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99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髋臼周围假体结构。



背景技术:

髋臼肿瘤是肿瘤中的一种,其单纯发生在髋臼内的情况比较少见,髋臼肿瘤多数是连同髂骨或耻坐骨同时受到肿瘤的破坏,甚至整个髋骨完全受累,从而形成髋臼周围肿瘤。

目前,半骨盆截肢手术可以达到根治性的目的,但因为丧失了患侧肢体,患者多难以接受。为了使进行半骨盆截肢手术完成后患者能够获得完整的患侧肢体,目前的髋臼重建方法已经可以满足要求,髋臼重建方法主要有:瘤骨灭活再植、异体半骨盆移植及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等。

瘤骨灭活再植缺点是局部复发率相对高、切口感染、接骨端不愈合等;异体半骨盆移植缺点是排异反应引起的切口不愈合、感染、骨质吸收、接骨端不愈合等;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早期可达到牢靠固定、早期负重行走,功能恢复较快,但后期会出现螺钉断裂、假体松动、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臼周围假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半骨盆假体后期容易出现螺钉断裂、假体松动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包括:髋臼杯;髂骨支撑体、坐骨支撑体和耻骨支撑体,髂骨支撑体、坐骨支撑体和耻骨支撑体均设置在髋臼杯上,髋臼杯通过髂骨支撑体与骨盆的髂骨截骨面连接,髋臼杯通过坐骨支撑体与骨盆的坐骨截骨面连接,髋臼杯通过耻骨支撑体与骨盆的耻骨截骨面连接。

进一步地,髂骨支撑体包括:多个第一螺钉柱,各个第一螺钉柱设置在髋臼杯的外壁上,其中,第一螺钉柱内设置有第一螺钉孔,每个第一螺钉柱通过穿设在第一螺钉孔内的第一螺钉与髂骨截骨面连接;第一包裹块,包裹设置在各个第一螺钉柱的外部,以支撑各个第一螺钉柱。

进一步地,第一螺钉柱为三个。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螺钉孔的螺钉穿入端延伸至髋臼杯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坐骨支撑体包括:第二螺钉柱;第二包裹块,包裹设置在第二螺钉柱的外部,第二螺钉柱通过第二包裹块与髋臼杯连接;其中,第二螺钉柱内设置有第二螺钉孔,第二螺钉柱通过穿设在第二螺钉孔内的第二螺钉与坐骨截骨面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螺钉孔的螺钉穿入端延伸至第二包裹块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耻骨支撑体包括:第三螺钉柱,第三螺钉柱设置在髋臼杯的外壁上,其中,第三螺钉柱内设置有第三螺钉孔,第三螺钉柱通过穿设在第三螺钉孔内的第三螺钉与耻骨截骨面连接;第三包裹块,包裹设置在第三螺钉柱的外部,以支撑第三螺钉柱。

进一步地,第三螺钉孔的螺钉穿入端延伸至髋臼杯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髋臼杯、髂骨支撑体、坐骨支撑体和耻骨支撑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髋臼杯的内壁以及髂骨支撑体、坐骨支撑体和耻骨支撑体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一网格结构。

进一步地,髂骨支撑体与髂骨截骨面的接合面、坐骨支撑体与坐骨截骨面的接合面以及耻骨支撑体与耻骨截骨面的接合面上均设置有金属骨小梁板,金属骨小梁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网格结构;髂骨支撑体、坐骨支撑体和耻骨支撑体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网格结构与髂骨截骨面、坐骨截骨面和耻骨截骨面接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包括:髋臼杯、髂骨支撑体、坐骨支撑体和耻骨支撑体,髂骨支撑体、坐骨支撑体和耻骨支撑体均设置在髋臼杯上,髋臼杯通过髂骨支撑体与骨盆的髂骨截骨面连接,髋臼杯通过坐骨支撑体与骨盆的坐骨截骨面连接,髋臼杯通过耻骨支撑体与骨盆的耻骨截骨面连接。从而在进行半骨盆截肢手术后,不仅可以实现半骨盆假体重建早期的牢靠固定,同时能够防止后期出现螺钉断裂、假体松动、关节脱位等并发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半骨盆假体后期容易出现螺钉断裂、假体松动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在骨盆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髋臼杯;20、髂骨支撑体;21、第一螺钉柱;22、第一包裹块;23、第一螺钉孔;24、第一螺钉;30、坐骨支撑体;31、第二螺钉柱;32、第二包裹块;33、第二螺钉孔;34、第二螺钉;40、耻骨支撑体;41、第三螺钉柱;42、第三包裹块;43、第三螺钉孔;44、第三螺钉;50、第一网格结构;60、金属骨小梁板;61、第二网格结构;70、髂骨;80、坐骨;90、耻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髋臼杯10、髂骨支撑体20、坐骨支撑体30和耻骨支撑体40,髂骨支撑体20、坐骨支撑体30和耻骨支撑体40均设置在髋臼杯10上,髋臼杯10通过髂骨支撑体20与骨盆的髂骨截骨面连接,髋臼杯10通过坐骨支撑体30与骨盆的坐骨截骨面连接,髋臼杯10通过耻骨支撑体40与骨盆的耻骨截骨面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包括:髋臼杯10、髂骨支撑体20、坐骨支撑体30和耻骨支撑体40,髂骨支撑体20、坐骨支撑体30和耻骨支撑体40均设置在髋臼杯10上,髋臼杯10通过髂骨支撑体20与骨盆的髂骨截骨面连接,髋臼杯10通过坐骨支撑体30与骨盆的坐骨截骨面连接,髋臼杯10通过耻骨支撑体40与骨盆的耻骨截骨面连接。从而在进行半骨盆截肢手术后,不仅可以实现半骨盆假体重建早期的牢靠固定,同时能够防止后期出现螺钉断裂、假体松动、关节脱位等并发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半骨盆假体后期容易出现螺钉断裂、假体松动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3所示,髂骨支撑体20包括:多个第一螺钉柱21和第一包裹块22,各个第一螺钉柱21的一端以预设角度和方位与髋臼杯10的外壁连接,第一包裹块22包裹设置在各个第一螺钉柱21的外部以支撑各个第一螺钉柱21。

每个第一螺钉柱21内设置有第一螺钉孔23,第一螺钉孔23沿第一螺钉柱21的轴向延伸,每个第一螺钉柱21通过穿设在第一螺钉孔23内的第一螺钉24与髂骨截骨面连接。

第一螺钉柱21的数目根据骨盆的髂骨截骨面的大小来确定,可选地,第一螺钉柱21为三个,三个第一螺钉柱21相互间隔设置在髋臼杯10的外壁上。

为了便于第一螺钉24穿入第一螺钉孔23内,进一步地,每个第一螺钉孔23的螺钉穿入端延伸至髋臼杯10的内壁上。在与髂骨截骨面连接时,三个第一螺钉24分别从髋臼杯10内壁上的三个第一螺钉孔23穿入并进一步拧紧至髂骨截骨面上的松质骨内。

坐骨支撑体30包括:第二螺钉柱31和第二包裹块32;第二包裹块32包裹设置在第二螺钉柱31的外部,第二螺钉柱31通过第二包裹块32以预设角度和预设方位与髋臼杯10的外壁连接。

第二螺钉柱31内设置有第二螺钉孔33,第二螺钉孔33沿第二螺钉柱31的轴向延伸,第二螺钉柱31通过穿设在第二螺钉孔33内的第二螺钉34与坐骨截骨面连接。

为了便于第二螺钉34穿入第二螺钉孔33内,进一步地,第二螺钉孔33的螺钉穿入端延伸至第二包裹块32的外壁上。在与坐骨截骨面连接时,第二螺钉34从第二包裹块32上的第二螺钉孔33穿入并进一步拧紧至坐骨截骨面上的松质骨内。

耻骨支撑体40包括:第三螺钉柱41和第三包裹块42,第三螺钉柱41的一端以预设角度和预设方位连接在髋臼杯10的外壁上,第三包裹块42包裹设置在第三螺钉柱41的外部以支撑第三螺钉柱41。

第三螺钉柱41内设置有第三螺钉孔43,第三螺钉孔43沿第三螺钉柱41的轴向延伸,第三螺钉柱41通过穿设在第三螺钉孔43内的第三螺钉44与耻骨截骨面连接。

为了便于第三螺钉44穿入第三螺钉孔43内,第三螺钉孔43的螺钉穿入端延伸至髋臼杯10的内壁上。在与耻骨截骨面连接时,第三螺钉44从髋臼杯10内壁上的第三螺钉孔43内穿入并进一步拧紧至耻骨截骨面上的松质骨内。

为了增强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可选地,髋臼杯10、髂骨支撑体20、坐骨支撑体30和耻骨支撑体40使用钛合金采用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

为了减轻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整体重量,提高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在髂骨支撑体20、坐骨支撑体30和耻骨支撑体40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一网格结构50,第一网格结构50的单个网格的面积较大。

髂骨支撑体20、坐骨支撑体30和耻骨支撑体40的外壁上的第一网格结构50能够有效减轻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重量并保证骨盆骨缺损位置的金属覆盖,从而在安装到患者的骨盆后,使患者更加舒适。

另外,髋臼杯10的内壁上也设置有第一网格结构50,髋臼杯10的内壁上的第一网格结构50的厚度为1mm,在水泥臼植入后增加本实施例的髋臼周围假体结构与骨水泥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保证水泥臼杯的稳定。

为了在将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安装到骨盆并与髂骨截骨面、坐骨截骨面和坐骨截骨面连接后,使各个截骨面上的松质骨都能更好地长入髋臼周围假体结构上,提高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后期的结构稳定性。可选地,髂骨支撑体20与髂骨截骨面的接合面、坐骨支撑体30与坐骨截骨面的接合面以及耻骨支撑体40与耻骨截骨面的接合面上均设置有金属骨小梁板60,金属骨小梁板6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网格结构61,第二网格结构61的单个网格的面积较小,髂骨支撑体20、坐骨支撑体30和耻骨支撑体40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二网格结构61与髂骨截骨面、坐骨截骨面和耻骨截骨面接合,第二网格结构61与人体骨小梁结构类似,厚度为2-3mm,可以达到骨小梁长入的要求,从而实现本实施例的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在骨盆上的远期固定的作用。

髂骨支撑体20上的金属骨小梁板60的表面为髂骨侧骨接触面,坐骨支撑体30上的金属骨小梁板60的表面为坐骨侧骨接触面,耻骨支撑体40上的金属骨小梁板60的表面为耻骨侧骨接触面;髂骨侧骨接触面的位置和倾斜角度由髂骨截骨面决定,坐骨侧骨接触面的位置和倾斜角度由坐骨截骨面决定,耻骨侧骨接触面的位置和倾斜角度由耻骨截骨面决定。

在具体手术过程中,髋臼杯10的前倾角和外翻角由医生要求根据病患特征设定,更好的保证髋臼周围假体结构不脱位。第一螺钉柱21上的第一螺钉孔23、第二螺钉柱31上的第二螺钉孔33以及第三螺钉柱41上的第三螺钉孔43在手术中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其中的若干个,起到保证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初期稳定性。

术前,医院采集患者CT数据,工程师处理并分析数据,制定手术方案,由医生进行确认,特别是确定骨盆髂骨侧、坐骨侧、耻骨侧的截骨位置及角度,然后工程师设计截骨所需的骨盆截骨导板以及本实施例的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经医生确认后,采用3D打印工艺进行生产相应的骨盆截骨导板以及本实施例的髋臼周围假体及其试模并进行充分的后处理。

医生在正式手术进行前需要进行术前的模型手术,采用骨盆截骨导板、本实施例的髋臼周围假体结构试模及骨盆模型进行模拟截骨及模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安装。

术中,医生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对髋臼侧进行处理,然后将骨盆截骨导板安装在骨盆的相应位置,打上固定钉,沿着髂骨截骨面、坐骨截骨面、耻骨截骨面进行截骨。

截骨完成后,将本实施例的髋臼周围假体结构试模安装在缺损位置,具体地,如图4所示,将髋臼周围假体结构的髂骨侧骨接触面与髂骨70的髂骨截骨面对齐,将坐骨侧骨接触面与坐骨80的坐骨截骨面对齐,将耻骨侧骨接触面与耻骨90的耻骨截骨面对齐,然后对髋臼周围假体结构试模安装位置情况进行确认。

确认无误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将髋臼周围假体结构安装在缺损处,确认安装位置无误后,根据术中情况选择第一螺钉孔23、第二螺钉孔33以及第三螺钉孔43中位置合适的若干个螺钉孔分别打入相应的螺钉并拧紧至松质骨中。保证髂骨截骨面、坐骨截骨面和耻骨截骨面每个位置至少有一枚螺钉拧入并固定。

髋臼周围假体结构通过相应的螺钉固定后,在髋臼杯10中装入2mm厚度的骨水泥,然后装入水泥臼杯,骨水泥凝固后,则髋臼置换手术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