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洗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940阅读:1259来源:国知局
电动洗鼻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鼻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洗鼻器。



背景技术:

鼻子是人体的门户,在人体防卫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也是人体器官中较易发病的部位,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空气污染的不断加剧,鼻炎患者不断增加,鼻腔冲洗是鼻科学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洗鼻器是一种用于清洗鼻腔的工具,是缓解各种鼻炎症状的最有效方法,且安全无副作用可长期使用。它通常借用一定压力将生理盐水送入鼻孔,流经鼻前庭(露在头部外面的部分)、鼻窦、鼻道绕经鼻咽部,或从一侧鼻孔排出,或从口部排出。通过以上路径,借助于生理盐水自身的杀菌作用及水流的冲击力,将鼻腔内已聚集的致病及污洉排出,从而使鼻腔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恢复鼻腔的自我排毒功能,达到保护鼻腔的目的。

现有的洗鼻器,一般在容器瓶的瓶口安装有一导流管,导流管的另一端设置一喷头,直接使用喷头喷出的流动水清洗。一方面,使用时需要手动将容器瓶内的水挤出,用户长时间挤压容器瓶,易造成手腕酸软,使用不方便;第二方面,由于挤压时的水压不够,水仅能到达鼻前庭,清洗效果不好;第三方面,挤压容器时存在一定的压力不平衡,使用起来不舒服,容易呛水,使用不好容易伤鼻黏膜;第四方面,现有的鼻腔冲洗方法采取的冲洗出水方式为沿喷头的轴线喷出,冲洗液达到鼻腔内的位置只能是某一个固定的点,受鼻腔鼻道结构的影响,冲洗液对上鼻道的冲洗治疗效果不好,而且无法实现鼻腔内不同位置的冲洗。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清洗效果好、能实现鼻腔不同位置冲洗的电动洗鼻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洗鼻器,包括用于盛装洗鼻液的水箱、设置于水箱内的输液泵、一端伸入水箱内连通于输液泵另一端伸出水箱外的洗鼻头、电连接于输液泵的供电装置;所述洗鼻头包括伸入水箱内的进水管、连通于进水管输出端的出水管、位于出水管输出端且轴线与出水管轴线重合的喷头、罩设于喷头外部用于将洗鼻液喷入鼻腔的鼻塞,所述喷头与鼻塞相连通;所述鼻塞呈前端大后端小的圆台状,所述鼻塞侧壁靠近鼻塞末端的位置径向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轴线与鼻塞轴线形成一锐角;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工作按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出水孔为沿鼻塞侧壁径向均匀设置的四个,每个出水孔的轴线与鼻塞轴线成30°锐角。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与出水管的轴线形成一锐角设置,且进水管的输出端与出水管的中部连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用于维持洗鼻液温度恒定且电连接于供电装置的加热装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供电装置为干电池或连接于市电的电线插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进水管呈可拉伸的螺旋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水箱顶部设有一便于提携的提手。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洗鼻头还包括连接于出水管上方的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输液泵在供电装置的作用下将盛装于水箱内的洗鼻液泵入洗鼻头,不需人工通过活塞将洗鼻液压入洗鼻头,大大减小了患者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第二方面,通过供电装置控制输液泵的动力大小,以满足不同患者对水压的要求,对于重症患者,提高输液泵的输出功率,使得通过洗鼻头的水压增大,改善清洗效果;第三方面,洗鼻头上的出水孔为多个,洗鼻液从多个方向对鼻腔内部进行清洗,且洗鼻头的轴心与鼻塞的轴线成一锐角,使得经出水孔输出的水的端面呈一斜面,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出水孔设置在鼻塞末端使得喷出的水的端面呈一固定点,清洗范围大,清洗效果好,能实现对鼻腔不同位置的清洗。

2、出水孔为沿鼻塞侧壁径向均匀设置的四个,四个出水孔能360°无死角的对鼻腔进行冲洗,每个出水孔的轴线与鼻塞轴线成30°锐角,经出水孔喷出的水雾与鼻塞轴线成30°锐角,能避免此角度过小造成的四股水雾基本平行,清洗覆盖范围小,此角度过大造成水雾输出阻力大、射程短、冲击力小,将此角度设计为30°,清洗覆盖范围广,且每股水雾的水压大,清洗效果好。

3、进水管的轴线与出水管的轴线形成一锐角设置,且进水管的输出端与出水管的中部连通,进水管没有设计成与出水管成一条直线,通过改变水的输出方向,让水得以缓冲,防止水压过大而造成患者不适。

4、水箱内设置有用于维持洗鼻液温度恒定且电连接于供电装置的加热装置,由于人体感觉较舒适的温度为37°左右的体温,因此,通过加热装置对洗鼻液进行加热,使其温度维持在37°左右,有利于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5、供电装置为干电池或连接于市电的电线插头,即可用干电池,又可接市电,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

6、进水管呈可拉伸的螺旋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将进水管拉伸到所需的长度,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使用方便。

7、水箱顶部设有一便于提携的提手,使用方便,洗鼻头还包括连接于出水管上方的手环,使用时,患者可将手指伸入手环内,再将洗鼻头塞入鼻腔内,握持方便,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洗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洗鼻头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电动洗鼻器100,包括用于盛装洗鼻液的水箱110、设置于水箱110内的输液泵120、一端伸入水箱110内连通于输液泵120另一端伸出水箱110外的洗鼻头130、电连接于输液泵120的供电装置(图中未示出)。

如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洗鼻头的结构示意图和爆炸图。

洗鼻头130包括伸入水箱110内的进水管131、连通于进水管131输出端的出水管132、位于出水管132输出端且轴线与出水管132轴线重合的喷头133、罩设于喷头133外部用于将洗鼻液喷入鼻腔的鼻塞134,喷头133与鼻塞134相连通;鼻塞134呈前端大后端小的圆台状,鼻塞134侧壁靠近鼻塞134末端的位置径向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35,出水孔135的轴线与鼻塞134轴线形成一锐角;喷头133水箱110上设置有工作按钮。

出水孔135为沿鼻塞134侧壁径向均匀设置的四个,四个出水孔135能360°无死角的对鼻腔进行冲洗,每个出水孔135的轴线与鼻塞134轴线成30°锐角,经出水孔135喷出的水雾与鼻塞134轴线成30°锐角,能避免此角度过小造成的四股水雾基本平行,清洗覆盖范围小,此角度过大造成水雾输出阻力大、射程短、冲击力小,将此角度设计为30°,清洗覆盖范围广,且每股水雾的水压大,清洗效果好。

进水管131的轴线与出水管132的轴线形成一锐角设置,且进水管131的输出端与出水管132的中部连通,进水管131没有设计成与出水管132成一条直线,通过改变水的输出方向,让水得以缓冲,防止水压过大而造成患者不适。

水箱110内设置有用于维持洗鼻液温度恒定且电连接于供电装置的加热装置140,由于人体感觉较舒适的温度为37°左右的体温,因此,通过加热装置140对洗鼻液进行加热,使其温度维持在37°左右,有利于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供电装置为干电池或连接于市电的电线插头,即可用干电池,又可接市电,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

进水管131呈可拉伸的螺旋状,可根据不同使用场合,将进水管131拉伸到不同的长度,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水箱110顶部设有一便于提携的提手111,使用方便,洗鼻头130还包括连接于出水管132上方的手环137,使用时,患者可将手指伸入手环137内,再将洗鼻头130塞入鼻腔内,握持方便,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输液泵120在供电装置的作用下将盛装于水箱110内的洗鼻液泵入洗鼻头130,不需人工通过活塞将洗鼻液压入洗鼻头130,大大减小了患者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第二方面,通过供电装置控制输液泵120的动力大小,以满足不同患者对水压的要求,对于重症患者,提高输液泵120的输出功率,使得通过洗鼻头130的水压增大,改善清洗效果;第三方面,洗鼻头130上的出水孔135为多个,洗鼻液从多个方向对鼻腔内部进行清洗,且洗鼻头130的轴心与鼻塞134的轴线成一锐角,使得经出水孔135输出的水的端面呈一斜面,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出水孔135设置在鼻塞134末端使得喷出的水的端面呈一固定点,清洗范围大,清洗效果好,能实现对鼻腔不同位置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配置好洗鼻液,打开水箱110盖子,将洗鼻液导入水箱110内,再盖好盖子,将洗鼻头130的鼻塞134塞入患者鼻腔内,启动工作按钮,洗鼻液经加热装置140加热后,在输液泵120的带动下,依次通过进水管131、出水管132、喷头133,最后经鼻塞134侧壁的出水孔135输出到患者鼻腔,从四个方向对患者鼻腔进行清洗。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