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引流管截取装置。
背景技术:
“胆道引流管”,又称“胆管引流管”,与内镜配套使用,通过插入一条留置引流管做暂时性胆汁引流。胆管引流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置入胆管中,建立胆汁的引流途径,主要用于内窥镜胆道结石手术和内窥镜胆囊摘除术后进行胆汁引流,是一种简便有效地解除梗阻的方法,主要用于良、恶性胆管梗阻的术后减黄,化脓性胆管炎的诊疗等需要胆管引流的疾病。随着治疗性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开展,内镜胆管引流术因其微创伤性,并发症少,且可重复性等优点,作为胆管引流首选已被多数临床医生认可,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临床中。
现有技术中引流管的长度基本都是固定的,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或者内窥镜观察的结果来选择合适长度的引流管,因此医院需要准备大量的不同长度不同型号的引流管,占用了很大的储存面积,另外大量产品由于长时间不用,产品过期报废导致费用增加。并且一般来说,相邻的两个型号之间的长度也会有一定差距,有时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需要;有时引流管放置的深度不同,需要的引流孔数量不同,常需要再人工造孔,比较费时且所造孔大小、形状、位置往往不理想,影响了引流效果,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节引流管长度的装置。
为了解决该问题,参考文献1(CN201832266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术后引流的医疗器械。该医疗器械是一带有刻度的中空的圆条形塑料胶管,圆头一端密集设制十个未完全切割透的潜在的备用椭圆孔。该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很方便的打通所需数量的规则的小孔,实用、简便易行,减少了工作量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该实用新型中采用设置一连串的未完全切割透的备用椭圆孔,然后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打通所需要的孔,但是引流管的长度并没有得到调节,并且部分未打通的孔在使用中存在脱落的风险。
参考文献2(CN205145347U)也提到了现有技术中引流管过长,患者在活动或休息室均已造成挤压、拽出管路等问题,其公开了一种引流管的截取器,包括:下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位于所述下壳体中心的可转动的芯轴;连接所述芯轴并从所述上壳体伸出的引流管截取柄;其中,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固定段和引流管卷伸段,所述引流管固定段固定在下壳体上,所述引流管卷伸段盘绕在所述芯轴上。该实用新型将引流管收集固定且可调节收集的引流管的长度,使得引流管整齐摆放,避免相互挤压而影响引流顺畅。然而上述实用新型仅是对体外引流管合理收纳,并不涉及实际的引流管截取。
因此,提供一种引流管截取装置成为本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调节引流管长度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切割装置,
包括基底、切割刀和紧固释放装置;
紧固释放装置,连接于基底上,可以相对于基底固定和释放引流管;
切割刀用于切割引流管;
基底沿纵向方向设有凹槽;
基底沿纵向方向的一端具有用于插入切割刀的头部,头部设有沿基底纵向方向的通孔,通孔与凹槽相连通,引流管可以穿过通孔放置在凹槽中;
基底上沿凹槽纵向方向分布有刻度,用于确定引流管进入凹槽的一端到引流管被切割部位的长度。
进一步地,头部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头部包括突起部,突起部中形成插入切割刀用的切割缝隙,该切割缝隙深度要大于通孔的深度。
进一步地,切割刀固定于滑槽上,切割刀的刀刃与切割缝隙对齐,通过沿滑槽滑动切割刀,可以切断放置在通孔中的引流管。
头部还可以具以下结构,头部的前端形成有与切割刀的刀面平贴的平面,切割刀铰接于头部上,通过旋转切割刀,使刀面与平面相贴,可以切断放置于通孔中的引流管。
进一步地,紧固释放装置包括压块,压块用于压紧引流管。
进一步地,压块一端与基底铰接,另一端与基底卡扣式连接,通过扣紧卡扣可以将引流管固定在基底上,通过解卡扣可以使引流管从基底释放。
进一步地,压块上穿设有螺栓,基底对应位置设置有螺纹孔,螺栓向下旋紧时可以将引流管固定在基底上,向上旋松时,引流管可以从基底释放。
进一步地,在基底与头部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斜面槽,斜面槽具有越远离头部,高度越高的斜面,通过剖孔刀沿斜面剖孔可以在引流管上形成倒钩。
进一步地,剖孔刀固定在导轨上,沿导轨滑动剖孔刀,可以在引流管上剖孔。
综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截取装置,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的长度截取出对应长度的引流管。因此,医院只用储存一定的长度足够长的引流管,在使用时,截取所需要的长度的引流管即可,不需要大量储备各种型号的引流管,可以充分满足治疗中对各种引流管长度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引流管截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引流管截取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引流管截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引流管截取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引流管截取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引流
管截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用第一种紧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沿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用第二种紧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采用第三种紧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元件标号如下:
1-基底
2-凹槽
3-头部
4-刻度
5-紧固释放装置
51-螺栓
52-压块
53-压槽
6-斜面槽
7-通孔
8-切割刀
82-剖孔刀
9-底板
91-滑槽
92-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各个实施方式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几种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设定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底的纵向方向为基底的长度方向,即引流管轴向方向,横向方向为基底1的宽度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切割装置,包括基底1、切割刀8(在图1-2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切割刀为外加的刀片,因此未在图中示出)和紧固释放装置5;
紧固释放装置5,连接于基底1上,可以相对于基底1固定和释放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在截取或者是切割倒钩的过程中移动;
切割刀8用于切割引流管;
基底1沿纵向方向设有凹槽2;
基底1沿纵向方向的一端具有用于插入切割刀8的头部3,头部3设有沿基底1纵向方向的通孔7,通孔7与凹槽2相连通,引流管可以穿过通孔7放置在凹槽2中,通过凹槽2和通孔7的存在可以限制引流管沿基底1纵向方向偏移,避免测量的长度产生误差,并且通过通孔7和紧固释放装置5从两个位置对引流管进行限制,可以有效的避免引流管翘起或者是偏离凹槽2纵向方向,影响切割装置测量精度。
基底1与头部3相反的一侧上沿凹槽2纵向方向分布有刻度4,刻度4包括刻度线和数值,用于确定引流管相对于其被切割部位的长度,该刻度4的数值为引流管被切断的位置沿凹槽2的方向到该刻度线的垂直长度。
进一步地,头部3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头部3包括突起部,突起部中形成插入切割刀8用的切割缝隙,该切割缝隙深度要大于通孔7的深度,这样通过该切割缝隙下刀,可以保证引流管被切割的位置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切割刀可以是单独的刀片,如图1所示的结构的引流管切割装置,操作人员可以沿切割缝隙插入刀片即可以切断放置于通孔7中的引流管。
更进一步地,可以如图3-5所示,引流管切割装置还具有一个底板9,基底1固定于底板9上,底板9上还设置有滑槽91,切割刀8连接于滑槽91上,可以在滑槽91上沿H1-H2方向滑动,切割刀8的刀刃与切割缝隙对齐。通过在滑槽91上向H1方向滑动切割刀,即可露出通孔7供引流管插入,再沿H2方向滑动切割刀8,使切割刀8插入切割缝隙内,即可以切断放置在通孔7中的引流管。
进一步地,除了图3-5所示的结构外,滑槽91也可以是垂直于底板9设置,使切割刀8可以上下滑动,向上抬升切割刀8时,露出通孔7供引流管插入,随后按下切割刀8,即可切断放置于通孔7内的引流管。
进一步地,头部3还可以具以下结构,如图6所示,头部3的前端形成与切割刀8的刀面平贴的平面,切割刀8通过铰接于头部3上,通过旋转切割刀8,使刀面与平面相贴,可以切断放置于通孔7中的引流管。通过旋转切割刀8,抬起切割刀8时露出通孔7,可以供引流管插入,随后向下旋转,使刀面8与平面相贴,即可以截断放置于通孔7中的引流管。
通过前述的滑槽91结构和铰接结构可以固定切割刀8的横向和纵向位置,同样可以保证引流管被切割的位置的准确性,同时简化了切割步骤的操作。
进一步地,紧固释放装置5可以是本领域常见的任何可以压紧引流管的、避免引流管在切割过程中移动的装置。
进一步地,紧固释放装置5包括压块52,压块52用于压紧引流管。
紧固释放装置5可以是以下几种具体的结构:
例如,压块52上穿设有螺栓51,基底1对应位置设置有螺纹孔,螺栓51向下旋紧时可以将引流管固定在基底1上,向上旋松时,引流管可以从基底1释放。
具体地,如图7所示的第一种紧固装置,为了便于理解该紧固装置的具体结构,图7为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沿A-A方向的剖面图。压块52独立于基底1,压块52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直径大于螺栓51的螺纹直径,小于螺栓51螺栓头的直径,基底1对应位置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孔。使用时,可以只旋松螺栓51,而不用将整个螺栓51从基底1上旋出,由于压块52上通孔直径大于螺栓51螺纹的直径,因此,可以抬起压块52到贴近螺栓51螺栓头的位置,然后将引流管放置在凹槽2内。再旋转螺栓51,由于压块52受到螺栓头的压力,会逐渐压紧引流管,随后即可开始对引流管进行剖孔或切割。完成上述操作后,旋松螺栓51,引流管即可从基底1释放,可以取出制得的引流管。
优选地,如图8所示的第二种紧固装置,为了便于理解,图8为采用第二种紧固装置的引流管切割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图。压块52和基底1为一体,从基底1的侧面开有穿过通孔7的压槽53,旋松螺栓时,引流管可以自由穿设于通孔7中,旋紧螺栓时,由于材料的挠性,压块52可以发生轻微的变形从而将引流管固定在基底上。
进一步地,紧固装置5还可以具有以下结构,如图9所示的第三种紧固装置,为了便于理解,图9为采用第三种紧固装置的引流管切割装置沿A-A方向的剖面图。压块52一端与基底1铰接,另一端与基底1卡扣式连接,通过扣紧卡扣可以将引流管固定在基底1上,通过解卡扣使引流管从基底1释放。该压块52可以在垂直于基底1纵向方向的平面上转动,打开卡扣向上旋转压块52后可以将引流管放置在凹槽2内,然后向下旋转压块52,通过卡扣卡紧,即可以将位于凹槽2内的引流管夹紧。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在与头部3相邻的位置还设有斜面槽6,该斜面槽6可以是任意形状的槽,只要可以将待切割的引流管直接暴露在操作人员视野内,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倒钩倾斜的角度、深度以及位置。优选的斜面槽6具有一个越远离头部3,高度约高的斜面,用于在引流管上剖孔以形成倒钩。优选如图1中所示的带有一定斜度和深度的槽,优选的该斜面槽6的深度要小于凹槽2的深度,这样可以避免切割倒钩时直接将引流管切穿,这样通过预先设定的斜面,操作人员可以沿着斜面槽6的斜面下刀,形成需要的角度的倒钩,避免了操作不熟练的情况下,剖出的倒钩不能使引流管有效的卡在腔体内,不能实现避免引流管移动的效果。
进一步地,剖孔刀82可以是独立的刀片,如如图1所示的结构的引流管切割装置,可以将作为切割刀8的刀片也用作剖孔刀82,操作人员根据使用需要沿斜面槽6剖孔即可。
更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剖孔刀82也可以连接在导轨92上,导轨92和滑槽91一样固定在底板9上,剖孔刀82的刀刃对准斜面槽6,在导轨92上向G1方向滑动剖孔刀82,即可在暴露在斜面槽6内的引流管上剖孔。更优选地,剖孔刀82刀刃的角度是可以轻微转动的,以满足对不同角度的倒钩的需求。进一步地,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流管截取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松开紧固释放装置5;
(2)将引流管沿通孔7插入,放入凹槽2中;
(3)根据所需要的引流管长度移动引流管的一端至对应刻度4;
(4)用紧固释放装置5压紧引流管;
(5)通过切割刀8切断引流管。
对于步骤(1-4)中,当采用不同的紧固释放装置5时,如图9所示,压块52一端与基底1铰接,另一端与基底1卡扣连接。可以直接扣开该卡扣,向上旋转该压块52,然后将待切割的引流管沿通孔插入,放置在凹槽2中,再根据需要的长度将引流管不需要切割的一端放至所需要的长度的对应刻度4,然后再将压块52卡合到基底1上。
对于采用螺纹连接紧固释放装置5和基底1的引流管截取装置,压块52和基底1上具有对应的螺纹孔,压块52和基底1通过螺栓51连接。如图7所示的紧固装置,使用时,可以只旋松螺栓51,而不用将整个螺栓51从基底1上旋出,由于压块52通孔直径大于螺栓51螺纹的直径,因此,可以抬起压块52到贴近螺栓51螺栓头的位置,然后将引流管放置在凹槽2内。再旋转螺栓51,由于压块52受到螺栓头的压力,会逐渐压紧引流管,随后即可开始切割长度和剖孔制备倒钩。而旋松螺栓51过后,引流管可以从基底1释放,则可以取出制备好的引流管。
如图8所示的紧固装置,旋松螺栓51时,引流管可以自由穿设于通孔7中,旋紧螺栓51时,由于材料的挠性,压块52可以发生轻微的变形从而将引流管固定在基底上。
进一步地,对于步骤(5)中,如图1所示的装置,切割刀8和剖孔刀82独立存在,操作人员可以在压紧引流管后,将切割刀8沿切割缝隙切下,即可截取所需要的长度的引流管。
进一步地,如图3-5中所示的装置,只需要在滑槽91上向H1方向滑动切割刀8,即可露出通孔7供引流管插入,再沿H2方向滑动切割刀8,使切割刀8插入切割缝隙内,即可以切断放置在通孔7中的引流管。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的装置,通过旋转切割刀8,抬起切割刀8时露出通孔7,将引流管插入通孔7和凹槽2后,压紧引流管,随后向下旋转切割刀8,使刀面与平面相贴,即可以截断放置于通孔7中的引流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6):用切割刀沿斜面槽6在引流管表面切割出倒钩。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斜面槽6观察到切割倒钩的引流管,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的倒钩倾斜的角度、深度以及位置,在引流管表面切出符合要求的倒钩;对于如图1-3所示的斜面槽6,该斜面槽6具有一个越远离头部3,高度约高的斜面,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斜面,操作人员可以沿着斜面槽6的斜面下刀,在引流管表面形成倒钩,避免了操作不熟练的情况下,倒钩不合格而使得该引流管不能有效的卡在腔体内;进一步地,由于斜面槽6的深度要小于凹槽2的深度,这样可以避免切割倒钩时直接将引流管切穿。
更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的装置,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导轨92上向G1方向滑动剖孔刀82,即可在暴露在斜面槽6内的引流管上剖孔。更优选地,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先调节好剖孔刀的角度,再进行剖孔,制备倒钩。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没有提供所有的实施方式,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合理的组合不同结构切割装置、紧固装置和剖孔装置,只要能够实现切割和剖孔的功能即可。综上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截取装置,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的长度切割出对应长度的引流管。因此,医院只用储存一定的长度足够长的引流管,在使用时,截取所需要的长度的引流管即可,不需要大量储备各种型号的引流管,并且可以充分满足各种情况下对引流管各种长度的需求。
上述的说明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但其并非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变型和修改上述的实施例,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内的变型和修改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