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分泌科的甲状腺术后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47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内分泌科的甲状腺术后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种类,可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腺瘤两种,前者比较常见。患者多为女性,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常在40岁以下。大部分患者无任何不适感。有的可因囊内出血而出现局部胀痛。由于甲状腺腺瘤恶变风险高达10%,且有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发生率约20%),所以应尽早切除。

甲状腺腺瘤术后需要导出手术积液,现有的导流装置更换不便,而且没有悬挂装置,携带导流装置的病人仰卧或者起身都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内分泌科的甲状腺术后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内分泌科的甲状腺术后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及一次性的积液袋,积液袋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内设有第一单向片,进液口的端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导流管内设有第二单向片,导流管的一端设有螺旋连接装置,导流管与积液袋可拆卸的螺旋连接;

所述积液袋上还设有提手,提手上连接有挂钩,挂钩一侧设有夹子。

优选地,所述出液口上设有出液阀。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上设有导流开关。

优选地,所述积液袋上设有用于计量导出积液量的刻度。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一种用于内分泌科的甲状腺术后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及一次性的积液袋,导流管一端插在手术创口处,一端连接积液袋。积液袋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出液口上设有出液阀,出液口用于取样积液进行化验。进液口内设有第一单向片,进液口的端部设有外螺纹,第一单向片使积液袋内的积液只能单向流入,不能反向流出。导流管内设有第二单向片,导流管的一端设有螺旋连接装置,导流管与积液袋可拆卸的螺旋连接。第二单向片使导流管内的积液只能流出不能回流。

积液袋上还设有提手,提手上连接有挂钩,挂钩一侧设有夹子。挂钩一端挂在提手上,另一端可在使用时挂在病床一侧。当病人起身时,用夹子将积液袋挂在病服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内分泌科的甲状腺术后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单向片,2、螺旋连接装置,3、积液袋,4、出液阀,5、刻度,6、第一单向片,7、提手,8、夹子,9、挂钩,10、导流开关,11、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使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内分泌科的甲状腺术后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11及一次性的积液袋3,导流管一端插在手术创口处,一端连接积液袋。积液袋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出液口上设有出液阀4,出液口用于取样积液进行化验。进液口内设有第一单向片,进液口的端部设有外螺纹,第一单向片6使积液袋内的积液只能单向流入,不能反向流出。导流管内设有第二单向片1,导流管的一端设有螺旋连接装置2,导流管与积液袋可拆卸的螺旋连接。第二单向片使导流管内的积液只能流出不能回流。

积液袋上还设有提手7,提手上连接有挂钩9,挂钩一侧设有夹子8。挂钩一端挂在提手上,另一端可在使用时挂在病床一侧。当病人起身时,用夹子将积液袋挂在病服上。

由于导流管插在患者手术创口处,不能更换,但是一次性的积液袋与可拆卸的螺旋连接导流管,是可更换的。更换积液袋时,需先将挂钩取下,挂钩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此外,导流管上设有导流开关10。积液袋上设有用于计量导出积液量的刻度5。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