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椎间融合器用于骨的融合手术用,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腰椎退变性不稳,合并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需行后路减压者;手术后腰椎不稳,需同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者;椎间盘源性腰痛,前路手术受限者;各种原因的腰椎滑脱,需同时行椎管减压及复位固定者。
椎间融合器一般采用圆桶状或螺纹状,中间设有植骨通道,采用圆桶状的椎间融合器在手术时容易操作,一般采用销钉连接,其缺点是椎间融合器与另一椎间融合器之间的连接及与骨的连接不紧密,采用螺纹状的虽然连接紧密,但是,操作麻烦,不容易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方便固定并方便使用的椎间融合器。
一种椎间融合器,融合主体1上开设有销孔2,销孔2设置为2个,对称的设置在植骨通道3两侧,所述融合主体1的上部设有第一连接孔4,边侧设有第二连接孔5,所述融合主体1的上部和下部对称固定设有弹性卡子6。
所述销孔2为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4为半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孔5为半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
所述弹性卡子6上设有倒刺7。
所述弹性卡子6的基部设有方形孔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椎间融合器设置销孔,销孔中放入销钉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以便于多个椎间融合器之间的连接,设置带螺纹的半通孔有利于其他与之相配外螺纹器械的结合,方便器械的拆卸,设置弹性卡子利于器械与骨的牢固结合,代替传统的螺纹稳固,具有使用方便,结合牢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椎间融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融合主体,2-销孔,3-植骨通道,4-第一连接孔,5-第二连接孔,6-弹性卡子,7-倒刺,8-方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椎间融合器,如图1所示,融合主体1上开设有销孔2,销孔2设置为2个,对称的设置在植骨通道3两侧,所述融合主体1的上部设有第一连接孔4,边侧设有第二连接孔5,所述融合主体1的上部和下部对称固定设有弹性卡子6。
设置弹性卡子6利于器械与骨的牢固结合,代替传统的螺纹稳固,具有使用方便,结合牢固的优点。
所述销孔2为通孔。销孔中放入销钉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以便于多个椎间融合器之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孔4为半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孔5为半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设置带螺纹的半通孔有利于其他与之相配外螺纹器械的结合,方便器械的拆卸。
所述弹性卡子6上设有倒刺7。该倒刺7一方面有利于弹性卡子6与植骨对象的牢固结合,也方便卡位,尤其是比较复杂位置的卡位,卡好后不容易发生脱落。
所述弹性卡子6的基部设有方形孔8。方形孔有利于增加弹性卡子的弹性,使得弹性卡子的弹力可调,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