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器官的射线照相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0227发布日期:2018-12-22 08:0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患者器官的射线照相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患者器官的射线照相法及其关联设备,尤其针对患者超重或者患者肥胖的情况。特别地,该射线照相法更适合于立体射线照相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领域涉及双重扫描的系统(最好是立体射线照相的系统)及其优化放射线(最好是x射线)散射抑制及校正的方法,以便采集至少两幅同步图像,最好是适用于医疗用途的关于患者器官(最好是骨骼)的低剂量三维重建的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

该系统和方法专用于在包括至少两种以成像能力为基础的射线(最好是x射线)传输的医学放射学设备中使用。所述的这些能力基于例如发射x射线光谱具有在20kev和200kev之间较高能量的至少一个x射线发射源。典型的成像对象是处于负重位置的患者。

比如ep2309462所述的一种扫描立体射线照相系统展示了生成关于比如脊柱或盆骨这样的骨骼解剖部分三维重建的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的良好能力,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相比,剂量减少至600,而且与计算机射线照相或数字射线照相系统相比,对于单幅视图图像而言剂量减少至10。但该系统的最大可用剂量率也已经成为对超重或肥胖患者生成足够的临床品质的图像的日益增长的限制,尤其是现今超重和肥胖患者是非常常见的患者。

为了能针对超重和肥胖患者生成良好临床品质的放射学图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直接x射线束大量衰减的情况下产生大量散射x射线。于是,与直接二维成像系统中的散射x射线信号相比,透射的直接x射线信号可以变得非常小,通常小于10-20倍。

这个问题通常可采用某些散射抑制网格来解决,但是单独采用,其效率不够高,而且为了得到临床品质的图像针对超重和肥胖患者的剂量会因此而变得非常高。

比如ep2309462所述的扫描立体射线照相系统展示了使用非常薄的物体和检测器准直的有效散射x射线抑制。但是,针对超重的患者而言,生成图像的有用剂量率分数就会变得非常小。某些原因是受限于x射线管的有限输出功率以及非常小的准直孔径。

根据这些现有技术,例如,ep2309462描述了执行垂直扫描的一种放射学方法。采用位于检测器上游的准直仪的这种放射学方法因此改善了交叉散射和自散射抑制。然而,由于狭窄的准直可以达到高的抑制率,是以大量降低检测器敏感表面上的接收辐射信号的水平为代价。因此,至少对于某些患者器官而言,用于相当超重的患者时,就会显得很困难,而且用于真正超重或者肥胖患者时,难以在高散射抑制率以及同时在检测器的敏感表面上的接收辐射信号的充足水平之间找到良好的折中。

比如另一项现有技术所述,例如wo2011/138632所述,根据患者形态来调整准直孔径的系统可用于提高ep2309462所述的扫描立体射线照相系统针对超重患者生成具有临床品质图像的能力。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x射线管的输出功率及检测器的可用准直孔径不足以覆盖超重和肥胖患者中的各种形态的全部增长人口。孔径限制直接与检测器的空间分辨率的损失以及来自x射线成像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的散射x射线的量有关。使用共面的同步正面和侧面x射线图像,除了产生每幅图像的自散射污染外,还会产生特定的交叉散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部分地缓解上述缺点。

尤其是,本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放射学方法,所述放射学方法既适用于所有类型或大部分类型的患者器官,又适用于所有类型或大部分类型的患者形态,包括超重的患者以及优选包括肥胖的患者,它涉及同时达到检测器敏感表面上足够高的接收信号水平以及足够高的交叉散射抑制率,从而得到良好的信噪比以及良好的图像质量。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的垂直间隙,所述垂直间隙减少了,尤其是借助于位于检测器上游的准直通道大幅度地减少了至少在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的交叉散射。

本发明的实施例致力于大大提高针对标准患者以及超重和肥胖患者的同步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的改进和良好的临床品质图像的能力,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信噪比和对比度,与此同时减少由于交叉散射和自散射辐射(最好是x射线辐射)而引起的图像质量损失。

这个目的通过患者器官的射线照相法来实现,所述患者器官射线照相法包括:通过第一辐射源和第一检测器的协同配合来进行所述器官的第一垂直扫描,以便生成所述器官的第一幅二维图像,通过第二辐射源和第二检测器的协同配合来进行所述器官的第二垂直扫描,以便生成所述器官的第二幅二维图像,所述第一垂直扫描和所述第二垂直扫描是同步执行的,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根据不同的入射角来查看所述患者的所述器官,其中,所述射线照相法针对超重患者或者肥胖患者来执行,其中,第一准直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器的上游以及第二准直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检测器的上游,垂直间隙一方面在所述第一源与检测器之间以及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源与检测器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垂直扫描和所述第二垂直扫描可同步进行,但是两者之间存有时移,从而减少在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的交叉散射。

在交叉散射水平不那么高的情况下,或者在人们能够承受高垂直间隙而不受设备总高度的过低阈值限制的情况下,这个目标也可以通过患者器官的射线照相法来实现,所述患者器官射线照相法包括:通过第一辐射源和第一检测器的协同配合来进行所述器官的第一垂直扫描,以便生成所述器官的第一幅二维图像,通过第二辐射源和第二检测器的协同配合来进行所述器官的第二垂直扫描,以便生成所述器官的第二幅二维图像,所述第一垂直扫描和所述第二垂直扫描可同步执行,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根据不同的入射角来查看所述患者的所述器官,其中,垂直间隙一方面在所述第一源与检测器之间以及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源与检测器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垂直扫描和所述第二垂直扫描可同步执行,但是两者之间存有时移,从而减少在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的交叉散射。

时移与在所述第一垂直扫描之后到达所述器官的各个高度的所述第二垂直扫描所具有一定的时间延迟相对应,反之亦然。

不同的入射角与不同的方向(因此是不平行的方向)相对应,例如,两个垂直方向与患者器官的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相对应。

这个目的还可以通过射线照相设备来实现,所述射线照相设备包括:通过第一辐射源和第一检测器的协同配合来执行所述患者所述器官的第一垂直扫描,以便生成患者器官的第一幅二维图像,通第二辐射源和第二检测器的协同配合来执行所述患者所述器官的第二垂直扫描,以便生成患者器官的第二幅二维图像,所述源和所述检测器协同配合,从而同步执行所述第一垂直扫描和所述第二垂直扫描,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根据不同的入射角来查看所述患者的所述器官,其中,垂直间隙一方面在所述第一源与检测器之间及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源与检测器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垂直扫描和所述第二垂直扫描可同步执行,但两者之间存有时移,从而减少在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的交叉散射。

优选实施例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特征可单独采用或者一起采用,局部结合或者完全结合,与前文所述的本发明的任一目的相结合。

所述射线照相法最好适用于超重患者或者肥胖患者来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射线照相法更加令人关注的是交叉散射水平较高。因此,就超重或者肥胖患者而言,交叉散射水平相当高,使得该射线照相法变得非常令人关注。

准直通道最好位于每个检测器的上游,以便进一步减少每幅图像的交叉散射。

最好,有第一准直通道和第二准直通道,所述第一准直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器的上游,以便进一步减少在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的交叉散射,所述第二准直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检测器的上游,以便进一步减少在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的交叉散射。

于是,由于两个辐射光束的垂直间隙与两个检测器有效孔径缩小之间的协同配合,所以进一步降低了交叉散射的水平。实际上,通过缩小两个检测器的有效孔径,增强了两个光束之间垂直间隙的效用,而且有限的垂直间隙已经导致显著的交叉散射水平下降。

所述准直通道的深度最好大于20mm,优选地大于40mm。

准直通道的深度越长,则交叉散射水平的降低就越好。

所述垂直间隙最好小于100mm,优选地小于80mm,更优选地小于60mm。

准直通道的深度越短,则舱内患者可利用的空间则越重要,而且患者的扫描宽度最有用。

因此,在一方面降低交叉散射水平与另一方面增加患者的扫描宽度的有用部分以及保持舱内患者的足够重要的有用空间之间已经找到了折中。所述折中的范围在20mm至100mm,更好的折中范围在40mm至60mm。

在垂直间隙的数值与准直通道的深度之间也通过检测器而相互作用。所以,采用了本发明所公开的垂直间隙的最佳范围,则所述折中更好。

最好,没有散射抑制网格位于任何检测器的上游。

检测器上游的准直通道的配置不仅减少了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的交叉散射,而且也可通过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上的自散射的方式来减少,由此能够去除通常存在的位于检测器上游的散射抑制网格。那样,检测器上游所存在的准直通道考虑到三重效益,即首先减少交叉散射,第二减少自散射,以及第三去除散射抑制网格。

最好,所述垂直间隙大于任何检测器敏感表面的高度,优选地大于所述高度的两倍,更优选地大于所述高度的四倍。

那样,垂直间隙相对于检测器敏感表面的垂直尺寸而言具有较大的尺寸,从而确保在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实际发生的交叉散射非常少。

最好,所述垂直间隙大于10mm,优选地大于20mm,更优选地大于30mm。

垂直间隙越大,则交叉散射水平的降低就越好。

最好,所述垂直间隙小于100mm,而且更优选地小于60mm,例如,其优选范围为20mm至50mm,从而限制了两次垂直扫描之间的延迟,所以,在所述延迟的过程中,患者不会有明显的移动,由此保持了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的良好对应,由此获得来自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的总体三维重建的良好质量。

最好,两个检测器的敏感表面的高度范围为2mm至8mm,最好范围在3mm至6mm。

那样,在为了确保检测器收到的足够水平的信号的检测器的足够有效的孔径以及为了避免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过高水平的交叉散射的检测器的不太重要的有效孔径之间达到了良好折中。

最好,所述垂直间隙是固定的。

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如此同步,尽管及时移动扫描占优势,也需要简单的放射机制。

最好,所述垂直间隙是可调的。

最好,所述垂直间隙可以根据患者形态以及/或者根据患者器官来调节。

最好,所述垂直间隙可以根据所述源的各自有效孔径以及根据所述检测器的各自有效孔径来调整,反过来也可以根据患者形态以及/或者根据患者器官来调整所述有效孔径。

在该另一实施例中,有益于涵盖针对患者形态以及针对患者器官的许多不同可能的情况的放射学方法性能的灵活性占优势。

最好,所述垂直间隙在所述第一垂直扫描一开始时并不存在,而是在所述第二垂直扫描一开始时存在,但所述垂直间隙在所述第二垂直扫描一结束时就不再存在,而是在所述第一垂直扫描一结束时就存在。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都完全遵循相同的垂直进程,但是随后在彼此之间存有延迟。在不使用时,一侧的第一源和检测器与另一侧的第二源和检测器都处于相同的垂直高度。因此,一个优点是保持关于总体所需垂直线路的较低整体所需的高度,所述总体所需垂直路线等于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所需的每个线路。这样,所需移动机构的总体高度以及放射设备的总高度会更低。

最好,即使既不执行所述第一垂直扫描,也不执行所述第二垂直扫描时,所述垂直间隙也始终存在。

在这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仅在其主要部分上遵循相同的垂直路线,既不是在刚开始时,也不是在刚结束时;此外,其彼此之间存有延迟。在不使用时,一侧的第一源和检测器与另一侧的第二源和检测器不处在相同的垂直高度。因此,一个优点是使机械上更简单的系统能够确保一侧的第一源和检测器与另一侧的第二源和检测器之间的永久垂直间隙。这样,总体所需移动机构的结构以及整个放射设备的结构会更简单。

最好,由所述放射照相法的使用者来选择所述患者形态,最好在离散选择数量中进行选择。

在这个实施例中,由执业医生来选择患者形态的类型以及患者器官的类型。如此手动选择可使得整个系统更简单,但是需要执业医生的补充步骤,而且可能是导致有可能发生但未必一定发生的错误的原因。

最好,在降低的辐射水平下通过侦察图像扫描来确定所述患者形态。

在该另一实施例中,通过在非常低的辐射剂量下利用一种预览扫描自动地进行选择患者形态的类型。如此自动选择使整个系统更加复杂,但是避免了执业医生的补充步骤,因此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更加安全,而执业医生的错误始终存有可能性,即使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此外,使侦察图像可供使用不仅使之能够通过其厚度来选择患者形态的类型,而且能够在每个垂直高度针对器官的每幅图像来选择其最大厚度。因此,不仅可以选择张力和过滤函数,而且还可以选择源管内的电流数值。

最好,所述检测器是几何线性检测器,所述检测器优选地为几何多线的线性检测器。几何线性检测器是具有单排或多排对齐的基本检测单元的检测器。几何多线的线性检测器是具有多排,至少为两排平行的对齐的基本检测单元的检测器。多线的线性检测器可具有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要么是其输入信号的线性函数,要么是其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函数。

那样,扫描图像的像素动态以及图像的信噪比都得到改善。然而,仍有可能通过一行检测器来执行所考虑的垂直扫描,这单独一行处于水平平面之中。

所使用的检测器呈现一些检测线,通常为1至100条线,可将其用于采集某些帧图像,或者可以根据指定的tds(时间延迟求和)或tdi(时间延迟积分)速度对其进行求和,以便获得更高的扫描图像像素动态和信噪比。这种检测器的有效孔径因此比单线检测器要高,通常其范围从0.1至10mm。与针对相同x射线源输出功率仅装有一个检测线的检测器相比,tds或tdi模式的这个特征通常可明显地提高临床品质的图像。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检测器,例如,2d检测器。检测器可以是固体检测器或气体检测器,可以是1d或2d检测器。

最好,准直仪位于所述源的下游。

那样,使发射的辐射光束更准直,即更具有方向性,可进一步降低总体的散射水平,无论是交叉散射或是自散射。

最好,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是所述器官的垂直图像,而且优选的是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

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来重建患者器官的更可靠三维建模。

最好,所述辐射源是x射线源,并且所述检测器是x射线检测器。

交叉散射和自散射具有特别高的x射线辐射,使根据本发明的放射学方法更令人关注。

在第一幅图像和第二幅图像之间的交叉散射是来自于专用于其它图像的信号的一幅图像上的散射。更准确地说,由第一源发射的并且由患者器官在特定方向所散射的辐射是交叉散射信号,所述特定方向将其带到第二检测器而不是第一检测器的敏感表面。同样,由第二源发射的并且由患者器官在特定方向所散射的辐射是交叉散射信号,所述特定方向将其带到第一检测器而不是第二检测器的敏感表面。这些交叉散射信号提高了噪声级并因此降低了信噪比。此外,交叉散射降低了空间分辨率、对比度、量子检测效率(dqe)及其它参数。

图像上的自散射是来自专用于该图像的信号对该图像的散射。更准确地说,由第一源发射的并由患者器官按照特定方向所散射的辐射以及由第一检测器本身所散射的辐射是自散射信号,所述特定方向将其带到第一检测器的敏感表面上。同样,由第二源发射的并由患者器官按照特定方向所散射的辐射以及由第二检测器本身所散射的辐射是自散射信号,所述特定方向将其带到第二检测器的敏感表面上。该自散射信号可提高噪声级并因此降低信噪比。而且,自散射可降低空间分辨率、对比度、量子检测效率(dqe)及其它参数。

通过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参考下文列出的附图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更为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专用于执行放射学方法的放射设备的实例,其中,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没有施加垂直间隙,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都包括处在检测器上游的准直通道,结果是依然较高的交叉散射水平。

图2显示了专用于执行放射学方法的放射设备的实例,其中,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施加了垂直间隙,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都包括在检测器上游的准直通道,结果是大幅度降低的交叉散射水平。

图3显示了执行放射学方法时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所获得的不同曲线的实例,显示了由检测器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散射分数为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所存有垂直间隙的函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专用于执行放射学方法的放射设备的实例,其中,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没有施加垂直间隙,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都包括在检测器上游的准直通道,结果是依然较高的交叉散射水平。

患者将处于负重位置,意即患者将垂直站立而不是水平躺着。按照垂直方向z进行扫描。实际上,既有按照x方向所给出正面图像的正面扫描,又有按照y方向所给出侧面图像的侧向扫描。

放射设备包括两个垂直滑板11和12。施置第一个垂直滑板11,以便执行正面的垂直扫描,施置第二个垂直滑板12,以便执行侧向的垂直扫描。沿着第一个垂直滑板11进行正面的垂直扫描,沿着第二个垂直滑板12进行侧向的垂直扫描。

沿着第一个垂直滑板11是平移的第一个检测链,沿着第二个垂直滑板12则是平移的第二个检测链。

第一个检测链包括与第一准直仪5相关联的第一辐射源1,以便使发射的光束9朝患者器官变狭窄。在经过患者器官之后,由于为了清晰的原因,在此未显示,在到达第一检测器3的敏感表面之前,光束9进入第一准直通道7。在到达第二检测器4的敏感表面之前,部分光束9交叉散射,以进入第二准直通道8。在第一次扫描结束之后,在第一检测器3的输出端有第一幅图像,即患者器官的正面图像。所考虑的光束9的高度非常低,因为是在到达第一检测器3的敏感表面之前进入第一准直通道7的光束9的高度。光束9实际上可被视为平面光束。

第二检测链包括与第二准直仪6相关联的第二辐射源2,以便使发射的光束10朝患者器官变狭窄。在经过患者器官之后,由于为了清晰的原因,在此未显示,在到达第二检测器4的敏感表面之前,光束10进入第二准直通道8。在到达第一检测器3的敏感表面之前,部分光束10交叉散射,以进入第一准直通道7。在第二次扫描结束之后,在第二检测器4的输出端有第二幅图像,即患者器官的侧面图像。所考虑的光束10的高度非常低,因为是在到达第二检测器4的敏感表面之前进入第二准直通道8的光束10的高度。光束10实际上可被视为平面光束。

虽然抑制了大部分交叉散射信号,但是由于存在位于检测器3和4上游的准直通道7和8,所以仍有很重要的部分交叉散射信号未被抑制并且会设法达到检测器3和4的敏感表面,因此会降低信噪比以及第一个正面图像和第二个侧面图像的质量。而且,还会降低空间分辨率、对比度、量子检测效率(dqe)及其它参数。

准直通道7和8都相当宽并且交叉散射水平很高,至少对于超重或者肥胖患者而言如此,至少对于某些器官而言如此,或者准直通道7和8非常狭窄并且交叉散射水平变得可以接受,至少对于超重或者肥胖患者而言如此,至少对于某些器官而言如此,但是其代价是在检测器3和4的敏感表面上的接收信号过低。

图2显示了专用于执行放射学方法的放射设备的实例,其中,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施加了垂直间隙,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都包括在检测器上游的准直通道,结果是大幅度降低的交叉散射水平。

在此光束9和10相对于彼此而言不在相同高度。在光束9和10的中间平面的高度之间存有垂直间隙h。由于该垂直间隙h,所以达到检测器3和4的敏感表面的交叉散射信号的大部分现在被阻止或者提前偏转,甚至可能不进入准直通道7和8。

由于垂直间隙h,使得由第一源1所发射的光束9受到第一准直仪5狭窄地准直,而不再朝第二准直通道8和第二检测器4偏转任何实质性的交叉散射信号。

由于垂直间隙h,使得由第二源2所发射的光束10受到第二准直仪6狭窄地准直,而不再朝第一准直通道7和第一检测器3偏转任何实质性的交叉散射信号。

第一检测链和第二检测链都通过各自沿着第一垂直滑板11和第二垂直滑板12的滑动来执行待成像的患者器官的各自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扫描。

典型扫描速度可以是大约7.5cm/每秒,这使得对应于19000行的190cm的高度,扫描时间大约为25秒。

最高扫描速度可接近30cm/每秒,这使得对应于19000行的190cm的高度,扫描时间大约为6.3秒。

图3显示了执行放射学方法时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所获得的不同曲线的实例,显示了由检测器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散射分数为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所存有的垂直间隙的函数。

第一条曲线c1显示了由检测器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散射分数(用百分比表示),这是接收信号的无用部分,为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所存有的垂直间隙(用毫米表示)的函数。

在检测器上游没有准直通道。检测器敏感表面的高度值为6mm。辐射源中管的张力值为120kv。为了模拟超重患者,采用直径为40cm的水桶。

该曲线c1表明散射分数的量非常高。针对垂直间隙的高值,该散射分数可降低一点,例如,所述高度超过10cm。在这些情况下,限制了仅来自垂直间隙的改善。

第二条曲线c2显示了由检测器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散射分数(用百分比表示),这是接收信号的无用部分,为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所存有的垂直间隙(用毫米表示)的函数。

在检测器上游没有准直通道。检测器敏感表面的高度值为3mm。辐射源中管的张力值为120kv。为了模拟超重患者,采用直径为40cm的水桶。

该曲线c2表明散射分数的量相当高,但是不像曲线c1那么高。因此,限制检测器敏感表面的高度因此可降低这个散射分数。该散射分数大幅度下降,但是仅针对垂直间隙的高值而言如此,例如所述高度高于10cm。在这些情况下,在某种程度上仍限制了仅来自垂直间隙的改善。

第三条曲线c3显示了由检测器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散射分数(用百分比表示),这是接收信号的无用部分,为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所存有的垂直间隙(用毫米表示)的函数。

在检测器上游设有准直通道。所述准直通道呈现的深度值为50mm。检测器敏感表面的高度值为3mm。辐射源中管的张力值为120kv。为了模拟超重患者,采用直径为40cm的水桶。

该曲线c3表明一旦垂直间隙变得有实质性作用,即便仍然相当低,则散射分数的值就变得相当低。例如,一旦垂直间隙变为高于2cm,则该散射分数就已经很低了,甚至低于20%。但是,在没有垂直间隙的情况下,即垂直间隙的值为0mm,该散射分数则高得多,实际上大于50%。当检测器敏感表面的高度为6mm时,仍有这种积极效果,即便有点不那么重要了,仍是存在的。

在第三条曲线c3的这些条件下,来自于与准直通道相结合的垂直间隙的改善似乎比单独垂直间隙或者单独准直通道好得多。

第四条曲线c4显示了由检测器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散射分数(用百分比表示),这是接收信号的无用部分,为在第一垂直扫描和第二垂直扫描之间所存有的垂直间隙(用毫米表示)的函数。

在检测器上游设有准直通道。所述准直通道呈现的深度值为50mm。检测器敏感表面的高度值为3mm。辐射源中管的张力值为95kv。为了模拟标准患者,采用直径为30cm的水桶。

该曲线c4表明即使没有垂直间隙,散射分数的值也相对较低,但一旦垂直间隙变得有实质性的作用,即便仍然相当低,所述散射分数的值就更低。例如,一旦垂直间隙变得大于2cm,该散射分数就从15%下降到5%。在检测器敏感表面的高度为6mm的情况下,仍有这种积极效果,即便有点不那么重要了,但仍是存在的。

在第四条曲线c4的这些条件下,来自于与准直通道相结合的垂直间隙的改善似乎比单独垂直间隙或者单独准直通道要好,但是这种效果对于第四条曲线c4所示的标准患者而言比对于第三条曲线c3所示的超重患者而言要差得多。

从曲线c1至c4可以推导出,首先,垂直间隙与准直通道相结合非常令人关注,而且比单独垂直间隙以及单独准直通道的独立效果可更好地降低散射分数,其次,在患者超重的情况下,该散射分数下降更重要。

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能有很多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