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脊液引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520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脊液引流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脊液引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缓解脑出血方法,是脑肿瘤压迫所致颅内高压的急救手术。脑室引流的护理要点多,且对高度要求严格:

1引流管的开口需要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厘米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引流速度不易过快过多(伴有脑积水的病人快速引流出大量的脑脊液可使脑室塌陷,导致硬脑膜或颅骨内板之间出现负压,形成硬脑膜外血肿;有脑室肿瘤者,一侧脑室压力突然降低,引起脑室系统压力不平衡,可致肿瘤内出血;颅后窝占位病变者,突然降低压力可致小脑幕裂孔疝)

3引流量以每天不超过500毫升;

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的为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可略有血性;

5保持引流管通畅;

6严格的无菌操作。

现在临床上通常是将引流管用胶布以环形贴在床头板上,这样固定病人翻身容易抻拉管路,并且体位改变后引流管的高度也要重新调节,特别费时费力,病人体位限制多,护理工作繁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脑脊液引流固定装置,方便测量引流管开口高度,方便观察脑脊液性状及引流量,减轻护理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脑脊液引流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夹、置物槽、支撑外管、支撑内管,支撑外管设有敞开的内腔,内腔里设有支撑内管,支撑外管与支撑内管一端均固定在固定夹上,另一端均设有挂钩,支撑外管与支撑内管均为金属软管;固定夹上设有置物槽。

所述的置物槽上活动铰接有槽盖。

所述的置物槽内设有胶布。

所述的支撑内管管壁上设有限位带。

所述的固定夹外壁上设有粘扣和与粘扣相匹配的卡扣。

所述的支撑外管外壁上设有刻度。

所述的置物槽外壁上活动铰接有皮尺,皮尺另一端与挂钩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支撑内管与支撑外管采用金属软管制作,实现可折叠结构,能自由调节高度,不用的时候可以盘成圈放起来,不占地方。装置采用固定夹固定,使用方便,不限空间,并且固定牢固;利用限位带将引流瓶固定在支撑内管上,患者可以在床上自由翻身;在夹板内设有置物槽可以收纳皮尺等物。利用皮尺方便测量引流管开口高度,通过支撑外管、支撑内管调整位置方便观察引流袋、引流瓶内的脑脊液性状及引流量,减少护理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内管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支撑外管 2-支撑内管 3-内腔 4-固定夹 5-置物槽 6-挂钩 7-槽盖 8-限位带 9-粘扣 10-卡扣 11-引流瓶 12-皮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图1-图3,一种脑脊液引流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夹4、置物槽5、支撑外管1、支撑内管2,支撑外管1设有敞开的内腔3,内腔3里设有支撑内管2,支撑外管1与支撑内管2一端均固定在固定夹4上,另一端均设有挂钩6,支撑外管1与支撑内管2均为金属软管;固定夹4上设有置物槽5。所述的支撑外管1外壁上设有刻度,用以大致测量引流管开口高度。

其中,置物槽5上活动铰接有槽盖7,防止置物槽5被污染。置物槽5内设有胶布。置物槽5外壁上活动铰接有皮尺12,皮尺12另一端与挂钩6固定连接(可采用钩挂方式,不用时可将皮尺12放置在置物槽5中),皮尺12用以测量引流管开口高度,皮尺12为定长,可防止支撑外管1活动到皮尺12的长度(15cm)外,强制限定了引流管的位置,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支撑内管2管壁上设有限位带8,限位带8固定在支撑内管2管壁上,用以固定引流瓶11,防止引流瓶11晃动。固定夹外壁上设有粘扣和与粘扣相匹配的卡扣,利用粘扣9固定引流管位置,将引流管固定在支撑外管1或支撑内管2外壁上,粘扣9端部固定在卡扣10上,不影响病人翻身。

支撑外管1的挂钩6用以钩挂引流袋,支撑内管的挂钩用以钩挂引流瓶11。

支撑内管与支撑外管采用金属软管制作,实现可折叠结构,能自由调节高度,不用的时候可以盘成圈放起来,不占地方。装置采用固定夹固定,使用方便,不限空间,并且固定牢固;利用限位带将引流瓶固定在支撑内管上,患者可以在床上自由翻身;在夹板内设有置物槽可以收纳皮尺12等物。利用皮尺方便测量引流管开口高度,通过支撑外管、支撑内管调整位置方便观察引流袋、引流瓶内的脑脊液性状及引流量,减轻护理工作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