用于惊风抽搐,头痛眩晕,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24)丹参: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心腹疼痛,癥瘕积聚,风湿热痹,疮疡肿痛,烦躁不寐,心悸,失眠。

25)杜仲: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26)淫羊藿: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主治:用于肾虚阳瘘、腰膝无力,风寒湿痹,筋骨酸痛。

27)何首乌: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头晕眼花,须发早白,久疟不止,痈疽瘰疬,肠燥便秘。

28)肉苁蓉: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阳萎遗精,腰膝冷痛,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29)巴戟天: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肾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主治:用于阳萎尿频,宫冷不孕,风湿痹痛。

30)熟地: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潮热盗汗,消渴,腰酸耳鸣。

31)当归: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血虚眩晕,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面色萎黄,虚寒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32)川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胁痛、胸痹、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头痛、风湿痹痛。

33)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崩漏,虚汗,脘腹急痛,胁肋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34)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脾、肺、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热毒疮疡,药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挛痛。

35)骨碎补:

性味归经: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活血,止血,续筋骨。

主治: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36)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水肿,痰饮,胸痹、心悸、瘀滞经闭,痛经、癥瘕,脘腹疼痛。

37)红花: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化瘀,通经。

主治:用于血滞经闭,产后瘀阻,癥瘕积滞,跌打伤痛,麻疹不透。

38)地龙: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

主治:用于壮热惊风,手足抽搐,肺热喘咳,关节痹痛,半身不遂,热结尿闭。

39)葛根: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肺、胃经。

功效:发表解肌,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

主治:用于外感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湿热泻痢,脾虚泄泻,热病烦渴,消渴证。

40)桃仁:

性味归经:苦,平。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伤痛,肺痈,肠燥便秘。

41)大血藤:

性味归经:苦、微甘,温。归肝经。

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血虚经闭,风湿痹痛,中风不遂。

42)鸡血藤:

性味归经:苦、微甘,温。归肝经。

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血虚经闭,风湿痹痛,中风不遂。

43)益母草: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疮痈肿毒,皮肤痒疹。

44)枸杞: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治肝肾阴亏,益精明目。

主治: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错不明。

45)木瓜:

性味归经: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吐泻转筋。

46)威灵仙:

性味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诸骨鲠喉。

47)蒺藜(刺蒺藜):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经。

功效:平抑肝阳,疏肝解郁,明目,祛风止痒。

主治:用于头痛眩晕,胸肋疼痛,乳汗不通,目赤多泪,风疹痛痒。

48)白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

主治:用于中风痰壅,破伤风,痰厥头痛,毒蛇咬伤,瘰疬痰核。

49)桑枝: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疼痛,四肢拘挛。

50)生龙骨:

性味归经:甘、涩,平。归心、肝、肾经。

功效: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主治:用于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虚汗,遗精,带下,崩漏。

51)赤芍: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用于血热妄行,吐衄发斑,瘀血经闭,跌打损伤,热毒疮疡,肝火目赤。

52)羌活: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肝、肾经。

功效: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内湿痹痛。

53)防己: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54)生牡蛎:

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肾经。

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主治:用于头晕目眩,肝风抽搐,瘰疬,痰核,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

55)大腹皮: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温。脾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效:下气宽中;行水消肿。

主治:胸腹胀闷;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56)枣仁(酸枣仁):

性味归经:性甘平,入心、脾、肝、胆经。

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57)见血飞:

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肺经。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舒经,镇痛。

主治:治风寒咳嗽、风湿麻木、铁打损伤、外伤出血、大便秘结。

58)铁皮石斛: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养胃生津,滋阴除热。

主治:津伤口渴,食少便秘、虚热不退、日暗昏花。

本发明的中药组方中,见血飞、铁皮石斛、三七、天麻、黄芪、黄精、地龙为主药,在其他药的辅助下,才能发挥其独特治疗效果。

目前人们对脑中风的治疗方法很多,所用药方也层出不穷,有偏方、多味组合方,也能治疗脑中风,但仍停留在初期的缓解阶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能缓解,不能断根,致使患者病情时好时坏,反反复复,痛苦难忍。甚至数年,乃至终身都无法治愈。这些就是目前防治脑中风存在的最大难题。而本发明在选药组方方面有三大特点,与众不同,能攻克脑中风病的治愈:

其一:采用中草药—见血飞藤筋(优选实施方案),藤筋治疗效果为:冲破淤血阻塞、打破筋络不通且能镇痛,为袪瘀血、疏通经络,通达微细血管的主药。发明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突破性的发现它具有优异的活血、破血、通经的特殊功能,是其他活血通经药物所不能及的湘西苗药。此药为大山区野生的藤筋草药,是治疗脑中风独特的主药。

其二,使用铁皮石斛具有健脾胃、滋阴除热的功能。在临床中发现,治疗脑中风应首先疏通脾胃,否则饮用纯中药难以吸收,发挥不了药效的功能。

其三,在本发明的配方中突破天麻药量,用至25-50份方能达到清利头目,迅速扩张血管,增加头部血氧量的供给的效果。

本发明能攻克脑中风,解除目前在治疗脑中风存在的诸多问题,其理由如下:

一、本发明药方是针对脑中风的发病基因特点,按照君臣佐使,辨证施治的原则,而选药组方的,既明确主攻目标,又考虑到影响脑中风治疗的其他诸多因素,针对性精选药物组方的是一般的偏方,小型组方所不能及的。

二、脑中风的病因很多,其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系统病变所致。尤其是微细血管供氧不足,致使脑细胞缺氧、衰歇、梗死、梗塞致病,其次是涉及五脏六腑病变等都能促使脑中风的发生。因为人是一个整体,无论那个器官或部位病变,都会影响全身功能退化,降低其免疫力。因此必须依据病因选药组方。

三、各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也会影响脑中风的治疗效果,故需先添加滋补药物、健身,需补则补,需克则克,补治同步,方能收效卓著。

四、选准主攻药的药量及辅助互补药。例如使用见血飞、天麻等中药,必须同时使用铁皮石斛,方能促进药物的吸收,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能够彻底治愈各种突发性脑中风,无反复,且无毒副作用,病愈率达99%。

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不仅可以制成药液,还可以制成药片、胶囊等,方便患者服用。

服用方法:突发性脑中风第一阶段思维不清晰者,服用上述药剂一日两瓶(每瓶约500ml),分3-4次服用,服用时间为饭前1小时或者饭后2小时;当患者思维清醒后,则改为一日一瓶,分3-4次服用,服用时间为饭前1小时或者饭后2小时,需坚持服药一个月,之后可视病症好转程度适量服用直至痊愈。对于不方便服用药液的患者,可改为服用药片、胶囊。治愈标准:脑中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查体无障碍,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全瓜蒌30份、胆南星15份、制大黄15份、芒硝15份、石菖蒲10份、灸远志10份、郁金15份、天竺黄15份、制半夏10份、茯苓12份、泽泻15份、生决明30份、怀牛膝15份、三七12份、钩藤12份、夏枯草30份、蝉衣10份、黄芪30份、党参30份、白术12份、黄精30份、车前子15份、天麻50份、丹参50份、杜仲20份、淫羊藿20份、何首乌40份、肉苁蓉15份、巴戟天15份、熟地30份、当归15份、川芎9份、白芍15份、甘草10份、骨碎补15份、桂枝10份、红花12份、地龙25份、葛根15份、桃仁12份、大血藤15份、鸡血藤15份、益母草30份、枸杞15份、木瓜12份、威灵仙12份、蒺藜12份、白附子9份、桑枝15份、生龙骨15份、赤芍15份、羌活12份、防己9份、生牡蛎30份、大腹皮30份、枣仁15份、见血飞25份、铁皮石斛20份。

制大黄是将生大黄切片后,再湿润(浸透但不积水)后置于陶制或金属容器中于炭火上烤制,烤干;然后再湿润和烤干重复3次而获得的。

按以上重量份称取原料药,洗净干燥,胆南星、制大黄、制半夏、茯苓、黄芪、党参、白术、黄精、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葛根、大血藤、鸡血藤、木瓜、羌活、见血飞(藤茎)、铁皮石斛切片使用,全瓜蒌、石菖蒲、灸远志、郁金、天竺黄、泽泻、生决明、怀牛膝、三七、钩藤、夏枯草、天麻、丹参、淫羊藿、何首乌、甘草、骨碎补、桂枝、红花、地龙、桃仁、益母草、枸杞、威灵仙、蒺藜、白附子、桑枝、生龙骨、赤芍、防己、大腹皮、枣仁粉碎待用,生牡蛎粉碎至50目待用,芒硝制成干粉直接使用,蝉衣干燥后直接使用,车前子干燥后直接使用,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先用冷水浸泡45min,再用50-60℃温水浸泡60min,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三倍重量份的清水于锅中浸提煎煮,前15-30min大火(控制温度为130-150℃),之后改成小火(温度为100-120℃)煎煮15-30min。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煮并趁热过滤,取滤液待用;药渣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两倍重量份的清水进行二次浸提煎熬,温度为100-130℃,煎煮30-60min。同样,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熬并趁热过滤,将此滤液与之前所获滤液合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浓缩至药液残留至约3/4时为止,将浓缩后的药液平均分为两份装罐待用,此时待用药液即为成品药液。

实施例2

全瓜蒌20份、胆南星12份、制大黄12份、芒硝12份、石菖蒲5份、灸远志8份、郁金10份、天竺黄10份、制半夏5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生决明20份、怀牛膝10份、三七5份、钩藤5份、夏枯草20份、蝉衣5份、黄芪20份、党参20份、白术10份、黄精20份、车前子12份、天麻35份、丹参35份、杜仲15份、淫羊藿10份、何首乌25份、肉苁蓉10份、巴戟天12份、熟地20份、当归12份、川芎5份、白芍10份、甘草5份、骨碎补12份、桂枝5份、红花10份、地龙15份、葛根10份、桃仁10份、大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益母草20份、枸杞10份、木瓜10份、威灵仙10份、蒺藜10份、白附子5份、桑枝12份、生龙骨12份、赤芍12份、羌活8份、防己8份、生牡蛎20份、大腹皮20份、枣仁12份、见血飞(藤茎)20份、铁皮石斛15份。

制大黄如实施例1所述制备。

按以上重量份称取原料药,洗净干燥,胆南星、制大黄、制半夏、茯苓、黄芪、党参、白术、黄精、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葛根、大血藤、鸡血藤、木瓜、羌活、见血飞、铁皮石斛切片使用,全瓜蒌、石菖蒲、灸远志、郁金、天竺黄、泽泻、生决明、怀牛膝、三七、钩藤、夏枯草、天麻、丹参、淫羊藿、何首乌、甘草、骨碎补、桂枝、红花、地龙、桃仁、益母草、枸杞、威灵仙、蒺藜、白附子、桑枝、生龙骨、赤芍、防己、大腹皮、枣仁粉碎待用,生牡蛎粉碎至100目待用,芒硝制成干粉直接使用,蝉衣和车前子干燥后直接使用,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先用冷水浸泡30min,再用40-50℃温水浸泡80min,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三倍重量份的清水于锅中浸提煎煮,前15-30min大火(控制温度为120-130℃),之后改成小火(温度为100-110℃)煎煮15-30min。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煮并趁热过滤,取滤液待用;药渣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两倍重量份的清水进行二次浸提煎熬,温度为100-130℃,煎煮时间30-60min。同样,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熬并趁热过滤,将此滤液与之前所获滤液合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浓缩至药液残留至约1/2时为止,将浓缩后的药液平均分为两份装罐待用,此时待用药液即为成品药液。

实施例3

全瓜蒌20份、胆南星12份、制大黄12份、芒硝12份、石菖蒲5份、灸远志8份、郁金10份、天竺黄10份、制半夏5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生决明20份、怀牛膝10份、三七5份、钩藤5份、夏枯草20份、蝉衣5份、黄芪20份、党参20份、白术10份、黄精20份、车前子12份、天麻35份、丹参35份、杜仲15份、淫羊藿10份、何首乌25份、肉苁蓉10份、巴戟天12份、熟地20份、当归12份、川芎5份、白芍10份、甘草5份、骨碎补12份、桂枝5份、红花10份、地龙15份、葛根10份、桃仁10份、大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益母草20份、枸杞10份、木瓜10份、威灵仙10份、蒺藜10份、白附子5份、桑枝12份、生龙骨12份、赤芍12份、羌活8份、防己8份、生牡蛎20份、大腹皮20份、枣仁12份、见血飞(藤茎)18份、铁皮石斛12份。

按以上重量份称取原料药,洗净干燥,胆南星、制大黄、制半夏、茯苓、黄芪、党参、白术、黄精、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葛根、大血藤、鸡血藤、木瓜、羌活、见血飞、铁皮石斛切片使用,全瓜蒌、石菖蒲、灸远志、郁金、天竺黄、泽泻、生决明、怀牛膝、三七、钩藤、夏枯草、天麻、丹参、淫羊藿、何首乌、甘草、骨碎补、桂枝、红花、地龙、桃仁、益母草、枸杞、威灵仙、蒺藜、白附子、桑枝、生龙骨、赤芍、防己、大腹皮、枣仁粉碎待用,生牡蛎粉碎至100目待用,混合均匀,芒硝制成干粉直接使用,蝉衣、车前子干燥后直接使用,将所有原料先用冷水浸泡30min,再用50-60℃温水浸泡60min,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三倍重量份的清水于锅中浸提煎煮,前15-30min大火(控制温度为120-130℃),之后改成小火(温度为100-110℃)煎煮15-30min。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煮并趁热过滤,取滤液待用;药渣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二倍重量份的清水进行二次浸提煎熬,温度为100-130℃,煎煮时间10-30min。同样,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熬并趁热过滤,将此滤液与之前所获滤液合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浓缩至药液残留至约3/4时为止,将浓缩后的药液平均分为两份装罐待用,此时待用药液即为成品药液。

实施例4

全瓜蒌20份、胆南星12份、制大黄12份、芒硝12份、石菖蒲5份、灸远志8份、郁金10份、天竺黄10份、制半夏5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生决明20份、怀牛膝10份、三七5份、钩藤5份、夏枯草20份、蝉衣5份、黄芪20份、党参20份、白术10份、黄精20份、车前子12份、天麻20份、丹参20份、杜仲15份、淫羊藿10份、何首乌25份、肉苁蓉10份、巴戟天12份、熟地20份、当归12份、川芎5份、白芍10份、甘草5份、骨碎补12份、桂枝5份、红花10份、地龙15份、葛根10份、桃仁10份、大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益母草20份、枸杞10份、木瓜10份、威灵仙10份、蒺藜10份、白附子5份、桑枝12份、生龙骨12份、赤芍12份、羌活8份、防己8份、生牡蛎20份、大腹皮20份、枣仁12份、见血飞(根皮)20份、铁皮石斛15份。

按以上重量份称取原料药,洗净干燥,胆南星、制大黄、制半夏、茯苓、黄芪、党参、白术、黄精、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葛根、大血藤、鸡血藤、木瓜、羌活、见血飞、铁皮石斛切片使用,全瓜蒌、石菖蒲、灸远志、郁金、天竺黄、泽泻、生决明、怀牛膝、三七、钩藤、夏枯草、天麻、丹参、淫羊藿、何首乌、甘草、骨碎补、桂枝、红花、地龙、桃仁、益母草、枸杞、威灵仙、蒺藜、白附子、桑枝、生龙骨、赤芍、防己、大腹皮、枣仁粉碎待用,生牡蛎粉碎至100目待用,混合均匀,芒硝制成干粉直接使用,蝉衣干燥后粉碎,车前子干燥后直接使用,将所有原料,先用冷水浸泡60min,再用40-50℃温水浸泡80min,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三倍重量份的清水于锅中浸提煎煮,前15-30min大火(控制温度为120-130℃),之后改成小火(温度为100-110℃)煎煮15-30min。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煮并趁热过滤,取滤液待用;药渣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两倍重量份的清水进行二次浸提煎熬,温度为100-130℃,煎煮时间30-60min。同样,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熬并趁热过滤,取滤液待用;药渣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两倍重量份的清水进行三次浸提煎熬,温度为100-130℃,煎煮时间30-60min。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熬并趁热过滤,将此滤液与之前两次煎煮所获滤液合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浓缩至药液残留至约3/4时为止,将浓缩后的药液平均分为两份装罐待用,此时待用药液即为成品药液。

实施例5

全瓜蒌15份、胆南星10份、制大黄10份、芒硝10份、石菖蒲3份、灸远志6份、郁金5份、天竺黄6份、制半夏3份、茯苓6份、泽泻5份、生决明15份、怀牛膝6份、三七3份、钩藤3份、夏枯草10份、蝉衣3份、黄芪10份、党参10份、白术6份、黄精10份、车前子10份、天麻40份、丹参15份、杜仲9份、淫羊藿5份、何首乌12份、肉苁蓉6份、巴戟天10份、熟地10份、当归10份、川芎3份、白芍6份、甘草3份、骨碎补10份、桂枝3份、红花6份、地龙5份、葛根5份、桃仁6份、大血藤6份、鸡血藤5份、益母草10份、枸杞5份、木瓜6份、威灵仙6份、蒺藜6份、白附子3份、桑枝10份、生龙骨9份、赤芍10份、羌活5份、防己6份、生牡蛎10份、大腹皮6份、枣仁9份、见血飞(根皮)15份、铁皮石斛10份。

按以上重量份称取原料药,洗净干燥,胆南星、制大黄、制半夏、茯苓、黄芪、党参、白术、黄精、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葛根、大血藤、鸡血藤、木瓜、羌活、见血飞、铁皮石斛切片使用,全瓜蒌、石菖蒲、灸远志、郁金、天竺黄、泽泻、生决明、怀牛膝、三七、钩藤、夏枯草、天麻、丹参、淫羊藿、何首乌、甘草、骨碎补、桂枝、红花、地龙、桃仁、益母草、枸杞、威灵仙、蒺藜、白附子、桑枝、生龙骨、赤芍、防己、大腹皮、枣仁粉碎待用,生牡蛎粉碎至100目待用,混合均匀,芒硝制成干粉直接使用,蝉衣和车前子干燥后直接使用,将所有原料先用冷水浸泡20min,再用60-70℃温水浸泡30min,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三倍重量份的清水于锅中浸提煎煮,100-130℃下煎煮60-90min。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煮并趁热过滤,取滤液待用;药渣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两倍重量份的清水进行二次浸提煎熬,温度为80-110℃,煎煮时间60-90min。同样,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熬并趁热过滤,将此滤液与之前所获滤液合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浓缩,加入辅料制粒、装入胶囊壳中。

实施例6

全瓜蒌20份、胆南星12份、制大黄12份、芒硝12份、石菖蒲5份、灸远志8份、郁金10份、天竺黄10份、制半夏5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生决明20份、怀牛膝10份、三七5份、钩藤5份、夏枯草20份、蝉衣5份、黄芪20份、党参20份、白术10份、黄精20份、车前子12份、天麻20份、丹参20份、杜仲15份、淫羊藿10份、何首乌25份、肉苁蓉10份、巴戟天12份、熟地20份、当归12份、川芎5份、白芍10份、甘草5份、骨碎补12份、桂枝5份、红花10份、地龙15份、葛根10份、桃仁10份、大血藤10份、鸡血藤10份、益母草20份、枸杞10份、木瓜10份、威灵仙10份、蒺藜10份、白附子5份、桑枝12份、生龙骨12份、赤芍12份、羌活8份、防己8份、生牡蛎20份、大腹皮20份、枣仁12份、见血飞(藤茎)18份、铁皮石斛12份。

按以上重量份称取原料药,洗净干燥,胆南星、制大黄、制半夏、茯苓、黄芪、党参、白术、黄精、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葛根、大血藤、鸡血藤、木瓜、羌活、见血飞、铁皮石斛切片使用,全瓜蒌、石菖蒲、灸远志、郁金、天竺黄、泽泻、生决明、怀牛膝、三七、钩藤、夏枯草、天麻、丹参、淫羊藿、何首乌、甘草、骨碎补、桂枝、红花、地龙、桃仁、益母草、枸杞、威灵仙、蒺藜、白附子、桑枝、生龙骨、赤芍、防己、大腹皮、枣仁粉碎待用,生牡蛎粉碎至50目待用,混合均匀,芒硝制成干粉直接使用,蝉衣和车前子干燥后直接使用,将所有原料先用冷水浸泡60min,再用50-60℃温水浸泡90min,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三倍重量份的清水于锅中浸提煎煮,前15-30min大火(控制温度为120-130℃),之后改成小火(温度为80-110℃)煎煮15-30min。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煮并趁热过滤,取滤液待用;药渣中加入上述原料药总干重的约两倍重量份的清水进行二次浸提煎熬,温度为100-130℃,煎煮时间30-60min。同样,当药液剩余约一半时,停止煎熬并趁热过滤,将此滤液与之前所获滤液合并,将蝉衣和芒硝粉碎后溶入煎液中,搅拌均匀,然后进行浓缩,加入制剂辅料、压片。

应用效果试验:

病例一:樊××,男,63岁,吉首市人,患病多年,主要症状:头昏脑胀、手足麻木、浮肿、疼痛、行走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多方寻医找药无治疗效果,病程越来越严重。2015年5月21日,经吉首市人民医院用磁共振平扫检查,结果是:脑内多发缺血变性灶。2016年4月初,经时维纲医生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配方治疗2个半月,病情大有好转,头脑清醒,四肢麻木、浮肿已基本消失,疼痛也大大减轻,工作、生活能自理。

病例二:2013年吉首市残疾人协会董事长金××,男,59岁,因突发脑中风脑梗塞急症,住州人民医院治疗二个月无效成植物人,卧床睡难起身、不能坐立,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失语、失忘记,边亲人都不认识,脑梗、脑萎缩严重并伴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我们接受治疗后,采用本发明配方中药─急诊用药,金光明仅服药半个月,就能下床帮扶到客厅用餐,自己动手吃饭、看电视,断续的喊妻子、儿子,从一可以数到100。当我们用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治疗到2个半月(180天)时,金光明到州人民医院CT复查,主治医生都感到惊奇:“怎么连脑梗的阴影都没有了,脑萎缩也松动了,想象不到。”

病例三:吴××,男,63岁,2012年11月17日暴发急性脑中风(脑血栓、脑出血),在湘西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4天,于当年12月1日出院,未愈,四肢麻木,不能行走,坐立不稳,语言不清,生活不能自理。2012年12月2日,经本发明人时维纲用本发明中药配方治疗4天后,第五天就能下床坐立,并能撑拐杖下楼上街理发。一星期后能上街心公园游玩。生活能处理,语言清楚,手脚活动自如,恢复了正常人。他说:“使我一个残疾人变成了健康人,是时维纲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病例四:龙山县召市镇利福村张××,女,52岁,患脑中风病,经龙山县人民医院CT检查为左额叶脑梗塞,经住院治疗36天未愈,建议出院保养治疗。于是她慕名前未我部治疗5个月病愈,经“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已完全康复。

病例五:吉首市沙子坳社区刘××,于2014年12月27日突发脑中风,手足麻木,弯曲,不能行走,失语,痉挛等症状,经湘西州中医院心病科治疗22天未愈,出院诊断结论是:①脑梗塞;②原发性高血压病二级,很高危组;③颈椎病;④颈、椎动脑硬化;⑤慢性支气管炎等五种病并发。经用本发明治疗86天后,病情大有好转,能行走自如,生活能自理,能参加公益活动。再经州民族中医院检查结果是:梗塞灶没有了。颈、椎动脉硬化也没有了,证明该病已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