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双极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160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经皮肾镜双极止血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经皮肾镜手术的止血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经皮肾镜双极止血器,特别是公开一种经皮肾镜双极止血器。



背景技术:

经皮肾镜手术是目前治疗巨大、多发、复杂肾脏结石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主要限制因素在于不可避免的会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穿刺通道大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目前尚缺乏经皮肾镜专用的双极止血装置,只能采用通道压迫止血或单极电凝钩止血,前者仍难免有患者压迫止血无效仍出现大出血,后者非经皮肾镜专用,操作不方便,且单极电凝止血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可实现术中止血,避免术后穿刺通道动脉出血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减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经皮肾镜双极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经皮肾镜双极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固定套、电凝头、电凝头固定柱和导线,所述连接杆内设有导线通道,所述导线的前端从所述导线通道的尾端穿过导线通道与所述电凝头固定柱相连,所述电凝头固定柱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头部端,所述电凝头固定在所述电凝头固定柱上,所述导线的尾端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尾部端且所述导线的尾端设有电极接口,所述固定套包括2个内壁呈弧形的固定片,2个所述固定片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两侧,所述固定片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之间共同围成用于放置经皮肾镜的镜管通道;所述连接杆的尾部下方设有手柄。

所述电凝头、电凝头固定柱、电极接口的数量分别为2个,所述导线的数量为2根,每1个电凝头与1个电凝头固定柱、1根导线和1个电极接口依次相连,2根导线之间相互绝缘。

所述固定套的数量为1~6个。

所述固定片的纵向截面呈“C”字形。

所述固定片为弹性固定片。

所述手柄由固定杆和环形持握圈组成,所述环形持握圈通过固定杆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为平面或弧形面。

所述电凝头为球状电凝头,所述电凝头的顶部与经皮肾镜头端的上缘等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经皮肾镜手术时,若发现穿刺通道肾实质的动脉出血点,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凝头进行电凝止血,充分发挥双极电凝止血确切、可封闭小血管、周围组织损伤小的优点,从而封闭穿刺通道中的破损的较大血管断端,特别是小动脉断端,有效避免术后穿刺通道动脉出血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经皮肾镜相连的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杆;2、固定套;21、固定片;3、电凝头;4、电凝头固定柱;5、导线;6、电极接口;71、固定杆;72、环形持握圈;8、经皮肾镜。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杆1、固定套2、电凝头3、电凝头固定柱4和导线5,所述连接杆1内设有导线通道,所述导线5的前端从所述导线通道的尾端穿过导线通道与所述电凝头固定柱4相连,所述电凝头固定柱固4定在所述连接杆1的头部端,所述电凝头3固定在所述电凝头固定柱4上,所述电凝头3为球状电凝头,所述电凝头3的顶部与经皮肾镜8头端的上缘等高。所述导线5的尾端位于所述连接杆1的尾部端且所述导线5的尾端设有电极接口6。所述电凝头3、电凝头固定柱4、电极接口6的数量分别为2个,所述导线5的数量为2根,每1个电凝头3与1个电凝头固定柱4、1根导线5和1个电极接口6依次相连,2根导线5之间相互绝缘。

所述固定套2的数量为1~6个,每个所述固定套2包括2个内壁呈弧形的固定片21,所述固定片21的纵向截面呈“C”字形,所述固定片21为弹性固定片,2个所述固定片21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杆1的两侧,所述固定片21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杆1的上表面之间共同围成用于放置经皮肾镜8的镜管通道;所述连接杆1的尾部下方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由固定杆71和环形持握圈72组成,所述环形持握圈72通过固定杆71与所述连接杆1相连。所述连接杆1的上表面为平面。

实施例一:

根据图2,所述连接杆1的上表面与上述不同的是,所述连接杆1的上表面呈弧形面,其余结构如上述。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所述电极接口6用于通过连接线连接高频电刀发生器的双极输出,将本实用新型套在经皮肾镜8的前端,保持电凝头3在经皮肾镜8末端前方3-5mm左右,将手指套入环形持握圈72便于必要时前后移动及旋转本实用新型。检查经皮肾镜穿刺通道若发现有出血点及血管断端,通过环形持握圈72的手指操作将本实用新型前后移动及旋转至出血点,启动电凝封闭出血点的血管断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