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钢珠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295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钢珠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钢珠袋。



背景技术:

冷敷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冷敷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降温退热,可减少局部血流,防止炎症扩散,还可将体内的热传导发散,增加散热,降低皮温。传统的冷敷方式为用干毛巾包裹住冰袋,然后置于病人的患处。现有的冷敷方式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包裹冰袋的干毛巾没有专门的固定装置,冰袋和毛巾在使用时易滑落,使用不便,不利于患处的恢复,且限制了病人的正常活动。二是干毛巾没有防水效果,不能防止冰袋或者湿毛巾向外渗水,影响患处愈合。三是非棉质的干毛巾,特别是已使用过的旧毛巾,与病人皮肤接触时会刺激皮肤,使病人冰敷舒适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使用时可有效固定且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的医用钢珠袋。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钢珠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多个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钢珠;所述袋体的一侧设有开口,袋体上设有用于开闭开口的拉链;所述医用钢珠袋还包括用于固定袋体的绑带,绑带的一端固定有卡块,绑带的另一端设有可调整的卡扣,袋体上设有供绑带穿过的绑片。

优选的,所述绑片设有多个,多个绑片位于袋体的同侧,且多个绑片均匀间隔设于袋体的边缘处。

优选的,所述绑带具有松紧性。

优选的,所述袋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系带,系带的一端固定缝接于袋体。

优选的,所述袋体上的容纳腔共设有M排×N列,M≥4且为自然数,N≥4且为自然数。

优选的,所述相邻两列容纳腔之间通过缝合方式隔断,相邻两排容纳腔之间设有连通的通口,通口处缝合有松紧带。

优选的,所述袋体包括缝合在一起的防水层和无纺布层,且无纺布层位于防水层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钢珠采用不锈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钢珠的直径为1cm~2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钢珠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钢珠袋,采用钢珠代替冰袋作为降温介质,用于冰敷时,钢珠袋表面不会形成大量冷凝水,因此,袋体不会渗水,不会沾湿病人的皮肤或患处,避免影响使用舒适度及影响伤口的愈合。另外,将钢珠置于低温环境下降温时,由于钢珠的冷却速度比水的冷却速度快,钢珠袋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降温,如此可以有效缩短钢珠袋所需的冷却降温时间,提高钢珠袋的循环使用效率。

袋体上开设开口,并设置拉链用于开闭开口,可以方便地将钢珠取出袋体,使袋体和钢珠分开清洗或消毒。另外,可以根据病人需要进行冷敷的皮肤面积调整钢珠的个数,使钢珠袋的有效冷敷面积与病人需要进行冷敷的皮肤面积一致,提高使用效果。

设有钢珠的袋体通过绑带实现固定,绑带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卡块和卡扣,绑带穿过绑片后系紧实现固定,固定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2、袋体的周向设置系带,当病人需要进行冷敷的皮肤面积较大时,可以将数个袋体通过系带连接在一起,增大袋体的面积,从而实现对大面积皮肤的冷敷处理,提高钢珠袋的通用性。

3、相邻两列容纳腔之间通过缝合方式隔断,相邻两排容纳腔之间设置通口,并在通口处缝合松紧带缩小通口的尺寸,如此对每个容纳腔内的钢珠起到限位目的,避免钢珠在冷敷过程中因病人的活动而移位导致钢珠堆积在一起,保证袋体内的钢珠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平铺状态,提高使用效果。

将钢珠从袋体中取出或将钢珠塞入袋体时,用力推挤钢珠,松紧带拉长,通口变大,使钢珠可以顺利塞入袋体或从袋体中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钢珠袋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医用钢珠袋实施例一中袋体和钢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医用钢珠袋实施例一中袋体沿列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袋体,2-钢珠,3-绑带,4-容纳腔,5-开口,6-拉链,7-卡块,8-卡扣,9-绑片,10-系带,11-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医用钢珠袋,包括袋体1、钢珠2和绑带3。袋体1上设有多个容纳腔4,钢珠2设于容纳腔4内。袋体1的一侧设有开口5,袋体1上设有用于开闭开口5的拉链6。绑带3具有松紧性,绑带3的一端固定有卡块7,绑带的另一端设有可调整的卡扣8,袋体1上设有供绑带穿过的绑片9。

绑片9设有多个,多个绑片9位于袋体1的同侧,且多个绑片均匀间隔设于袋体1的边缘处。本实施例中,袋体1的边角处均设有绑片9。

袋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系带10,系带10的一端固定缝接于袋体1。本实施例中,袋体1的每侧均固定缝接有两根系带10。

本实施例中,袋体1包括缝合在一起的防水层和无纺布层,且无纺布层位于防水层的外表面。

袋体1上的容纳腔4共设有M排×N列,M≥4且为自然数,N≥4且为自然数。本实施例中,袋体1上的容纳腔4共设有4排×4列,共16个容纳腔。

相邻两列容纳腔4之间通过缝合方式隔断,相邻两排容纳腔4之间设有连通的通口11,通口11处缝合有松紧带。

如此对每个容纳腔4内的钢珠2起到限位目的,避免钢珠在冷敷过程中因病人的活动而移位导致钢珠堆积在一起,保证袋体1内的钢珠2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平铺状态,提高使用效果。将钢珠2从袋体1中取出或将钢珠塞入袋体时,用力推挤钢珠2,松紧带拉长,通口11变大,使钢珠2可以顺利塞入袋体1或从袋体中取出。

本实施例中,钢珠2采用不锈钢制成,钢珠的直径为1cm~2cm。

使用时,将完成消毒的钢珠2塞入袋体1的容纳腔4中,拉合拉链6。将塞有钢珠2的袋体1置于低温环境下使钢珠2降温、冷却,放置一段时间后,取出袋体用于使用。根据病人需要冷敷的皮肤面积决定袋体1的个数,若需要进行冷敷的皮肤面积较大,将数个塞有钢珠2的袋体1通过系带10连接在一起。然后将数根绑带3穿过相应的绑片9,将袋体1置于需要冷敷的部位,调整卡扣8的位置后插入卡块7,实现袋体1的固定。

当然,也可以将钢珠2降温后再塞入袋体1中,钢珠2塞入袋体1后即可用于冷敷,不需要花时间等钢珠冷却,可以提高使用效率。

使用完成后,将各袋体1的系带10解开,根据病人的使用情况,选择袋体1和钢珠2是分开清洗、消毒还是一起清洗、消毒。分开清洗、消毒时,拉开拉链6,将钢珠2从袋体1中取出,然后分别对袋体1和钢珠2进行必要的清洗、消毒。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钢珠袋还可以作为病人的健身器材或复健器材使用,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钢珠的个数或袋体的个数,进而调整钢珠袋的重量,使其适合病人进行阻抗能力锻炼。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