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03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医用引流管。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后或其它原因引起腹腔感染形成脓肿时,引流是消除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保持引流通畅使脓液或坏死组织引出体外是外科医生在处理腹腔感染时首要解决的问题。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的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和加快伤口愈合。腹腔引流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明确腹腔引流的目的、适应症及分类,掌握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腹腔引流可以及时排除积液、积血、积脓、积气、坏死组织和异物,消灭死腔,改善血液循环,防止感染、坏死,促进炎症迅速消退,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现有的引流管的功能较为单一,不利于控制病人感染及加快病人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适于不同方位伤口冲洗,集冲洗和引流功能于一体的医用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引流管,包括套管,在套管内设置有内管,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内管通孔,多个冲洗管分布于套管管壁四周,多个冲洗管共用一个进液口,冲洗管的出液口在不同的水平线上;套管上分布有多个套管通孔。

所述的内管的开口与负压吸引装置或一次性引流袋连接。

所述的冲洗管的进液口与冲洗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引流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管道1连接冲洗装置,可将抗生素等灌洗液引流入灌洗部位,并且通过分布于管壁不同方位的管道对灌洗部位进行全面清洗,通过内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可将灌洗后的积液、积血、积脓等引流出腹腔,并且通过套管和内管两层管道,避免了负压吸引时周围组织对引流管管壁孔道的堵塞,加快了积液、积血、积脓等灌洗液的排出,使伤口感染症状迅速减轻,避免了毒血症、菌血症的发生,加快伤口的愈合。本装置可实施性强,易于推广,可用于主动引流或被动引流,引流效果好,方便临床使用,可用于腹腔引流,还可用于其它伤口腔道的引流,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2所示,一种医用引流管,包括套管3,在套管3内设置有内管2,内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内管通孔5,多个冲洗管1分布于套管3管壁四周,多个冲洗管1共用一个进液口6,冲洗管1的出液口4在不同的水平线上,即在套管的不同高度位置上分布,在套管3上还分布有多个套管通孔7。

本装置使用时,内管2的开口与负压吸引装置或一次性引流袋连接;冲洗管1的进液口6与冲洗装置连接,冲洗液从进液口6进入,由于四根冲洗管1分布于套管3管壁四周,并且开口高度不同,可对冲洗部位不同方位分别进行冲洗,避免了冲洗不全面的弊端;在套管3上分布有套管通孔7,便于体腔内污浊引流液回流入套管3内;内管2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或一次性引流袋,在内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内管通孔5,可将套管3内污浊液体引流出体外,同时负压吸引时引流液途径套管3和内管2,避免了负压吸引时单层管道所带来的周围组织对管壁孔道的堵塞;冲洗管1为冲洗液入口,内管2为引流液出口,进出分属不同的管道,使引流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