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灭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6420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线灭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外线灭菌器。



背景技术:

热力消毒灭菌室最为常用的杀死生物的物理手段,因为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高温使菌体变性和凝固,酶失去活性,从而使细菌死亡。热力灭菌室最可靠,最成熟的普遍应用的灭菌法,通常有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两种方法。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中,其中有些又是病原微生物,从预防感染出发,医务工作者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所用的物品和工作环境进行消毒灭菌,确保医疗与科研正常进行。消毒灭菌主要是通过理化因素使微生物的主要代谢发生障碍,或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或破坏其遗传物质,导致微生物死亡。这里主要介绍物理因素杀灭微生物的几种方法,以及相关器材的使用。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科研,农业等单位,对医疗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养基等进行消毒灭菌,是理想的设备。

目前现有的红外线灭菌器简单,散热效果不好,容易造成过热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加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灭菌效率高,结构稳定可靠,安全可靠,散热效果好的红外线灭菌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外线灭菌器,包括红外线加热器、散热筒、支撑管和底座,所述红外线加热器设在散热筒一侧,所述红外加热器与散热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设在散热筒下方,所述支撑管上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与散热筒焊接,所述散热筒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管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筒内设置有陶瓷管,所述陶瓷管内设置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上设置有反光片,所述反光片呈倾角设置,所述反光片呈等距分布在金属管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接线孔和电源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筒与陶瓷管之间的间隙为5mm,保持散热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为耐热镁合金管,耐热镁合金管耐高温。

作为优选,所述反光片与金属管焊接,保持反光片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管厚度大于2cm,保持隔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的红外线加热器保持灭菌效率高,加热效果好;设置的支撑管保持结构紧凑,稳定性高;设置的散热筒上设置有通孔,保持热散热效果好;设置的陶瓷管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能够减小热量的流失,保持使用安全可靠;设置的反光片能够保持热量分布均匀,加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红外线灭菌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红外线灭菌器的金属管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红外线灭菌器,包括红外线加热器1、散热筒2、支撑管3和底座4,所述红外线加热器1设在散热筒2一侧,所述红外加热器1与散热筒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3设在散热筒2下方,所述支撑管3上设置有护板5,所述护板5与散热筒2焊接,所述散热筒2上设置有通孔6,所述支撑管3与底座4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筒2内设置有陶瓷管7,所述陶瓷管7内设置有金属管8,所述金属管8上设置有反光片9,所述反光片9呈倾角设置,所述反光片9呈等距分布在金属管8上,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接线孔10和电源开关11。所述散热筒2与陶瓷管7之间的间隙为5mm。所述金属管8为耐热镁合金管。所述反光片9与金属管8焊接。所述陶瓷管7厚度大于2cm。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