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败酱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4278发布日期:2018-06-30 05:32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梅败酱制剂,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内服中药制剂,具有清化湿热、调气行血、抑肝健脾的功效。



背景技术:

慢性非特异性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其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乃至遍及整个结肠。本病按病程经过可分为四型,即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和初发型;按病情程度又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内服中药制剂,具有清化湿热、调气行血、抑肝健脾的功效。内服,可以用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选择的药材及重量份分别是:乌梅12克、败酱草12克、葛根16克、黄连5克、秦皮10克、白头翁12克、木香10克、炒槟榔7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克、炒枳壳12克、甘草8克、太子参9克、白术13克。

本发明选择的中药原料中:乌梅:【性味】酸、涩,平。【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功效:保护肠胃;消除便秘;增进食欲;防老化;清血;孕妇止吐;解酒功能;增加能量。

败酱草:化学成分:含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等。性味:性凉,味辛、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葛根:具有滋身健体、抗衰老、降压、降糖、降脂、增加皮肤弹性、润肤等功效。葛根中所含异黄酮具有滋润皮肤、恢复皮肤弹性的作用,还可以减缓骨骼组织细胞的老化,有助于钙质的吸收,减少骨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并阻止骨骼的中空消溶,从而远离骨质疏松。葛根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以及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症,又能延年益寿、增进健康,是中年女性日常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理想选择。最值得推荐的是,女性常吃葛根,可以促使胸部发育增大,这主要就是异黄酮的功劳。化学成分:葛根主要含异黄酮类之葛根素和三萜类葛皂醇等成分。

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 2、抗真菌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抗阿米巴作用 5、抗炎、抗腹泻作用 6.、对心血管作用 7、解热作用 8、降血糖作用 9、降血脂作用 10、抗氧化作用 1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2、抗溃疡作用。

秦皮:性味:味苦,寒。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白头翁:【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胃经、大肠经;【功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

木香:【功效分类】:理气药;行气药;温里药。【功效】: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内,文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主治: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当归:【化学成分】含基本内酯、正丁烯酰内酯、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性味归经】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炒白芍:白芍药(学名:eonia lactiflora Pall.)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炒枳壳:性味苦;酸;性微寒归经:肺;脾;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甘草: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太子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入肺、脾经。【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清化湿热、调气行血、抑肝健脾的功效。内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具有确切疗效。

利用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内服中药制剂,通过临床应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满意效果;

本发明药物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20~30岁3例,31~40岁7例,41~50岁10例,50岁以上10例。

2.具体实施病例如下:王XX,男,60岁,1989年8月29日初诊。主诉大便黏滞不爽5年,大便成形,每日1次,夹有粘液,偶带脓血,伴腹胀,矢气频,时有里急后重,体态丰腴,面色潮红,性情急躁,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沉弦稍滑、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证属大肠湿热,木旺克土气血失调,治宜清肠导滞、抑肝和血。随投以本发明方剂7剂,日服1剂,早晚分2次温服。为一疗程做汤剂内服治疗,日后再诊时,大便通畅,黏液减少,腹胀好转,里急后重等症状消失。继服10个疗程,诸症皆除。嘱咐其,继续治疗一疗程巩固疗效。服数剂即愈。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选择的中药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乌梅12克、败酱草12克、葛根16克、黄连5克、秦皮10克、白头翁12克、木香10克、炒槟榔7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克、炒枳壳12克、甘草8克、太子参9克、白术13克;

制备方法:乌梅12克、败酱草12克、葛根16克、黄连5克、秦皮10克、白头翁12克、木香10克、炒槟榔7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克、炒枳壳12克、甘草8克、太子参9克、白术13克;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50-7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饮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