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20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尤指一种可长时间将留置针封管,且可供病人将封管装置套带在手腕上随手携带,防止造成血栓危及病人安全的结构,并可兼作输液或输血用。



背景技术:

按,现有的留置针注射输液后要使用一天以上,但每八小时要预充注射筒,把生理食塩水打入留置针输液口内,防止造成血栓危及病人的安全,所以医护人员在病患使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每八小时必须封管一次,即每天要封管二至三次,并使用二至三支封管预充型注射筒,然而,由于目前医疗院所的医护人员数量厳重不足,常有一个医护人员需要照顾20床以上病人的过量工作量发生,医护人员需要频繁地确认是否已经封管,因此而使医护人员増加人力负担,且増加病人负担封管预充型注射筒的费用,实有待改良。

再者,目前一般病人所使用的点滴,都是利用重力原理进行注射,因此其使用上,注射液必需利用点滴架加以吊高,此种点滴型态虽然沿革已久,且使用者最为普遍,但其实际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点,其中所述的点滴架,由于高度及体积厖大而携带不易,导致病人行动受到厳重限制,无论对于病人的如厕、走动、散步、拿取物品等等动作,均造成不便,甚者,当病人所在的就医环境发生意外(如地震、火灾、水灾等)时,点滴架显然更成为病人逃离现场的最大负担,亦有待改良。

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留置针封管及点滴架的结构,其使用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发明人希望能开发出一种可长时间输液封管且方便携带、又具安全性的正压留置针封管结构,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其留置针输液完毕后,可马上连接已处于备用状态的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而可连续16小时不间断输液,故不会造成血栓而可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可套带在手腕上随手携带,使病人可自由随意走动,方便又安全。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由于其输液时间可长达16小时,可大幅减轻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负担,并可降低病人负担封管预充型注射筒的费用。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其正压筒内的液体填充可经由独立免针加药装置直接充入并使正压筒装置内的弹簧暂时锁住其推送弹力,等液体充满正压筒装置后再予释放正压筒装置内的弹性作用力,故加药时几乎毫无阻力,故可快速充入药液。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所实行的技术内容为,该装置包括:一推送装置,包括有一推送压板、一卡止接头及一拉杆;该推送压板前端紧密地套设活塞,该推送压板向后延伸设一卡止接头,用以转动卡止,该卡止接头与拉杆螺合,以拉动推送压板及活塞;一弹簧,该弹簧一端顶持在推送压板,另一端顶持在输液筒盖的内底面;一正压筒装置,包括有一输液筒、一活塞及一输液筒盖;该输液筒前端设有一管接头以套接微细管,该微细管连接留置针,该输液筒后端螺合输液筒盖,该活塞套设在该推送压板的前端置于输液筒内,该输液筒盖设一中央穿孔,以穿设卡止接头,该中央穿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止面及限止柱,以供推送装置的卡止接头转动卡止;而藉该拉杆拉向后端拉动推送压板压缩弹簧以储存弹力,再将输液筒盖或卡止接头转动一角度,使卡止接头卡止在输液筒盖的卡止面,而使卡止接头卡止于定位,使活塞置于最后位置不会移动,而可充满液体,输液时,将该输液筒盖或卡止接头转动一角度,使卡止接头脱离卡止的状态并穿过中央穿孔,而使弹簧伸张释放弹力,推送该推送压板及活塞以压缩液体作正压封管或输液、输血。

所述的输液筒在下侧设一具有穿设空间的系结带,以穿设手环带,而将手环带套带在手腕上,可以随手携带。

所述的拉杆在输液中可以拆下,以便随手携带。

所述的输液筒设一免针加药装置。

所述的输液筒设一透气口与一止水夹。

所述的输液筒设一排气口与盖子。

所述的输液筒前端管接头套接微细管后,连设一微量控制阀及一免针加药装置再连接留置针。

所述的微细管为硬细管,其内径为0.001mm至10mm。

所述的输液筒、输液筒盖及活塞的形状可为圆形、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六角形、多角形或适当的形状。

所述的手环带由可卷曲弹片塑钢或塑料或可折叠的厚布材料等制成,并加上扣件或魔鬼毡以调整大小配合病人手腕的粗细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充填液体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充满液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输液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弹簧伸张在最大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套带在手腕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图与分解立体图及充填液体前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100包括有一推送装置10、一弹簧20、一正压筒装置30及一手环带40;该推送装置10包括有一推送压板11、一卡止接头12及一拉杆13;该推送压板11前端设有一凹环111以紧密地套设在活塞32的凸环321,该推送压板11向后延伸设一中间设有螺纹121的卡止接头12,用以与拉杆13的螺杆131螺合,以拉动推送压板11及活塞32。

该弹簧20的一端顶持在推送压板11,另一端顶持在输液筒盖33的内底面335。

该正压筒装置30包括有一输液筒31、一活塞32及一输液筒盖33;该输液筒31前端设有一管接头311,用以套接硬细管的微细管51,该输液筒31后端外周设有螺纹313俾与输液筒盖33螺合,该活塞32紧密地套设在该推送压板11的前端置于输液筒31内。

该正压筒装置30为了要充填或补充液体,如生理食塩水312或药液或血液或添加其他药物,如营养素、止痛药等,可在该输液筒31的一侧设一管接头314以套接免针加药装置34;而该正压筒装置30在充填或补充液体,如生理食塩水312或药液或血液时,可在该输液筒31前端另设有一管接头315以套接一透气口35及止水夹36,该止水夹36可确保在输液或输血时不会让液体流出;该输液筒31并在另一侧设一管接头317以套接一排气口37,该排气口37则以盖子371盖住以确保在输液或输血时不会让液体流出,该透气口35及排气口37中设有一薄膜,可以透气、排气,但不会让液体流出(图中未示)。该输液筒31在下侧设一具有穿设空间的系结带38以穿设手环带40。

该输液筒盖33设一长方形中央穿孔331及一凸环332,以穿设推送装置10的卡止接头12,该输液筒盖33的中央穿孔331两侧设有卡止面333及限止柱334,以供推送装置10的卡止接头12转动卡止。

该输液筒31前端管接头311套接硬细管的微细管51后,连设一微量控制阀52及一免针加药装置53,再连设止水夹54及输液管55,然后连接留置针56。该微量控制阀52在要使用留置针56时锁紧微量控制阀52的螺帽,输液完毕后要加第二甁输液药液时,松开微量控制阀52的螺帽,将拉杆13向后拉,才不会影响病人血液回抽。

手环带40以可卷曲弹片塑钢、塑料或可折叠的厚布材料等制成,使易于收纳,并加上扣件或魔鬼毡以调整大小配合病人手腕的粗细使用。

请参阅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充填液体前及充满液体的剖面示意图,充填液体的操作步骤如后:

1.打开止水夹36让空气由透气口35进入输液筒31内;

2.将拉杆13向后拉,使卡止接头12、推送压板11及活塞32向后移动,同时以推送压板11压缩弹簧20,及至卡止接头12穿过中央穿孔331,弹簧20被压缩在最小状态,使弹簧20压缩储存弹力;(如果拉杆13已被拆下,则先将拉杆13螺合于卡止接头12);

3.转动拉杆13或输液筒盖33,使卡止接头12两肩部卡止定位在输液筒盖33的卡止面333上,而使得推送压板11及活塞32位于最后位置且不会移动(如图1及图5);

4.关闭止水夹36,打开排气口37的盖子371排气,关闭止水夹54;

5.由免针加药装置34连接输液口39充填生理食塩水312,输液筒31充满生理食塩水312后,拔掉输液口39,完成充液备用(如图6)。

请参阅图7及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输液中的剖面示意图,当留置针56输液完毕后,马上连接已处于备用状态的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100,此时,输液筒31内已充满生理食塩水312,只要打开止水夹54,并将该输液筒盖33或卡止接头12转动至中央穿孔331对应卡止接头12处,使卡止接头12穿过中央穿孔331而脱离卡止的状态(如图3),让弹簧20开始伸张释放弹力向前推送该推送压板11及活塞32,以压缩输液筒31中的生理食塩水312进行输液动作(如图7及图8),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由于该硬细管的微细管51管内径为0.001mm~10mm,因此可持续完成一滴、一滴的流动,而可连续16小时不间断输液,故不会造成血栓而可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再将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100的手环带40套带在手腕上随手携带(如图9),使病人可自由随意走动,方便又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输液途中可将拉杆13从卡止接头12拆下,使病人携带更加方便。

在生理食塩水312的输液前或在生理食塩水312输液途中,为了要添加其他药物,如营养素、止痛药等,可在该输液筒31后端的免针加药装置34加入。

而当生理食塩水312输液完毕要作第二次输液或在输液途中,要充填或补充生理食塩水312时,可依上述操作步骤操作,即可完成。

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两者差异在于:该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100A的输液筒31A、输液筒盖33A及活塞为四角形。

本实用新型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其留置针输液完毕后,可马上连接已处于备用状态的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而可连续16小时不间断输液,故不会造成血栓而可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由于其液体的输送是藉弹簧的弹性作用力推送,因此,输液筒的高度、位置、环境并无限制,可套带在手腕上携带,使病人可自由随意走动,方便又安全。

本实用新型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由于其液体的输送时间可长达16小时,可大幅减轻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负担,并可降低病人负担封管预充型注射筒的费用。

本实用新型携带型可连续正压留置针封管装置,其正压筒装置内的液体填充可经由独立免针加药装置直接加入并使正压筒装置内的弹簧暂时锁住其推送弹力,俟药液充满正压筒后再予释放正压筒装置内的弹性作用力,故加入液体时几乎毫无阻力,故可快速充入药液、血液。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输液筒、输液筒盖及活塞可为圆形、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六角形或类似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以留置针封管作说明,当然亦可将留置针改为输液针,应用在点滴、输液或输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