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粘性物料的制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63454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粒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于粘性物料的制粒方法。



背景技术:

以下对本发明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目前在制药行业内,制粒的方法很多,但主要采用湿法制粒和一步制粒。采用湿法制粒工艺所制的颗粒主要用于冲剂或压片;采用一步制粒工艺所制的颗粒主要是丸粒。湿法制粒的特点是制粒时间短,但颗粒不规则;而一步制粒的颗粒比较规则,但制粒时间长。在制药行业里,有一部分原料含糖量高、粘度大,用湿法制粒工艺无法制出较为满意的颗粒,更甚者会出现塌锅现象;用一步制粒工艺过于耗时,效率极低,不利于药厂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适于粘性物料的制粒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由于物料含糖量高、粘度大而导致的容易塌锅、耗时长等问题,制得的颗粒均匀,制粒效率高。

本发明适于粘性物料的制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称取每种物料;其中,配方中粘度不小于预设粘度值的物料记为粘性物料,除粘性物料以外的物料记为非粘性物料;

(2)将所有非粘性物料与一部分粘性物料混合后进行第一次制粒,干燥后得到初始颗粒;

(3)将初始颗粒与剩余的粘性物料混合后进行第二次制粒,得到所需颗粒。

本发明的制粒方法将配方中的物料划分为粘性物料和非粘性物料,首先将所有非粘性物料与一部分粘性物料混合进行第一次制粒,然后再将第一次制得的初始颗粒与剩余的粘性物料混合进行第二次制粒。通过将粘性物料分两次制粒,能够防止粘性物料在制粒过程中出现塌锅,制得的颗粒均匀;通过二次制粒,能够降低粘性物料的制粒周期,提高制粒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适于粘性物料的制粒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本发明适于粘性物料的制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称取每种物料;其中,配方中粘度不小于预设粘度值的物料记为粘性物料,除粘性物料以外的物料记为非粘性物料;

(2)将所有非粘性物料与一部分粘性物料混合后进行第一次制粒,干燥后得到初始颗粒;

(3)将初始颗粒与剩余的粘性物料混合后进行第二次制粒,得到所需颗粒。

当配方中含有高糖物质、或者其他粘度值高的物料时,粘性物料容易结块,无法与非粘性物料混合均匀。本发明根据粘性物料的粘度值将粘度不小于预设粘度值的物料记为粘性物料,除粘性物料以外的物料记为非粘性物料。通过先将所有非粘性物料与一部分粘性物料混合进行第一次制粒,能够防止由于粘性物料的粘度过高导致的配方组分混合不均匀、以及制粒过程中塌锅等现象;通过将第一次制得的初始颗粒与剩余的粘性物料混合进行第二次制粒,能够使剩余粘性物料与初始颗粒混合均匀。

现有技术的二次制粒方法中,一般将第一次制粒得到的颗粒粉碎后再与剩余物料混合进行二次制粒。本发明发明人发现,按照本发明的制粒方法进行第二次制粒时,若将初始颗粒粉碎后与剩余的粘性物料混合制粒,一方面由于初始颗粒具有一定粘性,粉碎后的颗粒均匀度较差、并且容易粘度成坨,因此二次制粒后制得的颗粒大小非常不均匀;另一方面,在第二次制粒过程中,较为理想的状态时剩余的粘性物料均匀地包覆在初始颗粒表面,但是实际制粒过程发现,剩余的粘性物料容易同时包覆多个初始颗粒,包覆颗粒数量的不均一使得制得的颗粒大小也不均匀。此外,当剩余的粘性物料与初始颗粒混合不均匀时,所得颗粒的配方组分含量与实际配方组分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制药领域会严重影响药物的与药效。因此,本发明在第二次制粒过程中直接将初始颗粒与剩余的粘性物料混合。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将初始颗粒与剩余的粘性物料混合包括:将初始颗粒置于容器中,以雾化的方式将剩余的粘性物料均匀地添加到初始颗粒中。如此可以使剩余的粘性物料更均匀地包覆在初始颗粒表面。进一步优选地,通过压缩空气对剩余的粘性物料进行雾化处理。压缩空气的压力越大,剩余粘性物料的分散性越好,越能均匀地包覆在初始颗粒表面,优选地,压缩空气的压力大于4bar。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配方组分以及制粒要求确定预设粘度值的取值,例如将预设粘度值设置为50cP、80cP、100cP、200cP、300cP等。配方中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越大,粘性物料在配方中的占比越小,配方组分越容易混合均匀,因此在第一次制粒时可以适当增加粘性物料的投加量,降低第二次制粒的成本。在非粘性物料和粘性物料的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预设粘度值越大,表明粘性物料的粘性越大,越不容易与非粘性物料混合均匀,为了获得较好的制粒效果,应当适当降低第一次制粒时粘性物料的添加量。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若配方中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不大于3,则步骤(2)中所述一部分粘性物料与配方中粘性物料总质量的比值为:50-80:100。

为了尽量是剩余的粘性物料与初始颗粒混合均匀,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3)之前进一步包括:将剩余的粘性物料稀释。稀释程度可以根据粘性物料的粘性、含量以及第二次制粒的工艺条件进行确定,例如,将剩余的粘性物料稀释至粘度小于5cP。稀释粘性物料时,可以采用蒸馏水或浓度为95%的乙醇作为稀释剂。在第二次制粒过程中,这些稀释剂可以挥发掉,因此不会对所得颗粒的成分产生影响。

当预设粘度值固定时,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越大,配方组分越不容易混合,一次制粒成功的难度越大;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越小,配方组分越容易混合,越容易一次制粒成功。当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固定时,预设粘度值越大,表明配方中粘性物料的粘度值越大,配方组分越不容易混合均匀,一次制粒成功的可能性越小;预设粘度值越小,表明配方中粘性物料的粘度值越小,配方组分越容易混合均匀,一次制粒即可获得所需颗粒。当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降低时,预设粘度可以适当增加,即配方中粘性物料的组分含量较低时,即使粘性物料的粘度值较大,两次制粒仍然可以成功;配方中粘性物料的组分含量较高时,若粘性物料的粘度值较小,两次制粒仍然可以成功。优选地,若配方中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为3,预设粘度值不大于200cP。优选地,配方中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为2,预设粘度值不大于150cP。优选地,配方中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为1,预设粘度值不大于100cP。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配方的组分为:淀粉、糖粉和浸膏,总重量为W kg。浸膏记为粘性物料A2,共计W1kg,淀粉和糖粉记为非粘性物料A1,共计W2kg。称取W1 kg的物料A1、W2 kg的物料A2,即W1+W2=W。先将重量为W1kg的物料A1添加到湿法混合制粒机物料锅内,启动湿法混合制粒机,搅拌1~2分钟后,将重量为(V×W2)kg的物料A2添加到湿法混合制粒机物料锅内,经过3~4分钟制粒后,第一次制粒完成,将湿颗粒输送到沸腾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干燥所得颗粒为初始颗粒B。由于物料A2的粘性较大,用浓度为95%的酒精对剩余的粘性物料A2进行稀释,稀释到粘度小于5cP,形成溶液,所得溶液为E。将上述所制的初始颗粒B投入一步制粒机内,启动一步制粒机;将上述所制的溶液E通过蠕动泵、一步制粒机喷枪,以雾化的方式均匀喷洒在初始颗粒B外表面,直到溶液E全部喷洒完后,再继续干燥3~4分钟后,得到的干颗粒为D,物料D即为所需颗粒。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预设粘度值参见表1。

实施例2-8

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预设粘度值参见表1。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表1实验参数及结果

从实施例1-4的结果可以看出,当预设粘度值为200cP时,若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大于3,则一次制粒即可获得所需颗粒,若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为2~3时,一次制粒失败,而按照本发明的两次制粒方法则可以获得所需颗粒。

从实施例5和6可以看出,当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为2时,若预设粘度值为200cP,按照本发明的两次制粒方法制粒失败而预设粘度值为150cP,按照本发明的两次制粒方法则可以获得所需颗粒。从实施例7和8可以看出,当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为1时,若预设粘度值为150cP,按照本发明的两次制粒方法制粒失败,而预设粘度值为1,00cP,按照本发明的两次制粒方法则可以获得所需颗粒。

从实施例4-8也可以看出,当非粘性物料与粘性物料的质量比降低时,预设粘度可以适当增加,即配方中粘性物料的组分含量较低时,即使粘性物料的粘度值较大,两次制粒仍然可以成功;配方中粘性物料的组分含量较高时,若粘性物料的粘度值较小,两次制粒仍然可以成功。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