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气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31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气垫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气垫床。



背景技术:

由于受疾病的影响,很有病人行动受限,且生活往往不能自理,只能长时间的卧床,依靠病人的家属或亲属进行照顾和护理。对于卧床的病人,如厕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由于病人无法自己行走,至少需要两人进行搀扶着去卫生间,且搀扶也是项体力活,若病人体格较大,身材弱小的家属或亲属还无法顺利地搀扶病人,极大地增加了照顾人员的护理难度,以及护理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使用便盆来辅助不便行走的病人,但是,使用便盆同样需要病人抬高臀部,或者需要翻身才能使用。对于病重的患者,如厕依旧非常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气垫床,能够极大地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床架,所述床架的四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所述床架包括床板,且所述床板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孔;

放置于所述床板上的充气式床垫,所述床垫上设有便盆孔,且所述便盆孔的位置与所述圆孔相对应,所述便盆孔的纵截面为倒立的梯形,且便盆孔中设有与便盆孔的形状相匹配的充气式填充块,所述填充块包括支撑病人臀部的上填充部和支撑便盆的下填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升降柱以及套设在升降柱上的支撑柱,所述升降柱与床板连接,所述升降柱与支撑柱间通过调节螺栓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便盆孔上端面的直径大于下端面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填充部和下填充部的纵截面均为倒立的梯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床垫的侧面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填充部和下填充部的底面均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床垫的底面粘合有一层防滑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防滑层的材质为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床垫上与病人臀部相对应的位置开设便盆孔,并在便盆孔中放置上下组合结构的上填充部和下填充部。当病人需要如厕时,将便盆放在上填充部的位置,下填充部重充气后位于便盆的下方,对便盆进行支撑;当病人如厕完后,撤掉便盆,上填充部和下填充部放回到便盆孔中并充气,上填充部对病人的臀部进行支撑,从而形成一完整的床垫。病人的整个如厕过程,护理人员无需付出过多的体力劳动,且一名护理人员便能完成,极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照顾病人如厕时的工作负担。同时,病人无需翻身或移动身体,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气垫床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气垫床的示意图。

图中:1-床架,2-支撑装置,3-床板,4-圆孔,5-床垫,6-便盆孔,7-填充块,8-升降柱,9-支撑柱,10-调节螺栓,11-填充部,12-下填充部,13-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垫床包括床架1,床架1的四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2,床架1还包括床板3,且床板3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孔4,圆孔的位置与躺在该气垫床上病人的臀部的位置相对应,且圆孔4的直径大于便盆的直径,支撑装置2包括升降柱8以及套设在升降柱8上的支撑柱9,支撑柱9直接支撑在地面上,升降柱8与床板3连接,升降柱8与支撑住9间通过调节螺栓10相连,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0,使升降柱8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床板1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放置于床板3上的充气式床垫5,床垫5上与床板3上圆孔4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便盆孔6,便盆孔6的纵截面为倒立的梯形,即便盆孔6上端面的直径大于下端面的直径,同时,便盆孔6下端面的直径大于便盆的直径。便盆孔6中设有与便盆孔6的形状相匹配的充气式填充块7,填充块7由用于支撑病人臀部的上填充部11和用于支撑便盆的下填充部12组成,且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间能够拆分,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的纵截面均为倒立的梯形,当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上下叠加组合时,组合成的形状与便盆孔6的形状相匹配。床垫5的底面粘合有一层材质为硅胶的防滑层13,使得床垫能够更好地稳定在床板上。床垫5的侧面、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的底面均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充气装置,具体地,该充气装置为电动气泵,通过电动气泵给床垫5、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进行充气。

本实用新型的气垫床在使用时,将放完气的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从床垫5的下方依次放入到便盆孔6中,并通过电动气泵依次给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充气,使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组合成与便盆孔6相契合的填充块7,由于填充块7与便盆孔6的纵截面均为倒梯形结构,使得即使不使用其它的辅助支撑装置,填充块7也能够在便盆孔6中很好地固定,从而构成完成的气垫床,如图2所示,然后病人躺于气垫床之上,上填充部11对病人的臀部进行支撑。

当病人需要如厕时,为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护理人员首先旋转调节螺栓10,使床板上升,床垫也会跟着上升,调节螺栓10为省力型的机械装置,因而一人便可完成此项操作,然后将下填充部12和上填充部11依次放气,并取下,将便盆从床垫5的下方放入便盆孔6中,并将下填充部12放入到便盆孔6中,且下填充部12位于便盆的下方,给下填充部12充气,使下填充部12固定于便盆孔6中,对便盆形成支撑的作用;当病人如厕完后,放掉下填充部12中的气,并从床垫5的下方依次取下下填充部12和便盆,然后将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从床垫5的下方依次放入到便盆孔6中,并通过电动气泵依次给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充气,从而又形成了完整的床垫结构,上填充部11能够支撑病人的臀部,然后旋转调节螺栓10,使床垫5下降。

在病人的整个如厕过程中,病人均不用起身,且护理人员无需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护理人员仅需简单地给上填充部11和下填充部12充气放气即可,极大地减轻了护理人员照顾病人如厕时的负担,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