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内套管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6447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切开内套管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内套管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道梗阻而采用的重要急救技术,它使得气道开放,有利于通气和补充氧气供应,这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改善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取得危重病人救治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气管切开术后,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好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气管内套管的清洁与消毒,则是维持气道通畅、预防局部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关键,是气管切开护理常规的重要环节。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套管会附着病人的痰液和分泌物,为了防止痰液和分泌物阻塞气道从而预防局部感染及肺部感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每天对气管内套管进行浸泡消毒,消毒的过程中护士通常采用两个一次性换药碗进行消毒,其中一个换药碗放入戊二醛,另一个换药碗放入生理盐水,两个碗中分别放入一次性镊子,为了防止换药碗被污染换药碗上面盖上无菌巾,由于换药碗是敞口的并暴露在空气中,临床护理中通常会因更换床单等护理操作而污染换药碗里的浸泡液,或因不小心碰撞而打翻换药碗,从而不仅给护理工作增加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内管消毒装置,消毒盒用与按压踏板联动的杠杆机构去打开消毒盒盖,避免手直接接触消毒盒,减少感染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液装置,储液罐通过液体泵向消毒盒内泵入消毒液,并将消毒盒内的废弃液收集至废液罐,便于消毒盒更换消毒液。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内套管消毒装置,包括:

消毒架;以及

置物盒,其设置在所述消毒架上,所述置物盒内放置镊子,所述镊子用于拿取内套管;

消毒盒,其设置在所述消毒架上,所述消毒盒内放置消毒药水,对内套管进行浸泡消毒;

晾干盒,其设置在所述消毒架上,所述晾干盒内设置晾干架,所述晾干架用于搭设消毒后的内套管,用于对内套管进行晾干;

所述消毒盒包括:

盒体,其顶部为开口,下底面设置有滑槽和支杆;

盒盖,其通过旋转轴连接在所述盒体的开口一侧,用于盖合所述开口;其中,所述盒盖上设置有矩形连接块,所述矩形连接块设置有通孔;

竖杆,其上端环形钩结构连接所述通孔,所述竖杆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盒盖关闭或打开所述开口;

横杆,其布设在所述滑槽和支杆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其一端旋转连接所述竖杆下端,另一端连接踏板;

其中,当按压踏板时,横杆以支杆为支点,其连接踏板的一端向下,连接竖杆的一端向上,竖杆带动矩形连接块向上打开盒盖。

优选的是,所述消毒架上开设多个槽口,所述槽口用于放置置物盒、消毒盒和晾干盒。

优选的是,所述置物盒包括:

放置架,其两端固定在所述置物盒内,所述放置架用于放置镊子;

置物盒盖,其旋转连接所述置物盒,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置物盒。

优选的是,所述晾干盒包括:晾干盒盖,其旋转连接所述晾干盒,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晾干盒。

优选的是,还包括:

移动车架,其内设置容纳空间,所述移动车架用于放置消毒架。

优选的是,还包括:

储液装置,其布设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用于储存消毒液。

优选的是,所述消毒盒包括:

第一消毒盒,其上开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消毒盒用于盛装戊二醛;

第二消毒盒,其上开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二消毒盒用于盛装生理盐水。

优选的是,所述储液装置包括:

第一储液罐,其连接所述第一消毒盒的入口,用于向第一消毒盒内通入戊二醛消毒液;

第二储液罐,其连接所述第二消毒盒的入口,用于向第二消毒盒内通入生理盐水;

废液罐,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消毒盒和第二消毒盒的出口,用于存储第一消毒盒和第二消毒盒排出的废液。

优选的是,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

第一液体泵,其安装在第一液体罐和第一消毒盒的管道上,用于将第一液体罐内液体泵入第一消毒盒;

第二液体泵,其安装在第二液体罐和第二消毒盒的管道上,用于将第二液体罐内液体泵入第二消毒盒。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车架底部固定多个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消毒盒避免手直接接触消毒盒,减少感染的危险。2、储液罐通过液体泵向消毒盒内泵入消毒液,并将消毒盒内的废弃液收集至废液罐,便于消毒盒更换消毒液。3、用移动车架固定消毒架,便于医护人员移动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内管消毒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内管消毒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内管消毒装置的消毒架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内管消毒装置的第一消毒盒的关闭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内管消毒装置的第一消毒盒打开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内管消毒装置的第一消毒盒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内管消毒装置的第一消毒盒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气管切开内管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和2示出的一种气管切开内套管消毒装置的实现形式,包括:消毒机构100、消毒架200。所述消毒机构100布设在消毒架200的上端面,所述消毒机构100内放置用于给气管切开内管消毒用的药水和工具。

消毒机构100包括置物盒110、第一消毒盒120、第二消毒盒130、晾干盒140。所述置物盒110包括放置架111和置物盒盖,所述置物盒110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置物盒盖为圆形盖结构,其与所述开口相匹配,所述置物盒110与置物盒盖连接区域设置有螺纹,所述置物盒110与置物盒盖通过螺纹旋转连接,置物盒盖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置物盒110,其中,置物盒110的内筒上固定有放置架111,所述放置架111为横杆,其上用于放置镊子,所述镊子用于夹设内套管。消毒盒包括第一消毒盒120和第二消毒盒130,所述第一消毒盒120和第二消毒盒130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消毒盒120内盛装戊二醛,第二消毒盒130内盛装生理盐水,如图4和5所示,所述第一消毒盒120包括:盒体121、盒盖122、拉杆单元123和踏板124,盒体12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用于盛放消毒药品,其下底面为两端凸起中间处设置有矩形凹陷,所述凹陷形成滑槽,所述滑槽内用于放置拉杆单元123的横杆;盒盖122为圆形盖结构,其尺寸与盒体121的开口相匹配,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进一步的是,所述盒盖12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图6示出了连接部的局部放大图,连接部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盒盖122绕旋转轴旋转从而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实现打开或关闭开口的功能,其中,所述盒盖122内表面靠近旋转轴设置有矩形连接块,矩形连接块设置有圆形通孔;竖杆,其上端为圆环,其圆环结构穿过所述通孔与矩形连接块连接,当所述竖杆向上移动时,圆环结构带动矩形连接块旋转,从而推动盒盖122绕旋转轴逆时针旋转,使盒盖122远离开口;当所述竖杆向下移动时,圆环结构带动矩形连接块顺时针旋转,从而推动盒盖122绕旋转轴旋转,使盒盖122靠近开口,直至关闭开口。图7示出了横杆和踏板124的结构,横杆布设在所述滑槽内,其一端旋转连接所述竖杆下端,另一端固定连接踏板124,其中,所述滑槽上设置有支杆,当按压踏板124时,横杆以支杆为支点,横杆连接踏板124的一端向下运动,横杆远离踏板124的一端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竖杆向上运动,从而使盒盖122打开所述开口。晾干盒140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晾干盒盖为圆形盖结构,其与所述开口相匹配,所述晾干盒140与晾干盒盖连接区域设置有螺纹,所述晾干盒140与晾干盒盖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晾干盒盖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晾干盒140,其中,晾干盒140的内筒上固定有多根晾干架141,所述晾干架141为横杆,其上用于放置经过消毒处理的内套管,便于内套管进行晾干。

消毒架200上开设多个槽口,如图3所示,槽口包括第一槽口210、第二槽口220、第三槽口230和第四槽口240,所述第一槽口210为内凹式圆形槽,其尺寸与置物盒110的底面尺寸相匹配,所述述第一槽口210用于固定置物盒110。第二槽口220和第三槽口230相同,均为内凹式圆形槽齿轮,所述第二槽口220用于放置第一消毒盒120,所述第三槽口230用于固定第二消毒盒130。第四槽口240为内凹式圆形槽齿轮,用于固定所述晾干盒140。

如图1-7所示的消毒装置的操作流程为:将消毒机构100放置在消毒架200上相应的槽口内,按压第一消毒盒120的踏板124,使其盒盖122打开,向内倒入戊二醛,之后向第二消毒盒130倒入生理盐水,打开置物盒110取出其内的镊子,用镊子夹取内套管放入第一消毒盒120,关闭盒盖122后浸泡气管内套管约15分钟;再用镊子将气管内套管取出放入第二消毒盒130,关闭盒盖后浸泡气管内套管约15分钟;再用镊子将气管内套管取出,放置在晾干盒140内的晾干架141上并关闭盒盖,待气管内套管晾干最后给病人使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消毒装置的另一种实现形式,所述消毒装置在上一实施例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图8所示,还包括移动车架300、储液装置400;移动车架300上端面用于放置消毒架200,底部固定多个万向轮,便于快速移动消毒架200。中部设置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用于放置储液装置400,储液装置400用于储存消毒液。所述储液装置400包括:第一液体泵410、第一储液罐420、废液罐430、第二液体泵440和第二储液罐450;第一储液罐420为塑料罐,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消毒盒120,用于向第一消毒盒120内通入戊二醛消毒液;第一液体泵410安装在第一液体罐420和第一消毒盒120的管道上,用于将第一液体罐420内液体泵入第一消毒盒120;第二储液罐450为圆形塑料罐,其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消毒盒130,用于向第二消毒盒130内泵入生理盐水;第二液体泵440安装在第二液体罐450和第二消毒盒130的管道上,用于将第二液体罐450内液体泵入第二消毒盒130。废液罐430为圆形塑料罐,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消毒盒120和第二消毒盒130,用于存储第一消毒盒120和第二消毒盒130排出的废液。

如图8所示的内套管消毒装置的操作流程为:打开第一液体泵410和第二液体泵440,向第一消毒盒120和第二消毒盒130内泵入戊二醛和生理盐水,当泵入适当体积的戊二醛和生理盐水后,关闭第一液体泵410和第二液体泵440,内套管在消毒机构100内完成消毒后,手动操作将第一消毒盒120和第二消毒盒130内的废液排入废液罐430,消毒完成。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