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531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用于骨科微创手术中针对错位的骨折端进行多方位复位,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中骨折复位基本上是靠骨科医生人力复位的,借助持骨钳等工具把持骨折端,助手协助牵引,纠正骨折移位,需要的人力多。另一方面,复位后维持困难,需要通过复位钳夹持、克氏针或螺钉等手段达到临时固定,由于创伤大对骨折端的血运破坏大、骨膜剥落损伤大,容易导致延期愈合甚至骨不连,有鉴于此,现有医疗器械行业亟需人性化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纠正骨折端侧方移位和成角移位的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包括一支芯轴、套装于芯轴上的一支套管、骨针第一安装部和骨针第二安装部,骨针第一安装部与芯轴之间布置有第一万向装置,骨针第二安装部与套管之间布置有第二万向装置,所述第一万向装置包括固定于骨针第一安装部上的万向关节球、活套于该万向关节球其万向球头上的球头套、第一接头套和位于第一接头套内的球头座,第一接头套与球头套卡扣连接,该球头座通过插装于第一接头套上的偏心销与万向球头呈球面接触,所述第二万向装置包括固定于骨针第二安装部上的万向关节球、活套于该万向关节球其万向球头上的球头套、第二接头套和位于第二接头套内的球头座,第二接头套与球头套卡扣连接,该球头座通过插装于第二接头套上的偏心销与万向球头呈球面接触,其中,第二接头套由套管端部直接成形,其改进点在于:还包括一个滑轨机构、安装于套管与骨针第二安装部上的一个角向微调机构及另一个角向微调机构,这 二个角向微调机构互呈直角布置,且都用于调节骨针第二安装部角度,该滑轨机构包括一个十字燕尾导轨、固设于第一接头套端面上的第一燕尾槽块、固设于芯轴端面上的第二燕尾槽块、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第一燕尾槽块与第二燕尾槽块分别滑动配设于十字燕尾导轨上,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螺栓分别活动设置于第一燕尾槽块、第二燕尾槽块上,且第一、第二调节螺栓互成直角地旋接于该十字燕尾导轨上,旋动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螺栓,可以调节骨针第一安装部与骨针第二安装部的互为垂直的空间位置,一个角向微调机构包括一条调节螺套管、分别旋接于该调节螺套管两端的一对杆端关节轴承、分别固定于套管与骨针第二安装部上的二条互相平行的连杆,各杆端关节轴承分别枢设于对应的一条连杆上,另一个角向微调机构包括一条调节螺套管、分别旋接于该调节螺套管两端的一对杆端关节轴承、分别固定于套管与骨针第二安装部上的二条互相平行的连杆,各杆端关节轴承分别枢设于对应的一条连杆上。

作为优先,上述第一燕尾槽块与第一接头套为一整体件,第二燕尾槽块与芯轴为一整体件。

为节省开模费用,降低本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的制造成本,上述一个角向微调机构与另一个角向微调机构为通用的二个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旋动第一调节螺栓(当此螺栓为卧置状态)时,通过平移第一燕尾槽块,带动骨针第一安装部相应平移,使得与骨针第一安装部连接的骨折端相对于静卧的人体平移,以最终达到校正与骨针第一安装部连接的骨折端一个侧方移位的作用;同理,旋动第二调节螺栓(当此螺栓呈立式状态)时,通过上下移动第二燕尾槽块,带动骨针第二安装部相应上下移动,可调整与骨针第二安装部连接的骨折端相对于静卧人体的高低位置,以最终达到校正与骨针第二安装部连接的骨折端另一个侧方移位的作用。

当旋动一个角向微调机构的螺套管时,使骨针第二安装部上翘或者下垂,以细微调节与骨针第二安装部连接的骨折端其仰角或倾角,以最终达到校正与骨针第二安装部连接的骨折端一成角移位的作用;同理,当旋动 另一角向微调机构的螺套管时,使骨针第二安装部趋向人体移动或者偏离人体,以细微调节与骨针第二安装部连接的骨折端外偏成角或者内偏成角,以最终达到校正与骨针第二安装部连接的骨折端另一成角移位的作用。

综上,本发明骨折复位操作省力简便,人力使用少,很好地满足了骨折复位和固定的需要,骨科微创手术时配合使用本发明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极大地降低了骨折复位手术难度,可减少骨膜剥离和血运破坏,提高了复位精度,利于骨折愈合,减轻病人痛苦,且方便后续安装接骨板,同时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应用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芯轴径向剖面图;

图4是第一万向装置中的球头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万向装置中的球头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个角向微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另一个角向微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十字燕尾导轨的立体图;

图9是第一燕尾槽块与第一接头套为一零件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4、5、6、7、8、9所示,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包括一支芯轴3、套装于芯轴3上的一支套管4、骨针第一安装部1和骨针第二安装部2,骨针第一安装部1与芯轴3之间布置有第一万向装置5,骨针第二安装部2与套管4之间布置有第二万向装置6。

套管4上开设有螺孔40,紧定螺钉S0旋入后,该紧定螺钉S0的头端顶死于芯轴3开设的调整长槽30槽底,完成套管4与芯轴3的可调节式固定。

骨针第一安装部1由安装座11、夹针板12和内六角螺栓S组成。夹针板12装到安装座11上后通过二枚内六角螺栓S加以固定,固定后的骨针第一安装部1恰好呈类椭圆柱体,且该对合而成的类椭圆柱体具有供安装 骨针、连杆所用的安装孔10;骨针第二安装部2也是由安装座21、夹针板(图1中看不见)和内六角螺栓S组成,夹针板装到安装座21上后通过二枚内六角螺栓S加以固定,固定后的骨针第二安装2部也是呈类椭圆柱体,且该对合而成的类椭圆柱体具有供安装骨针、连杆所用的安装孔20。为节省开模成本,骨针第一安装部1与骨针第二安装部2结构相同。

请参阅图1左手边所示,第一万向装置5包括固定于骨针第一安装部1上的万向关节球51、活套于该万向关节球51其万向球头511上的球头套52、第一接头套53和位于第一接头套53内的球头座54,球头套52与第一接头套53卡扣连接,球头座54通过插装于第一接头套53上的偏心销H与万向球头511呈球面接触。

万向关节球51的关节柄512通过小圆柱销(图中看不见)与安装座11固定连接成一体;偏心销H径向插装于第一接头套53的销孔530中,球头座54再轴向衬装到第一接头套53内,球头座54与万向关节球51相对侧(球头座54外侧)开设有与万向球头511相适配的凹曲面,球头座54与偏心销H相对侧(球头座54内侧)则开设有与偏心销H相适配的凹坑540,当转动此偏心销H时,可使得球头座54轴向少许移动并与万向球头511呈球面抵触,结合图4、5、9所示。

请参阅图1右手边所示,第二万向装置6包括固定于骨针第二安装部2上的万向关节球61、活套于该万向关节球61其万向球头611上的球头套62、第二接头套41和位于第二接头套41内的球头座64,球头套62与第二接头套41卡扣连接,球头座64通过插装于第二接头套41上的偏心销H与万向球头611呈球面接触,其中,第二接头套41由套管4端部(图1所示为右端部)直接成形。

万向关节球61的关节柄612通过小圆柱销I与安装座21固定连接成一体;偏心销H径向插装于第二接头套41中,球头座64再轴向衬装到第二接头套41内,球头座64与万向关节球61相对侧(球头座64外侧)开设有与万向球头611相适配的凹曲面,球头座64与偏心销H相对侧(球头座64内侧)则开设有与偏心销H相适配的凹坑640,当转动该偏心销H时, 可使得球头座64轴向少许移动并与万向球头611呈球面抵触,结合图4、5所示。

第一万向装置5中的万向关节球51、球头套52、球头座54与第二万向装置6中的万向关节球61、球头套62、球头座64分别具有相同结构,零件通用性强。

本申请的改进点在于还包括一个滑轨机构7、安装于套管4与骨针第二安装部2上的一个角向微调机构8(图1示为立式顶置)和安装于套管4与骨针第二安装部2上的另一个角向微调机构9(图1示在下方),这二个角向微调机构互为直角布置。

该滑轨机构7包括一个十字燕尾导轨70、固设于第一接头套53端面上的第一燕尾槽块71(具有水平槽,图1看不见)、固设于芯轴3端面上的第二燕尾槽块72(图1可见具有垂直槽)、第一调节螺栓S1和第二调节螺栓S2。第一燕尾槽块71与第二燕尾槽块72分别滑动配设于十字燕尾导轨70上,第一调节螺栓S1、第二调节螺栓S2分别活动设置于第一燕尾槽块71、第二燕尾槽块72上,且第一调节螺栓S1、第二调节螺栓S2互成直角地旋接于该十字燕尾导轨70上。

图8可见,十字燕尾导轨70其左、右两侧的燕尾呈空间十字分布,十字燕尾导轨70开设的二个呈空间十字分布螺孔供调节螺栓旋接。

第一燕尾槽块71与第一接头套53为一整体件;第二燕尾槽块72与芯轴3为一整体件。

第二燕尾槽块72焊接于芯轴3左端。

图1可见,第一燕尾槽块71具有折弯部711,第一调节螺栓S1卧式设于该折弯部711开设的通孔中,且该第一调节螺栓S1其挡片S11和螺栓头分别位于此折弯部711的内壁侧、外壁侧,第一调节螺栓S1卧式旋接于十字燕尾导轨70上;类似地,第二燕尾槽块72具有折弯部721,第二调节螺栓S2立式设于该折弯部721开设的通孔中,且该第二调节螺栓S2其挡片(图1中看不见)和螺栓头分别位于此折弯部721的内壁侧、外壁侧,第二调节螺栓S2立式旋接于十字燕尾导轨70上。

一个角向微调机构8包括一条调节螺套管80、分别旋接于该调节螺套管80左、右两端的杆端关节轴承81、82,分别固定于套管4与骨针第二安装部2上的二条互相平行的连杆83、84,杆端关节轴承81枢设于连杆83上,而杆端关节轴承82则枢设于连杆84上。

另一个角向微调机构9包括一条调节螺套管90、分别旋接于该调节螺套管90左、右两端的杆端关节轴承91、92,分别固定于套管4与骨针第二安装部2上的二条互相平行的连杆93、94,杆端关节轴承91枢设于连杆93上,而杆端关节轴承92则枢设于连杆94上。

一个角向微调机构8与另一个角向微调机构9为通用的二个机构。

本发明具体使用时,根据病人的年龄及病情确定麻醉方案,在X光机下判明骨折移位情况以选定穿针部位,从骨折两端的腿部上各打入二根不锈钢骨针,然后,用骨针第一安装部1、骨针第二安装部2分别夹紧固定骨针,使本外固定器位于腿部的前外侧,且外固定器长度方向与肢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通过一个角向微调机构8的调节螺套管80及另一个角向微调机构9的调节螺套管90分别调节,以纠正骨折端成角移位及固定。

当需要调整骨折端侧方移位时,通过旋动滑轨机构的二颗调节螺栓S1、S2即可。

当骨干短缩情况出现时,拧松紧定螺钉S0,移动套管4就位后,再拧紧紧定螺钉S0直至紧抵调整长槽3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