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膏药贴。
背景技术: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其药物经皮肤发挥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现有的中药膏贴多种多样,但大多存在以下不足:(1)透气性差、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弹性差不舒适、不容易撕开等;(2)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使用时有的药物外层直接与衣服接触或者其外层柔软性不好,周边也无粘层,导致患者使用时容易畏手畏脚,行动非常不便;(3)由于膏药层粘性大,撕开后容易变形,或当从患者身上拿掉膏药贴时,无纺层直接与膏药贴分离导致无法直接拿开;(4)其边缘遇水易翘起,从而失去粘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柔软性、弹性良好,不易翘起,粘贴牢固且持久且舒适美观实用的新型膏药贴。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膏药贴,所述新型药膏帖为方形结构,从上而下依次为无纺布层、膏药层和覆盖层,其方形拐角处为圆弧结构;所述药膏层设于无纺布层和覆盖层的中心位置,其长和宽分别比无纺布层短0.5~1.2cm;所述覆盖层和无纺布层的面积大小一致,其四周边缘重合;所述无纺布层的其中一边缘上设有开口条。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层为纯棉水刺布型,其表面设有小孔。纯棉水刺布型的无纺布层柔软性和弹性良好,可使患者使用该膏药贴时伸展自如,而且其表面设有的小孔透气性好,利于皮肤的呼吸,不会产生过敏现象。
优选的,所述覆盖层为离型纸,表面附有防水层。离型纸的设置利于药膏帖的撕开,而且具有防水作用,防止边缘遇水翘起,从而失去粘性。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或铝膜。
优选的,所述开口条的宽度为0.4~0.8cm,开口条的设计利于患者使用方便,无需借助工具。然而开口条的宽度太大浪费资源,而且边缘易裂开导致粘性降低;太小患者使用时不好撕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舒适美观,纯棉水刺布型无纺布层表面设有的小孔增加了透气性,利于皮肤的呼吸,减轻使用者的不适;纯棉水刺布型材料柔软性好,弹性强,且小孔的更加设计能使粘贴处关节伸缩自如,不影响使用者运动,方便实用,使贴合更舒适。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撕开容易,无需借助工具;使用完毕后取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圆角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翘起,粘贴性强。
(3)本实用新型膏药处于无纺布层的中心,其四周均留有较宽的粘贴位置,使得使用时粘贴更牢固、持久;在没有使用时也能更好的保护膏药,避免了与空气直接接触,延长保质期,药性保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无纺布层;2膏药层;3覆盖层;4开口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一种新型膏药贴,为方形结构,从上而下依次为无纺布层1、膏药层2和覆盖层3,其方形的四个角为圆弧结构。药膏层设于无纺布层1和覆盖层3的中心位置,其长和宽分别比无纺布层1短0.5~1.2cm。覆盖层3和无纺布层1的面积大小一致,其四周边缘重合。无纺布层1的其中一边缘上设有开口条4,其宽度为0.4~0.8cm,使用时直接从开口条撕开,非常的方便实用,无需借助工具。
无纺布层1为纯棉水刺布型,其表面设有小孔。纯棉水刺布型的无纺布层1柔软性和弹性良好,厚度刚好,可使患者使用该膏药贴时伸展自如,而且其表面设有的小孔透气性好,利于皮肤的呼吸,不会产生过敏现象。
覆盖层3为离型纸,表面附有防水层,防水层为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或铝膜。离型纸的设置利于药膏帖的撕开,而且具有防水作用,防止边缘遇水翘起,从而失去粘性。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