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刺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366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防刺输液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防刺输液针。



背景技术:

目前,人体输液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医疗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输液过程中必须将针头固定。当医护人员将输液针的针头扎设于受针者的预定受针部位后,必须用手固定针柄,再将贴布粘着固定针柄;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因医护人员手部的晃动而不易定位,容易影响针头固定的精确性;另外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的活动也会影响针头的固定,是针头移位,导致需要重新穿刺输液针,不仅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更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输液针为一次性医疗用品,为了防止疾病通过血液传播,输液针在使用完毕后即被废弃并处理。目前输液针从人体脱离后,是在输液针的针头上带上塑料的防护罩防止刺伤医务人员和医疗垃圾处理人员,但防护罩只是简单地套在输液针上,很容易脱落,仍然不能杜绝医务人员和垃圾处理人员被刺而造成疾病的传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刺输液针,能够固定输液针,防止被输液针刺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刺输液针,包括针头、针柄和输液软管,针柄上设置翼片,所述的翼片上设置有第一子母扣的母扣;所述的针柄上设置有输液针固定片,输液针固定片设置于所述翼片的下方;输液针固定片分为上半区和下半区;上半区设置有第一子母扣的子扣,输液针固定片的下半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子母扣的子扣和母扣。

进一步地,所述翼片的背面设置有粘合件,该粘合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胶黏层、泡沫层、第二胶黏层和离型纸层;所述的第一胶黏层贴于翼片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针柄上还设置有针头回缩装置,所述的针头回缩装置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弹簧固定座、挡块、按压头和限位环;所述的弹簧固定座固定于针头的底部,所述的弹簧固定座上安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针头外围;所述的挡块通过第二弹簧安装在弹簧固定座上;所述按压头的一端抵住挡块, 另一端伸出针柄。

进一步地,所述的子母扣为揿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液针固定片的下半区两侧设置有弹力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输液过程中能够固定输液针,防止输液针移位导致输液终断,而需要重新穿刺输液针;

本实用新型的针头回缩装置将输液后的针头回缩至针柄内,防止刺伤医务人员和医疗垃圾处理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柄的剖视图。

图3为针头回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一种防刺输液针,包括针头1、针柄2和输液软管3,针柄2上设置翼片4,翼片4上设置有第一子母扣的母扣5;针柄2上设置有输液针固定片7,输液针固定片7设置于翼片4的下方;输液针固定片4分为上半区和下半区;上半区设置有第一子母扣的子扣8,输液针固定片的下半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子母扣的子扣9和母扣10。

在本实用新型中,翼片4的背面设置有粘合件,该粘合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胶黏层11、泡沫层12、第二胶黏层13和离型纸层14;第一胶黏层11贴于翼片4的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针柄2上还设置有针头回缩装置,针头回缩装置包括第一弹簧15、第二弹簧16、弹簧固定座17、挡块18、按压头19和限位环6;弹簧固定座17固定于针头的底部,弹簧固定座17上安装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套设在针头1外围;挡块18通过第二弹簧16安装在弹簧固定座17上;按压头19的一端抵住挡块18, 另一端伸出针柄2。

在本实用新型中,子母扣为揿钮结构。

输液时,将粘合件从翼片4背面取下,撕下离型纸层14,将粘合件贴于预输液穿刺的位置,输液针刺入穿刺点后翼片黏贴于粘合件上,将输液针固定片7上翻,第一子母扣扣合,输液针固定片7下半区绕过手腕等,下半区两端通过第二子母扣扣合将输液针固定。当输液结束后,按压针头回缩装置的按压头19,按压头19将挡块18按压至弹簧固定座17内,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将枕头拉至针柄内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